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在一个历史动荡的时代,如果跟对一个人,很有可能就会乌鸦变凤凰;反之,如果眼光不清楚,跟错了主人,很有可能一身的才华都会付诸东流,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有性命之虞。
要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的时代,那么三国时期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典范,在这个时代,试时势造英雄。当时出现了一大批的诸如诸葛亮、庞统、周瑜等一大批的治世能臣,当然也有类似于曹操、刘备和司马懿这样的一方之主。
而在那个时候,很多割据的诸侯都会豢养属于自己的门客。对于门客来说,自己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跟对主子也是很重要的。张鲁是当时汉中的能人,在之后被曹操围困之时,有人让他去找刘备。但是张鲁却以一句“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而回绝,他为啥如此嫌弃刘备?我们来追根溯源,了解一下。
汉中军阀
虽然我们在开头的时候提到了,三国时期有很多军阀和门客,可能很多人以为张鲁也是当时众多的谋士之一。但是张鲁的地位要比这些谋士高多了,他可是当时著名的军阀之一。在三国历史刚开始的时候,张鲁带领着自己的人马占据了汉中地区的一大部分土地,并且在汉中地区,张鲁是当时势力最大的诸侯。
提到三国时期的军阀和诸侯之类的人,大家很有可能会想到和董卓这样,只会烧杀抢掠、满脑子都是打仗的莽夫,但是张鲁却不是这样一个人。
如果对张鲁不太了解,那么大多数人对于张良应该是非常清楚的,而张鲁就是张良的后代。所以张鲁并不是一介莽夫,也不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他同时还是一个读书人。
所以,在他统治汉中地区的时候,一切的政治制度和政策相对来说都是非常完备的,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汉中算是少有的一片净土,而在他的带领之下,汉中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发展的也很不错,所以从眼光的长远性上来说,张鲁在当时不算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可以和曹操,司马懿等人相媲美的。
但是在张鲁统治汉中地区的时候,他和当时的益州刘璋关系并不是很好,两个人之间起了冲突之后,刘璋就想方设法,要把张鲁在汉中地区的所有土地全部都拿下来,但是当时作为汉中王的张鲁,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大。
凭借当时刘璋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和张鲁进行正面冲突,所以刘璋就想到了刘备,但是当他把刘备请来的时候,结果整个益州都成了刘备的天下。当然刘备也没有辜负刘璋的期望,确实大大的打击了张鲁的势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张鲁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刘备。
放弃地位,追随阿瞒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曹操的势力也一天比一天大,所以,当曹操开始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之后,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离汉中地区不远的刘备了,当时天下所有的诸侯,都想把汉中地区据为己有,当然曹操也是如此。
因此,当时曹操对于刘备的势力非常的忌惮,在考虑到这些事情之后,曹操决定先发制人,他要先抢夺到汉中地区,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曹操很快就付诸行动了。这时候压力最大的就是汉中王张鲁了,虽然他在汉中地区势力很大,但是要和当时的曹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在战争一开始还没有打多久的时候,张鲁就已经开始往四川方向败退了。
而在临走的时候,张鲁的手下当中有人向他提出了建议,他觉得应该把这些留下来的粮食滋补之类的全部都毁掉,不要让这些东西落到曹操的手里。但是张鲁知道,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张鲁在离开汉中之前,将所有的粮草全部都安置好,留给了曹操。
等到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后,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才知道张鲁的格局和胸襟。所以他想着,要是张鲁能够成为自己手下的一员,那么他的实力更会大大增加。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当时曹操就派人去寻找张鲁,并且让张鲁成为自己的部下。
搞笑的是,当时刘备也有这个想法,刘备想着自己并没有和汉中王有直接的冲突,所以在以礼相待这一方面,他似乎要比曹操更加有优势,所以他也派人去请张鲁,让张鲁来为自己做事。
当时也有人觉得张鲁如果投靠刘备,可能要比靠曹操更好,但是张鲁听完这些话之后说到——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
张鲁何以如此嫌弃刘备
其实张鲁这句话当中意思表示的已经很明确了:我张鲁就算去曹操那里做曹操的一个奴才,我也不可能去刘备那里成为他的座上宾。说完这句话之后,张鲁就带人全部投靠了曹操。
当然曹操也没有食言,他对于张鲁的礼遇是非常高的,当时张鲁刚刚投靠曹操,就已经是镇南将军的职位了。那么张鲁为什么这么厌恶刘备呢?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在张鲁和当时的刘璋有了冲突之后,刘备本来可以置身事外的,但是为了当时一点小小的利益,刘备却直接去帮助刘璋来对付张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换做是谁对刘备可能都不会有好感,更何况在最开始的时候,张鲁因为刘备对刘璋的帮助,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其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在当时帮助刘璋对付了张鲁之后,其实他应该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的,况且刘备和刘璋之间还有亲戚关系,但是让张鲁没有想到的是,刘备之后不但没有原路返回,反而还占领了益州地区,成为当地新的主人。
这对于张鲁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张鲁虽然是一方的霸主,但是他更是一个读书人,深明大义的他知道,刘备这种人是不可与之共事的,所以在这方面他觉得刘备是一个小人。
结语
从影视剧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似乎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是历史洪流发展的过程当中,哪里有什么正面人物,只不过都是追名逐利罢了。且不说张鲁和刘备这两个人本身人品怎么样,他们只不过是看清了对方的面目,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