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现代人穿越明末,在乱世求活,和李自成玩心眼,怂恿罗汝才争天下

现代人穿越明末,在乱世求活,和李自成玩心眼,怂恿罗汝才争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95 更新时间:2024/1/31 16:22:44

明崇祯十六年三月至五月,李自成为统一号令,对依附在其麾下的部分农民起义军进行了分批次的打击。

在这次打击行动中,李自成杀掉了一些不愿意臣服于自己的起义军首领,并吞并了他们的部队。

其中,就包括一直在农民起义军中有着莫大影响力的老资格领导人、号称曹操的罗汝才。

当时,罗汝才所部“曹营”的实力,仅次于李自成和张献忠,是农民起义军中战斗力较强的一支部队。

也因此,罗汝才及其部引起了李自成的忌惮,偏偏罗汝才资格老,不愿意屈居李自成之下,不愿意将自己的部队彻底并入李自成麾下。

于是,李自成悍然向这位曾经的老大哥下手了……

如果罗汝才没有被李自成杀死?如果战斗力强悍的“曹营”没有被李自成兼并成功?明末历史该往哪个方向走?

现实中的历史当然无法改变,但小说中可以。

下面,就给读者推荐一本改变明末巨宼、“曹操”罗汝才人生的明末穿越小说《明末求生记》

简介:意外来到明末,张轩却只想生存下去,但为了自己,为了妻女,为了天下万民,他一步一步走上夺鼎之路! …… 山河破碎风飘絮,天下共望张使君。

书中主角,一个不怎么了解历史的现代小青年张轩意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为生存成为流贼,并成为大名鼎鼎的“曹操”罗汝才麾下的军士。

主角穿越的时间是在张献忠准备偷袭襄阳前夕,罗汝才所部正跟张献忠部联合作战,主角有幸目睹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同时,在河南的李自成部也攻破洛阳,声势大涨。

显然,主角来到的明末时间段,正好是农民起义军意气风发的时候,距离明朝灭亡还有三年。

所以,主角也没什么好想的,为了生存,老老实实从一名小卒干起,争取融入到农民起义军中去。

张献忠偷袭襄阳成功后,野心大涨,试图让罗汝才屈居其下,逼得罗汝才离开张献忠,跑到河南去跟李自成合营作战。

但李自成也不是好相与的,身在罗汝才军中的主角,不可避免受到两大势力钩心斗角的影响。

主角刚穿越到明末时,没有如很多明穿小说的主角那样,试图拯救那个乱世且称王称霸的理想,他只是为了能活下去,最终的理想是逃亡海外。

如果不是浅显的历史知识让他知道农民起义军最终失败了,他绝对死心塌地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去当李自成所建新王朝的开国功臣。

但不幸的是,他成为了罗汝才麾下“曹营”的士兵,又被罗汝才的女儿看上,成为了罗汝才的女婿,摇身变为“曹营”的驸马爷。

主角绞尽脑汁的回忆学过的历史,知道罗汝才最终是被李自成干掉,“曹营”被兼并。

如果历史继续正常下去,等到李自成杀害罗汝才后,主角这位“曹营”驸马爷的下场绝对好不了,想活下去是难上加难。

于是,主角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开始经营自己的势力,并极力怂恿罗汝才自立。

主角为说服罗汝才,一度想出了让李自成攻打北方,罗汝才南下打南京建立根基的战略。

主角为避免被李自成所害,想辅佐罗汝才,帮助“曹营”打天下,然后他以新朝驸马爷加功臣的地位活下去。

想法是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

罗汝才本无大志,加上各支农民起义军中复杂的内部情况,主角的行动进行的相当困难。

甚至于,主角觉得无法改变历史走向的时候,准备在罗汝才被李自成干掉后,带着自己拉起的小部队去投奔张献忠,再找机会去南边出海,离开中原乱世。

不过,有心人天不负,作者写的剧情虽然惊心动魄,但罗汝才终于没有被李自成杀死。

之后,主角成功辅佐罗汝才麾下的“曹营”打下了南京,在江南建立了基业,占据了大片地盘,成立了新王朝。

主角如愿以偿成为新朝的开国功臣,并帮助罗汝才及其子罗玉龙(书中杜撰人物)两任皇帝开疆拓土。

但历史是复杂的,清军入关,顺军失败,南方的南明势力在极力抵抗“曹营”建立的新王朝,还有李自成余部,张献忠余部的麻烦……

逐渐成长起来的主角最终是如何处理这些麻烦的?

主角最终就真的只是成为了开国功臣?

