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4/1/22 5:42:40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史书记载是渔民家的孩子,显然出身比朱元璋好点,最起码不用给地主当小工,也不用去要饭。陈友谅从一个渔家之子,加入起义军一步步成长为元帅,然而元帅的头衔他是不满足的。

公元1359年,自立为王,称汉王。还是不满足,杀了最初投靠的徐寿辉后,登基称帝。又是设太师,又是设丞相,小朝廷弄得有模有样,但是在著名的“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打败。

陈友谅死了,而且死的很惨,《明史》记载:“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意思是在船上露出头指挥作战,不知道被谁射来的箭,一箭射穿了脑袋,当场死亡。这就是陈友谅的结局,随后他的儿子投降朱元璋,陈友谅势力被灭。

那么朱元璋另一对手张士诚呢?史书记载张士诚和朱元璋一样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并且名字和朱元璋的朱重八一样是数字,叫张四九。陈友谅建立的国号是“汉”,而张士诚建立的国号是“周”,相对于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陈友谅和张士诚你们俩是不是有点着急了?

不过张士诚最后死的还算有骨气,《明史》写到:“舁出葑门,入舟,不复食。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被俘押解到金陵之后,不吃不喝闹绝食最后上吊了,活到47岁,这就是张士诚的结局。

那么在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势力中,陈友谅土地最广拥有饶、信、荆、襄,几乎天下一半。而张士诚本身是个私盐贩子,又占据了大部分富庶的江南地区。这二人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呢?神机妙算刘伯温一句话道破天机!

朱元璋问计,刘伯温说道:“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这句话说出了三个重点。

1.张士诚反元,又降元心性不定,认为张士诚是个保守并且采取守势的人,不用担心。2.陈友谅劫持主公,威胁下属,得来的名号,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3.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势单力薄,自然不再是朱元璋对手。

刘伯温分析的很详细,先灭陈友谅,再打张士诚,而朱元璋也是按这个顺序去做的,分解天下大势终成帝业!

称帝后的朱元璋说了一句话,《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显然朱元璋把这两个对手的性格看的很透彻。

陈友谅1351年加入义军到1359年用了八年称汉王,次年称帝到1363年死仅四年时间,志满骄横!而张士诚从反元降元中就可以看出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心理,人家陈友谅约张士诚一起夹击朱元璋,张士诚却只想坐山观虎斗,因此没有远图大志。

总结,从史书上看,陈友谅张士诚并不缺乏人才,也不缺乏将才,但是有人不代表会用人,而朱元璋的胜利除了有人会用人,重点还是识人,不但能认识到自己人的长处,还能认识到敌人的短处。

更多文章

  • 此人得知宋江被杀便自立为王,一心对抗金朝,却被赵构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构和宋江一个朝代吗,赵构与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被谁杀了

    但是有一个人不仅成功对抗了朝廷,还自封为王,可以说是颇有些能力,这个人就是史斌。很多人也许没听过这个名字,其实是因为史斌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虽然水浒描写的非常真实,但终究也是一本虚构的小说,史斌正是书中史进的原型。史斌在得知宋江被朝廷杀害之后,可以说是怒不可遏,当时就纠集了一众好汉为宋江报仇。史

  • 此人和朱元璋同村长大,却因为儿子“坑爹”,全家遭朱元璋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后代被诛杀殆尽,朱元璋杀得最冤的人,朱元璋为何把他的兄弟都杀了

    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曾说出苦穷百姓心中的期盼——苟富贵勿相忘!事实确实是这样,毕竟是当年一起患难的伙伴,若是混得不错,总是该要拉一把的,而朱元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除了出身之外,能力和魄力是没的说,朱元璋年少贫苦,元朝末年的时候,红巾军起义,朱元璋机缘巧合来到杭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

  • 赵匡胤推翻后周时,为何没人出来维护后周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在后周担任什么职位,赵匡胤怎么夺后周皇位的,后周对赵匡胤的影响

