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意义何在?为什么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意义何在?为什么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2/16 19:43:28

朱元璋朱允炆剧照)

但是刘伯温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最后却只被封为陈邑伯,没有被封公封侯,这应该也是他顾辞不受的结果。刘伯温审时度势,就算有着丰功伟绩,却能够急流勇退,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关于刘伯温送鱼给朱元璋这件事,从正史上并没有找到记载,据说这件事发生在刘伯温死前安排好的。刘伯温的死和朱元璋有间接关系,当时刘伯温生了重病,朱元璋派太医去给他诊治,可是太医和胡惟庸勾结在一起,给刘伯温送去了假药。刘伯温吃了太医的药,病不但没有好,反而病情加重。

刘伯温在死之前曾和朱元璋说过自己的疑虑,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被他主持公道,而是搪塞了过去,因此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是有那么一点不满。

(刘伯温)

朱元璋当时大杀功臣,刘伯温对明朝的未来也充满了担心。他有意想和朱元璋说出自己的顾虑,怎奈朱元璋当时已经听不出别人的话,一意孤行杀了很多人。

刘伯温在死之前交代自己的儿子做了两件事,他知道朱元璋很想得到《太公兵法》这本书,但是他又不能直接送给朱元璋,因为朱元璋非常多疑。如果直接交给他,他肯定以为自己送的是假书。所以他让儿子把这本书夹在自己写的另一本书中,然后放在一筐鱼的上面,让儿子把这一筐鱼和书交给朱元璋。

刘伯温送给朱元璋这一筐鱼也是有深意的,这不是一筐普通的鱼,他是想告诉朱元璋一个道理,但是他没有明说。当时朱元璋的做法有许多弊端,只是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可是刘伯温早已经看了出来,他有心想要提醒朱元璋,却没有时机,朱元璋也听不进去。

鱼和余同音,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使得朱允炆上位以后几乎无人可用,所以当朱棣来篡位的时候,朱允炆毫无招架之力。刘伯温送给朱元璋这一筐鱼,就是想让他为子孙后代留有余地。

另外鱼又有多子多孙的意思,刘伯温送给朱元璋的一筐鱼挤在一起,都被压死了,这也是要告诉朱元璋不要把儿子们都留在京都,这样可能会引起不好的结果。可是朱元璋当时根本没有把这一筐鱼放在眼里,还很奇怪刘伯温怎么会送给自己鱼,心想自己做为一位皇帝,想要什么鱼会得不到,于是就把鱼赏给了下人,也没有当一回事。

刘伯温让儿子送的那本书,朱元璋也只是看了看封面就和其他书混在了一起,并没有发现其中的玄机,而这本天书最后却被李自成得到。靠着书中的兵法,推翻了明王朝,朱元璋心心念念想得到的书,没想到竟从自己手边溜走,最终留给了自己的敌人,想必他地下有知也会后悔的想跳出来吧。

(朱允炆剧照)

直到多年以后,朱元璋回想起刘伯温送给自己的鱼,才明白了他的真正用意,也从内心佩服刘伯温的为人。刘伯温对朱元璋没有为自己主持公道是有一定怨恨的,否则他会明白地和朱元璋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是他最终还是没有,只是用这样隐晦的方法向朱元璋表明自己的意思,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朱元璋自最爱的儿子太子朱标死后,他的行事作风更加不近人情,因为他对朱标寄予厚望,怎而朱标英年早逝,这对于朱元璋来讲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朱棣)

朱元璋虽然有很多儿子,但在他心里无人能与朱标相比。朱棣虽然有才能,但是和自己太过相像。当时刚建国不久,需要一位宽厚的皇帝来治理国家,而朱棣刚猛有余,仁爱不足,所以朱元璋对他不是很满意,甚至曾萌发出要杀了他的想法。

朱元璋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可是大量功臣被杀,使得朱允炆已无人可用,朱棣最后发动了靖难之变,朱允炆火烧皇宫,最后下落不明,成为了千古之谜。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强采花贼,用一独特绝技作案183起,结果被一色鬼撞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最奇葩的采花大盗,明朝著名采花大盗,古代采花大盗是怎么作案的

    这个人叫桑冲,由于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就被卖给了一个叫做桑茂的人家,被当做养子,虽然他的生活变得好了很多,但是由于被父母抛弃的心情,让他的内心发生了某种转换,再加上正处于叛逆期的他更是无法无天。年仅11岁的时候,桑冲就已经成了有名的恶霸,相处的朋友自然也都是一些不正经朋友,久而久之,桑冲常常在青楼出

  • 咸丰临终前宁愿找外人做顾命大臣,也不用弟弟奕,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咸丰临终,咸丰临终前的史实,咸丰为何不传位奕訢

