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猪上树时,可惜李世民没听懂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猪上树时,可惜李世民没听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80 更新时间:2024/1/24 9:08:16

玄学认为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命数,命数将尽之时,任何人也无法阻止其灭亡的脚步。历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知道大唐的国运,请了当时非常有名气的玄学大师袁天罡以及李淳风为自己解惑。

对于玄学大师来说,泄露天机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却不能说。唐太宗所问他们就算知道也不能明说,于是袁天罡告诉他:大唐会在猪上树时灭亡。其实这句话颇有深意,只不过李世民当时并不明白。

唐太宗询问大唐何时亡

唐太宗李世民是难得一见的、政绩突出的皇帝,他杀伐果断、非常有魄力,大唐的江山在他手中出现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景。那个时候天下一片祥和,百姓安乐、万国来朝,奠定了李唐天下霸主的地位,各国尊称他为“天可汗”。

而且李世民本人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他自小就熟读经典、通晓古今历史,对一些怪力乱神的说法并不相信。尤其前朝梁武帝父子信奉封建迷信,荒废了国家的朝政最终导致灭国,这件事情始终像一记警钟在提醒他不可迷信,只有勤于政事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然而唐太宗的江山始终来的有点瑕疵,他和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争夺政权的事情历历在目,玄武门之变不仅是他胜利的象征,也像一根刺扎在心底。皇家无手足,他可以这样夺得江山,他的后代难保不会被人夺了大权,还丢了性命。

因此李世民对于唐朝的传承始终比较担心,他很想知道自己辛苦治理的盛唐能不能长久的繁盛下去,就算最终走向灭亡,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想得再多其实也没有用,不如找人问一问,于是李世民将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召入了宫中。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玄学方面造诣很深的大家,他们给人看相看运势颇有名气,说过的预言也都应验了,可见是有真才实学的。唐太宗看到二人之后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算一算大唐的运势,他很想知道大唐是何时亡的!

这个问题让两个人都比较为难但又不得不领命,随后袁天罡亲自用蓍草法演绎,得出的结果是:水为坎卦。然后袁天罡告诉唐太宗:“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有血无头”。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谶言,不过唐太宗不太懂这四句话究竟指的是什么!

对于袁天罡和李淳风这样的术士来说,只会很隐晦的说出结果,不能明确表达,否则就会遭到反噬,所以面对唐太宗的不解他们也不敢再继续说的透。唐太宗明白两人的顾虑,所以直接告诉袁天罡只想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大唐何时亡?

袁天罡恨巧妙的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他:猪上树时!唐太宗一听觉得立马开怀大笑,他认为袁天罡说的这种情况几乎就是不可能。随后他问身边的人有没有见过猪上树,一个老太监站出来说:前朝发大水的时候,见过有猪游到了树上。

唐太宗此时再结合袁天罡的四句谶言,突然觉得茅塞顿开:发生洪灾的时候,洪水不就是像水牛一样力大无穷嘛,而且那个时候别说是猪了,只要能够浮起来的都会上树的。后两句说的也是洪水浑浊不堪,血光之灾到处都是!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就有所发,只要能合理的治水就能延缓大唐的灭亡,对于自己他还是有信心的,所以李世民也不再追问。袁天罡和李淳风也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就算皇帝再追问二人也不可能透露具体的时间和事件的。

“猪上树时”的含义

很显然李世民的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大唐最后并不是亡于水患,不过当时袁天罡并不能告诉李世民他猜错了,否则极有可能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玄学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相士给出提示之后具体的答案需要提问的人自己领悟,说的太透就是泄露天机。

因此袁天罡他们不能细说大唐的国运,只能用比喻等方式告诉李世民,能不能解开谜题就看他自己的悟性了。而且李世民毕竟是皇帝,如果知道自己猜错了难免会觉得丢了面子,万一被安个招摇撞骗的欺君之罪,最后只会丢了小命。

那么袁天罡的这句“猪上树时”指的是什么呢?我们结合大唐最后灭亡的经过可以得出,这里说的“猪”其实就是朱温这个人,而“猪上树”则是指朱温后面投降了唐朝大将杨复光,这里说的“树”就是“杨”树。

那么袁天罡之前所说的四句谶言又该怎么解读呢?随着大唐的灭亡,这四句话的谜底也浮出了水面。“荡荡中原,莫御八牛”说的是大唐最终敌不过“八牛”,合起来就是“朱”字;“泅水不涤,有血无头”,“泅“加“皿”就组成了一个“温”字。

大唐曾经风光无限,只不过这也无法保证后期的君主都有李世民那样的才能。唐朝后期帝王无能,先有宦官专权后又权臣执政,唐朝名存实亡。在天祐四年的时候,朱温诛杀了宦官,后来又逼唐哀帝李柷禅位于自己,改国号为“梁”,唐朝正式灭亡 。

由此可见,袁天罡推算的真的挺准确的,只不过是李世民想的过于简单。也可以说他从心里就认为自己治理的大唐江山能够国祚延绵,不会轻易被其他朝代取代,所以根本不愿意过多的思考这几句话中所蕴涵的谜题。

总结

朝代更迭是自然规律,非人为可以改变,李世民想要唐朝一直繁荣昌盛本身比较难,因为君主世袭制难以保证每个皇帝都优秀。当袁天罡推算出结论之后他也没有深究其中的含义,反而认定了自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也可以看出他对唐朝有美好的期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是如何洗白的?残杀兄弟算什么,还有一事唐史一直不敢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的历史事件,李世民的真实情况,李世民历史上真实事迹

