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精锐部队——连弩士,一轮可射击至少三万支箭

蜀汉精锐部队——连弩士,一轮可射击至少三万支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67 更新时间:2024/2/5 5:28:23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提到三国时期的“特种部队”,或者说有明确番号和独特色彩的部队,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虎豹骑、陷阵营,如果说蜀汉的一般都会想到无当飞军、白毦兵什么的。这两支大概都可以算得上是蜀汉的“网红”部队了。不过其实关于白毦兵的记载极其有限,仅仅在诸葛亮的一封信中提到过,面目很模糊。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是一支名气没有那么大,但是战斗力和装备都很强的蜀汉部队——连弩士。

长于弓弩的蜀汉——元戎弩与蜀侧竹弩

自古以来,威胁最大的冷兵器莫过于弓弩。蜀汉地形多山地,而且缺少战马(滇马、蜀马耐力高,但是矮小,适合山地中行进,冲击性不强),现实的环境导致蜀汉很依赖步兵。以步兵对抗骑兵的话,就需要在装备上下功夫,来弥补二者之间的差距。为此蜀汉制造了蒲元神刀;改良筒袖铠;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蜀汉对弓弩的研究,比如大名鼎鼎的元戎弩。

元戎弩也被称为诸葛连弩,因为这是诸葛亮改进的。根据《魏氏春秋》的记载,元戎弩用铁来制造箭矢,一支箭矢长八寸,可以一次发射十支箭矢。这十支箭矢到底是一起射击出去,还是连续射击,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按照“连弩”这个名字,小编认为应该是后者,十支箭矢持续发射。

《魏氏春秋》:“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元戎弩无疑是被投入到战场了的,但是明确记载的,指名道姓说元戎弩参与了哪一场战役,取得了怎么样的成效,这个史料小编是找不到的。不过根据其他人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这种连弩的作战能力。曹魏发明家马钧看到战场上缴获的诸葛连弩,评价“巧则巧矣”,并声称可以将火力提升到五倍,也就是五十支,可惜没能立项;西晋名将刘弘在荆州的时候,曾经到隆中参观,并且令李兴属文,其中就有“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根据马钧和刘弘的评价,可知诸葛连弩无论是单纯的科技含量还是在战争中的作用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除了诸葛连弩之外,蜀汉还有一种弩具——蜀侧竹弩。相对于诸葛连弩来说,关于蜀侧竹弩的直接记载几乎没有,顾名思义只能推测出制作材料大概是竹子,可能会比较轻便。关于蜀侧竹弩的记载在《晋书·陶璜传》中。西晋派故蜀汉将领杨稷、毛炅、董元、孟干、孟通、李松、王业、爨能等人与东吴争夺交州,但是被吴将薛珝、陶璜等人击败。孟干、李松、爨能等人被送到建业。孙皓本来想将孟干等人流放到临海郡,孟干等人提出帮助东吴制作蜀侧竹弩,才被留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蜀侧竹弩被东吴很是眼热,而且至少在东吴是没有这种技术的。

《晋书·陶璜传》:“干等志欲北归,虑东徙转远,以吴人爱蜀侧竹弩,言能作之,皓留付作部。”

长于弓弩的蜀汉,也利用弓弩取得了很多次胜利。在“汉中之战”的局部战役“汉水之战”中,赵云用弓弩射溃曹操的军队;在诸葛亮四伐的时候,蜀汉军队用弓弩射杀追击的张郃;在诸葛亮五伐的时候,蜀汉将领孟琰率军渡过武功水立营,遭到司马懿的一万骑兵袭击,蜀汉军队一边搭桥,一边射退司马懿,取得武功水的控制。

《云别传》:“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诸葛亮集·上事表》:“臣作车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精于射击的涪陵人

小编能够找到的连弩士的兵源,来自涪陵郡。涪陵郡成都平原的东南方,《华阳国志·巴志》对涪陵郡的地势的评价是“土地山险水滩”,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来看确实处于一片山岭之间。涪陵郡中居住着很多獽人、蜑人等悍勇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与中原地区文化上的差异,渔猎应该是这些獽人、蜑人的一个重要的生产方式。所以说这些獽人、蜑人一来善于山地作战;二来精于射击,善操弓弩;加上当地民风剽悍、敢于死斗,是极其优秀的兵源。蜀汉的车骑将军、江州都督邓芝喜欢射术,未必没有受涪陵郡中少数民族的影响的原因。在延熙十一年(一说延熙十三年,小编以延熙十一年为准,即公元248年),涪陵郡豪帅徐巨反叛蜀汉,被邓芝平定。邓芝迁徙涪陵郡豪帅五千户为兵户,组成猎射官,也可以看出当地人善于射击的特点。

