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仍要残忍地杀死永历帝是怎么回事?

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仍要残忍地杀死永历帝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78 更新时间:2024/2/3 11:26:53

1661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率兵入缅,在他的逼迫之下,缅甸不得不将朱由榔交出。自此,南明朝廷以最后一位皇帝流亡被俘为结局而宣告失败,当时康熙皇帝刚继位,朱由榔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南明朝廷最终灭亡,吴三桂因功受封平西亲王。

就是这样,本为大明辽东守将的吴三桂,自叛明投清以来,靠着攻杀南明将士、手刃南明皇帝,在满清朝廷中屡受封迁,特别是在杀死朱由榔之后,吴三桂的权势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不仅位列“三藩”,封疆云南,吴家甚至还与爱新觉罗氏联姻,其子吴应熊便是额驸,吴氏一时风光无二。

言归正传,据说杀死朱由榔并非康熙的旨意,而是吴三桂执意为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很好解释,吴三桂坚持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叛臣”的身份诛杀南明皇帝,无非就是要完成这场“贰臣”与清廷之间心照不宣的表演罢了。吴三桂与清廷都清楚,南明皇帝留不得,但是如何处置,由谁处置,何时处置,这背后则充满了双方的试探与较量。

首先,在要不要杀朱由榔一事中,当时康熙皇帝的所谓表态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情。先来捋一下时间线:1661年,云南被清军攻占,南明朝廷失去了在中国的最后一处地盘,朱由榔不得不逃亡缅甸。然而第二年年初,在吴三桂的重兵压迫下,朱由榔又被缅甸王献出,最终落入了吴三桂之手,在被俘近半年之后,朱由榔及其亲眷二十余人便被处死在昆明。

也就是说,朱由榔被俘、被杀都是发生在1662年的事,而这一年正好是康熙元年,当时的康熙也只有八岁而已。如何处置朱由榔,这种直接关系满清统治根本的大事,他一个孩子能表什么态呢?或许,当时的康熙甚至有可能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件事。

不过,这并不重要,虽然皇帝年幼,但是依然不影响他是最高统治者的代表。年纪尚小的皇帝在处理政务上可能不能事事裁断,但当时朝中的大事也自有辅政大臣处理,因此,不论年幼的皇帝能不能理解其中的利害,以他的名义发出表态,吴三桂都不敢小觑。

事实上,在如何处置朱由榔的问题上,吴三桂十分清楚,朱由榔是必死无疑的,不过他如何死,这意义是不一样的。若是清廷下旨处死朱由榔,那在大明遗民的眼中,虽说是清廷容不下朱由榔,但他吴三桂叛明投清、俘获明帝,照样也逃不掉“汉奸”的骂名。

可是如果满清朝廷不愿直接下旨处置朱由榔,那对于吴三桂而言,反倒是有了掌握主动权的机会。与他而言,叛明降清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而且反正明朝大势已去,自己身上的骂名也是洗不掉了,事到如此,卖主求荣的事也不得不做得更彻底一些了。

确实,不论清廷如何表态,吴三桂都很清楚,朱由榔的死对清廷来说总是利大于弊的,清廷的表态无非是在作秀和考验自己罢了。所以,事态发展至此,手刃朱由榔、向清廷表“忠心”,就是吴三桂通过这次考验的最佳选择。

当然,从当时的满清朝廷以康熙皇帝的名义透露出来的态度来看,这绝不是毫无顾忌的随便表态,表面上只有一句看似轻飘飘的“算了”,然而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

正如吴三桂心中所想,朱由榔是万万留不得的,满清甚至比他更容不下朱由榔。纵观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旧人唱罢,新人登场,在维护统治的残酷现实面前,有几位前朝皇室宗族能得善终?

更何况,由明到清的朝代更替情况是特殊的。大明正统的政权是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击垮的,而并非是被满人直接摧毁的,就连当时吴三桂叛明投清也是打着诛杀李自成、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因此,对于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江山的康熙朝来说,前明朱氏的消失,才能使得满人的统治更符合传统的正统与传承。

不过,清廷也很清楚,虽然朱由榔要杀,但是由谁来杀也是大有讲究的,比如,由吴三桂来动手则再好不过了。原因有三。

第一,清廷不好直接下令搞死朱由榔。清廷虽说是满人的朝廷,但是既然掌握了中原,就不得不从中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的说法,“君命天授”是为正统,而“君”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直接诛灭前朝皇室,实在残暴,难免会令天下人指摘,这对于渐趋稳定的满清统治十分不利。