    历史总是对一个帝王有着许多另异性的描写,对于李世民也是如此。据说有人曾向李渊反映说李世民身上有着一股气息,而这个气息就是帝王之气。他所在的封地也曾出现了金星。这时候的李渊便慌了。我们知道,李世民可以说是李氏政权的开拓者。但无奈他并不是太子,无法继承皇位,李世民其实是很憋屈的,作为有野心的李世民该怎么

  • 李世民抢夺兄长皇位,霸占兄弟王妃,为何唯独不向太子妃下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怎样处置谋反太子,李世民是和哥哥抢皇位的么,李世民为夺王位都做了些什么

    李建成太子妃名叫郑观音,荥阳人。父亲是北齐杨隋高官,李唐建立后成为开国元勋。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十六岁的郑观音嫁唐国公世子李建成,李建成时年二十六岁。郑观音是个温和素雅的女子,李唐立国后,李渊让李世民出外征战,让李建成处理国家日常事务,李建成身负监国抚军之责,政务繁忙,郑观音一心主内,尽妃子

  •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为何要把李治诏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承乾逼李世民退位,李治登基后怎么对待李承乾,李承乾和李治哪个当皇帝好

    但是,渐渐人们觉得这个储君的位置马上就不会是太子李承乾的了,因为他是个瘸子。但是这并没有让李世民觉得这个儿子做不成未来的皇帝甚至多次重申李承乾永远都会是大唐的太子。但是李承乾不这么想,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父亲越来越宠爱另一个皇子,他的弟弟,魏王李泰,甚至这种宠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他开始担惊受怕,也开始放

  • 武则天为何要杀亲姐姐?不是她冷血,只是她偶然发现了姐姐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是怎么害死姐姐的,武则天真的杀了她的姐姐吗,历史上武则天杀了自己姐姐吗

    无论是从书本上还是从翻拍的影视剧中,都可以看出武则天是一个将权利一直放在第一位的女性,为了得到权利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在我们看来已经完全突破了道德底线,但是除了这件事情外,还有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无法理解的,那就是武则天最后将自己的亲姐姐也杀害了,武则天与姐姐武顺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要好,武顺也

  • 李莲英深夜常将慈禧灌醉,每次都会让慈禧干这事,这事却见不得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莲英慈禧真实照片,李莲英对慈禧的态度,慈禧死后李莲英怎么处理的

    要说清朝灭亡是慈禧导致的,还真有些冤枉她,但是北洋水师没军费导致战败,把本应该用来购买加强部队装备的钱挥霍一空,还有狂妄自大的向列强宣战,惹得八国联军过来教她做人,结果割地赔款的事来看慈禧还真是罪人一个,典型的头发长见识短。 慈禧登上权力巅峰 由于慈禧做出诸多愚蠢至极的事,也让她的故事成为了人们茶余

  • 光绪为何不杀掉慈禧太后,独自掌权?专家:这2个后果他承担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临死为啥要杀掉光绪,光绪为什么不杀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为什么没有杀慈禧太后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有昏君或者暴君的存在,唯独清朝在这方面是个例外。按照历史专家的观点来看,清朝十二帝中什么样的皇帝都有,唯独没有昏君。哪怕是清朝末期的道光、咸丰、光绪这三位皇帝,虽然清朝在他们手中日渐没落,但是他们仍然算不上昏君。特别是光绪皇帝,他其实是一位具有雄心壮志的帝王

  •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发辫穿黄马褂,为保皇室血脉只娶满族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十世孙孙子,多尔衮十世子孙 全视频,多尔衮后人简介

    其实,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一件令人难以理解之事。当时,清王朝结束统治之后,很多的皇亲贵族都选择隐姓埋名生活,在普通人当中,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将自己过去的身份所遗忘、丢弃。但是,执着的人依旧在执着,近些年,一个自称为是多尔衮第十世孙的男子,便一直活跃在媒体的报道之中,他的名字叫州迪。 很多媒体都对

  • 他是曾国藩手下一员大将,被斩首后却没死,皈依佛门娶了三个尼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手下四大猛将,曾国藩手下有几个名将,曾国藩一生对女人的忠告

    曾国藩是文人,但手段雷霆,带兵打仗杀人毫不手软。李金旸是曾国藩手下一名猛将,这个男子本无叛国之心,但是被人污蔑,曾国藩自然是明察秋毫,但为了平息军中流言,他下令将李金旸斩首。 李金旸此人,不是从湘军基层一步步高升的,他从湖南起义的天地会“跳槽”至清军,时人给了他极高的评价。曾国藩和左宗棠等人达成了

  • 他是大清帝国最后的奇男子:张之洞自愿成为弟子,曾国藩奉为良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藩张之洞个人简介,张之洞的师傅是曾国藩吗,曾国藩和张之洞谁厉害

    彭玉麟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于1816年12月14日生于安徽安庆府,但是后来却成为了湘军这一全部由湖南人组成的军队的主要将领,因为他祖籍便是在湖南衡阳,并且在他十六岁那年随着父亲回到了祖籍家乡所在地。 彭玉麟在衡阳原先是有家产的,大大小小也算得上是个地主,日子本不会过得太艰难,但他却一度生活得很窘迫

  • 清朝灭亡了107年,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资谁发?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皇陵除了末代皇帝溥仪没有陵之外,其它的九位皇帝都有大规模的陵园。因为位置被称为清东陵跟清西陵。基本上的规格是延续明代的,不一样的是增设了月牙城,明十三陵里面只有长陵有圣德神功碑,但清东西两个陵都有很多个。从道光皇帝开始才没有的,据说是因为道光皇帝丢了土地,而皇太极留下的祖训是土地少了一份,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