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皇帝是个老实人,他爹却骂他是个败家子,西汉从他而衰

这个皇帝是个老实人,他爹却骂他是个败家子,西汉从他而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31 更新时间:2024/1/28 0:23:31

在西汉的历史上,自汉高祖刘邦开始,经历了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在位时开始走向强盛,汉武帝国力消耗太过,又开始休养生息,在汉宣帝时期恢复,称“孝宣之治”。

不过,按照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规律,一个王朝盛世之后,总有一个接班的站出来,把祖宗的基业给祸祸了。

建立一个盛世可能需要一百年,历经几任皇帝才会有机会出现,但是毁掉一个盛世,十年就够了。

对于这种事,像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唐玄宗李隆基、明英宗朱祁镇等都非常有发言权。

汉宣帝虽然雄才大略,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但是他的继任者汉元帝刘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他在位十六年,愣是把几代先祖开创的基业给毁掉了,强大的汉朝也正是被他从盛世带进了阴沟里。

那么汉元帝刘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西汉又为何在他手里开始走向衰落呢?

1

刘奭是汉宣帝刘洵与许平君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其父刘洵还在体验民间生活。

等他长到八岁被立为太子时,他的母亲许平君又被霍光的老婆毒死了,他自己也差点被害。

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而且老爸还是皇帝,小时候的刘奭缺乏父爱和母爱,过得并不开心,在深宫中,这种情况没得自闭症就不错了。

皇太子刘奭开始上学后,那可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不像汉景帝一样,一言不合拿棋盘就把人拍死,也不是像汉武帝一样,整天不好好读书,喜欢骑马打猎,砍砍杀杀的。

老实人刘奭从不打架斗殴,性格非常温和,喜欢跟同为三好学生的儒生呆在一起,整天吟诗作赋,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

在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下,刘奭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在音律方面颇有造诣,而且写得一手好字,跟宋徽宗、明熹宗一样,也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

除此之外,刘奭还是个痴情的人,这在古代帝王中非常难得。在刘奭当太子的时候,最爱一个叫司马良娣的姬妾。

但是司马良娣很早就去世了,刘奭是茶不思饭不想,还大病一场,从此对美女没有了兴趣,甚至当了皇帝后,面对后宫佳丽三千,却仍然思念自己的“良娣”。

从上边几点来看,刘奭确实是个极其仁厚善良的老实人,而且还特有才。

不过,这样的性格却让刘奭成为了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的理想主义者。

在他看来,将来治理国家只要广施仁政,宽厚待人,虚心纳谏,就是个好皇帝了,不幸的是,对于皇帝来说这种性格也是极其危险的。

2

刘奭一身艺术细胞,而且是一个再正统不过的儒家弟子。

但他老爸汉宣帝却并不满意,虽然汉宣帝也是以儒学治天下,但是他更侧重刚柔并济,用法家思想来驾驭大臣。

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大臣,汉宣帝丝毫不手软,甚至有人在朝堂下说风凉话也会被抓起来砍脑袋。

这一点上,老实头儿刘奭看不惯老爸的做法。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多嘴说了两句,上天有好生之德,大臣犯了错批评两句就行了,顶多关起来,别动不动就让人去见高祖皇帝。

雄才大略的汉宣帝一听就急眼了,开始教训刘奭,真是子不类父,如此单纯怎能继承大统。

然后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乱我家者,太子也。”言外之意就是骂刘奭是个败家子。

虽然汉宣帝极其不喜欢刘奭,但刘奭毕竟是发妻长子,是正儿八经的皇位继承人。

而且汉宣帝对相濡以沫的妻子许平君感情很深,所以,性格善良温顺的刘奭最终还是继承了皇位。

但显而易见,汉宣帝对刘奭过于仁弱的性格非常不满,因为他是将来大汉帝国的掌舵者。

对于一个皇帝来讲,过分善良就会变成软弱,而他面对的是一群满腹心机、勾心斗角的大臣,这些老油条可不会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朝堂上尔虞我诈,皇帝没有一定手腕,是驾驭不了的。

