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究竟有多狠?这三件事一般人干不出来

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究竟有多狠?这三件事一般人干不出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34 更新时间:2024/1/17 19:17:26

要问武则天究竟有多狠?那我只能说她的仕途之路是拿尸体铺的。因此,在她所有暴行里有三件事一般人做不出来。

一、亲手弑女杀儿

(1)弑女

都知武则天做事心狠手辣,却不知她究竟可以狠到什么地步。今天我肯来看看她做过的狠事之一。一直以来,武则天为了夺取后位,都是不惜任何代价。

据史料《旧唐书》的记载中:史臣曰中提到过一句:“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

但是到了欧阳修他们编纂《新唐书》时,这个点被放大了,写得活灵活现的,说王皇后来看武则天生的女儿,武则天躲在一边,待王皇后走后,武则天昭仪潜毙儿衾下,进屋用被子把孩子捂死了。

不过到了司马光等人编著《资治通鉴》时,这个故事被进一步完善,有了对比:“王皇后看孩子时很喜欢后怜而弄之,武则天窥见王皇后走了,武则天则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在这里司马光加了一句话,武则天亲手掐死了孩子,再细心地给她盖好被子。后人一次次对史实的更改,无疑不讲述着武则天的心狠手辣。

(2)杀儿

有了第一次亲手将女儿杀死的过程,第二次,亲手解决儿子的过程就显得痛快些。因为李宏是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时候生的,当时她还没那么大的势力,害怕皇后会找人杀死李宏,所以李宏生下来没多久,就交给武则天的姐姐就是韩国夫人抚养了。

所以李宏与武则天的感情一直不是很好,并且李宏一直到很后来都觉得韩国夫人才是他的亲生母亲。

加上,李宏当时也是站反对武则天称帝一派的。于是,当了自己道路的人武则天绝不手软。即使是自己的儿子,她也不曾放过。也许这里面多少也包含了些杀鸡儆猴的意思,告诉反对她的那些大臣们如果继续反对自己,那么下场只有死。

二、武则天共计杀人人数

据林语堂先生《武则天正传》: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

三、武则天萧淑妃施的酷刑

萧淑妃原本在武则天进宫前,宠冠后宫,甚至不把王皇后放在眼里。当时王皇后对萧淑妃很嫉妒,两人互相在唐高宗前面争宠,但这时萧淑妃因怀有身孕,而得意洋洋,目中无人。

一次王皇后发现唐高宗其实喜欢的是他的庶母武氏,但武氏已入感业寺为尼,便召武氏还俗入宫,与她合作扳倒萧淑妃,封武则天为昭仪,大受宠爱,萧淑妃便失宠,但萧淑妃却不改以往专横跋扈、骄傲嚣张的个性,反而变本加厉,惹得唐高宗生厌,屡有怨言。

接着不但萧淑妃失宠,王皇后也逐渐失宠。武昭仪又找到机会,陷害王皇后,王皇后与萧淑妃便一同被废为庶人,武昭仪立刻成为皇后。

萧淑妃与王皇后被幽禁起来,某日唐高宗突然想念她们,便去探望她们,看到她们的惨状,相当不忍。

二女请求唐高宗让她们重见天日,并希望将幽禁的别院命名为"回心院",唐高宗允诺会处置。但是武后得知此事,即刻,马上派人: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两人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将两人的手脚剁去,反绑在背后,将她们装在酒瓮中,做成人彘。

历史这东西,前人一句话,后人就可能脑洞大开繁衍出精彩纷呈的故事来。所以历史往往有两个,一个是真实发生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分历史被尘封在历史深处,没有人知道其

真面目是怎样的。一个就是可以通过相关史书记载,分析当时人物立场和事件,后人将它与历史相结合所产生的。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后世对于她的评价往往呈现两个极端。有人认为她知人善任,勤于治国,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也有人认为她重用酷吏,违反传统礼教,是一个阴险残暴、毫无廉耻的可鄙女人。不过无论人们对武则天给予何种评价,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那就是武则天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心狠手辣程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武则天正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位都认为没存在感的诗人,看看杜甫对他的评价,连李白都酸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杜甫对李白的评价,杜甫是怎么样评价李白的,李白对杜甫到底是什么态度

    或许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想,能够让大诗人杜甫如此钦佩和盛赞的人,一定是和他齐名的“诗仙”李白吧?事实上并非如此,杜甫怀念的另有其人,大家知道是谁吗?图片:杜甫雕像资料截图一、不一样的天才1、初唐文坛不一样的星可以先告诉大家答案,被杜甫盛赞可以与日月争辉的人不是李白,而是眼前这座旧宅子昔日的主人陈子

