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哥舒翰已经年迈,又半身不遂,为何唐玄宗还要派他去镇守潼关

哥舒翰已经年迈,又半身不遂,为何唐玄宗还要派他去镇守潼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06 更新时间:2023/12/31 19:16:08

哥舒翰剧照)

那么,哥舒翰已经那么老迈残废了,为什么唐玄宗还要派他去守潼关呢?潼关最后失守,是不是哥舒翰老迈残废不能守住造成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唐玄宗为什么会派哥舒翰这样一个将军出征镇守潼关。

在唐玄宗的眼里,哥舒翰是一个非常忠诚的,非常听话的,又能打胜仗的人。唐玄宗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集中体现在“石堡城战役”上。

石堡城是吐蕃集全国之力修造的一座城堡,易守难攻,城中防御设置完善,粮草和武器都准备得非常充足。唐玄宗开疆拓土,获取边功的心思异常强烈,多次要求边将把这座城攻下来。边关大将,同时也是唐玄宗干儿子的王忠嗣反对这样做,他说,石堡城非常不好打,如果要把它攻下来的话,至少要牺牲好几万人的性命,而且就算攻下来,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唐玄宗很不高兴,派董延光去攻打,让王忠嗣配合。王忠嗣不愿意,又不敢不执行,因此只派了一部分人,并没有用全力。最终,董延光打败了。董延光打败后,一下把责任推到王忠嗣头上,说都是他不配合造成的。结果唐玄宗把王忠嗣抓起来。同时李林甫又陷害王忠嗣和李亨勾结,想把李亨扶起来当皇帝,因此唐玄宗更加生气,要杀掉王忠嗣。

哥舒翰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来的,是王忠嗣的副手。当王忠嗣被唐玄宗抓起来并准备杀掉的时候,很多人都劝哥舒翰去长安,带些银两去打点,把王忠嗣救回来。哥舒翰不以为然,说,如果天道还存在,王公(王忠嗣)就不会死;如果天道不存在了,就算贿赂也把他救不出来。

(唐玄宗剧照)

哥舒翰虽然这么说,但是当他进京,向唐玄宗汇报了工作以后,就向唐玄宗汇报王忠嗣的事情。唐玄宗不听,往里面走。哥舒翰就一边跪着哭,一边跟着唐玄宗走,并慷慨陈词,言辞恳切。这件事,感动了唐玄宗,觉得哥舒翰是一个特别忠义的人,因此最终没有杀王忠嗣,只是把他贬为汉阳太守。

接着,唐玄宗派哥舒翰攻打石堡城。哥舒翰不惜一切人力物力,也不顾将士的生命,拼命攻打。虽然最终把石堡城拿下来了,但是确实如王忠嗣所说的,损失了好几万人,而且也没多大的用处。

但不管怎样,在唐玄宗眼里,哥舒翰就是一个别人不能打不敢打,他却能打又敢打的大将,名将,是一个又听话又能打胜仗的人。

本来,当时是高仙芝封常清镇守潼关。但是,这两个人都提倡固守,不愿意出击和安禄山打仗。同时,由于边令诚等宦官的谗言,让唐玄宗认为高仙芝和封常清与安禄山眉来眼去,图谋不轨。因此,把封常清和高仙芝杀掉了。

杀掉封常清和高仙芝后,唐玄宗就要找一个又忠诚又听话又敢打,同时还能打胜的人。因此,就算当时哥舒翰已经年迈并半身不遂,唐玄宗依然要派他去。

(高仙芝剧照)

那么,哥舒翰镇守潼关最后失败,是不是因为他年迈并半身不遂造成的呢?

其实并不是的。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祸,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哥舒翰自己造成的人祸。

哥舒翰去潼关镇守后,他因为大权在握,就开始打击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就是他第一个要打击的人。他假冒收到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让安思顺做内应的信,告给唐玄宗听,最后唐玄宗杀了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把他们一家流放。这件事,让杨国忠害怕了。杨国忠一向与哥舒翰关系不好,他害怕哥舒翰以同样的方法搞他。因此,撺掇唐玄宗,让唐玄宗力促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在潼关镇守的半年,他一直坚持固守。认为只要固守,等到郭子仪李光弼胜利越来越多的时候,安禄山自然会逃走。本来唐玄宗也同意他这个建议,但是,由于杨国忠不断在一边教唆,不断进谗言,因此,唐玄宗不断派使者带信去让哥舒翰出关打仗。

最终,哥舒翰没有办法,只好“恸哭出关”,很快上了安禄山的当,被打得大败,因而潼关失守。

显然,潼关失守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祸。如果没有人祸,就算哥舒翰已经年迈,又半身不遂,他守住潼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隋唐时出现一神秘“谶言”,预言了三件大事,对了两件,错了一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唐的三大预言,唐朝四大预言是什么,隋唐十大历史事件

    公元614年的正月刚刚过去,大隋皇帝杨广,便又把目光聚集在高句丽。朝堂之上,杨广如头发怒的猛兽一般嘶吼着,百官都吓得低头不敢言。终于杨广似乎平静了下来。其实,他要的就是这效果——朕是天子,平生最恨敢进谏者。于是一道圣旨发出,杨广要三征高丽。大隋天下随着这道圣旨的发布,终于乱套了!其实几乎所有人都清楚

  • 南唐政权崩塌,亡国皇后多次遭强幸,宫廷画师在旁绘画成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代十国南唐绘画,南唐开国皇后画像,南唐全盛时期版图

