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能够成为一国之君的人,必然都是很有头脑的,而且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杀伐果断。从主导了弑兄夺位的李世民,到被迫逼宫谋反的朱棣,再到参与九子夺嫡的雍正,哪个皇帝不是个狠人?但我们终究还是低估了他们的狠辣程度,直到近代修复故宫地板时,专家们才知道朱究竟有多么心狠手辣。
朱棣与故宫
一说到故宫,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清朝的皇室处所。但其实明朝大部分的皇帝也居住在这里,从明朝到清朝,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过。而故宫如此庞大的古建筑群,是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也是令世界震惊的。这般有着中华特色的建筑,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个地标。
但其实在很久之前,故宫所在地的北京并不是都城,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才迁都北京,有了我们所见的故宫。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但他却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
他即位并非名正言顺,而是被迫为之。
而南京这样一个原来的都城,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毕竟他能成为皇帝,也算是篡权上位的,于是他想离开南京。他选择在北京修建宫殿,把国家的政治权利中心都转移到这里。那么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成就,北京这座都城的样貌就显得十分重要。
朱棣本身就是一个做什么事都追求尽善尽美的细节控,对于这座都城自然也不能例外。他的要求如此之高,自然就需要手下执行力非常强。因为朱棣不同于朱元璋曾经立下的太子朱标那般温润文雅,朱棣更擅长打仗,身上的气质也更偏向于习武之人。他眼里容不得沙子,言出必行,所以他修建出来的这座故宫才能够屹立百年。
故宫中连砖都非同一般
皇宫是是皇帝生活的地方,这里生活的都是皇亲国戚。他们的命运事关国家的命运,绝不可忽视。这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那么再给这些人建造所要生活的宫殿到时候,自然考虑的也很周全。而人身安全这一项,绝对是最重要的。
朱棣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皇帝,当年朱允炆在位的时候,他攻进了都城,当他到的那一天,皇宫里一片大火,而朱允炆也死在了那场大火里。朱棣怕的就是自己会重蹈覆辙,于是这次的修建,除了表面上看起来威严宏大之外,内在里也有很多精巧的设计,就比如说地砖都不是仅是为了美观而铺就的。
我们都知道,金银铜铁都是金属,但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其实这地砖也是一样的。虽然都叫地砖,但材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地砖可能一敲就碎,有的甚至坚硬无比。而紫禁城里的地砖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见得到的,那是御用的地砖,就像皇家御厨御医,这都是专门为皇家人准备的一样。
这个御用的地砖也是专门用在紫禁城的地上的,虽然它们是砖,但价格却不便宜,甚至比一些金属都要贵。而这地砖一个接一个的,所用的水泥都经过了工匠们的仔细调配。而铺地所需要花费的人力与物力,也是我们现在几乎想象不到的。这砖从烧制到派上用场,需要许多时日,而且铺地砖的这个过程需要非常之精细,几乎要一丝不差。
有署名的每一块砖
那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一块砖就能看出朱棣的心狠呢?其实如果我们真正的看朱棣不仅仅只是心狠,还有心细。如果一个贪官想要谋取暴利在建筑上,稍微花点心思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建筑商首先要花的金额都是巨大的,但是以次充好这种情况,如果出了问题,确实在后来才会显现。
那么朱棣亲自监督的的这次进程,却是是需要非常宏大的工程量的,其中所耗费的几乎是整个国库的金钱。如此这般的下了血本,如果要是被人偷天换日了,那还得了?于是为了确保没有人敢在这件事情上徇私枉法,他开始让所有人都为这个故宫的未来买单,当时的工人把每块砖上都刻上名字。
但凡出了任何问题,那么经手这块砖的人都要为其负责。这样的方法的确是能够精细到每个人,让所有人都担起责任,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问题并不是人们想让它消失便会消失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引发不同的问题。是有很多意外情况存在的,但是一旦发生意外,那么一定会有人为此买单。
这砖上刻了名字。而这紫禁城内的,砖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一层。当年朱棣为了避免有人能够打通城墙,挖掘地道,把紫禁城铺了整整15层,可见朱棣这个皇帝对于自己的性命安全看的十分重要,这才会在每一个环节上费尽心思。因为紫禁城的面积非常之大,一层就已经让很多负责人提心吊胆,更何况是整整十五层呢?
结语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朱棣这样的铁血手腕,真是令人感慨。但如若不狠心,这天下可能还是朱允炆的,他可能如其他的藩王一样被迫臣服在朱允炆的脚下,那还怎么会有我们今天见到的雄伟故宫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