3

公元前49年,一代雄主汉宣帝驾崩,二十七岁的皇太子刘奭即位。

刘奭虽然是二十七岁的大龄青年,但是其当皇帝的基本素质跟十六岁继承皇位的汉武帝那可不是差了一点半点。

可能汉宣帝也知道这一点,临终之前,还特意安排了三个辅政的大臣。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一般只有幼主即位才会安排辅政大臣,除非阿斗那样的,而刘奭都二十七岁了,智商也都及格,但汉宣帝还这么不放心。

虽然汉宣帝良苦用心,却仍然没有什么用。不过,他猜到了结局,却没有猜到过程。

事实上,刘奭一即位,朝廷局势就失控了,刘奭也基本上被架空了。

汉宣帝安排的三个辅政大臣,分别是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以及少傅周堪。

这三个人,史高和宦官是一伙的,而萧望之、周堪则代表着儒家的利益。

刘奭当了皇帝,太子太傅萧望之迫切希望广泛推行仁政,而一生都秉持着纯粹儒家施政方式的汉元帝刘奭也表示支持,但是史高以及一帮宦官、外戚却极其不满意。

于是宦官、外戚、儒家三方势力开始进入朝堂骂街模式,最后宦官和外戚联合,来PK萧望之领头的儒家,又进入斗地主模式。

而汉元帝呢,一个也不想得罪,干脆搬个椅子坐山观虎斗,看累了就睡大觉,两耳不闻窗外事。

4

幼稚的刘奭不知道,这场争斗事关朝廷政治生态的平衡,此前历代汉朝皇帝都做的不错。

尤其是汉景帝和汉武帝,那政治手腕可不是盖的,一旦发现有一家独大的迹象,杀起人来眼都不眨一下,管你什么皇亲国戚、开国功臣,统统枪毙。

汉元帝怎么做的呢?萧望之被逼死后,儒家失势,宦官成为赢家,按照帝王的出牌常理,宦官接下来肯定要被干掉的。

但刘奭却截然相反,他居然站出来给宦官颁奖,后来又干脆将朝政全部交给弘恭、石显那帮宦官,让别人“替”他当这个皇帝。

汉元帝幼稚的认为,宦官没有子嗣,不会结党营私。

但事实上,宦官才是最贪恋权力的一帮人,而且由于没有家室,他们更加擅长相互勾结,互为依靠。

而且宦官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专权后,必须要靠打击异己来维持自己的权威。

所以,自汉元帝之后,宦官之患和外戚专权一直延续到汉朝灭亡,这造成的巨大危害就是朝政腐败,皇权旁落,刘姓天下名存实亡。

比如说汉元帝的儿子汉成帝刘骜在位二十五年,朝政几乎完全被外戚王氏把控,而东汉更是有一百多年没有成年皇帝即位。

所以,也正是从汉元帝开始,曾经盛极一时的汉朝就从此走向了衰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汉元帝软弱却有一个意外的好处,那就是他对邻居也相当好。

作为一个广施仁政的皇帝,当然不希望打仗了,所以自打陈汤灭了郅支后,汉匈再次和亲,这也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昭君出塞。

从汉元帝竟宁元年始,汉匈边境长达四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事,这也算是汉元帝唯一能让人称赞的地方了。

更多文章

  • 如果诸葛亮逼刘禅禅位!能不能灭吴跟曹魏家族一决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对刘禅有多好,诸葛亮和刘禅谁的实力更强,诸葛亮与刘禅之间的斗争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可实际上大家可能少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蜀汉所有权力都不是由诸葛亮一个来掌管吗?不论诸葛亮会不会逼刘禅退位让贤,他的权力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整个蜀汉就是因为诸葛亮独揽大权事无巨细,才造成了他死后,整个蜀国人才凋零的局面。也就是说整个蜀汉已经全部在诸葛亮的统治当中,那个

  • 攻取益州,刘备只采用了庞统一条计策,其余二策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庞统与刘备,刘备是怎么攻取益州的,刘备在取荆州时有哪些谋士

    刘璋给了刘备一个机会《三国志·刘备传》:“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事情要从张鲁说起,张鲁的官职原本是刘璋父亲刘焉所授,刘焉死后,刘璋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但张鲁觉得刘璋软弱无能,于是从此不