想一统天下后安心度日,主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本书的内容也超过400万字,有很多反转剧情的。

种种精彩剧情等待读者自己来阅读挖掘。

本书的特点是,主角只是略知历史走向,不知道更多历史细节,完全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在明末求生存。

因此,在面对历史事件时,主角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学识和正常反应来应对,没有那么多智计在胸的从容,并非事事顺利。

主角也不会练兵,不会种田,不懂得制盐、制玻璃等等穿越者必备知识,更加没有金手指,主角也需要重新学习来适应明末社会。

主角有过失败,遭遇到背叛,几次差点被杀,一路走来困难重重,除了知道历史大致走向,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这也是主角一开始只想求生存,且一心想办法往海外逃的原因,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穿越之初并没有争夺天下和改变历史的野心。

但作者通过设定的种种剧情,最终让主角被改变,罗汝才父子两代在主角辅佐下建立的王朝最终也将落到主角手中。

至于是双方翻脸争斗?还是正常继承?看了我的介绍后,对本书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去了解吧……

下面截取部分章节剧情,供读者参考:

……

李自成顿时觉得有一点头大。

婚姻大事,李自成不可能在之前不与刘宗敏打招呼,本来觉得十拿九稳,但是没有想到会拒绝。

这一下情况就变得尴尬多了,李自成说道:“这一件事情,我亲自给宗敏解释,相信他会理解的。”

李自成打发了牛金星,立即将刘宗敏叫过来,将这事情告诉了刘宗敏。

这件事情迟早会传开的,与其那样,还不如由他亲自告诉刘宗敏。

“什么,张轩,那个小白脸?”刘宗敏皱起眉头说道。

说实在的,如果说刘宗敏对罗玉娇有什么感觉,那是扯淡,他不过与罗玉娇有一面之缘而已,哪里会生出什么情愫。

对于这一件婚事,他本来就是不在意。

不过,这件事情有助于李自成的大业。刘宗敏作为李自成的死忠,自然答应下来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会生出这样的变故。

所谓夺妻之恨,虽然这妻子未必喜欢,但是被别人截胡了,在刘宗敏看来,简直是给自己戴上一顶绿帽子,一时间怒火中烧。

……

战斗并不算太激烈。

在张轩的眼中,似乎此刻仿佛在东非大草原一样,张轩所部就好像是羊群,簇拥在一起,由羊群的领导下抵抗外面的狼群。

而外面的骑兵,就好像是狼群一样,他们分布很稀疏,但是时不时的有狼突入羊群之中,杀死一只羊。当然也有死在羊角之下的狼。

但是羊就是羊,狼就是狼。

步卒在面对骑兵的无力,让张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呐喊:“我一定要有自己的骑兵,大队骑兵。”

正午时分,张轩数个时辰,只行进了三里左右,从金声桓的正南,转移到了金声桓营地东偏南的位置之上。

此刻张轩已经能清晰的看见临颍城的城墙,似乎能一口气到城墙下。

不过张轩却知道这是一个错觉,因为有无数骑兵的注视之下,放弃车阵跑向城墙,与找死没有什么差别。

此刻无数骑兵忽然退却。

张轩见状,并不高兴,反而心思一沉。

果然,代替骑兵的正是大批步卒,步卒在张轩东面,北面,西面列阵,每一面都有数千人之多,将张轩道路堵得死死的。

唯独南面空荡荡的。乃是围三缺一的故技。

张轩忽然有一种预感, 他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触摸临颍城墙了。

张轩深吸一口气,将任何其他思想完全的摒弃,剩下的只有坚定的斗志,以及紧握刀柄的手。

事已如此,无须多想,只有死战了。

……

李自成沉默不言,李信也不敢抬头,只能做抱拳之态,不敢起身。

“陛下,吴王的消息。”张鼐跑过来。

李自成说道:“什么消息?”

“吴王下了南京。”张鼐说道。

张鼐自己似乎没有觉得,当罗汝才下了南京之后,张鼐对罗汝才的态度就有所改观,之前称呼曹操,但是此刻却称呼为吴王。

可见罗汝才打下南京之事,对天下人影响之深。

不光是张鼐,几乎所有观望天下局势的人,一瞬间也将罗汝才当成独立一支的势力,而不是李自成的一支了。

……

罗汝才夺下南京之事,就好像是一个加速器,瞬间将李自成行军速度推进了不知道多少。

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据说那一位痛哭失声,再次入太庙斋戒请罪,并下罪己诏。

只是不知道这一封罪己诏到底是第几封了,还是第十几封了。

这个消息也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关外。

一道道手续过后,到了多尔衮的手中。

多尔衮看过之后,也仅仅是书案之上,写下罗汝才三个字而已。

……

张献忠虽然消息并不是太灵通,但是此刻听了罗汝才下了南京,也长叹一声,在自己房间之中大醉一场,第二日打起精神,开始执行入蜀战略。

南京之事,好像是一块石头砸水里,涟漪波及天下。

……

《明末求生记》的作者是名剑山庄,全书约419万余字,已经完结,不用追更,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相关网站去了解和阅读。

更多文章

  • 明朝中期的这位女皇比武则天还牛,为何知道她的人不多?一声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生未嫁的“贞子女皇”BBC曾经做过一份调查,问历史上曾经影响人类最伟大的一百人都是谁,这位女王排名第七。莎士比亚、贝多芬、现代银行、现代国家民族意识、现代法律体系、西方现代的宗教信仰……都是在这位女王的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她是把整个世界带入现代化进程的一代伟大女王,她被称为伊丽莎白一世。她是第一位

