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犯糊涂,看朱元璋为儿孙犯下的10大错误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犯糊涂,看朱元璋为儿孙犯下的10大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35 更新时间:2024/2/11 10:04:50

能力越大的人责任越大,帝王一旦犯错对一个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比如朱元璋先生。为何说明朝成也朱元璋败也朱元璋?

咱们就从十点出发,盘点一下朱元璋因太爱子孙而为后世犯下的大错,具体如下:

1、功成名就之后诛杀功臣,从此让大臣站在了皇权的对立面;

2、建立锦衣卫,将君臣关系变成了敌我关系,相互防范;

3、制定“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造成沿海数十年动乱;

4、明朝皇室天下养,促使皇室子弟快速繁殖,最后成了帝国的巨大负担;

5、建立恒星一样阶级分明的户籍制度,明朝版的种姓制度;

6、推崇程硃理学,从此让天下读书人变成了一个个虚伪的小人;

7、废除宰相制,给后来文官集团的做大奠定了基础;

8、恢复分封制,给了像燕王、宁王等藩王制造了造反的机会;

9、开八股取士,从此僵化了读书人的思维模式;

10、对员工过分苛刻,比996还996,对自己家人又太过奢侈,从此员工对朱家企业怀恨在心,最终酿成大祸;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历史都是有延续性的。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作者就将这十条分开做一个解释,看看读者读后有什么感触。

1、诛杀功臣,害人害己

在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对大臣做得最好的有谁?像李世民的凌云阁,像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像刘秀的平分天下等都很不错。

当然,像刘秀、李世民和赵匡胤也有他们的无奈,但至少他们不会像朱元璋这样用诛杀功臣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兄弟。

俗话说得好,有初一就有十五,你今天能杀别人,人家明天就能来杀你。

盘点一下后来明朝的16位皇帝,看看非正常死亡人数占比多少:

①朱元文死得不明不白;

②雄才大略的少年天子正德是“落水死”的;

③企图改革的天启也是“落水死”的;

④“红丸案”至今是历史之谜;

⑤“土木堡之变”是不是一个陷阱至今说不清楚;

⑥景泰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⑦崇祯皇帝是活活被大臣给逼死的;

⑧“梃击案”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⑨嘉靖“宫廷遇刺案”最后也是稀里糊涂;

你朱元璋可以为了你们朱家的子孙后代对曾经一起打江山的兄弟施加雷霆手段,等你死了之后呢?你还能保护你的家人吗?

2、锦衣卫彻底让大臣认清了君臣之间的敌我关系

没有一个王朝像朱元璋这样建立起那么一个完善的特务系统的,也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像朱元璋这样因为一个案子就诛杀几万名官员的。

毫不夸张地说,发生在朱元璋时期的“洪武四大案”彻底寒了明朝官员的心。

在当时的明朝,从宰相到知县,只要是官,能活过洪武年的有几个呢?

当然,这期间锦衣卫的功劳是大大的。

如果说秦桧杀岳飞还用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的话,那么锦衣卫抓人杀人就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

尽管后来朱元璋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恐怖统治不是长久之计,并下令烧毁刑拘,禁停锦衣卫,但这就像吸毒一样,一旦你沾上了你还能停下来吗?

清朝几乎继承了明朝所有的制度,但唯有锦衣卫这点清朝没有继承。

从新龙门客栈到龙门飞甲,为什么现在我们提到太监就觉得恶心呢?这都和明朝的厂卫制度有关,不是吗?

3、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

不用狡辩,任何形势的海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属于是闭关锁国的狭隘行为。

虽然明朝后来有了郑和下西洋和隆庆开关,但那些都属于官方行为,隆庆开关更是被逼无奈的。

朱元璋不顾沿海数省靠海吃饭百姓的死活硬是开启人类历史最严的海禁政策,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明朝几十年如一日的沿海内战。

十倭九寇,你不让别人吃饭人家就拿起刀枪和你拼命,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朱元璋通过垄断海洋贸易赚了大量的外汇,这其中也包括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为朱棣赚取了巨额的海外资金。

但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沿海叛乱,是隆庆被逼无奈的开关,是海运权最后彻底落到了文官集团的手里,是明朝因此失去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不是吗?

4、辛苦千万人幸福我一家

当朱元璋制定明朝皇室天下养这个政策时,他根本就没考虑天下百姓和官员的利益。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仅仅拥有汉人十八省地盘的明朝光供养藩王就要花费两三个省的收入。

更加可怕的是,这些藩王不但富可敌国,还称霸一方,成了一个个为非作歹,并死死控制一方资源的大地主。

看看明朝灭亡时像福王家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那简直就是明朝最大的蛀虫,不是吗?

5、明朝版的种姓制度

什么叫作种姓制度?就是如果你是贱民,你的子孙后代永远都是贱民,你家永远都没有晋级的机会。

为了一劳永逸地让朱姓江山千秋万代,朱元璋就制定了像军户、匠户、屠户和兵户等阶级分明的户籍制度。

朱元璋太聪明了,他想将所有人都像恒星一样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家在中心,这样不就永远天下太平了吗?

