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最后,朱家帝王个个为了权力变得疯魔,朱棣一生都有打不开的心结,常常做恶梦,朱瞻基最后抑郁成疾,临终前才后悔莫及,说自己一直想当个画师,老了可以躺在床上,画作挂满四壁,卧游天下,儿子想当皇帝就当,不想当也可。
徐滨也是一样,从来没有执着于报仇,他放下得更早,知道朱棣愿意跟建文谈合,他就积极联络朱允炆,事后朱棣又反悔,没有放他走,徐滨为了让朱瞻基安心,自己申请流放,远远离开心爱的女人。其实徐滨就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他知道皇权斗争就是如此,他不会阻止,只是在孙若微旁边默默守护,后来朱瞻基还是对他不放心,生怕徐滨和孙若微继续书信往来,徐滨主动申请和郑和一起下西洋,在朱瞻基没有驾崩前,终生不履故土。
徐滨说到做到,他曾答应过孙父,要护若微一生周全,和若微的感情始终发乎情,止乎礼,之后又申请去草原陪伴若微的儿子朱祁镇,因为天寒地冷,自己落下一身的伤病,再次回来的时候,是从马上跌下来的。
最后20集,基本就是朱祁镇,孙太后和徐滨的戏,朱祁镇是个昏君毫无疑问,因为不听大臣和母后的话,终究酿成大错,不但赔上大明50万大军,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徐滨好不容易将他救回,他不念旧情,不但没有好好奖赏重臣,还抡起了砍刀。
朱祁镇就是格局太小,心性不行,夺门之变的时候,其实朱祁钰身体已经不行了,他完全可以等到弟弟驾崩后,再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但他为了争皇位,一天都等不了。徐滨一直旁敲侧击让他优待功臣,结果还是杀了于谦。太狭隘了。
孙太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教育上,儿子小的时候她忙于朝政,难免会对儿子的教育有些疏忽,加上她本人有点强势,儿子在她的打压下是越来越叛逆,该宠爱的时候不宠,该严厉的时候不严厉,最后养出这么一个败家子。
还是徐滨最理智最冷静,孙若薇作为母亲,一直强调于谦是无双的国士。千万不能杀他,但对于于谦她能做的也很少,最后还是徐滨收了于谦的尸,安葬了于谦,并送于谦回家乡,给他修了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