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李世民要评价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呢?

为什么李世民要评价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49 更新时间:2024/1/21 17:13:06

李世民那个唐二主的宝座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得来的,名不正又言不顺,还重兵逼宫、痛吮上乳,把个唐太祖弄得失魂落魄、喑哑无语,不得不传位于他。

这一段史实又何曾没有人背后议论纷纷。

按道理,李世民作为一个万圣之尊,有道明君,是有资格评论先人前辈的,三皇五帝也含纳其中。

毕竟,他站在了那个历史舞台的高度上。

但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张世民、世民,凡在人前说人的人,一定是有意在遮掩什么,褒奖什么,鄙夷什么,烘托什么。李世民也概莫能外。

他不单说了曹孟德的不是,也夸了曹丞相的雄才伟略:

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於往代。

是不是又是另一副嘴脸?

而李世民却完全忽略了曹操当时的处境和他当时处境的异同——他是李氏江山的窃夺者,怎么窃怎么夺,都是他老李家内部的事儿,外人插不上手,也无法置评。

曹操则不然,他侍奉的是汉家天下,是刘姓江山,他只是一个治国理政的丞相。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进九锡、加魏王,剑履上殿,似乎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但曹刘从来是两家,不像李世民可以越俎代庖直接僭位。

曹操不篡位,尚且有敌对势力说他是汉贼,若是直接僭越了,那还不得被骂死?

归结到一点,曹操的才具足以领四方御大统,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也被曹操自我的言行证明了的。而李世民也是一代雄主,堪称帝王之楷则。

两者本没有交集,也没有过节,李世民之所以心心念念的如此评价曹孟德,还是基于他内心弑兄诛弟逼朕躬的忏悔,也有刻意为自己开脱的意味。

但都不影响他们两个在历史上的明君地位。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在长安仍有一支秘密大军,他们在等待谁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势力,玄武门之变李建成随从几人,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有多厉害

    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在河东地区李建成结交了大批能人志士,他对当时的形势和李渊的处境十分了解,太原起兵后李建成曾对父亲说:“儿等早蒙弘训,禀教义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坠。”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言:“至前此蓄谋叛隋,则二人(建成、元吉)亦不能不与也。”当时李氏宗族有着习武之风

  • 秦琼凌烟阁排名倒数第一,玄武门之变他到底有没有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琼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秦琼凌烟阁武功排名,秦琼在凌烟阁的地位排名

    严宽饰演的秦叔宝这么重要的事情,秦琼当然会参与,只是他应该不在刚开始进门的那九个人中,他在事变中的具体位置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可以推想,李世民带进门的虽然只有九个人,但是太子和齐王有私人武装,而且统兵大将的水平都不低,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都是万人敌,所以李世民一定带来了更多的人预防他们,只是没有全

  • 安史之乱时,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只因那里有人支持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亨怎么平定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灵武称帝在安史之乱中吗,唐太子李亨为什么要在灵武登基

    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唐玄宗李隆基向南进入巴蜀之地,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太子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而不是其他地方呢?一首先,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之所以来到灵武即位,原

  • 唐中宗为何被废?只因他的一番言论吓到了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中宗与武则天,唐中宗如何看待武则天,唐中宗在武则天之前还是之后

    说起唐中宗的皇帝之位,其实得来的也是相当不容易。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在他之上还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哥哥,分别是皇五子李弘、皇六子李贤。李弘于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由于他品性纯良,孝顺仁德,因而被唐高宗寄予厚望。然而不幸的是,675年,李弘在随帝后出行洛阳时猝死,终年二十三岁。

  • 都说唐高宗李治生性懦弱,为何还敢和自己的庶母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高宗李治真的很懦弱吗,李治很懦弱吗,历史上的李治真的很懦弱吗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也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照理说,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皇帝这把宝座是轮不到他的。尤其是他那个性格,他是偏温和性的。那么唐太宗李世民有很多儿子,怎么会选中他做皇帝哪?李治真的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吗?贞观二年六月,李治出生在东宫丽正殿,三年后被封为晋王。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皇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越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最后胜出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越不死西晋不亡,西晋八王与七国之乱,司马越简介

    这八王中,除了酒囊饭袋的“老不休”,就是年轻气盛的“愣头青”。只有两个最有出息的,司马乂(长沙王)打仗最猛,可惜不会笼络人。司马越(东海王)既有名望,又会笼络人心,更会抓准时机。在司马家族中,东海王一脉属于远支。所以司马越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笼络盟友,隐忍不发。待到皇族近亲们斗得差不多了,司马越在“

  • 唐朝的“以胖为美”到底是多胖?看到杨贵妃的真实体重,这才是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杨贵妃真的很胖吗,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胖美人杨贵妃

    唐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朝代,当时有很多国家都会向唐朝进贡和学习,大唐盛世,泱泱大国。当时唐朝在各方面都发展得非常的好,特别是文化方面,唐朝也完善了科举制还有三省六部制,是一个国力十分强盛的时期。当时的女性社会地位也较高,说到当时的女性,就不能不说到唐朝美人杨玉环。杨玉环出身高贵,是齐国公杨玄琰的女儿。

  • 如果把西晋发生的那些异闻都拍成电影 可以拍出哪些类型的电影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晋时期有哪些影视剧,西晋时期电影,有什么描写东晋时期的电影

    亡国的周幽王把自然现象和政权的兴亡挂钩,实在是太过勉强,很难让人信服。不过,史籍上记载的那些奇闻异事倒是十分的有趣。在二十四史的记载里,记述奇闻异事最多的,当属《晋书》。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名著《廿二史札记》里,就曾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晋书》中记载的那些奇闻异事的文章。那《晋书》里究竟记载了哪些骇人听

  • 隋炀帝果真是暴君吗?在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功绩却影响后世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在位期间做的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征伐高句丽,当年高句丽在鸭绿江边经常骚扰隋朝的边境安宁,虽然历代统治者都曾经试图将高句丽降伏,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到了杨广统治时期,国家的实力开始逐渐得到恢复,于是他决定讨伐高句丽,因为边境如果得不到安宁,普通百姓的生活肯定无法幸福,这也是杨广为什么会三次征

  • 李世民让400名死囚回家,要求过完年再回来问斩,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最后杀了没,李世民释放死囚的历史典故,李世民死前犯了什么错误

    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没有新皇帝要登基,李世民也没有立皇后太子,在春节快来的好日子更是没有大天灾,可他突然之间大赦牢里约400名死囚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手足纷纷斩于脚下毫不手软,却对这400名死囚犯大发善心的为什么呢?原来,李世民在10月考察民情的一天,路过徐家庄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