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啥那么嫌弃刘备呢?

“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啥那么嫌弃刘备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4/1/26 12:57:22

俗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在一个历史动荡的时代,如果跟对一个人,很有可能就会乌鸦变凤凰;反之,如果眼光不清楚,跟错了主人,很有可能一身的才华都会付诸东流,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有性命之虞。

要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的时代,那么三国时期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典范,在这个时代,试时势造英雄。当时出现了一大批的诸如诸葛亮庞统周瑜等一大批的治世能臣,当然也有类似于曹操刘备司马懿这样的一方之主。

而在那个时候,很多割据的诸侯都会豢养属于自己的门客。对于门客来说,自己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跟对主子也是很重要的。张鲁是当时汉中的能人,在之后被曹操围困之时,有人让他去找刘备。但是张鲁却以一句“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而回绝,他为啥如此嫌弃刘备?我们来追根溯源,了解一下。

汉中军阀

虽然我们在开头的时候提到了,三国时期有很多军阀和门客,可能很多人以为张鲁也是当时众多的谋士之一。但是张鲁的地位要比这些谋士高多了,他可是当时著名的军阀之一。在三国历史刚开始的时候,张鲁带领着自己的人马占据了汉中地区的一大部分土地,并且在汉中地区,张鲁是当时势力最大的诸侯。

提到三国时期的军阀和诸侯之类的人,大家很有可能会想到和董卓这样,只会烧杀抢掠、满脑子都是打仗的莽夫,但是张鲁却不是这样一个人。

如果对张鲁不太了解,那么大多数人对于张良应该是非常清楚的,而张鲁就是张良的后代。所以张鲁并不是一介莽夫,也不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他同时还是一个读书人。

所以,在他统治汉中地区的时候,一切的政治制度和政策相对来说都是非常完备的,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汉中算是少有的一片净土,而在他的带领之下,汉中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发展的也很不错,所以从眼光的长远性上来说,张鲁在当时不算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可以和曹操,司马懿等人相媲美的。

但是在张鲁统治汉中地区的时候,他和当时的益州刘璋关系并不是很好,两个人之间起了冲突之后,刘璋就想方设法,要把张鲁在汉中地区的所有土地全部都拿下来,但是当时作为汉中王的张鲁,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大。

凭借当时刘璋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和张鲁进行正面冲突,所以刘璋就想到了刘备,但是当他把刘备请来的时候,结果整个益州都成了刘备的天下。当然刘备也没有辜负刘璋的期望,确实大大的打击了张鲁的势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张鲁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刘备。

放弃地位,追随阿瞒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曹操的势力也一天比一天大,所以,当曹操开始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之后,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离汉中地区不远的刘备了,当时天下所有的诸侯,都想把汉中地区据为己有,当然曹操也是如此。

因此,当时曹操对于刘备的势力非常的忌惮,在考虑到这些事情之后,曹操决定先发制人,他要先抢夺到汉中地区,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曹操很快就付诸行动了。这时候压力最大的就是汉中王张鲁了,虽然他在汉中地区势力很大,但是要和当时的曹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在战争一开始还没有打多久的时候,张鲁就已经开始往四川方向败退了。

而在临走的时候,张鲁的手下当中有人向他提出了建议,他觉得应该把这些留下来的粮食滋补之类的全部都毁掉,不要让这些东西落到曹操的手里。但是张鲁知道,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张鲁在离开汉中之前,将所有的粮草全部都安置好,留给了曹操。

等到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后,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才知道张鲁的格局和胸襟。所以他想着,要是张鲁能够成为自己手下的一员,那么他的实力更会大大增加。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当时曹操就派人去寻找张鲁,并且让张鲁成为自己的部下。

搞笑的是,当时刘备也有这个想法,刘备想着自己并没有和汉中王有直接的冲突,所以在以礼相待这一方面,他似乎要比曹操更加有优势,所以他也派人去请张鲁,让张鲁来为自己做事。

当时也有人觉得张鲁如果投靠刘备,可能要比靠曹操更好,但是张鲁听完这些话之后说到——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

张鲁何以如此嫌弃刘备

其实张鲁这句话当中意思表示的已经很明确了:我张鲁就算去曹操那里做曹操的一个奴才,我也不可能去刘备那里成为他的座上宾。说完这句话之后,张鲁就带人全部投靠了曹操。

当然曹操也没有食言,他对于张鲁的礼遇是非常高的,当时张鲁刚刚投靠曹操,就已经是镇南将军的职位了。那么张鲁为什么这么厌恶刘备呢?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在张鲁和当时的刘璋有了冲突之后,刘备本来可以置身事外的,但是为了当时一点小小的利益,刘备却直接去帮助刘璋来对付张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换做是谁对刘备可能都不会有好感,更何况在最开始的时候,张鲁因为刘备对刘璋的帮助,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其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在当时帮助刘璋对付了张鲁之后,其实他应该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的,况且刘备和刘璋之间还有亲戚关系,但是让张鲁没有想到的是,刘备之后不但没有原路返回,反而还占领了益州地区,成为当地新的主人。

这对于张鲁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张鲁虽然是一方的霸主,但是他更是一个读书人,深明大义的他知道,刘备这种人是不可与之共事的,所以在这方面他觉得刘备是一个小人。

结语

从影视剧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似乎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是历史洪流发展的过程当中,哪里有什么正面人物,只不过都是追名逐利罢了。且不说张鲁和刘备这两个人本身人品怎么样,他们只不过是看清了对方的面目,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打败,这些神秘武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强武将吕布,三国有人打败过吕布吗,三国时期击败吕布的都有谁