更何况南明朝廷虽被击垮,但残余势力还在,甚至还存在不少心怀“大明”的遗民,朱由榔真的被送到满人手上,反倒会成了满清朝廷的一块“烫手山芋”,如果满人贸然以清廷的名义将朱由榔处死,这无疑会激怒南明残余与大明遗民,进而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这对于维护满清政权大大不利。

第二,这是清廷试探吴三桂的好机会。既然朝廷不好出面搞死朱由榔,那总要找个人来下这个手,吴三桂就是最佳人选。首先,朱由榔是吴三桂俘虏的,远在云南看押,押运回京实在不便,而且路途遥远,倘若中途出了差错,那岂不是白忙活。

更何况,在处死朱由榔这件事上,朝廷本身就不宜出面。因此,为了防止夜长梦多,由吴三桂动手,直接将朱由榔葬身云南则再好不过了。而且,借着这个机会,朝廷也正好可以考验一下这位“平西王”的立场与决心。

清廷对吴三桂一直都是不太放心的。与当时其他三位异姓王不同,吴三桂降清的时间是最晚的,甚至也有人说他投降是被迫的。事实上来看,吴三桂在降清前后确实是有过一再坚持的意思,而且当时引清军入关也是号称要为崇祯报仇。由此来看,吴三桂前前后后的这一系列举动,也确实值得满清朝廷对他的忠心有怀疑。

第三,由吴三桂杀掉朱由榔,可以断了吴三桂的后路。虽说已有吴三桂的儿子在北京做人质,但朝廷依然希望看到吴三桂在这一问题上的实际行动。与其说是试探他,不如说是逼他动手。因为,只要吴三桂动手诛杀了南明皇室,无疑就是将吴三桂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叛徒”的骂名会坐得更实,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维护前朝”的举动了,就算他吴三桂想有,也是没人信了,这也正是满清朝廷愿意看到的。

的确,康熙皇帝的一句“算了”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清廷的这一招“借刀杀人”,也确实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方面,这一举动能对于维护清廷在中原的统治较为有利。康熙皇帝如此表态,既能避免清廷作为外族统治与前朝汉族统治正面遭遇必然引发的“华夷之辨”与“正统之论”,又能通过利用吴三桂之手,顺利地达到了打压消灭前朝朱氏血统影响力的效果。

另一方面,逼迫吴三桂出手诛杀朱由榔的同时,又可借传统儒家的忠孝观念,将异姓王吴三桂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既能迫使吴三桂彻底与清廷站到一起,又能断绝他日后想要以“复明”为旗号举事反叛的可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自后的吴三桂虽说列土云南,号称“云南王”,但是在传统的观念影响下,不少当地的汉族士大夫和百姓都只是对其表面屈服,实际对他的所作所为十分鄙视。可以说,诛杀朱由榔,使得吴三桂彻底地站到了传统观念的对立面,由此他也大大失去民心。

有了这样的舆论做铺垫,也注定了后来吴三桂起兵反清失败的结局。在1673年,因对清廷推出的“撤藩”政策的不满,吴三桂决定起兵反叛。然而,有了之前诛杀朱由榔的事,吴三桂不能故技重施,维护明朝的借口他是不敢再用了,再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只会显得自己更加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无故造反总是说不过去,为了“师出有名”,吴三桂只能另寻它法。于是,吴三桂便只提“反清”。只不过他没想到,当他喊着“驱逐鞑虏”的口号,特意激发人们心中的“华夷”观念下对满人的憎恶时,人们不仅不会买他的账,反而还落得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境况。最终,卖主求荣、两面三刀的吴三桂终于自食恶果,在清廷的围剿下势穷病死。

更多文章

  • 甄嬛原谅了雍正那么多次,这次心寒真的是因为纯元?有些事她没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甄嬛后期对雍正的态度,甄嬛最后为雍正哭了吗,甄嬛和雍正私下关系

    在甄嬛进宫,她的苦难生活就开始了,别看她前期一直被雍正宠着,看到后面会知道,这才是甄嬛苦难的源头,要是雍正不宠甄嬛,她就不会陷进爱情里出不来,也不会在被雍正伤了之后,一次次原谅他,更不会在纯元旧衣事件后立马对雍正心寒了。而这个原因,她一直都没有说出来。雍正一次次伤害甄嬛在爱情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 老照片: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士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英国女性真实照片,珍贵历史影像抗日战争,中国抗日十大女性

    1961年12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内拍摄的照片,这台大型机器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蒋介石的前妻陈洁如,1919年的夏天,还只有13岁的陈洁如在张静江家第一次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对陈洁如一见钟情,此后就对她展开了追求。在蒋介石的不断追求下,陈洁如逐渐接受了蒋介石,两人于1921年

