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回故乡?归故乡有着什么寓意吗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回故乡?归故乡有着什么寓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01 更新时间:2024/1/7 9:00:41

古代的现在的官员不一样。现在的官员退休后,一般会一直生活在退休的城市里。而古代的官员则都会回到家乡。无论是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京城,最终都不会生活在那里,而是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那么,古代的官员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

先要说明的是,古代官员的退休情况和我们现在官员是不一样的。古代官员一般没有退休年龄限制。干到身体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皇帝打报告,皇帝同意了,你就可以退休。或者虽然身体很,但已经不受皇帝待见了,也会退休。

古代退休名叫“致仕”,不懂得这个词的人,还以为是刚当官进入仕途呢。

(致仕还乡,图取其意)

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回到故乡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叶落归根”的意识。

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棵树从发芽到抽枝牵蔓,无论这棵树多高,当叶枯黄的时候,它都是要落下来,回到它出生的泥土的。古人也一样,年轻的时候出去闯荡江湖,做官奔事业。但是老了以后,他就应该回到自己出生的家乡。

还有,中国古代是“祖先崇拜”,是“家天下”的社会,家庭、家族这些观念十分强烈。一个人生下来后,就会进入族谱。去世以后,他的墓地应该进入家族的祖坟地,他的灵位也会放进家族的祠里。

当一个官员身体不行了,需要“致仕”的时候,他其实也就面临死亡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去世以后,应该埋葬在哪里。当然了,肯定是在祖坟里。但是如果生活在外地,去世了,怎么把遗体运回家乡呢?古代的交通不发达,这显然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再说了,在古人的观念里,一个人去世后,他的遗体是不能随便动的。如果住在外地,去世后才被运回故乡,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乡村达”的作用。

古代官员退休以后,他不是就完全没事干了,他一般都会回到家乡,继续发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呢?

古代社会的政治机构,一般到县一级就截止了。也就是说,知县一级是最的官员,被称为“七品芝麻官”,县以下就没有朝廷委派的官员了。(当然也有吏,但吏和官是不一样的,吏是没经过科举考试的。)

但是古代的乡村地域面积又十分广阔,而且交通也不发达,地方肯定会有扯皮纠纷等各种事情。这些事情要解决,靠一个县政府,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一般都会靠“乡村贤达”。

“乡村贤达”有落秀才,有读过书的地。但如果当地有退休的官员,这种退休的官员,则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退休官员作为“乡村贤达”,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他们利用的是他们的威望。因为这个威望,他们成了判断尺度。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做出的决定,也没人敢不同意。正因为他们说一不二,因此有这样的退休官员在乡下,乡下因此显得非稳定。

三、“农耕财产”的要求。

古代是农耕社会。农耕社会和商业社会是不一样的。商业社会里,一个人奋斗一生,挣下的财产,是有多少房有多少商铺等等。农耕社会的财产,主要就是购买了多少土地。而这些土地,当然不可能买在城里,因为城里没有土地。也不会买在异乡,因为自己的子女和家人都不在异乡,而是在家乡。

既然一个人当官挣的财产,都在家乡,妻子儿女也都生活在家乡。因此,官员退休以后,也都是会回去。

标签: 古代官员退休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人起兵造反都打着什么“名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陈胜,历史解密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爱面子,做事非常讲究名号,所以不管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此,古代人起兵造反都会想一个名号,这个名号是为了拉拢人心,给天下人看的,所以自然要用心一点。然而,起义军将领有很多是没读过书的,所以口号就显得有点奇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 我们常说的孟婆到底是谁?历史原型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世界,孟婆,历史解密

    说到奈何桥,很多人都会想到孟婆汤还有孟婆,很多影视剧当中也是经常有着孟婆这个人物形象的出现,在影视剧中孟婆大多都是化身为一个有着各种凄美爱情故事的女子,那么历史上孟婆这个人物到底是由谁衍生出来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关于孟婆的第一个传说就是说,孟婆自三界分开之时其实就已经存在于世上