  • 大唐“影帝”唐宣宗,装疯卖傻保平安,雷霆手段铲除异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宣宗装疯卖傻全集,唐宣宗个人简介,唐宣宗如何多活10年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出身低贱,靠着装疯卖傻,在三十六岁时继位,开创了“大中之治”。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他的传奇一生。 一、装疯卖傻保自身 李忱的父亲是唐宪宗李纯,生母郑氏本来是郭贵妃的侍女。唐宪宗去世后,继位的是儿子唐穆宗李恒,李恒之后的三位皇帝是他的三个儿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

  • 老照片:被日军杀害的中国人,祭奠国民军阵亡将士的蒋介石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928年在北京南口拍摄的照片,照片中前面三个人从左至右分别是冯玉祥、蒋介石、李宗仁,他们此行是为了祭奠1926年在南口牺牲的国民军将士。1926年1月,张作霖联合吴佩孚、张宗昌等人对冯玉祥的国民军发动了攻击,在直、鲁、奉联军的攻击下,国民军从北京撤退到了南口。国民军撤退到南口后,与直、鲁、奉联军从

  • 曾国藩接到一封信,上面一个框,里面一个鲍字,惊道:速派援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将领,曾国藩显然是不够格的,但凡他亲自指挥的战斗,无不以惨败而收场。1853年,曾国藩在湖口与石达开交战,结果被对方如斩瓜切菜一般击败,几次都差点自杀。其后,曾国藩又被石达开包围于南昌,眼看就要毙命。谁知东王杨秀清中了清军围魏救赵之计,火速将石达开召回。对于杨秀清的命令,石达开掷刀于地,并恨恨地

  • 清朝后宫迷案:乾隆的老婆到底是如何疯的,真是因为拈酸吃醋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后宫情史,真实乾隆的妃子,清朝乾隆最宠爱的女人

    此时乾隆口中的皇后,已经不是他的原配富察氏,也不是死后才被追封的嘉庆生母魏佳氏,而是他的“新欢”那拉氏。说那拉氏是“新欢”是和富察氏这个原配对比的,当时那拉氏和乾隆最大的那个爱情结晶,都已经14岁了。据史书记载,乾隆和那拉氏的感情很好,在乾隆的宠爱之下,她还创造了大清朝的一个记录:她在当皇贵妃时,就

  • 被死神遗忘的人:比光绪大一岁,熬死四任妻子,生日愿望是早点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人到中年后都为了追求长寿,会吃一些长寿的东西,古时候皇帝也是如此。每个人在临终前,都会恋恋不舍,想要多活几天。可偏偏有个老人能,就被称为被死神遗忘的人,他有着很高的寿命,比光绪帝还大一岁不说,生生熬死了自己四任妻子和儿女。晚年每年在过生日的时候,生日愿望就是希望自己早点死,高寿对老人明明是

  • 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是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灭东周各国反应,秦国为什么敢灭东周,东周秦国历代国君简介

    秦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能统一天下,是因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var1]周平王动迁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周天子只剩“天下共主”之名,导致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并且不再朝见周天子,为此有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让各国有了图强的契机,这便是秦国的机遇,是为天时。地利

  • 楚国国土面积最大,为何没能统一天下?看完这些原因真怪不了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楚统一的机会比秦大多了。楚崛起之际秦还不够强大,双方的起点完全不同。其次,从楚庄王霸服之时,直到战国末期,楚都是个庞大的国家。公元前224年,秦灭楚之时,老王翦坚持出兵60万。老王都不敢轻视没落的楚国,这也能看出衰败了的楚国之强。此外,国家庞大的优势就在于人口、资源。人口众多,粮食、土地、矿产等

  • 春秋战国时代的“娱乐圈”:歌舞之事,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歌舞,战国时期的娱乐方式,战国时期的歌舞有什么

    《礼记》有云:“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唱歌跳舞不是拿来娱乐的,而是拿来教育思想的。如果唱歌跳舞都只是拿来娱乐,那么唱歌跳舞的坏处就一定比好处多。那时代里也有很多流行音乐,晋国有《暇豫》,齐国有《白水》,吴国有《苏台歌》,越国有《木客之吟》。每个诸侯国都有自

  • 纸上谈兵的的赵括,不顾父母反对逆势而出,这是场必败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个怎样的人,纸上谈兵的赵括有真实本领吗,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是罪人吗

    [var1]赵国这么多名将都不敢上,说明形势险峻,估计赵王也是默许赵括母亲的说法,不然大军出征前,赵括母亲这么说,不会用赵括的,甚至可能斩了赵括母亲,最少也要下狱,几十万大军出征,居然有人公然唱反调,还是出征大将的母亲,简直不可思议。所以,应该是赵王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只有赵括愿意干,但是赵括如果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