  • 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其中“蓬蒿人”是什么人?三十多人答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最有气势的诗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创作背景,李白为什么要葬在当涂青山西麓

    我们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前段时间英国的BBC倒是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前段时间,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BBC把杜甫抬到了最高位置,明显超过了李白。看到这,可能有许多朋友要提出反对意见了,两人风格不同,又怎能相提并论?而且李白的古诗豪迈不已,从气势

  •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为何却被唐代宗逼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原因,仆固怀恩个人资料,李光弼跟仆固怀恩谁死得早

    一个没交兵权,被宦官陷害,搞得惶惶不可终日,最终五十七岁就忧郁而亡。仆固怀恩作为安史之乱后期,唐军的实际一号人物(郭子仪、李光弼都避嫌了),他自然也是皇帝要防备的对象了。那么,仆固怀恩当时对皇帝的威胁有多大呢?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公元762年四月,唐廷发生内讧。回纥认为此乃灭唐的大好时机。于是回纥

  • 不就吃口荔枝,为何杨贵妃被骂了千百年?这你得看荔枝是咋运送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贵妃想吃荔枝有多难,杨贵妃爱吃的荔枝是哪里来的,杨贵妃当时吃的是哪种荔枝

    她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绝世美貌,并留下一段段传奇故事,后世在赞颂她们容颜的同时,也不忘抨击其为“红颜祸水”,甚至让一个王朝顷刻间覆灭。图片:甄宓剧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被诟病最多的,大慧认为就是杨玉环了,很多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杨玉环的存在,才让英明的唐玄宗渐渐变得昏聩无比,最终“安史之乱”爆发,大唐

  • 隋文帝的“圣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广被称为圣人可汗吗,隋文帝有多厉害,隋文帝的统治措施和对历史的影响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汉人皇帝也曾被赋予“可汗”的尊称,他们是隋文帝杨坚(圣人可汗)和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后来也延续了这一称号,但实际上属于继承了政治遗产)。中国历史由于从秦朝开始就进入了大一统时代,所以中国的皇帝们是很少拥有除了帝号以外的其它

  • 悲壮的唐朝大将军,独守孤城四十载,满城皆白发,不忘是唐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守孤城的军队,唐朝著名守城大将,唐朝有名的守边疆的战士

    平定战乱就需要大量的军队跟人马,此时朝廷将大批在西域守卫的军队调往长安平乱,这样一来唐朝在西域的防卫能力便大大减弱,然而在西域还留有这么一支军队,他们虽然势单力薄,但一直坚守在守护西域的战场上,从来没有退缩过。最令人敬佩的是,这支军队的守兵经过多年奋战已不再年轻,却不曾放弃守护唐朝最后的领土,直到生

  • 陕西发现唐朝上官婉儿墓,看完墓中景象,专家却说: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人生无疑是传奇且令人关注的。不过在这一时期,同样有一位女性是充满了诸多传奇色彩的。此人便是追随女皇武则天左右且深受其信赖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虽然没有明确的封号,毕竟封女人为官在历朝历代以来也都是少有的。虽然她没有名义上的称号,但很多人都知道她是手握实权的“

  • 存在50年的西晋为什么存在感远不如秦朝和隋朝?了解这几点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学家对西晋的评价,西晋重要特点,西晋的历史记录

    存在时间,疆域范围其实并不是衡量一个王朝的标准,秦朝的疆域只有340万平方公里,西晋却有543万平方公里,即便连隋朝也只有467万平方公里。西晋是最大的,却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位。其实归根结底来说,就是西晋没有什么成就。秦朝是历代皇朝中寿命的最短的一个,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个伟大皇朝。像统一六国这种功绩

  • 唐朝千牛卫是多大官?为何李元芳到处炫耀?其实类似现在一种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元芳千牛卫真实历史,唐朝千牛卫李元芳,李元芳千牛卫完整视频

    《神探狄仁杰》想必大家应该都看过,其中狄仁杰和李元芳这两个人物贯穿了整部剧的始终,大家对于这两个历史人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印象,对于武则天执政时的唐朝有哪些事件和故事,大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作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帮她掌控着唐朝的政治局面,维护着大唐王朝的统治。而武则天对这两位功臣也是

  • 秦琼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隐身?只因李建成头号猛将,只有他能抵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琼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隐身,秦琼在玄武门中的地位,正史中秦琼是否参加玄武门之变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开创大唐盛世的一代明君。正史中都对于李世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然而他得到皇位的方式,却是用逼迫父亲退位,如此极端的手段。这才有了历史中玄武门之变的由来。一、玄武门之变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