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越王勾践是春秋五霸之一,为何司马迁将吴越争霸放到战国史中?

越王勾践是春秋五霸之一,为何司马迁将吴越争霸放到战国史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62 更新时间:2024/2/5 5:30:15

然而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到底是什么,一直有争论,通常史学家会以公元前475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假如告诉大家,越王勾践灭亡是发生在公元前473年,大家可能会震惊的发现,难道春秋五霸中的吴越争霸是发生在战国时期?

[var1]

就这个问题,纵横跟大家探讨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分期问题,春秋和战国到底应该怎样划分!

公元前475年划分春秋和战国,为何最具权威性?

即使把吴越争霸的时间点放到了战国时期,那也无法否定这个说法的权威,所谓权威,就是一个权威的人物提出这个观点,一大堆权威的人物推崇,这就是权威。

将公元前475年划分为春秋战国分界线,最早来源于《史记·六国年表序》,史学界第一个权威司马迁说:“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这种划分方法以当时天下共主周天子(周元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475年)作为分期依据,较为正统,不管是春秋也好,还是战国也罢,都是东周时期,由于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确立的时间,自然就是权威。

[var1]

由于出自史学权威《史记》,由司马迁背书,得到史学界大佬的一致推崇,这个分界点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当然,虽然周天子在东周的时候依然是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已经就是一个摆设,不然为何又要细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和战国本身就是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的产物,正是因为周天子权威的下降才引发春秋时期的争霸战,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不止是现在人对东周的那些天下共主没有印象,即使是在春秋时期的那些霸主,谁还管周天子的死活。

可以说,司马迁那种拿过气周天子的即位年限来当作时代划分,在后世有所争议也是正常的。

为何会有公元前481年、468年为春秋战国分界线的说法

吕思勉在《先秦史》、钱穆在《国史大纲》中都认为应该以公元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var1]

吕思勉和钱穆都是当代著名史学大师,他们不可能无缘无故用这个划分方法。

按照推本溯源的思想,“春秋”这个词就是出自《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是鲁国史官记录的事情,因为古代历法是先有春秋,后分冬夏,毕竟那时是农耕社会,春秋要干的事情远远要比冬夏多得多,后来人们就把鲁国的这段国史叫作“春秋”。

《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十四年的事情,鲁哀公十四年就是公元前481年,通过春秋称谓的由来,来作为春秋时代的终结,再好不过,与此对应的是,战国这个称谓出自《战国策》,与春秋称谓出自鲁国国史这种线索来看,应该更合情合理。

但是春秋除了《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后来又有一个为他俩做注解的史书,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左传》,与前两部合称“春秋三传”。

当然,就后世影响力来说,《左传》因为注重讲史,相比春秋而言,是自成体系,所以影响力更大。由于《左传》比《春秋》多出13年的历史,绝笔是在鲁哀公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468年。

[var1]

公元前468年除了是《左传》绝笔那一年,也是鲁哀公挂的那一年,更巧合的是,它还是周定贞王元年,这个时间节点,那是相当到位了,无懈可击!

吴越争霸到底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国时期?

在上面两段中,分别以公元前481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68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但是正如本文开篇所说,如果我们知道越国歼灭吴国是在公元前473年,则前面两种分法都将吴越争霸放到了战国时期。

公元前468年虽然能够将吴越争霸放到春秋末期,然而勾践仅仅五年的霸主,是不是对勾践有点不够尊重,难不成越国大部分的霸主地位是在战国时期?

为何我在前文说,即使将吴越争霸放到战国时期,也无法撼动公元前475年的这种划分方法呢?

除了权威之外,实际上也涉及到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关于春秋五霸历来说法颇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来源于《史记索隐》中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var1]

也就是根据史记体系的史学架构来看,压根就没有将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放到春秋五霸中来,自然也就不会管你到底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国时期。

事实上,很多史学家还根据这种划分方法,来否定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被评为春秋五霸的地位,在他们看来,勾践灭吴本身就带有兼并的性质,属于战国兼并,然后借此反证《史记索隐》五霸版本的合理性。

对春秋五霸理解不同,自然衍生不同的版本,将吴越放到春秋五霸中的版本出现在《荀子·王霸》中,荀子认为春秋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史记索隐》中的五霸版本真的靠谱吗?你了解宋襄公和秦穆公吗?

