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上位后就推翻了雍正的政策 乾隆为何如此着急

乾隆上位后就推翻了雍正的政策 乾隆为何如此着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94 更新时间:2023/12/11 9:41:30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雍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乾隆刚登上皇位 为就急着推翻雍正以前的政策?

孝顺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美德。究竟什么是孝顺呢?孔子曾经做过这样的论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谓孝顺,父亲在世的时候看志,父亲死后看行为。如果父亲死后三年之内,都继续遵守父亲过去做事的准则,就可以称为孝顺了。

如果按上面这个标准的话,我们清代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个“不孝子”。

为何这么说呢?雍正刚刚去世,乾隆登基的第三天,就把雍正以前养在圆明园里炼丹的方士统统赶走。过了不久,乾隆又杀掉了雍正以前明令禁止处死的曾静,把雍正刊发全国的《大义觉迷录》全部收回销毁。

甚至连遭雍正痛恨而被囚禁的康熙十四子胤禵,乾隆登基之后,也迅速解除了他的圈禁,后来还册封了胤禵恂郡的爵位。另外被雍正丑化侮辱为阿其那和塞思黑的八阿哥和九阿哥,乾隆也恢复了他们的名誉。

因为乾隆改弦易辙的做法太过明显,招致了大臣们私底下的一些非议,认为雍正尸骨未寒,乾隆就推翻他许多原来的做法。

虽然大部分的王公大臣碍于皇帝的面子,不敢直接指出,但也有一些比较耿直的臣子,在奏折中指责乾隆变脸太快,对不起先帝的托付。

比如时任四川巡抚的王士俊,就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说“近日条陈,唯在翻驳前案。”他甚至还四处扬言,说现在给皇上提建议很简单,“止须将世宗时事翻案,即系好条陈。”

为何乾隆刚上位,就急着改变先帝过去的做法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雍正虽然是个勤政的英主,但性格比较别扭,做了一些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情。比如在圆明园炼丹修仙一事,雍正的死因很大可能是因为服食丹药过多。还有发行《大义觉迷录》一书,雍正本想为自己皇位的正当性辩解,但却因此让皇家秘闻变成了街谈巷议的八卦。

乾隆改变雍正之前的这些做法,提起底其实是给自己的父亲“擦屁股”,遮丑闻。

第二,自康熙末年以来国库空虚,雍正用重典治国,不仅阻止了清代走向衰落,还留给了乾隆一个富饶的江山。但雍正驭下过于严苛,在他在位时官员们都过得很苦。而乾隆登基时还很年轻,威望略嫌不足,正好一改雍正过去的做法,以宽仁博大为名,趁机收买人心,巩固自己的皇位。

不过,乾隆的做法虽然有好处,但也有弊端。其中之一,便是如来自王士俊等人的质疑。若有心人将此作为把柄,让乾隆不孝的舆论发酵,反而不利于乾隆的统治。所以乾隆一方面对王士俊进行了严谴,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知道释:

“从来为政之道,损益随时,宽猛互济。……至雍正九年十年以来,人心已知法度,吏治已渐澄清,未始不敦崇宽简,相安乐易。见臣工或有奉行不善,失于苛刻者,每多救其流弊,宽免体恤之恩、时时下逮。……至朕缵承丕绪,泣奉遗诏,谕令向后政务,应从宽者,悉从宽办理。”

