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时,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只因那里有人支持他!

安史之乱时,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只因那里有人支持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4/2/3 21:31:50

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唐玄宗李隆基向南进入巴蜀之地,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太子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首先,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之所以来到灵武即位,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在那里,他可以获得称帝上的支持。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不可能再随唐玄宗李隆基一路西行,只有分兵,另谋发展。李亨分兵后的境况也极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动风吹,仓皇颠沛,惊魂难定。直到顺利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狼狈不堪的太子李亨一行才得以喘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的太子李亨,一开始麾下也没有多少兵马。在此基础上,太子李亨不仅没有称帝的保障,更没有和安禄山等叛军较量的实力。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太子李亨贸然称帝的话,不仅可能遭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讨伐,也可能成为安禄山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于是,获得将士的支持,自然是太子李亨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杜鸿渐向李亨抛来了橄榄枝。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天宝末年,杜鸿渐累迁至大理司直,充任朔方军留后、度支副使。

其中,就朔方军留后来说,留后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也即此时的杜鸿渐,可以称之为代理的朔方节度使。对于朔方节度使下辖的朔方军,是唐朝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朔方军的大营——“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获得了朔方军的支持,太子李亨才选择来到灵武即位。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商议后,起草表章,陈述朔方军的力量,让李涵赶赴平凉。李亨大喜,决定前往朔方。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一开始跑到了平凉,在没有确定朔方军的立场之前,李亨也不敢轻易深入虎穴,万一朔方军也和安禄山一样有谋反的意图,或者朔方军更加支持唐玄宗李隆基,李亨都不会来到灵武。不久之后,杜鸿渐到平凉北部的白草顿迎接李亨。

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到达灵武。杜鸿渐与裴冕等人上表劝进,请李亨称帝,以顺应民心。当然,对于太子李亨自己来说,自然也希望可以早点登基称帝,以此避免出现什么变故。在唐朝历史上,太子虽然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却是十分危险的,比如太子李建成、太子李承乾等,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面对杜鸿渐与裴冕等人的劝进,李亨起初不肯,但因杜鸿渐五次上表,最终只得应允。

在此基础上,朔方军的杜鸿渐亲自安排登基时的礼仪。不久,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杜鸿渐被授为兵部郎中,并管理中书舍人事务,后升任兵部侍郎。对于杜鸿渐来说,因为积极支持太子李亨称帝,自然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太子李亨称帝后,唐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并且,唐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李隆基报告这一消息。

最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精锐的朔方军,成为唐朝对抗安禄山叛军的主要力量了。因此,李亨跑到灵武即位,自然也方便指挥和掌控朔方军,以此对抗安禄山的叛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在获得郭子仪和李光弼等节度使的支持之后,唐肃宗李亨自然是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在此基础上,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过,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李亨病逝,也即其没有等到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那一天。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不久之后,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更多文章

  • 唐中宗为何被废?只因他的一番言论吓到了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中宗与武则天,唐中宗如何看待武则天,唐中宗在武则天之前还是之后

    说起唐中宗的皇帝之位,其实得来的也是相当不容易。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在他之上还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哥哥,分别是皇五子李弘、皇六子李贤。李弘于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由于他品性纯良,孝顺仁德,因而被唐高宗寄予厚望。然而不幸的是,675年,李弘在随帝后出行洛阳时猝死,终年二十三岁。

  • 都说唐高宗李治生性懦弱,为何还敢和自己的庶母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高宗李治真的很懦弱吗,李治很懦弱吗,历史上的李治真的很懦弱吗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也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照理说,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皇帝这把宝座是轮不到他的。尤其是他那个性格,他是偏温和性的。那么唐太宗李世民有很多儿子,怎么会选中他做皇帝哪?李治真的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吗?贞观二年六月,李治出生在东宫丽正殿,三年后被封为晋王。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皇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越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最后胜出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越不死西晋不亡,西晋八王与七国之乱,司马越简介