    被''强行''拥戴为帝的他随即班师回京,靠着和京城守将的熟识,他直接进入了皇宫,颠覆了后周。或许是从起事到进入京城登上皇位的过程过于简单,很多人都把赵匡胤称作上位难度最低的开国君主,认为他发动兵变没有遭到任何的阻碍。那么,后周在倾覆之际真的没有人站出来,没人愿意保卫后周的江山社稷吗?事实上,当时的情

  • 此人为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将,却只活到了40岁,只因常做一件缺德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手下的34位功臣,朱元璋的四大猛将,朱元璋手下大将排行

    常遇春一开始是个土匪头子,但他勇猛无比,不甘心就这样当一辈子土匪,后来遇到了朱元璋。朱元璋看他长得如此勇猛,就把常遇春收入麾下。常遇春也没有让朱老板失望,南征北战胜仗无数,成为了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这也让常遇春迅速膨胀了,经常宣称十万人就能横行天下,从此有了个外号就叫常十万。而常遇春确实有这个资本,

  •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但是没人骂他,反而被不少人称赞,他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历史评价,历代皇帝对崇祯的评价,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

    从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的出来,此时的崇祯皇帝是多么的不甘心。其实,大明的灭亡怪不得他,这是大势所趋,到了他手上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他前面的继位祖先都十分的作,硬是将好好的大明江山弄得是摇摇欲坠。到了崇祯手上,他不想做亡国之君,继位之后,尚未成年的他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铲除了不少的宦官。这

  • 单臂擒方腊,只手定乾坤的两宋战神,不是武松,百万军中取敌首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松单臂擒方腊从哪来的,历史上武松单臂擒方腊是真的吗,武松单臂擒方腊历史经过

    北宋的丧钟,是农民起义军敲响的。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摩尼教传教士方腊带着一帮农民兄弟在大宋的江南地区操家伙闹革命了。十一月初一,方腊革命军宣布时任朝廷首领的宋徽宗违法,并单方面废除了徽宗的“宣和”年号,自立“永乐”年号。不仅如此,革命军闹腾得如火如荼,短短三四个月时间,便“东南大震”,“声摇

  • 关胜呼延灼和朱仝手握重兵,宋江被杀后,他们为何不为宋江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胜和呼延灼为何归顺梁山,朱仝与关胜,宋江是如何抓住呼延灼的

    虽然在读者们看来,宋江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在水浒传的江湖当中,宋江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威望,是因为宋江讲义气,仗义疏财,因此才有了及时雨的绰号。而且宋江结交人的手段也是非常高明的,认识的人都是江湖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重要的是,宋江会收买人心。因此很多人才愿意跟着宋江,因为跟着宋江有前途

  • 朱元璋去拜佛,问:朕要下跪吗?方丈的一句话救了全寺人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拜少林寺要下跪吗,朱元璋跪拜和尚,朱元璋进庙不拜方丈

    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出身贫寒,最终带领军队当上了一国之君。由于自身受到的教育程度有限,在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在很多需要礼仪的事情方面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朱元璋在打仗的时候,军队曾经对所经过的地方造成很大的损失,百姓们对于他也是十分害怕的。当上皇帝

  • 敢直接骂秦桧,反对宋朝议和的韩世忠,为何没有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桧和韩世忠对话视频,韩世忠与宋朝关系,秦桧为什么不敢动韩世忠

    但,有一件事,却也让人奇怪,那就是当时与岳飞一同抗金的另一位将领韩世忠,他也反对议和,并且得罪了秦淮,为何他却躲过了这场“莫须有”的罪过,在岳飞被枉死之后,还能为岳飞鸣不平?其实,这两个人看似有着相同的背景,仔细想想却也大不相同。这其中的原因,也与当时的帝王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岳飞的死,以及韩世忠

  • 崇祯帝是个伪善的人,心里根本就没有人民,毁掉明朝理所当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皇帝到死都不承认自己错了,崇祯帝真实历史,崇祯皇帝值得同情吗

    朱由检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即崇祯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伪善的人。对于他,很多人都给出了很“公正”的评价,说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因为个人能力与性格,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才做了亡国之君。而他最让老百姓感动的恐怕要算他上吊之前,在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