    三国武将非常多,人们说起三国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蜀国五虎上将了,还有就是魏国的许褚、典韦、张郃等等。这些武将在当时确实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武力值还很高。但是在三国中,也有一些武将,极少被提及。绝大多数三国迷甚至都没听过,这些武将虽说没有名气,但是武力值却是顶级,甚至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其打败,那么,

  • 项羽一直以少胜多,为啥垓下之战不行了,他真的打不过韩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为什么会去进攻垓下,项羽是怎么杀出垓下之围的,项羽在垓下为什么没与刘邦决战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的起义为其他心有反意的人做了个榜样。于是一时各地义军叛乱四起,这些越剿越多的起义者,标志着秦国气数已尽,接下来就是谁能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一国之君的问题了。当时中原势力最大的,要数西楚霸王项羽,其次就是汉王刘邦了。项羽为人勇猛无敌,一生打过无数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和他相比,刘邦就显得逊

  • 三国时期,十大投降过其他势力的将领,第一名结局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中死得最窝囊的十大武将,三国中死得最为憋屈的将领,三国最著名的五个将领

    第十、 庞德先归马腾马超,后随马超降张鲁,后又降曹操。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立义将军,只是杂号将军,唯一一次重用的机会,就是跟着于禁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被关羽擒拿,斩杀。第九、孟达孟达,

  • 秦朝仅有秦二世,明朝却国祚二三百年,这很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兴亡简史,秦朝历史百科知识,秦朝历史简单总结

    这种说法,笔者感觉这不是乱说,这是胡说八道。按历史记载,大略来说朱元璋是贫民子弟,成就上历史少有。因为自身出身不好,所以更懂得平民百姓的苦,却不能极端地认为,只施恩于百姓,手段加身于官员。说到这里,有一事不得不提,明朝的灭亡,朱元璋确实有一定功力,他的小农思想,把皇子分封出去,前期确实有效镇守边疆,

  • 五虎上将中,武功最差的人是谁?看看诸葛亮是怎么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五虎大将都是谁,诸葛亮五虎上将,诸葛亮如何评价五虎将

    五虎大将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后,自封汉中王,而且给手下封了一个五虎大将,其中包括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这五人也属于蜀汉最顶尖的猛将,战斗力非常彪悍,放到天下任何一处,都足以碾压一方!五虎大将的名次看起来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其中黄忠排名最后,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黄忠乃是五虎上将中

  • 刘备和刘璋:同为汉室,面和心阋各怀鬼胎,他俩的那些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如何跟刘璋决裂,刘璋与刘备的地位,刘璋和刘备反目

    先说说当时的情况,在获得荆州之前,刘备是长期处于东征西讨的模式,直到获得荆州以后,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才算得上有了一块落脚的地方,况且这个荆州还是借来的,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当时荆州本来是孙权的地界,孙权也并不是平白无故借给刘备,是为了让他抵挡曹操才把荆州借给刘备用的,毕竟是战场上嘛,哪里有

  • 西汉史上最奇葩的皇帝,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史上最全西汉皇帝一览表,汉朝最奇葩皇帝是谁,西汉最杰出的皇帝是谁

    皇帝是万人之上的存在,因此很多的人想要成为皇帝便是奔着那无上的权力去的。然而,皇帝一职可不是一个容易的差事,毕竟皇帝的一举一动牵动的是一整个国家,但却有些人在成为了皇帝之后,肆意的放纵自己,特别是那些依靠世袭而得到皇位的人则更是容易如此。就例如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对象,西汉史上最奇葩的皇帝,他作为西汉

  • 朱元璋此举让士卒们,怒从心头起却不敢恶向胆边生,最终心服口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一生最怕哪三件事,朱元璋立头功大显神威,朱元璋招募士卒

    一个人有没有天赋,差距是很大的。那么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有的人苦读十年兵书,都不如朱元璋无师自通,打起仗来风生水起,机计百出。而朱元璋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天赋,在把控人心上,同样可以巧妙地因势利导,最终聚拢人心,打造出一支唯命是从的军队,十余年间便击败所有对手,一举夺得天下。其实,朱元璋能够崛起,这两

  • 李贤是在历史上可以和三杨相提并论的明代贤臣吗?有何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李贤,李贤明代治世良臣,明代三杨指哪三个人

    第一夺门之变后,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等人当道,不与其沆瀣一气,而时时劝英宗疏远他们。革斥了四千多冒“夺门”之功而膺爵位之人。巧妙的纵横捭阖,挑拨害死于谦的两大祸首徐有贞与石亨内斗,协助朱祁镇除掉了石亨、曹吉祥,流放了徐有贞。第二在用人的一方面,他进贤而退不肖,他所推荐的年富、耿九畴、李秉、程信、姚夔

  • 现代人穿越明末,在乱世求活,和李自成玩心眼,怂恿罗汝才争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重生明末闯王李自成,李自成杀罗汝才完整版,明末农民战争史对李自成评价

    明崇祯十六年三月至五月,李自成为统一号令,对依附在其麾下的部分农民起义军进行了分批次的打击。在这次打击行动中,李自成杀掉了一些不愿意臣服于自己的起义军首领,并吞并了他们的部队。其中,就包括一直在农民起义军中有着莫大影响力的老资格领导人、号称“曹操”的罗汝才。当时,罗汝才所部“曹营”的实力,仅次于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