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死亡之谜被揭开?郭沫若:被人用条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死的

秦始皇死亡之谜被揭开?郭沫若:被人用条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41 更新时间:2024/2/6 15:20:42

古代的时候君王们对于寿命的渴望更加的急迫,更是催生出了一个炼丹的行业,人们妄想通过丹药飞升成仙实现天地同寿,但是丹药练出来的大多是毒药,吃了反而寿命缩短。

根据众多的史料,秦始皇生前曾经长时间食用丹药,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病逝于沙丘,以至于最后,秦始皇流出的血都是乌黑色的。

但是近代的郭沫若分析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黑血可以牵扯出秦始皇真正的死因,是一根三寸长的铁钉。

李斯谋乱

秦始皇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以及封建社会的开山鼻祖,他首创了许多制度,对后世的治理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秦朝也是唯一一个依靠法家治国的朝代

说起法家,在先秦时代受到了当时诸侯国的追捧,更是在秦朝建国之后,达到了历史新高的地步,但是法家的治国思想更适合在战争时期,一旦到了国家稳定的时候,这些法家就会成为国家不稳定的重大因素。

说起秦朝时的法家代表,人们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人就是李斯。此人在秦始皇消灭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帮助秦始皇稳定了新建立的江山,被秦始皇视为肱骨之臣。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秦始皇传承人这件事上,变成了历史的罪人。秦始皇后期多次东巡,一来为了震慑六国旧贵族蠢蠢欲动的事,二来也是为了普查民心,最神秘的一点,就是寻找长生药以及仙人住的岛屿。

最后一次巡游开始之前,秦始皇深感身体不妙,紧急巡游,却在走到沙丘的时候撒手人寰,他指定的顾命大臣赵高李斯等人,在最后扮演起了祸国殃民的角色。

李斯陪同秦始皇东巡,在秦始皇去世之后伙同赵高一起篡改遗诏,同时命令太子扶苏自杀。要知道,扶苏在秦始皇的眼中是扶起华夏、复苏中原的人物,结果就这样去世了。

胡亥登基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宫中兄弟的大肆清剿。所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一场沙丘事变,秦始皇偏偏死在那里,究竟其中又有什么问题?

死因成谜

关于秦始皇死因的说法,历史上有这样几种说法,除了前文中所提到的丹药中毒之外,更多的是阴谋论。

在第五次巡游期间,发生了很多当时天象事件,这些事件让秦始皇恐惧不安,由此他第五次巡游,其中多少还掺杂了一些逃命的成分。此时他若不东巡,或许大秦王朝不会陷入这番境地,之所以最终决定还是相卜者的建议。

秦始皇出游之后,一路上就麻烦不断,首先在阳武博浪沙他就遭到过刺客行刺,此人使一对重锤,竟然直接将座驾砸得粉碎,若非砸错了车可能秦始皇早已命丧当场。

秦始皇出游之后,不断有民间的风言风语传出,表示秦始皇将死,后者本来就是迷信之人,即便秦始皇死了,也会被旁人认为是天命所归而并非有人刻意谋杀。

秦始皇死了,谁最能得到利益,首先就是既得利益者胡亥,然后就是赵高,后来的赵高成为了朝中掌握实权的人,他们杀害秦始皇的动机成立。那么秦始皇的直接死因是什么?重金属中毒很难一夜之间一命呜呼,在沙丘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起眼的黑血

时间来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今天的人们对于秦始皇死因的研究依旧在继续,而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也曾经深入分析秦始皇的经历,经过一番论证之后,他认为秦始皇得的病是脑膜炎。

秦始皇在沙丘身患重病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何会在一夜之间仓促死去?郭沫若将目光转移向了史料中记载的,秦始皇的耳朵在死前曾经流出过黑血,所以他在死之前一定受过巨大的外力伤害。

秦始皇被谋杀,要想不被发现,古人浓郁的头发就是最好的地方。因此秦始皇很有可能是被一根钉子直接钉入后脑而死的!

郭沫若通过对前后逻辑的分析,最终认定了秦始皇死于谋杀,并且是一根钉子上,而根据医学测算,想要达到这样的手法,钉子至少得在三寸以上。

凶手是谁?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秦始皇身边的人不多,赵高李斯肯定在场,赵高陪伴秦始皇多年,而他也是后来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所以动手的是他。

至于李斯,他不过是被赵高控制的一枚棋子,否则也不会在不久之后被腰斩死去。至于有人猜测是胡亥,当时的胡亥并不在秦始皇身旁,如此重大的事却只有赵高一个人动手,可见他对这件事并不知情,所以胡亥参与的可能性不大。

若是赵高将铁钉钉进秦始皇的脑袋,后者立即一命呜呼,那么当时医疗的水平根本无法发现,加上赵高的手段,在史料上当然只能留下秦始皇因为恶疾而去世的记录。

结语

郭沫若先生曾经提出,如果秦始皇陵墓能够被发掘而出,他真正的死因大白,那个藏着的的铁钉也一定会被发现。

郭沫若虽然言之凿凿,但是缺乏足够证据的史料记载,由此这种说法也只能成为秦始皇众多死因中的一种,若想要将这一切揭开谜团,只有等到技术条件成熟的时候,挖掘秦皇陵才能给这件事情有一个最终的定论。

