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宫的地板坏了,专家进行修复时,才发现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故宫的地板坏了,专家进行修复时,才发现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1 更新时间:2024/1/21 11:01:40

历朝历代能够成为一国之君的人,必然都是很有头脑的,而且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杀伐果断。从主导了弑兄夺位的李世民,到被迫逼宫谋反的朱棣,再到参与九子夺嫡的雍正,哪个皇帝不是个狠人?但我们终究还是低估了他们的狠辣程度,直到近代修复故宫地板时,专家们才知道朱究竟有多么心狠手辣。

朱棣与故宫

一说到故宫,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清朝的皇室处所。但其实明朝大部分的皇帝也居住在这里,从明朝到清朝,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过。而故宫如此庞大的古建筑群,是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也是令世界震惊的。这般有着中华特色的建筑,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个地标。

但其实在很久之前,故宫所在地的北京并不是都城,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才迁都北京,有了我们所见的故宫。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但他却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

他即位并非名正言顺,而是被迫为之。

而南京这样一个原来的都城,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毕竟他能成为皇帝,也算是篡权上位的,于是他想离开南京。他选择在北京修建宫殿,把国家的政治权利中心都转移到这里。那么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成就,北京这座都城的样貌就显得十分重要。

朱棣本身就是一个做什么事都追求尽善尽美的细节控,对于这座都城自然也不能例外他的要求如此之高,自然就需要手下执行力非常强。因为朱棣不同于朱元璋曾经立下的太子朱标那般温润文雅,朱棣更擅长打仗,身上的气质也更偏向于习武之人。他眼里容不得沙子,言出必行,所以他修建出来的这座故宫才能够屹立百年。

故宫中连砖都非同一般

皇宫是是皇帝生活的地方,这里生活的都是皇亲国戚。他们的命运事关国家的命运,绝不可忽视。这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那么再给这些人建造所要生活的宫殿到时候,自然考虑的也很周全。而人身安全这一项,绝对是最重要的。

朱棣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皇帝,当年朱允炆在位的时候,他攻进了都城,当他到的那一天,皇宫里一片大火,而朱允炆也死在了那场大火里。朱棣怕的就是自己会重蹈覆辙,于是这次的修建,除了表面上看起来威严宏大之外,内在里也有很多精巧的设计,就比如说地砖都不是仅是为了美观而铺就的。

我们都知道,金银铜铁都是金属,但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其实这地砖也是一样的。虽然都叫地砖,但材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地砖可能一敲就碎,有的甚至坚硬无比。而紫禁城里的地砖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见得到的,那是御用的地砖,就像皇家御厨御医,这都是专门为皇家人准备的一样。

这个御用的地砖也是专门用在紫禁城的地上的,虽然它们是砖,但价格却不便宜,甚至比一些金属都要贵。而这地砖一个接一个的,所用的水泥都经过了工匠们的仔细调配而铺地所需要花费的人力与物力,也是我们现在几乎想象不到的。这砖从烧制到派上用场,需要许多时日,而且铺地砖的这个过程需要非常之精细,几乎要一丝不差。

有署名的每一块砖

那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一块砖就能看出朱棣的心狠呢?其实如果我们真正的看朱棣不仅仅只是心狠,还有心细。如果一个贪官想要谋取暴利在建筑上,稍微花点心思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建筑商首先要花的金额都是巨大的,但是以次充好这种情况,如果出了问题,确实在后来才会显现

那么朱棣亲自监督的的这次进程,却是是需要非常宏大的工程量的,其中所耗费的几乎是整个国库的金钱。如此这般的下了血本,如果要是被人偷天换日了,那还得了?于是为了确保没有人敢在这件事情上徇私枉法,他开始让所有人都为这个故宫的未来买单,当时的工人把每块砖上都刻上名字。

但凡出了任何问题,那么经手这块砖的人都要为其负责。这样的方法的确是能够精细到每个人,让所有人都担起责任,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问题并不是人们想让它消失便会消失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引发不同的问题。是有很多意外情况存在的,但是一旦发生意外,那么一定会有人为此买单。

这砖上刻了名字。而这紫禁城内的,砖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一层。当年朱棣为了避免有人能够打通城墙,挖掘地道,把紫禁城铺了整整15层,可见朱棣这个皇帝对于自己的性命安全看的十分重要,这才会在每一个环节上费尽心思。因为紫禁城的面积非常之大,一层就已经让很多负责人提心吊胆,更何况是整整十五层呢?

