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跟朱元璋的3处惊人相似,难道李自成推翻明朝是天意注定?

李自成跟朱元璋的3处惊人相似,难道李自成推翻明朝是天意注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53 更新时间:2024/2/16 19:29:21

身世背景相似。朱元璋祖上世代贫农,穷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小小年纪去给地主家放牛求口饭吃,十七岁的时候,家乡爆发一场大瘟疫,父母以及长兄在一个月内接连去世,安葬好父母之后,为了活命,朱元璋去了皇觉寺当和尚,后来寺庙里也待不下去了,朱元璋云游四海,乞讨化缘,生活过得艰难坎坷。

再来看李自成,李自成也是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家乡连连灾荒,朝廷赋税但一点也没减少,李家生活十分困难,李自成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入寺庙里当和尚,并且每天都要给本地的一个地主放羊,李自成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去世,没过多久,父亲也去世了,所以从这里来看,李自成跟朱元璋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家乡连年遭遇灾荒,父母双亡,当过和尚,给地主家打过工,早年间的经历都十分坎坷。

参军经历相似。朱元璋云游回到皇觉寺后,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去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朱元璋本想观望观望再说,但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这封信,要去告密,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不得已,只能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从而拉开了他几十年战争生涯的序幕。

再看李自成,李自成失去父母后无依无靠,21岁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成为一名驿卒,但没过多久,驿站裁员,李自成不仅失了业,还欠了债,回到家后因为无力还债,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还是被他的亲友合伙救出来才得以保命,年底的时候,李自成将债主,接着因为妻子韩金儿不守妇道,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走投无路之下,李自成只好与侄儿逃到甘肃当边兵,开始了他的从军之路。所以,朱元璋跟李自成,都不是主动参军,都是被动的在各种条件的促成下才开始了他们的战争生涯。

起义结果相似。朱元璋参军后,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广纳人才,奋勇作战,最终消灭各方割据势力,建立了铁骨铮铮的铁血王朝明朝,推翻了腐败的元朝廷。而李自成参军也差不多是如此,经过数十年间的辗转战斗,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广大底层百姓的支持,起义军迅速增长至百万之众,一路势如破竹,攻入北京城,成为北京城的新主,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不过,虽然李自成跟朱元璋起义都取得了胜利,这个结果从表面上来看大致相似,但是之后的发展却是大有不同。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共传12世,历经16帝,享国276年,就反抗元朝这一点来说,是一次彻彻底底、具有长久时效的大胜利,而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仅42天,在吴三桂跟关外满清铁骑的两方夹击之下,节节败退,弃城而逃,这种胜利,相当短暂,而且使得关外满清入主中原,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而这发展的不同,也揭露了李自成跟朱元璋的差距与不同。

朱元璋虽然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但早年间云游各地,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而且在起义中广泛吸收各方人才,手下臣子,不管是谋士还是武将,都有一身真本领,因而取得的胜利能够持久。而李自成虽然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的优点,但是也有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思想,而且起用的谋士大都是底层失意文人,这群人久处于乡野江湖间,缺乏从政治国的经验,不能准确把握全国的形势,所以取得胜利之后,从上到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忽视了关外大敌,最终导致了胜利之后的迅速败亡。

如果说李自成推翻明朝是天意注定,那么李自成的迅速败亡大概也在冥冥之中就早已经注定了吧,闯王李自成与太祖皇帝朱元璋比起来,始终还是差了一大截。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数百位朝中官员以死殉国,为何明朝官员如此有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遥想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出身布衣,早年因饥饿、灾病差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但是历经十多年征战,最终开国称帝。他的儿子个个都是封王,主宰一方地域,连隔海的诸多国家都知道这个强大的朝廷。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强大的朝廷,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最后也像历史上的那些朝廷一样,终于走入了绝境。李自成逼入京城的时候,

  • 15万蒙军围攻南宋襄樊6年,正规军屡次救援不成,三千民兵却成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禁军驻地,元军是怎么攻破襄阳城,襄阳被元军攻破哪年

    公元1272年,此时已经是南宋襄樊守卫战的第五个年头。大宋王朝如同城头的残阳一样,进入了最后的时光,有人对这个从皮烂到骨子里的腐朽王朝充满失望,投降了蒙古人;有人用自己单薄的身躯,站在了苍生百姓的面前抵御灾难,尽管微弱、尽管可能对大局毫无影响,但他们却成为了青史留名的英雄。一日,襄樊守将吕文焕为两个