    清军连连败退,而这还只是内部的争斗,英法联军还在他在位的时候攻入北京城,更是导致清朝损失惨重,咸丰还没有来得及有所作为,就被这些一个个严重的事件搞得晕头转向,再加上本身的身体并不是很好,结果仅在位十一年就撒手人寰。等到咸丰病重的时候,他也是召集了八位大臣,这也是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虽然他也只有这么一

  • 牛!牛!紫禁城研究员盛赞乾隆:即使不是皇帝,也能做建筑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紫禁城,乾隆紫禁城真实图片,故宫专家评价乾隆

    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叛乱,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那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繁荣的时代。他为清朝“康强盛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愧是一代有为的君王。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故宫博物院展览部研究馆员孙淼在一档科普节目中,从展览的专业角度分析了乾隆的书房《三喜堂》,并称赞乾隆虽非一个皇帝。做一个伟大的建筑

  • 孙科,他是民国第一“太子”,因年少冲动差点被父亲孙中山枪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少不更事险被父亲孙中山击毙1923年,孙科担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负有给革命军筹措军需的重任。有一天,胡汉民奉孙中山之命来向孙科调拨军饷。孙中山非常器重胡汉民,去世后曾让其任代理大元帅一职。然而这时孙科开始耍起了公子脾气,要钱吗?不给。胡汉民说不给就不给吧,我跟你爹说去。孙中山知道这件事后,火冒三丈

  • 年羹尧如此受宠,雍正为何把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年羹尧和雍正有什么关系,年羹尧与雍正渊源

    雍正对年羹尧独宠到什么地步呢?就拿有一次年羹尧生病来说吧,得知爱将身体不适,雍正就像关心家人一样匆忙赶来看望,年羹尧受宠若惊。可是让年羹尧无比感动还在后面呢,当看到年羹尧虚弱地躺在床上时,雍正十分担心,希望年羹尧赶快好起来,还特意嘱咐太医给他好好治病。这时候太医说了一句话:“年将军的病若是想赶快好起

  • 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如何对待他妻儿?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的皇帝,雍正对清朝的贡献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惨烈,我们也略有耳闻。在这场激烈的国家斗争中,雍正之所以能够胜出,身边有两位人功不可没,其中一位就是年羹尧。雍正将皇位坐稳之后,年羹尧自然很“得瑟”,宫中有一个十分得雍正宠爱的妹妹,自己身上又有许多战功,所以连变得越来越傲慢。有一

  •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七个字,雍正看见后后口吐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处死年羹尧,年羹尧被赐死后官员看见了七个字,历史上年羹尧是不是被雍正处死

    据说在他死后,家中金银财宝无数,皇帝派官员前去抄家,却在他家中发现了七个字,皇上得知后被气得立刻口吐鲜血。想必大家已经想到了,这个人就是雍正在位期间赫赫有名的年羹尧。 辅佐君王,年少得势 要说年羹尧最后为何把雍正皇帝得罪的非要杀了他不可,还需要从他如何攀上高位说起。据说还是康熙在位时,也就是雍正还是

  • 雍正去世,李卫失去了最大靠山,乾隆继位后是如何对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死后李卫怎么样了,历史上雍正和李卫的关系,历史上雍正皇帝与李卫的故事

    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在于,李卫最早并不是一个穷小子,1688年,他出生在了江苏丰县一户十分富裕的家庭,而从小李卫对于考取功名,并不太感兴趣,以至于到了1717年,29岁的李卫想要当官,只能花费重金,从朝廷买了一个“员外郎”当一当,随后便被授予了兵部员外郎的职务。在很多人的想象中,通过卖官鬻爵获得官职的

  • 顺治皇帝六大功绩和六大弊政,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顺治皇帝能力和功绩,顺治历史功绩,顺治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上半场是多尔衮摄政时期,下半场是亲政时期。虽然功绩有,但是罪过也更为严重。先说一下顺治的功绩。迁都帝都,保护故宫。故宫虽然是朱棣建立的,但是顺治下令维护与修补,才保持了现在的样子。另外,顺治推行汉制耕植民田。文治方面耕民田,也让后来人口猛增有了机会。还有,免除三饷,兴利除弊。和善蒙古治理西藏,从顺治

  • 甄嬛传:雍正心心念念的纯元,最爱竟是他?白瞎雍正一片痴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甄嬛传里雍正写给纯元的信,甄嬛传雍正与纯元片段,雍正到底喜欢纯元还是甄嬛

    雍正对纯元的执念那可是日月可鉴,特别是雍正在寻找和纯元相似之人这件事上,可谓是非常执着。看过剧的人都知道甄嬛长得非常像纯元,虽然小编一开始没见过纯元,但毕竟皇上都这样说了,那指定是没错了!因此皇帝就成功把嬛嬛选入宫中做自己的妃子。但是有次甄嬛被宜修陷害,甄嬛穿上了纯元皇后第一次与皇上见面时的衣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