结语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朱棣这样的铁血手腕,真是令人感慨。但如若不狠心,这天下可能还是朱允炆的,他可能如其他的藩王一样被迫臣服在朱允炆的脚下,那还怎么会有我们今天见到的雄伟故宫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公孙策是包拯的得力干将,为何包拯要将他斩首?原因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和公孙策的关系,包拯斩公孙策完整版,包拯和公孙策是一个年代的人吗

    在《三侠五义》、《包青天》中,公孙策发明了三个铡刀,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龙头铡,专铡上层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专铡那些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专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相传,包青天救过刘太后,刘太后给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力,所以这铡刀铡过陈世美,铡过西宫娘娘,铡过太师。这些人物,连皇帝

  • 公孙策全力辅佐包拯,包拯为何要斩他?原来这是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包青天包拯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一个铁面无私的人,一生破案无数,从不偏袒,即使再亲近的人,只要犯法了,他都会铡于铡刀之下,包拯的侄子包勉犯罪了,就死在了包拯的铡刀之下。皇上还赐给他尚方宝剑,可以上大昏君,下打权臣。包拯的开封府内,有三口铡刀,分别是龙头铡,专门铡皇亲国戚。虎头铡,专门铡文武大臣,狗头铡

  • 你如何看待崇祯诛杀魏忠贤的做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杀魏忠贤后悔吗,崇祯什么时候杀魏忠贤,崇祯怎么废掉魏忠贤

    可以看的出,明熹宗对魏忠贤的评价很高,是可以重用的,但是可计大事是正确,恪尽忠贞这谈不上了,魏忠贤把持朝政,党同伐异,陷害忠良。确实确实是这样。魏忠贤虽然以权谋私,但是他的确是个能成大事的人,虽然整个明朝被魏忠贤搞得乌烟瘴气,但是他能以残缺之身,把持整个朝政,可见他也是有一点本事,魏忠贤的治国能力绝

  • 他与岳飞同为中兴四将,一生战功赫赫,却被后人唾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兴四将岳飞简介,后人是如何评价岳飞的,岳飞与中兴四将的关系

    《中兴四将图》张俊画像张俊,字伯英,生于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祖籍凤翔成纪(今属甘肃天水),南宋著名将领,和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并称为“中兴四将”。张俊十六岁从军,最初为弓箭手,曾参与征讨西夏、镇压农民起义,因功晋升武官,后率部追随康王赵构。赵构即位后,史称宋高宗,任命张俊为御营司前军统制

  • 秦始皇统一天下,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是他的原创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设立郡县制,秦始皇实行的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为什么秦始皇用郡县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国时郡县制的状况,郡县制的设立对之后我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但郡县的出现并不是秦统一六国后自动生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变迁过程。一、郡县制的起源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在设置之初郡与县并非隶属关系,早期的郡多为设置在各诸

  • 曹操要杀吕布,为何先询问刘备的意见,而不问身边的郭嘉和谋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说了什么话曹操决定杀了吕布,刘备吕布郭嘉三势,吕布能打过刘备吗

    吕布虽勇猛可惜人品不行,被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徐州后,吕布退缩下邳城,最后被手下绑了出城投降,这时候曹操对于这位天下第一猛将是收是杀选择题上,不是问谋士郭嘉,而是问座上客刘备“何如?”其实这是曹操和刘备的又一次对决。吕布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刘备好心收留却被出卖。吕布这个人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先是当了丁

  • 为什么说刘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终于明白昔日劲敌项羽的处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死时才明白项羽为何不肯过江,老梁说项羽刘邦,项羽为啥把巴蜀粮仓之地封给刘邦

    可令人吃惊的是,汉王刘邦竟然后来居上,打了项羽一个不知所措,垓下之围项羽穷途末路,最终选择在乌江边自刎而死。刘邦成为胜利者,也开创了大汉王朝,昔日的一个农村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了一代帝王,要说人生之风光,不过如此。可是随着刘邦身份的转变,和后半生的种种遭遇,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却无比感怀当年的劲敌项羽,

  •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前斗死后仍在斗,两人各留一遗计,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晚年评价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正史胜负,司马懿和诸葛亮死后谁的地位高

    这些人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光彩,后人无不赞叹。不过今天我们所讲的只有两人,而且视对方为一生劲敌的两人。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就是诸葛亮与司马懿。这两人棋逢对手,斗了一辈子。不过每一次都是诸葛亮棋高一着,略胜一筹。例如“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不过在诸葛亮去世前,曾留下一锦囊妙计。而司马懿去世前同样也留了一

  • 刘邦为何能够驾驭比自己厉害的谋士?一个优秀品质决定他的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最厉害的两个谋士,刘邦真正的谋士,刘邦手下八大谋士排行

    说深一点,这里牵扯到一个管理和执行力的问题,这么说吧,会打铁的不一定会武功,会唱歌的不一定会写歌词,那些纵横捭阖天下局势的谋士不一定就会管人,再说简单点,千里马虽然跑得快,没有主人,也只是瞎跑,再好的跑车没有人去开,也只是一堆破铜烂铁。论能力,刘邦确实就是一个没文化,没有武力值的初级选手,一个樊哙轻

  • 刘邦称帝以后,为何非要把这个人认成祖先?你看看他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哪一年称帝,刘邦称帝前的经历,刘邦称帝时的历史地位

    比如说在秦汉时期,中国刚于近百年实现大一统。身为汉朝的开国皇帝,便急需为自己找一个拿得出手的祖先,以慰众口。因为在古代对于血脉传承是很看重的。哪怕你再穷困潦倒,只要你有个好祖宗都会让人高看一样。这方面对比一下三国时期有着刘皇叔之称的刘备就知道了。同样的无论你职位再高,手上的权力再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