  • 她是汉朝著名的政治家,创造中国的黄金时代,死后家族却被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两位政治家,汉朝最厉害的政治家,汉朝时期的四位政治家

    网络图而垂帘听政最多的太后,要数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大多都是年幼的皇帝登上皇位,所以,太后自然要帮助皇帝掌管政事。在动荡不安的东汉时期,却诞生了一个极具政治觉悟的女政治家,她就是东汉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历经三代帝王,临朝摄政长达十六年。剧照比起吕后的手段狠毒的治理手段,她的手段更加高明。就如同滴水穿石般

  • 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却失败,是董卓过于强大?此二人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间,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都有哪些,历史上一共有多少诸侯讨伐董卓

    影视作品中的董卓身为四世三公的袁绍,自然对这位昔日的同事董卓嗤之以鼻,觉得董卓就是一介不入流的莽夫,奈何还是忌惮他董卓手下的武将,光靠自己一人的军事实力对付董卓,还真没有十足的胜算,于是号召天下诸侯一同会盟,共同商讨灭董卓的大计,于是十八路诸侯纷纷响应,积极到袁绍响应之处会盟,董卓一听十八诸侯?这阵

  • 司马懿有多厉害:只一句话,就让战神关羽的脑袋搬了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爆发有多高,真实的司马懿实力,司马懿怎样评价关羽

    司马懿、吕蒙和关羽,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吴国和蜀汉的主要谋臣和战将。如果势均力敌的话,前两人的战斗力是根本无法和关羽相匹敌的。但是,上天有时候就是那么不公平。于是,在关羽遇到困难的时候,司马懿动了动嘴,吕蒙动了动手,战神关羽就死在了他们的手中。话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关羽被晋封为

  • 孙权是典型的富二代,不用自己创业,为何有基础却没有做得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孙权是什么样的人,孙权的成名之路

    我们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孙权不用创业,他是以继承人身份接过经父兄孙坚/孙策开拓而留下事业的。孙权的创业金融资本为其父兄遗留的江东六郡,属于典型的富二代。富二代的底子或者基础和白丁的刘备、官二代的曹操又不一样了。所以看三国对人物的刻画是很有意思的。孙权的特点是什么?孙权喜好读书,也许是家境优越的缘故

  • 孙策打下的江山交给了孙权,孙策后人的结局怎样?真相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策和孙权是啥关系,历史上的孙策和孙权,历史人物孙策和孙权的关系

    孙策,人送外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准备东渡长江,横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孙策来到曲阿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曲阿之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

  • 张辽的武艺真的不在关羽和张飞之下?关羽这样说,究竟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小沛之战中,张辽领兵攻打西门。关羽对张辽说,你仪表非俗,为何失身于贼?张辽听后不语,便率军撤退了。当他退到东门时,守门的张飞出马迎战。关羽闻讯赶到后,张辽已经退去,张飞准备追击。关羽阻止张飞说,张辽的武艺不在你我之下,是因为自己的言语感动了他,他才撤军的。那么,张辽的武艺真的如关羽所说吗,关羽为何

  • 孙权谋杀周瑜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周瑜身上仿佛能看到关羽的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瑜是被孙权害死的吗,周瑜能杀孙权吗,孙权对周瑜有什么态度

    有史书记载,周瑜被曹公、刘备忌惮着,这两个大主公都把周瑜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快的除掉他,刚开始曹操是么有这个想法的,但是在赤壁之战以后,曹操有点想拉拢周瑜的意思,但是周瑜回绝了他,曹操非常生气,我得不到的人,别人也别想得到。但是曹操和孙刘的形式不让不容乐观,就算是想派个刺客进去杀了周瑜,也非常

  • 飞将军李广一生未封侯,却因为一次战争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将军李广有哪些故事,李广一生经历的四个战役,李广一生的战役次数

    有句话说的好,天才,放对地方就是天才,你眼中的蠢材在别的地方那就是天才,让李广去守卫边疆抵御匈奴的话,那绝对是以一挡百,只要有李广在的地方,那么匈奴就没有办法越过防线。可是李广悲催的一点就是到了汉武帝时代,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汉武帝他是主动进攻而不是防御,他去摧毁匈奴的大本营,而李广在这个时代中注定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