但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残酷。

你敢断了人家的财路,人家就敢要了你的命,不是吗?

6、聪明人谁会相信理学那套玩意?

理学是为皇家服务的,这点,只要是读过书的人心里都明白。

既然聪明人都知道这玩意是用来忽悠傻子的,那聪明人自己还会相信这玩意吗?

看看明朝时写出的经典小说里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爱情故事,是不是道德沦丧到了极限呢?

你朱元璋想让除了你们老朱家以外的所有人都艰苦朴素,都“存天理·灭人欲”,那你朱元璋自己为什么还生了40多个孩子?你们老朱家自己为什么吃香的喝辣的?人家都傻吗?

7、朱元璋给自己子孙挖了一个大坑

在朱元璋眼里宰相除了分权起不到任何作用。

为了一家独大,朱元璋干脆用捧杀胡惟庸的方式废除了中国历史上沿袭了千年的宰相制。

朱元璋觉得这样以来就再也没人可以牵制他了,但他绝对想不到自“土木堡之变”这个阴谋之后明朝的文官集团彻底走向了前台,而他们老朱家却成了鱼肉。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害人害己啊!自从没了宰相,明朝的皇帝就不得不借助于太监之手来牵制文官集团了。

这就形成了一种黑吃黑的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是就算崇祯穷死家里金山银山的大臣们也不想去帮他,造孽啊!

8、分封制是逆时代潮流的玩意

一个是分封制,一个是活人殉葬,这两个东西在朱元璋之前都消失很久了,但到了朱元璋这里又都被捡起来了。

在朱元璋眼里,除了他们老朱家的人谁也不可信,但老朱家的自己人就可信吗?

朱元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儿子扫清了障碍,奈何因他杀人太多,报应弄到了儿子和孙子的身上,最终朱元璋的初衷还是没能实现。

无论是宁王造反或燕王造反,如果不是朱元璋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有造反的基础吗?

9、明朝以前也有科举

明朝以前的科举可不是八股,八股可以说是朱元璋先生的专利产品。

当然,有控制人思想那么好的东西存在了两百多年清朝能不继承吗?

朱元璋制定八股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想当官可以,你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就必须按着我制定的规则来做,你不能有自己的主见,你只能模仿“圣人”去思考。

当一个人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之后这个人还能被称之为人吗?什么叫纳粹?什么叫军国主义?读者您肯定很清楚吧!

10、做人不能太自私了

打江山时大家都是难兄难弟,等到了坐江山时难道我们就都该去死吗?

无论是刘邦或朱元璋,他们的兴起开始都源于游侠模式。

也就是说,明朝在形成之初不是由朱元璋自己打的江山,而是由一帮哥们儿共同奋斗才完成的。

且不说等朱元璋坐稳了江山之后噼里啪啦几乎杀光了以前的所有兄弟,就是后来他给员工制定的工资待遇也太令人没法接受了。

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为的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鬼才信这些假大空的谎言。

古代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颜如玉,是为了黄金屋,是为了封妻荫子,是为了光耀门第。

我好不容易当上了官,如果我仅仅靠你朱元璋发给我的工资来生活的话,我家会是什么样子?海瑞就是最好的例子。

海瑞官至四品,平时吃喝拉撒还经常受到朋友的接济,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员因为不贪不腐死时竟然家徒四壁,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如果说你朱元璋和你的子孙也能像海瑞一样艰苦我们这些员工也无话可说了,但你们自己天天山珍海味却要我们无私奉献,这可能吗?你不给我,我就自己弄。

为了过上好日子,明朝的官员不但精心策划了“土木堡之变”,还疯狂地进行走私和兼并土地。

其实,不仅仅只是明朝这样,在任何时代都一样。

如果你去厂里打工,你遇到一个又小气又抠门的老板,你会真心真意地去干活吗?人心都是彼此的,不是吗?

很多人喜欢抬杠,说如果明朝没有朱元璋,明朝还会灭亡吗?你不该把明朝灭亡的责任都推到朱元璋身上。

且不说明朝就是没有朱元璋也会有李元璋或王元璋这样的历史必然,但一个帝国开始的决策绝对会影响后世的发展,这是肯定的。

其实,朱元璋先生也不是故意犯错的,他是太爱子孙了,他太为子孙后代考虑了。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只有大家一起发财才可能平安无事,不是吗?

朱元璋10大错误的根本问题就是他只想着他们自己家吃肉却让别人都去啃窝头吃咸菜,这样的老板能不遭人恨吗?