乾隆解释说,过去雍正为政从严,而现在一律从宽,并不是推翻了先帝过去的做法。因为治理国家,从来都是“宽猛互济”,并不是一味地严格或宽大。

当年雍正从严治国,是因为康熙晚年以来,出现了盛极而衰的现象,吏治腐败,国库空虚,所以雍正要用雷霆手段进行纠正,整顿纲纪。

而经过雍正十多年的治理之后,朝廷的法纪和吏治都有了很大好转,若还是延续过去重症下猛药的做法,反而会引起官吏的反弹。所以乾隆说自己采取宽大政策,恰是继承了历代皇帝刚柔并济,因时施策的做法,不可谓之给雍正时事翻案,也就更谈不上不孝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瓦剌方面的起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土木堡之变瓦剌方面的起因有哪些?土木堡之变的起因是钱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师也先主政瓦剌,但是还要向大明称臣朝贡。称臣朝拜是次要的,朝贡贸易才是主要的。原因是中原对草原的文明代差。在草原连个铁锅都是奢侈品,草原骑兵就是再彪悍也只能在大明面前低下高昂的头。瓦剌要用自己的

  • 田豫本是刘备麾下将领,为何后来投靠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是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汉灵帝信任奸臣,宦官当道,朝廷内部买卖官职成风,百姓疾苦无人问津,直到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掀起黄巾起义,天下彻底打乱,各个地方的官员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臣子,实际上都已经成为独立的势力。《三国演义》是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改编的小说,不难看出作者的描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 如果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夭折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夭折会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然可能,而且要是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夭折,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反而是要比孝庄太后也就是大玉儿的儿子福临更大,原因很简单,因为海兰珠的儿子更年长。皇太极始终没有册立正式的太子,按照满洲当时的规矩,皇位的继承人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由主位皇室勋贵决定

  • 范蠡的思想成就是什么?范蠡的思想成就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的思想成就是什么?陶朱公范蠡是中国的商圣,也是道商的始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经济思想春秋末年,范蠡提出的"农末俱利"的思想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首先,他提出了“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的问题,通过把价格调整到一定范围内而作到"农末俱利"。这样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

  • 郡县制的利与弊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邦为什么要实施郡县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该制度有何利弊?但郡县制度也有一些弊端,比如高度集中的权力失去了制约,掌握权力者很容易为所欲为,榨取民脂民膏,奢侈腐化。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县制起源于楚国,而郡制起源于秦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很

  • 宋英宗赵曙长女是谁?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英宗赵曙长女是谁?结局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舒国公主,宋英宗赵曙长女,母宣仁圣烈皇后。原为德安公主。德安公主在仁宗朝时是赵曙长女,遂称郡主,并下嫁潮州许珏。赵曙登基为英宗皇帝,长女德安郡主遂称公主,神宗朝时改称皇姑。至徽宗朝时重封前

  • 对仰韶遗址的第三次发掘都有哪些发现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古,仰韶文化,历史解密

    仰韶遗址第三次发掘有什么发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1980年10~11月和1981年3~4月,为探寻仰韶人的居住和生活状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先后派赵会军、丁清贤等带队,分成两批,先后有4名考古工作者参加,在渑池文化馆的配合下,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是在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的

  •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的战斗力如何 为什么巴基斯坦是怎么逃脱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印巴分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印度一直自己爱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并且政治、外交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方针和策略,最终取得胜利。但是印巴战争中,印度有一段黑历史永远无法抹去。这段历史出现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不论海陆空一直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军队规模较大,装备先进。但一次

  • 吴有性的理论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为什么说他是明朝医学的曙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有性,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人们熟悉的明代科学成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受过中等教育的中国人几乎都略知一二。但是还有两项重要的科学成果,即是专业人士中也少有人知道的。一是朱载堉算出了十二平均律;第二是吴有性发现了新的致病原因。遗憾的是,这两项成果到了清代,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扼杀。一、明朝医学的新曙光李

  • 二战德国到底有多强?真的有两千万的军队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战,德国,历史解密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是轴心国集团的老大。凭借强大的实力,德国在欧洲和北非等地兴风作浪,大半个欧洲都被德国占领,连强大的苏联都被打的丢了半壁江山,老牌殖民霸主英国更是被打的抱头鼠窜,凭借英吉利海峡负隅顽抗。如果不是美国出手,德国很可能会赢得二战的胜利。即使美国参战,美苏英三大强国联手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