    这八王中,除了酒囊饭袋的“老不休”,就是年轻气盛的“愣头青”。只有两个最有出息的,司马乂(长沙王)打仗最猛,可惜不会笼络人。司马越(东海王)既有名望,又会笼络人心,更会抓准时机。在司马家族中,东海王一脉属于远支。所以司马越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笼络盟友,隐忍不发。待到皇族近亲们斗得差不多了,司马越在“

  • 唐朝的“以胖为美”到底是多胖?看到杨贵妃的真实体重,这才是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杨贵妃真的很胖吗,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唐朝胖美人杨贵妃

    唐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朝代,当时有很多国家都会向唐朝进贡和学习,大唐盛世,泱泱大国。当时唐朝在各方面都发展得非常的好,特别是文化方面,唐朝也完善了科举制还有三省六部制,是一个国力十分强盛的时期。当时的女性社会地位也较高,说到当时的女性,就不能不说到唐朝美人杨玉环。杨玉环出身高贵,是齐国公杨玄琰的女儿。

  • 如果把西晋发生的那些异闻都拍成电影 可以拍出哪些类型的电影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晋时期有哪些影视剧,西晋时期电影,有什么描写东晋时期的电影

    亡国的周幽王把自然现象和政权的兴亡挂钩,实在是太过勉强,很难让人信服。不过,史籍上记载的那些奇闻异事倒是十分的有趣。在二十四史的记载里,记述奇闻异事最多的,当属《晋书》。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名著《廿二史札记》里,就曾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晋书》中记载的那些奇闻异事的文章。那《晋书》里究竟记载了哪些骇人听

  • 隋炀帝果真是暴君吗?在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功绩却影响后世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在位期间做的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征伐高句丽,当年高句丽在鸭绿江边经常骚扰隋朝的边境安宁,虽然历代统治者都曾经试图将高句丽降伏,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到了杨广统治时期,国家的实力开始逐渐得到恢复,于是他决定讨伐高句丽,因为边境如果得不到安宁,普通百姓的生活肯定无法幸福,这也是杨广为什么会三次征

  • 李世民让400名死囚回家,要求过完年再回来问斩,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最后杀了没,李世民释放死囚的历史典故,李世民死前犯了什么错误

    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没有新皇帝要登基,李世民也没有立皇后太子,在春节快来的好日子更是没有大天灾,可他突然之间大赦牢里约400名死囚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手足纷纷斩于脚下毫不手软,却对这400名死囚犯大发善心的为什么呢?原来,李世民在10月考察民情的一天,路过徐家庄遇到

  • 武则天一生75位宰相,大多数被贬杀,杨再思为何却保住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时期73个宰相列表,武则天十大著名宰相,武则天最著名的几个宰相

    武则天执政期间,对于宰相之位特别重视,因为宰相是百官之首,是国家行政命令实施的关键者,因此最为女皇所忌讳,因此,她频繁地任命宰相,也频繁地贬杀宰相,那么在武周时期到底有多少宰相呢?五代人王溥说有七十八,北宋人吕夏卿说有六十八,然而大多数人认同的数字是75位,这个数据也可以说是庞大了,据有人统计,武则

  • 李隆基灭了太平公主满门,却唯独放过了她的儿子,不怕日后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杀太平公主,李隆基跟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恩怨

    在古代的皇宫中,经常发生勾心斗角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点自己的心机,是很难在皇宫里面存活下去。皇位是每个人都想争夺的一个位置,为了这个位置有多少的皇子,争的你死我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宫廷大戏。我国的首位女皇帝武则天,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从小就受到了她的影响,是一个对权利非常痴迷的女人,她为了皇位被李隆基满门

  • 高力士作为宦官,为何他不仅可以娶妻,而且还得到唐朝社会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高力士的历史,怎样评价唐朝高力士,高力士为何是宦官

    《新唐书》记载:“女国姝,力士娶之。”大致的意思是:“高力士娶的妻子长的天姿国色,堪称大唐的国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对于古代人还是对于现代人来讲,娶媳生子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子娶妻,女子嫁夫,这都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对此,许多人不禁感慨,长相如此漂亮的吕氏为何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