《华阳国志·巴志》:“县邑阿党,斗讼必死。无蚕桑,少文学,惟出茶、丹、漆、蜜、蜡。汉时赤甲军常取其民。”

《华阳国志·巴志》:“芝性好弩,手自射猿,中之。”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涪陵属国民夷反,车骑将军邓芝往讨,皆破平之。”

《华阳国志·巴志》:“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

连弩士的组成

涪陵郡人是非常优秀的善于山地作战兵源,蜀汉又要与曹魏进行高强度的作战,当然会从这里征兵。有人认为徐巨的叛乱,就和蜀汉对这里的征兵有直接关系。不过这一点小编感觉还是可以商榷的,因为这个时候执政的是鸽派的费祎,并没有对曹魏进行太大规模的战争。不过不管怎么说,蜀汉确实是从涪陵郡这里征过兵的。

诸葛亮为了北伐的需要,曾经从涪陵郡中征收三千青壮男丁组成连弩士,并且将其家属迁徙到汉中成为质任。这是小编能找到的关于连弩士的最早记载。从名称上来看,这批士兵大概率使用火力强大的诸葛连弩为武器,也有可能会使用更为轻便的蜀侧竹弩。蜀侧竹弩记载有限,以诸葛连弩为例。一把诸葛连弩一次可以击发十支铁箭,三千连弩士一轮可以击发三万支铁箭,这是多么强大的火力。具体可以参考袁绍公孙瓒之间的“界桥之战”,袁绍先锋麹义用八百步兵和一千强弩,就能够击溃公孙瓒的精锐骑兵。三千连弩士的爆发力一定高于“界桥之战”的一千强弩手。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这些连弩士很有可能参与了射杀张郃和射退司马懿的战役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晋初期,这支连弩士仍然存在,被转移到关中左冯翊莲勺县。

《华阳国志·巴志》:“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

《华阳国志·巴志》:“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

小结

三国时期有很多有番号的部队,被视为当时的特种部队、精英部队。不过其中有一些实在有些名不副实。比如上面提到的白毦兵,记载有限,而且位于吴、蜀交界处永安,虽然承担着防备东吴的重任,但两家毕竟处于同盟关系中,无有战事。而连弩士这支部队装备精良、兵士悍勇、战斗力强,又长期活跃于与曹魏的战争当中,可以说是蜀汉的一支精锐部队了。

更多文章

  • 刘备手下战将云集,又有“匡扶汉室”的招牌,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真的是要匡扶汉室吗,刘备为什么要匡扶汉室,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

    首先,就是实力太弱。客观公正地说,刘备确实算是一流的人才,然而他的家底太薄弱了。偏偏碰上了曹操这样一位乱世枭雄,这与周瑜碰上诸葛亮的无奈也大体相同。即使与偏安的东吴相比,蜀国的实力也更小,再加上他所占据的,其实都是人家不要的穷山恶水之地,守住都是难事,更不要说图谋霸业了,人口、资源这些根本不允许啊!

  • 项羽的败亡,鸿门宴并非计划问题,其实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为什么要摆下鸿门宴,从鸿门宴分析项羽败在哪,项羽鸿门宴事件

    在战争中,章邯所率秦军主力消灭了陈胜军队的重要力量,最初期的第一批反秦起义军最终覆灭。但关外势力则又落到了以楚政权为旗帜的楚地阵营当中。最终项羽借巨鹿夺权事件,成功的成为了楚阵营义军当中的最强者,在一系列战争后击垮了秦军派遣到关外的主力军队,此后进入关内,并遭遇到了已经占据咸阳的刘邦。在这个时期,项

  • 魏延“子午道奇谋”只向诸葛亮要了几千兵马,诸葛亮为何不试一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听魏延子午奇谋,魏延的奇谋,诸葛亮为何不用魏延奇谋