尽管《史记索隐》中的那个五霸版本早已经根深蒂固,但是随着历史的发掘,我们越来越偏向于荀子的五霸版本。

[var1]

在所有的春秋五霸版本中,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没有争议的霸主,而在主流版本中,楚庄王也没有争议,有争议的就是秦穆公和宋襄公,以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宋襄公,宋国本来就是小国,实力不行,而在对外军事也没有多少成绩,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想要图霸,结果在会盟的时候被楚国给捉了,后来在鲁国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释放,后来在泓水之战的时候,又被楚国打败,可以说,宋襄公争霸就是不自量力的行为。

很多人认为应当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去考量宋襄公的仁义作为,正是因为仁义,所以才被称为霸主,实际这是扯淡,在《左传》中就记载了子鱼对宋襄公的批评,可见,即使是在春秋时期,宋襄公的行为也是一个笑话。

既然宋襄公能够被评为霸主,秦穆公向西方拓展,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自然也是霸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史记索隐》中评定霸主带有明显的复古式狭义色彩,“尊王攘夷”这种政治口号估计也会被当作重要参考。

[var1]

实际上秦穆公在晋文公去世后,想要东进,结果两次被晋军击败,全军覆没,此生再也不敢东进,这样的秦穆公也敢称霸主?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否有资格被评为春秋五霸?

我倒是认为,春秋五霸不是代表某个人,而是一个人代表这个国家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在时间上也是有跨度的,是相互取代的关系。

齐桓公无疑是第一个称霸的,但是齐桓公晚年就已经昏庸无道,使得齐国逐渐衰落。

晋文公在公元前636年即位,在位期间,任用贤臣,励精图治,使得晋国国力大增,成为继齐桓公后的第二任霸主,此后晋国持续称霸百年之久,因此有版本认为春秋五霸,四霸出于晋,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根据。

[var1]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楚国崛起与晋国进行了长时间的争霸战争,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击败晋国,后来问鼎中原,实现称霸。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即位,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军,使得国力日益强盛,在公元前506年攻占楚国都城郢都,取得霸主地位。

正当阖闾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却在与越国的战争中,阴沟里翻船,受重伤而死,此后夫差击败越国,俘虏勾践。

但是勾践通过卧薪尝胆,取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国,在夫差北上争霸期间,公元前473年勾践对吴国发动袭击,姑苏被勾践攻破,夫差兵败自杀而亡。随后勾践乘势北进,与当时诸侯在徐州会盟,成为春秋最后一任霸主。

[var1]

从时间节点来说,荀子的版本颇有“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架势。

用赵魏韩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应该最合理

吴越是否为春秋五霸之一应该还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但是只要有争议,稳妥起见,就应该将吴越争霸放到春秋时期。

关于这种争议,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司马光认为战国的开端应该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因为在这一年,周王室承认了赵魏韩三家分晋的事实。

以这个时间作为节点,越国的霸业已经衰落,赵魏韩三国的地位已经奠定,另一方面田氏都已经实际取得了齐国的政权,作为战国时期最大的标志,战国七雄的雏形已经确立。

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元前400年前后,魏文侯发动变法,使得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崛起的强国。

[var1]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形态的变革,春秋末期,铁犁牛耕已经开始逐渐普及,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政策土崩瓦解。

而战国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迅速提高的生产力有效的支撑起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比如在军制上,春秋时期各国普遍采取征发制,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能征集部队,而战国时期则采用义务征兵制,只要是适龄男子,都有参军的义务。

当然,此种说法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毕竟公元前403年,赵魏韩的政治地位早就已经形成,周天子形式上的追加承认,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一些史学家认为应该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的时候开始,也不是没有理由,毕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几十年的一个过程。

史论纵横说:

从春秋到战国,是一个模糊的过渡,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如果以某一事件为具体标志,可能并不能彻底划分,而是人为的根据某一事件节点来划分的,大体上来说,从三家分晋来作为划分点比较好一点。

更多文章

  • 都知道廉颇是赵国名将,可你知道后来他叛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国名将廉颇图片,赵国名将廉颇被谁换下来,廉颇对于赵国的贡献

    说起廉颇,我们就能想起“将相和”这个典故,廉颇成了历史上知错能改的代名词,大家似乎都忘了这件事是廉颇犯错在先了。廉颇的能力我们就不用多说了,终赵惠文王一朝,廉颇所受到了十分的尊崇,地位仅次于蔺相如一人而已。赵惠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孝成王赵丹当上了国君,虽然廉颇的地位没有动摇,但是君臣之间已经产生裂痕了

  • 赵韩魏三家当初能够一起对付智氏,后来为何不能一起对付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韩联合能打过秦国吗,赵韩魏和秦国的关系如何,赵韩魏三家是如何崛起的

    在《六国论》中,苏洵详细论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原因,也详细阐明了其余六国失败的原因。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被秦国吞并,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团结在一起,抵御秦国的侵略,而是争先恐后的贿赂秦国。最终使得秦国越来越强,自己的国家却越来越弱。[var1]而所谓的贿赂秦国,其本质就是六国没有很好的同心协力,一起