更多文章

  • 从鼎盛到败亡大宋仅用了三年,宋是亡于金吗?其实是亡于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是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金灭北宋的三点原因,北宋和南宋一共持续了多久

    ·宋朝灭亡的根源在经过周密的部署之后,赵匡胤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室外话剧,那就是著名的“陈桥事变”。在得到了江山之后,老赵是一路高歌,为赵家打下了广阔的江山。此时,再看看周围跟随着自己的那群哥们儿,他不愿学朱元璋和那谁谁,就在酒后痛诉了自己的苦衷。江山是大家一起打的,但最终解释权是老赵家的,你们姓

  • 为何说大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看看宋的城市化水平,你能不服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宋真实历史,真正的大宋有多厉害,大宋真的有那么弱吗

    ,很多人说宋朝弱,但宋朝真的弱吗?能在金、西夏、辽、特别是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几个强国的围堵中存活三百多年,真的弱吗?但大宋的“重文抑武”确实是害死自己的最大因素。我们今天就重点谈谈宋的城市化水平吧,从点到面去分析问题。无论是《东京梦华录》,还是如今沉寝在地下2米多的古城,都令我们惊奇。那个时候,宋朝的

  • 他本是明朝第一臣,躲过奸臣所害,却因一句话被拉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著名的大奸臣,明朝最有名的4个奸臣,明朝三大奸臣有哪些

    武则天当初想把皇位传给自己武家的人,大臣们是想劝,又不知道从何劝起,唯狄仁杰说了一句,就让武则天改变主意。他说:“立武,未常普陀欢迎你帝供姑姑之录位于太庙矣。”短短16个字,让本想立娘子侄子的武则天,立马决定,传位自己儿子了。可以想象,如果武则天把位子传给了武氏一族,天下可能又是要大乱了。语方表达好

  • 为何说明朝亡于藩王?看这些皇室贵族有多可怕,明朝能不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因意外被废掉的藩王,明朝到最后有多少藩王,明朝后期如何治理藩王

    很多看过两本穿越小说的“幼儿园小朋友”总认为明朝会比元、清、北魏、日本、沙皇俄国等人统治的更好,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子吗?如果真的让这些小孩子穿越到明朝,不让他们出生在王侯将相的家庭中,而让他们出生在平民之家中生活上10年,他们还会拼命赞美并鼓吹这个帝制王朝吗?如若不信,我们就拿明朝的藩王和平民做一个对

  • 让关羽没脾气的四位猛将,在他们四人面前,关羽想狂也狂不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最怕的五位战士,关羽唯独打不过的几个历史人物,关羽遇到过最难对付的对手

    别人不说,马超归降刘备后,关羽就给刘备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总听人说马超骁勇,我要入川跟马超打一架。比武这件事最后被诸葛亮劝下了,诸葛亮给关羽回信说马超跟张飞是一类人,远不及你关羽英雄绝伦,关羽这才作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四位让关羽没脾气的三国猛将,在他们四人面前,关羽想狂也狂不起来。1、吕布

  • 刘备有二句霸气的名言,一个上小学课本,一个成黑帮的经典语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十句名言,刘备霸气的座右铭,刘备图片霸气十足

    正所谓:“万事万物都是有迹可循的。”的确是这样的,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对现在有很多的影响的。不仅仅是古代的一些流传至今的道理,很多古代的话,到了今天也是被人们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些俗语和谚语,在古代很多人无意中说的一些话,即使当时很多人觉得还好,可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

  • 许褚被张飞刺中翻身落马,有人说他再也不敢狂了,你相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刺中许褚后来怎么样,张飞许褚大战视频,正史中的许褚有多厉害

    汉中之战是三国乱世中比较著名的一场战役,刘备经过这场战役在汉中称王。而黄忠也打出了精彩绝伦的定军山战役。在这场战争中,张飞和许褚也曾进行过一次交锋。当时诸葛亮经常派出骑兵去抢夺曹军的粮草,当曹操退守阳平关时,诸葛亮派了张飞和魏延去抢夺粮草,曹操当即派出了许褚去护送粮草。但是最终许褚却肩头受伤被救了回

  • 曹操的遗憾:一生最想结交之人,却不齿与其为伍,多次当面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的三个遗憾,曹操一生最遗憾的四件事,曹操一生犯过的五个错误

    三国人物影视形象(图)文:悔昔道来陈宫只能说半路出家看不上曹操为人,但有一人自打开始以来便看不上曹操,不屑与曹操为伍,但有意思的是曹操却十分想结交他,即便多次被他拒绝,曹操却依旧锲而不舍的要去结交他。那么此人是谁呢?且听笔者悔昔继续道来:此人在历史没有太大的名气,一生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以致于正史类书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一生不伐蜀,30年后,司马昭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3年,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随后蜀国在诸葛亮手中,经过五年的沉淀,他消灭了南蛮子乱,稳定了内部集团,招贤纳士,国力自夷陵之战后有了很大的补充,随后诸葛亮发起了第一次北伐,与他的弟子马谡发动了离间计,利用魏朝曹真与司马懿的矛盾,说司马懿造反,使得魏帝慌了神,收回了司马懿的兵权,让曹真独自领兵抗蜀

  • 曹操死后,有多少女人为她殉葬?他的墓地挖开后,专家揭开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殉葬吗,曹操为什么死后不找人陪葬,曹操陪葬的人是谁

    其实,对于曹操墓,我们最感兴趣的可能不是那具男性遗骨,而是另外两具女性遗骨。那么,她们到底是谁呢?在这两具女性遗骨中,其中一具遗骨的头骨不完整,只有带牙齿的下颌、部分肢骨和体骨,而髋骨保存完好,能明显看出性别;另一具遗骨的头骨保存完好,有完整的下颌、部分肢骨和体骨。经过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人员鉴定,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