    诸葛亮这个人啊,其实也是一个人才,只可惜跟错了主子,如果它的主公是曹操的话,那么小编相信故事一定会有更精彩的结局,可惜,诸葛亮为人正直,是不会与曹操这位奸雄混为一谈的。在这里小编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刘备了,你说说你,你的二弟死于骄兵必败的结果,你还要为你二弟报仇,三弟张飞二话不说,就叫裁缝赶做出两万套丧

  • 项羽死后刘邦建国称帝为何要杀死忠臣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用兵高明,政治头脑却不算高明,包括项羽,都耍不过流氓刘邦“毒妇之心”,当然伴君如伴虎,“既要有本事,又显得不是很有本事”不是那么容易。萧何就曾经故意抢占民房,惹起一片民怨,老百姓上告刘邦,刘邦听得萧何弄得民怨沸腾,非常高兴,就对萧何放下了警戒的心。郭子仪也曾让自己府门日夜大开,以示自己心胸坦荡没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那么靠谱吗?换成你是诸葛亮你也不会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子午谷奇谋可行吗,魏延的子午奇谋会成功吗,魏延子午谷奇谋是真实的吗

    当然,就事论事,就算没有《三国演义》当中的夸大和美化,光是在历史当中,诸葛亮也算是谋略家和军事家当中的佼佼者了。他几乎多次差一步就北伐成功,兴复汉室,不过最终都差那一哆嗦。而有一次险招,从后世来看,诸葛亮当时用了,没准就成功了,那就是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是魏延提出来的。当时的魏延是这个意思,魏延引

  • 魏延有勇有谋,诸葛亮为什么不培养他,反而去培养姜维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选姜维还是魏延,魏延和姜维,诸葛亮评价魏延

    蜀汉是建立在刘备刘皇叔的威望之上, 刘备一死 很多人的心都碎了, 政局也变得开始动荡起来 ,诸葛亮能平复刘备之后的动荡局面, 可见其政治水平和威望之高。 诸葛亮之后再也无能力威望如此之高的人支撑蜀汉, 姜维也不行,所以没办法。所周知,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在军中几乎没有个人势力。关、张、赵、马、黄、魏加

  • 项羽麾下五员大将之一钟离昧,垓下之围后去了哪儿,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的事迹有垓下之围吗,根据垓下之围分析项羽失败原因,项羽垓下之战之后还有多少实力

    公元前203年,在荥阳的东边,虽然刘邦暂时占了上风围困了一部分楚军。但没多久就被项羽打败,刘邦狼狈而逃并且后来还被项羽切断了粮道补给。因而,这时候刘邦的皮之精神又开始出来发挥作用了。刘邦打不过就开始向项羽求和,但项羽不许。其实这是成皋之战的后期,当时没有了后续补给的刘邦,可谓热锅上的蚂蚁。成皋之战自

  • 马超和张飞强强联手,却输给了曹洪和曹休,原因其实在刘备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飞马超为何会输给曹休,曹洪马超,张飞马超打曹洪完整版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曹休是曹操的曹操的族子,两人相比于威名赫赫的张飞和马超而言,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喽啰。一个张飞已经够厉害,再加一个马超,竟然会输给两个无名之辈,着实让人吃惊。由于正史《三国志》惜墨如金,如果不去深挖,很难得出这一战胜负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不去深入分析,一般都觉得是因为张飞这边兵力不足

  • 项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与他自己有关,亲近的族人都弃他投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的失败深度解析,项羽失败的几点重要原因,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失败的原因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为自己的人生划上悲情的句号。当他被人裂尸封侯的时候,他的亲族包括他的叔父堂兄弟竟然改姓刘,并且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后裔在汉朝封侯拜相,一度导致项姓断绝,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项梁死后,项羽俨然成为项氏一族的领头人,但项羽刚愎自用,失去了亲族的支持,

  • 项羽的致命弱点,以至于项羽的几个得力干将投奔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死后刘邦是怎么对待项羽的,项羽的三个弱点,项羽有几次打败刘邦

    项羽,本身是贵族世家,再加上从小就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项梁牺牲后,他也就亲自率军,于巨鹿之战彻底击败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但是没多久,汉王刘邦就集中兵力攻打项羽,楚汉战争也就开始了,历时四年,最终以项羽的不会用人才,让自己的得力干将全部投靠到刘邦的阵营当中,才导致自己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