  • 贾诩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贾诩能搭配吗,贾诩和司马懿谁的爆发高,司马懿有没有贾诩厉害

    司马懿和贾诩最大的交集,就是在216年以后,这时候两人都在朝堂为官,而且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贾诩的一句话,成就了曹丕,使得曹丕被立为太子。这一利益上,司马懿要感谢贾诩。司马懿是担任过曹丕的黄门侍郎,自然是想拥立曹丕的。但是曹植更受曹操青睐,想立曹植。贾诩的一句话,也算是帮了司马懿一个大忙。公元220年

  • 谨慎的诸葛亮深得刘备父子信赖,仍有两件事让人怀疑其有不臣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聪明如诸葛亮,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会徒增别人猜忌,甚至可以说是授人以话柄,那他为何还要如此做呢?难道他真的有心称帝?诸葛亮深谙君臣之礼,却仍掌控朝堂迟迟不交权,其实这其中大有深意。首先,刘禅继位时年仅十七岁,而在此之前一直是由刘备掌控大局。刘禅虽然已经学过《六韬》《韩非子》等治国之书,也曾习武,但毕

  • 诸葛瑾被孙权骂作蠢驴,其子灵机一动,顿时为父亲找回颜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一共三兄弟,他自己跟随刘备,他哥诸葛瑾跟随孙权,他还有个弟弟诸葛均,后来也在刘备麾下任职,虽说三人都是同一个父亲,但母亲却不同,诸葛亮和诸葛均是同母兄弟,额诸葛瑾的母亲去世得很早,或许他的母亲长相比较普通,所以跟诸葛亮比起来,诸葛瑾长相也非常一般,甚至是比较丑。根据史料的记载,诸葛亮是长得很帅

  • 说张飞才是蜀汉最有权利的人?这到底有何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飞在蜀汉的地位,历史上刘备对张飞的评价,张飞真的有谋略吗

    很多人都觉得蜀汉是诸葛亮说的算,刘备去世之后尤为更甚,那个傻傻的刘禅根本没有一点话语权,其实不是这样,整个蜀汉后期,或者说中期开始,张飞就是最有权力的人。这其中还有不少的隐秘事情。张飞给大家的印象莫过于虎将一员,并且行事作,雷厉风行大大咧咧、勇冠三军,历史上张飞可是一位文武双全,并且文大于武,因为他

  • 袁绍最强大将,颜良文丑只是他小弟,如果他不死,三国就不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绍的颜良文丑真的能斩杀华雄吗,颜良文丑和袁绍的关系,袁绍重用颜良文丑吗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当时袁绍手底下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其中特别出名的就是颜良文丑,张郃这些大将。其中袁绍也并非一点才能都没有,要不然他是何以能当上一方霸主的呢?只不过由于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并不是像刘备那样的人,不知道识才用才,而且也不知道虚心采纳别人好的意见。其中他还喜欢任用一些贪污腐败的人,为此

  •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和张绣打仗失败的原因,张绣使用谁的计谋使曹操痛失爱将,曹操张绣简介

    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一战中阵亡。但是,双方有了这样的深仇大恨,张绣还是选择投降了曹操。而曹操也尽释前嫌,接受了张绣的投降。那么,曹操难道就忘记深仇大恨,不想

  • 蜀汉五大叛徒,一个比一个狠,杀张飞,坑关羽,拖死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张飞诸葛亮,张飞关羽古城相会视频,张飞误会关羽叛变视频

    在蜀汉的历史上有五个叛徒,这五个人本来籍籍无名,但是因为坑惨或斩杀了蜀汉甚至三国最牛逼的猛将而被人们所熟知。而这五个叛徒竟有的还得以善终,真是令人咬牙。排名第一的叛徒应该算是直接谋杀张飞的两个叛将张达和范强了。关于范强,三国志记载为范强,三国演义写为范疆。史载蜀章武元年,刘备伐吴,张飞率军从阆中前往

  • 袁术称帝被杀,曹操不敢称帝,曹丕称帝合适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术称帝曹操为什么打他,袁术称帝曹操为何大笑,曹操讲袁术称帝

    袁术,你干什么呢?''纳兰,我正要找你呢,你看看这是什么?''这不是传国玉玺吗?''这正是传国玉玺啊!上天赐我这么一个宝贝,我要登基做皇帝啊!''纳尼?就凭这么个玩意,你就要做皇帝。''这可是天赐良机啊,谁得到这东西,谁就是真龙天子啊!我必须抓住机会做皇帝!''好吧!看来纳兰是劝不了你了,你就去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