秦始皇千古一帝横扫六国,最终却惨死沙丘,诺大的基业也灰飞烟灭,正所谓繁华富贵,过眼云烟不过如此。

更多文章

  • 刘秀最特殊的同学:光武帝请他做官,他隐姓埋名,甘做农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武皇帝刘秀,光武中兴刘秀在哪里起兵,光武帝刘秀小时候的经历

    一、光武帝的同学此人名叫严光,字子陵,是会稽余姚(浙江余姚)人。根据史书的记载,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两人虽然说是同学,但严光的年龄要比刘秀大很多,两人应该是忘年交。25年,刘秀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之后用武力统一了天下。严光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找刘秀去“叙旧”,而是“变名姓,隐身不见”。

  • 曹操一次性将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之后结局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七个女人嫁给汉献帝,曹操与汉献帝的结局,曹操最后有没有杀汉献帝

    曹操子女众多,但他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儿女,史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可查考的儿子有二十五个,女儿有七个。曹操的口碑呈两极分化,阴险狡诈是他,胸襟开阔也是他,或许在他的女儿们身上正好展现出他阴险狡诈的一面。众所周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了天时地利,但毕竟是靠武力上位,总会遭到汉室反抗,为了缓和或者说拉

  • 刘邦8个儿子,竟有5人死于妇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在世的时候,除了次子刘盈是太子外,其他七个儿子都封了王。然而另刘邦做梦也想不到的是,8个儿子中竟然有5人都死于妇人之手,老刘家这是撞哪门子邪了呢?汉惠帝刘盈之所以英年早逝,吕后有撇不开的关系。他二人虽是亲密的母子,但刘盈一点也不像吕后那样强势、跋扈,他温文尔雅,很有君子之度。这位温润如玉的小伙子

  • 如果宛城之战时,曹昂没有牺牲,他会成为曹操霸业的继承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昂和谁战死在宛城,曹昂为什么没死在宛城,宛城之战怎么救曹昂

    其实我想说我承认这个评论是有意义的,我们写文章就是为了读者看到历史真相,但是每一个读者看到的只是历史结果,我们终究要明白那段历史发生的背景、人物性格、相关史实,以及分析我们所谓的“如果”。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不能更改的,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换个角度考虑这个历史必然性。这个话题扯的有点远了,但是今天这篇文章

  • 曹丕被神算子预言寿数80岁,结果40岁驾崩,临终前曹丕感慨:真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之死简介,三国时关于曹丕的预言,曹丕在位七年历史评价

    人往往对未知的命运好奇,为此在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人们相信人生的轨迹是注定的。那些能窥探人生轨迹的人被称之为算命先生。有些人根据一些物件便能揣测一二,有些人看手相便能推断性格,还有些人,只需要看面相就能推算出他的寿命和一生的功绩。就比如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乱世中多少奇人异士涌现出来,只为能在

  • 关羽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匹夫,却对五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十大巅峰对决,关羽对五虎上将评价,对关羽的客观评价

    《三国演义》小说写了三国时期各路英豪逐鹿天下的故事。这其中,每个人单拎出来,在其他的话本子中都是主角人物,因为他们的能力很强,只不过在三国这个众星璀璨的时代,显得不那么厉害而已。而其中武将中最厉害的是大家公认的吕布,其实从人品、武术各个方面来看,还是关羽拔得头筹。正是因为关羽够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

  • 灭三国擒三王,唐朝名将民间口碑为何极差?只因射杀一名小说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灭三国都生擒其主的将领,唐朝灭三国的人物,唐朝三王是哪三个

    以上3人盖棺论定,各得其所。相比较而言,只有苏定方比较冤:生前是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76岁病逝后配享武庙,追赐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但是,他在民间的口碑和声誉很差,甚至比不上图谋造反的侯君集,在戏曲舞台上则是奸臣、反派的大白脸模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只有一个:苏定方曾射死一名小说中的人物——罗

  • 三国五大奇才:龙、凤、马、鬼、虎,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五大奇才排行,三国十大奇葩武将,三国六大奇才是哪六个

    当然就是以龙为名的奇才啦,他就是卧龙先生,诸葛亮。想必诸葛先生简直就是由传说写就的以为神人,他的事迹不用小编过多介绍大家也都烂熟于心了吧。即使不叫诸葛先生第一谋臣,叫他第一著名的谋臣应该没什么争议了吧。第二位:凤雏庞统司马徽曾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位和诸葛亮齐名的庞统也有着过人之处。庞

  • 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为何后期魏国不重新组建一支新的武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国武卒为什么厉害,魏国武卒视频,战国魏国武卒图片

    在这些众多的精锐兵团中,要数谁的战斗力最强悍?也许这个很难界定;毕竟每个人的观点不一,但我个人认为古代军队战斗力最强的必然是秦军,秦军素有”虎狼之师“的称呼。但如果问在这些精锐的兵团中,谁是最早组建的?这个毫无疑问,必然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那么,魏武卒的战斗力有多强悍?战国末期著名的儒家代表

  • 逍遥津之战三国最强之战,看张辽如何以八百兵力敌东吴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二百一十五年,曹操此时正与刘备交战与汉中,而一旁的孙权则趁机抓住机会亲率十万大军进攻魏地合肥,并且与他一起出征的还有东吴的一众名将如吕蒙、甘宁、丁奉、周泰等,所以说孙权对于此次是准备得很充分与重视的。由于曹操此时正集中兵力与刘备交战,所以他并没有时间腾出手来对付孙权,于是负责镇守在合肥的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