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对秦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秦国早亡也与之有关?

商鞅变法对秦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秦国早亡也与之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6:12

在战国变法中,最重要的便是商鞅变法,其影响极为深远,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

战国时期,“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国家想要图强,就必须尽可能的挖掘国家的战争潜力,商鞅变法便是如此。商鞅变法内容虽多,但主要都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促使了秦国的持续变强,并最终经过数代努力一统天下。同时,商鞅变法同样使得秦国极富侵略性,即使天下统一后仍然无法停下战争脚步,秦国的迅速灭亡同样于此有关。

商鞅变法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挖掘秦国的战争潜力

战国初期,秦国面对极为强盛的魏国,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秦人虽然坚韧不拔,却也无力改变敌强我弱的根本局面。为了图强,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展开深彻变法,就此让秦国走上了一条富强之路。

如上表所示,商鞅变法的内容虽然较多,但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富国强兵,废井田、开阡陌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目的在于富国;废除世卿世禄制则是为了防止公器私用,同样是为了富国;实行连坐制、轻罪重罚制,则是为了改善民间风气,兼有富国强兵;普遍推行县制、加强户籍管理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升战争动员能力。

纵观商鞅变法,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其实只有两个字“耕、战”,而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挖掘秦国的战争潜力。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得秦国迅速从弱秦,变为强秦,才能在战争频率极高的战国时代生存下去,并不断变强。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其实已经具备一定军国主义特征

所谓军国主义,其实就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只存在两种合法性职业,即农民和军人;整个国家也只鼓励两种事,即种地和残军。在那个想要做官只能靠游学的时代,依靠种地和打仗获取爵位、谋取晋升,无疑对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普通百姓造成了巨大冲击。而由于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率极高,因而想要入仕做官,对普通百姓来说,从军显然比游学更具有机会,且难度要小很多。

这种情况下,用交粮的多少评定功劳,用人头计算功劳,便成为了下层上层奋斗的主要通道。如果你想要成为人上人,要么选择拼命种地,要么选择拼命杀敌,再无其他路可走。而这种从制度延伸到思想上的改革,无疑让秦国极富侵略性和攻击性。

虽然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强国,且没有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但变法后的秦国,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却均在为战争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军国主义特征。

以军功为晋升主要通道的秦国,已经很难停下战争的脚步

商鞅变法,不仅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而且使得秦国得以强势崛起,历经数代人的积累,最终成功统一天下。然而,由于商鞅变法主要是为战争服务,百姓获取利益主要依靠军功,而且不能继承,这导致秦国极富侵略性。

正如后世文官掌权的朝极力避免战争一样,由于秦国官员主要依靠军功晋升,军方掌权的秦国已经很难停下战争的脚步,而这也是秦国统一六国后仍然没有停止对外扩张和征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由于历经长期战乱,百姓对于和平的期盼已经达到了极致,秦国这种持续的征战,不仅使得国家负担不断加重,更使得百姓长期遭受战争困扰,进一步加剧了民间矛盾。而这也成为了秦国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终上所述,商鞅变法虽然为秦国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但同样使得秦国极富侵略性,从而为秦国的覆灭埋下了隐患。不过,将秦国的灭亡归咎于商鞅变法也不正确,毕竟商鞅根本无法预料后世的境况,秦国统一天下过于迅速,导致没有时间调整国策,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标签: 商鞅变法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蝗灾没粮食吃的时候为什么不吃蝗虫呢?是因为蝗虫都不够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蝗灾,唐朝,历史解密

    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孕育起来的,而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大国,但也十分依靠农业。一旦发生灾荒,轻则家破人亡,重则国家动荡,像元末和明末的农民起义都是伴随着灾荒的。往往是百姓没饭吃,政府赈灾还做得也不到位,这就很容易形成大股难民,朝廷就很难控制了。灾荒还往往伴随着瘟疫,所以灾荒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十室九空,要

  • 壬寅宫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这是宫女们的自救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壬寅宫变,明朝,历史解密

    公元1542年,即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一件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事件,因为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因此被成为壬寅宫变。这场宫变在当时看来是一场刺杀帝王的行动,但在后世很多人看来,这其实是宫女们的自救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壬寅宫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在执政前期却是历经图强,整顿朝纲,减轻赋役,

  • 古代没有暖气,皇宫里是如何取暖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冬季北京城里飘起雪花的时候,人们往往爱到故官中去游览,那“白雪镶红墙”的美景,每每令游人驻足惊叹,流连忘返。然而,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没有暖气、电热毯等取暖设施,生活在紫禁城中的皇帝和后妃们,靠什么度过寒冬呢?说到故宫的取暖设施,首先要提到故宫内宫墙的设计。故宫里的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一朝向

  • 玛丽·科尔文为什么会戴眼罩?她是怎么成为独眼龙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玛丽·科尔文,美国,历史解密

    玛丽·科尔文2001年4月16日在采访斯里兰卡内战时被手榴弹炸伤不幸失去左眼,她的独眼形象几乎成为新闻界一面招牌,传奇事迹还被搬上荧幕。195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长岛风景如画的牡蛎湾,她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那时我想的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

  • 吴越降宋被称为“纳土归宋”,为什么还在后世留下美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纳土归宋,宋朝,历史解密

    在北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时候,南方两浙地区的一个国家,毅然将自己治理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部献给了北宋王朝,史称“纳土归宋”。这个国家就是吴越国。吴越当时的疆域包括了浙江全省、上海以及江苏等地,国内经济发达,民生稳定。吴越国“纳土归宋”的善举,使得这里的人民免于了战火的屠戮,经济文化得到了保障,

  • 后梁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为何说三百年前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后梁,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后梁,一般是指朱温建立的五代后梁,可早在朱温之前三百年,就有过一个后梁了。公元502年,萧衍废掉南齐建立梁朝,统治江南半壁。萧衍活了86年,儿子却只有八个,老二萧综觉得自己不是萧衍的儿子,叛逃北魏了。老大萧统是萧衍38岁才生的,刚生不久就立为皇太子。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你读过《文选》

  • 吠舍和印度其他种姓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从事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吠舍,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按照《摩奴法典》的规定,印度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最高种姓婆罗门是祭司种姓,他们是梵天从口中生出来的,所以最高贵、最洁净,肩负着最崇高的职责——学习和传授婆罗门教经典;第二等的刹帝利是从梵天的双臂生出的,最有力量,所以掌握着军政大权,为武士种姓;第三等吠舍从梵天腿中生出来,最

  • 唐朝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允恭,唐朝,历史解密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

  •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横扫欧亚大陆 原因是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家应该不陌生,他在古代的时候非常的有影响力,他管理的蒙铁不但子亚洲范围内非常出名,就连在世界的范围中也是非常知名,但就是这样的一支王者之师,竟然有人不知道蒙古帝国的事迹,把他们给小看了,最终制造了一场大祸。成吉思汗为何横扫欧亚大陆?原因很简单只为追杀一个人。成吉思汗在统一的大业当中,做出了

  • 大顺政权为什么42天就灭亡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顺政权,明朝,历史解密

    1644是一个多事之秋,对中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时有岌岌可危的明朝,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还有北方的满族人。四个地区都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只要一方稍稍有动静,就会引发一场大风暴。李自成就是这么不安分,他在3月带兵进攻大明王朝,打破了这一暂时的平衡局面。他在进攻时一路向农民宣传,只要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