    南唐时期,司徒周宗有着两个女儿,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女儿,前后都是嫁给了南唐后主李煜做了皇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周后和小周后,这姐妹俩差了整整十四岁,大周后和李煜成婚之时,小周后才不过年过五岁,还是个娃娃。这小周后自小便依赖姐姐,所以即便是姐姐成婚了也是时时去找姐姐,再加上深宫寂寞,大周后对于妹妹的到来

  • 玄武门之变前,建成元吉收买敬德调开咬金,为什么要先杀掉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吗,秦琼和玄武门之变的关系,玄武门之变有秦琼么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靖李勣明确表态不掺和,建成元吉没必要自找麻烦;房玄龄杜如晦打了退堂鼓,吓得连李世民的王府都不敢去(后来被尉迟敬德拎着李世民的刀“请”去了),在建成元吉看来,也不足为虑。熟读新旧两唐书的读者可能知道,建成元吉要收买的是尉迟敬德,要调走的是程咬金,要杀掉的是秦琼秦叔宝,但是建成元吉为何

  • 隋唐好汉中的怪杰,打仗没啥本领,靠着投机取巧,竟杀了一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英雄真实历史人物,正史记载的隋唐十大名将,隋唐英雄史上最惨的战将

    盛彦师的知名度比较低,或许很多人没听过他的名字,可在小说中他是个怪杰,打仗虽然没有什么本事,武功也非常一般,但他外号叫"百变仙",排在第24位,之所以说他会"变",是因为他演技十足,会演戏。程咬金劫持了皇杠,被朝廷追杀,靠山王杨林武功高强,用兵如神,很快就逮捕了程咬金,为了救出程咬金,徐茂公便出谋划

  • 隋唐时最牛的一对亲兄弟,哥哥号称万人敌,弟弟被称为儒将之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唐最厉害的五个人,隋唐五虎大将谁最厉害,隋唐五虎将都有谁

    比如《隋唐演义》中创造出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虽是虚构人物,但却都有原型,就说裴元庆。这位少年英雄的原型人物,便是隋唐时期的一位“万人敌”,名叫裴行俨。一、哥哥是万人敌隋唐时最著名的世家,有清河崔氏、陇西李氏等,简称“五姓七望”,这几家属于第一梯队,下面还有第二梯队,其中便有河东裴氏。这个家

  • 阴世师,因挖李渊祖坟而被杀,李靖干了啥,为何李渊也非要杀李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和李靖的关系,唐朝李渊杀李靖,唐高祖李渊为什么杀李靖

    这封信虽看着客气,但实则却是在问李渊:干掉隋朝后,你李渊服不服我李密?认不认我这老大?李渊当时的力量比不过瓦岗军,又准备奇袭长安,是绝不能在节外生枝的。故而李渊连忙回信表示:我老了,怎么可能跟您争锋?您才是众望所归的老大。等你得了天下,我当个唐公就满足了。李密看毕回信后很得意,对手下吹嘘:瞅,唐公也

  • 如果此人不死,李渊父子没机会建立大唐,但天下还姓“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反隋自立大唐,唐朝李渊是怎样夺取天下的,唐代李渊和李世民是父子关系吗

    《资治通鉴》中多次提到过李密的为人,起初李密投靠翟让,并为翟让招揽了各路英雄,说服翟让称王,逐渐在起义军中做大,加入瓦岗之初,李密凭借出色的政治才能使瓦岗称霸一方,也让翟让从心底接受了李密的众多建议,甚至让出统治权。不过翟让宽广的胸怀并没有给瓦岗带来光明,反而引发严重内讧,瓦岗集团从内部迅速瓦解,最

  • 擒程咬金、杀罗士信的隋唐第一女将,为嫁而投降,却命丧情郎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罗士信传奇,隋唐第一猛将罗士信,罗士信怎么战死沙场的

    她凭啥有这么厉害的功夫呢?其实只要知道她的哥哥是新文礼就马上明白了。这位守着虹霓关的总兵,高居隋唐英雄榜的第11位,比秦琼、尉迟恭这些人都要厉害多了。有这样的哥哥在前面带路,当妹妹的自然也有一身好武艺了。由于她太厉害了,也没有哪个男人敢娶她,因此到了30岁还嫁不出去,成了一个老姑娘。新文礼在战场上受

  • 明明是李世民的亲妹妹,她到底做了啥事,却变成武则天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跟武则天什么关系,武则天先嫁李世民后又嫁李治,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妻子吗

    作为弱质女流的千金公主,尽管不在武则天眼中,但还是诚惶诚恐。为了生存,想尽办法讨好武则天,上贡面首薛怀义。旧唐书有记载,“薛怀义者,京兆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鬻台货为业,伟形神,有膂力,为市于洛阳,得幸于千金公主侍儿。公主知之,入宫言曰:“小宝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因得召见,恩遇日深。”此后,

  • 如果没有发动宣武门之变,李世民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做了什么决定,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会怎样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宣武门之变。发动宣武门之变之前,太子李建成向李渊提议,让齐王李元吉带兵攻打秦的附属国,这样也可以以借刀杀人的手法削弱了李世民的势力,并且可以增长士气,不过这一举动被聪明的李世民一眼看穿。就在宣武门之变开始的前一晚,大臣傅奕向李渊报告,有一颗太白星出现在秦国的上空,这寓意这秦王将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