  • 袁绍死后,他帐下的8大谋臣9大猛将,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绍手下有哪些名将,袁绍十大谋士是谁,袁绍死后的十大谋臣

    他死后,他的三个儿子陷入了内斗,并曹操利用,将他们逐一攻破,袁绍打下的天下也落到了曹操手里。袁绍的地盘落在了曹操手里,那么他手下的那些谋臣武将,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袁绍的谋士中,才能最好的当属田丰、许攸、审配和郭图。田丰因屡次劝阻袁绍征伐曹操,这惹怒了袁绍,将他关入了大牢。兵败后,袁绍恼羞成怒,将田

  • 三国正史十大武将,别再提吕布、马超,真正的第一猛将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超赵云吕布谁更厉害,三国四大猛将马超,吕布郭嘉马超搭配

    唐宋两代武庙名将名单,都有吕蒙。吕蒙前半生没有过任何奇谋,也没有任何出彩的战例,甚至不怎么识字。但吕蒙苦读兵书,终成一代名将。建安二十二年,吕蒙在濡须坞挡住曹操的进攻。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导致关羽败走麦城。9、魏延魏延是蜀汉不可多得的将才。魏延的去世,给蜀汉带来的尴尬局面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 三国:孙权和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因果,刘备不占理,孙权有主动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为什么借刘备荆州,孙权何时要求刘备还荆州,刘备为什么不把荆州还给孙权

    三国时期,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之间,就荆州南郡的归属权问题,纠缠了十多年,从赤壁之战后到夷陵之战为止。最终的结果是,刘备集团失去了整个荆州。孙权集团获得荆州的方式,被很多三国爱好者诟病。因为,孙权集团是借着关羽北伐之际,从背后偷袭荆州得手。这个行为,被认定是不光彩之举,且背叛了所谓的孙、刘联盟。但我个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阿房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阿房宫为谁建的,秦始皇修过阿房宫吗,秦始皇在什么地方修建的阿房宫

    然而也有人持完全不同的看法:秦始皇不惜民力,残害百姓,把全国百姓投入到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城和阿房宫。唐代杜牧有《阿房宫赋》,认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阿房宫呢?今阿房宫仿古建筑历

  • 孟达带着四千余家部下,投降曹丕,是不是把整个上庸掏空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达曹丕,孟达为什么投降曹丕,曹丕为何喜欢孟达

    《魏略》记载: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归魏。孟达后来写信劝刘封也投降,但刘封不降,诸葛亮认为刘封刚猛,百年之后,无人能控制他,建议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刘备同意了,刘封被迫自杀。孟达投降曹魏,把曹丕高兴坏了,立即对孟达加官进爵,重赏孟达。孟达在刘备手下,只是作为刘封的副手,镇守上庸,充其量是一个太

  • 李世民12年没让武则天怀上,李治为何就能一夜中奖?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什么嫁给李治,武则天对李世民和李治的态度,武则天为什么一跟李治就怀孕

    导语:在我国历史上,说起盛世,那就非唐朝莫属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让原本就富裕的盛唐,又繁荣的许多。而说起唐朝,就不得不说一说武则天,这个从一个小才人,到最后成为女皇帝。在这期间,她做了很多的努力,毕竟作为一个女人,能坐上皇帝的位置,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过很多人都很好奇,武则天是李世民

  • 大唐往事(312):武则天面前的第三道‘红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唐往事武则天,中国通史全集武则天,讲述武则天全集

    王庆之是洛阳一个普通百姓,当然说起来也不普通,背后肯定有大人物。由他领衔,带着几百号人上书:‘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上来就扔个王炸。这个敏感的话题一经抛出,立刻招来反对。挑头的是宰相岑长倩和格辅元,反对的理由:‘皇嗣在东宫,不宜有此议。’ 现成的有接班人,随意改变政治格局,不合适。宰相们的反对,从侧

  • 陕西潼关发现隋朝太子墓,精美壁画揭秘墓主身份,隋炀帝被冤枉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太子之墓,陕西发现的隋炀帝墓,历史上的隋炀帝墓

    事情回到2005年初,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潼关县城西北10公里的高桥乡税村的农田里,有一座古代墓葬被盗。得到消息的文物部门立即派出人员赶往现场,果然在农田中发现了盗洞,盗洞非常大且看起来很深,而经过文物人员勘探地下应该埋藏一座大墓。据了解,该处墓葬在潼关县志里面没有相关记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