  • 纪晓岚给乾隆出了个难题,乾隆说答不出来,纪晓岚却说乾隆答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纪晓岚从小就喜欢钻研学术,在乾隆时期,他的文化水平在所有大臣中排名都是靠前的,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他与和珅的关系似乎并不怎么好,甚至还有点针锋相对的意思,但史料中显示,纪晓岚与和珅其实是不错的同僚关系,乾隆也很喜欢纪晓岚这样一点就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特地将他调到了自个周围任职,这样

  • 康熙驾崩后,皇位到底传给了谁?为什么没传给其他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驾崩传位给谁了,正史中康熙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康熙把皇位传给了多少阿哥

    康熙长子雍禔即使犯了兄弟不和的忌讳。并且这个人特别没有眼力见,明明康熙那时候对太子还抱有一丝希望,他竟然在康熙废太子的时候去怂恿康熙杀了太子,且不说太子到底有没有犯了该死的罪过,就是雍禔这心思也够歹毒了。嫡子一死,老大也有了要夺权的权利,当时可谓是当仁不让。这么没脑子的儿子,康熙也不要了,马上就被革

  • 弘历比父亲雍正狠多了,两个亲弟弟被赐死,他只说了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一共有35个儿子,由于长子品行不端,难堪重任,遭到康熙皇帝的废黜,被伤透心的康熙皇帝不再提拥立太子之事,导致东宫之位空虚,几个儿子暗波涌动。公元1722年,康熙帝去世,儿子争权夺势进入白热化阶段,最终由老四胜出,史称雍正皇帝。《清史稿》中记载,雍正帝性情寡淡,为人冷血,不善和朝廷大臣结交,但

  • 多尔衮为什么没称帝,真的是因为孝庄吗?最关键一点往往没人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多尔衮是孝庄害死的吗,多尔衮与孝庄的真实历史,多尔衮和孝庄谁权力大

    如今的影视作品总是喜欢通过描写他跟大玉儿,也就是孝庄太后的关系来解释这一点,之所以没篡位,是因为太爱孝庄太后了,因此宁愿被她所压制,供着顺治的帝位,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首先多尔衮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无法否认的。17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还都只是一群不懂事的在读书的小萝卜头,而多尔衮17岁时已经在跟随皇

  • 皇太极嫡庶观念有多深?看看11个儿子的爵位差别有多大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太极为什么不选长子继承皇位,皇太极是怎么得到王位的,皇太极怎么登上王位

    很多人都说,清朝的嫡庶观念没有汉人的强烈。今天,黑狸狸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皇太极的嫡庶观念!第一梯队:皇太极的大福晋和皇后。弘毅公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是原配。她生了老三,可惜早夭了。如果这个儿子活下来,就没有福临什么事了。钮祜禄氏去世以后,乌拉部的小公主乌拉那拉氏从侧福晋升为大福晋。她生了两个儿子,老大

  • 嘉庆年间一神僧,生前犹如弥勒佛,圆寂后化身土地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圆寂300年肉身不腐的圣僧,千古第一神僧照片,清朝末期佛教大师

    需说明:此布袋和尚,与五代后梁那位被普罗大众认为是弥勒佛转世的大德高僧长汀子并非同一人。这位布袋和尚是嘉庆年间的人物,曾一度在吴江县城东边的关帝庙里,靠着替人卜卦来换取米粮,维持生计。此僧人身材肥胖,一团和气,倒也真有几分弥勒佛祖的样貌。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年纪大约在七十岁上下,只因他脖子上总

  • 康熙年少时除掉了鳌拜,为何又在晚年为他平反?是后悔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首先,他担任突破锦州的急先锋,然后扼杀了李自成的40万部队,最后跟随豪格入川干掉张献忠,因此,他被称为“第一巴图鲁”。最后又有拥立顺治称帝之功,因此鳌拜具有很高的荣誉和地位,他在军队中的声望也很高。当时,康熙还年轻,顺治皇帝任命他为辅助大臣。然而,康熙皇帝越来越大,他知道越来

  •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为何会将赔款退还给我们?难道良心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丑条约各国赔款,辛丑赔款,辛丑条约赔款用在了哪里

    在这份条约中,我们不仅要割地,还要赔偿他们巨额的战争赔款,总计将近10亿两白银。不过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存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侵略我们的一些国家,有些选择放弃了这个赔款,甚至有些还主动退还了一些赔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要知道当时我们国家基本还处在战乱和落后的状态之下,西方列强国家为何会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