  • 西夏权臣没藏讹庞,权倾天下最后全族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没藏讹庞,西夏,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国度,至今为止没有发现关于它的任何一部正史。不过他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是保留了下来。在西夏的政治生活中,后族没藏氏一直是个十分重要的家族。这个家族中还出现了一个大权臣,那就是没藏讹庞。这个大权臣曾经自行废立,权势熏天,可是最后却免不了身死族灭的下场。说起来没藏讹庞算是个国舅爷了。他是

  • 竟然魏忠贤的权力这么大 为什么没有干掉刚登基的崇祯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魏忠贤,历史解密

    魏忠贤是有明一代最有权势的太监之一,人称“九千岁”,离皇帝的万岁只差一步之遥,可见他的嚣张与跋扈。魏忠贤权势滔天到了何等的程度,就连十七岁捡漏登基的崇祯帝,都不敢睡上紫禁城的龙榻、吃御膳房的食物。崇祯帝每天都是回到原来的信王府,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干粮茶水。魏忠贤控制朝权的办法,就是利用天启帝不理朝政,

  • 历史上最偏心眼的母亲:武姜为何不喜欢大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姜,春秋,历史解密

    这世界上亲近的关系有很多种,母子、夫妻、朋友……在这些亲近的关系里,母子之间应该是最最纯粹、最最真挚的关系了。母慈子孝本是天性使始,但是在春秋时期偏偏有这样一对母子,不但水火不容,而且儿子还放出狠话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可见这矛盾真不是一般的深啊!春秋初期,郑国的国君郑武公娶了一个妻子叫武姜,

  • 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前蜀,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中原地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同时,南方也成为各路诸侯争夺的战场,各方军阀占领一块地方就开始开国建号,称王称帝。天府之国的蜀地是乐土,先后有地方军阀王建和孟知祥建立前蜀和后蜀。而东南地区也先后出现了吴和南唐,颠覆了吴的李晟建立的南唐是南方大国,先后打败了割据湖南的马楚政权和灭掉了割据福州的闽政权。同时还有

  • 摩诃迦叶拈花微笑的传说是怎么来的?有着怎样的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摩诃迦叶,佛教,历史解密

    佛陀深入民间,足迹遍布恒河两岸。凡同他接触过的人,无不深受感化,恭顺佛法。很快,佛有了众多的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不久,摩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摩诃迦叶皈依佛陀,成为头陀苦行第一。后来佛陀涅槃之后,迦叶继承了佛陀的衣钵。大殿中的佛像相传,有一天,灵山会上,佛陀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当时大

  • 黄海海战第一炮是谁先开的 为什么会引发争议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甲午战争,历史解密

    近年来很多人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著名的黄海海战谁先开的第一炮产生了争议,很多人甚至因此在网上展开了“骂战”,因为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一百多年肯定不能找当事人去调查,但是大部分文献表示是北洋水师先开的第一炮,其实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定远舰和镇远舰的炮的口径和射程都是完全有条件先下手为强的。不过关于这

  • 吴晗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晗,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治学严谨吴晗聪慧勤奋,他在清华求学期间便写下了《胡惟庸党案考》、《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明代之农民》等一批相当有见地、在史学界有较大影响的文章。1934年吴晗毕业留校任教,开设明史和明代社会等课目,影响直追陈寅恪、张荫麟这些史学大家。吴晗年轻时的一个重要史学成绩是关于“建州史”的研究。建州乃女

  • 商鞅变法对秦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秦国早亡也与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变法,战国,历史解密

    在战国变法中,最重要的便是商鞅变法,其影响极为深远,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战国时期,“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国家想要图强,就必须尽可能的挖掘国家的战争潜力,商鞅变法便是如此。商鞅变法内容虽多,但主要都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促使了秦国的持续变强,并最终经过数代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