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认为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命数,命数将尽之时,任何人也无法阻止其灭亡的脚步。历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知道大唐的国运,请了当时非常有名气的玄学大师袁天罡以及李淳风为自己解惑。
对于玄学大师来说,泄露天机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却不能说。唐太宗所问他们就算知道也不能明说,于是袁天罡告诉他:大唐会在猪上树时灭亡。其实这句话颇有深意,只不过李世民当时并不明白。
唐太宗询问大唐何时亡
唐太宗李世民是难得一见的、政绩突出的皇帝,他杀伐果断、非常有魄力,大唐的江山在他手中出现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景。那个时候天下一片祥和,百姓安乐、万国来朝,奠定了李唐天下霸主的地位,各国尊称他为“天可汗”。
而且李世民本人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他自小就熟读经典、通晓古今历史,对一些怪力乱神的说法并不相信。尤其前朝梁武帝父子信奉封建迷信,荒废了国家的朝政最终导致灭国,这件事情始终像一记警钟在提醒他不可迷信,只有勤于政事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然而唐太宗的江山始终来的有点瑕疵,他和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争夺政权的事情历历在目,玄武门之变不仅是他胜利的象征,也像一根刺扎在心底。皇家无手足,他可以这样夺得江山,他的后代难保不会被人夺了大权,还丢了性命。
因此李世民对于唐朝的传承始终比较担心,他很想知道自己辛苦治理的盛唐能不能长久的繁盛下去,就算最终走向灭亡,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想得再多其实也没有用,不如找人问一问,于是李世民将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召入了宫中。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玄学方面造诣很深的大家,他们给人看相看运势颇有名气,说过的预言也都应验了,可见是有真才实学的。唐太宗看到二人之后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算一算大唐的运势,他很想知道大唐是何时亡的!
这个问题让两个人都比较为难但又不得不领命,随后袁天罡亲自用蓍草法演绎,得出的结果是:水为坎卦。然后袁天罡告诉唐太宗:“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有血无头”。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谶言,不过唐太宗不太懂这四句话究竟指的是什么!
对于袁天罡和李淳风这样的术士来说,只会很隐晦的说出结果,不能明确表达,否则就会遭到反噬,所以面对唐太宗的不解他们也不敢再继续说的透。唐太宗明白两人的顾虑,所以直接告诉袁天罡只想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大唐何时亡?
袁天罡恨巧妙的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他:猪上树时!唐太宗一听觉得立马开怀大笑,他认为袁天罡说的这种情况几乎就是不可能。随后他问身边的人有没有见过猪上树,一个老太监站出来说:前朝发大水的时候,见过有猪游到了树上。
唐太宗此时再结合袁天罡的四句谶言,突然觉得茅塞顿开:发生洪灾的时候,洪水不就是像水牛一样力大无穷嘛,而且那个时候别说是猪了,只要能够浮起来的都会上树的。后两句说的也是洪水浑浊不堪,血光之灾到处都是!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就有所启发,只要能合理的治水就能延缓大唐的灭亡,对于自己他还是有信心的,所以李世民也不再追问。袁天罡和李淳风也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就算皇帝再追问二人也不可能透露具体的时间和事件的。
“猪上树时”的含义
很显然李世民的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大唐最后并不是亡于水患,不过当时袁天罡并不能告诉李世民他猜错了,否则极有可能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玄学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相士给出提示之后具体的答案需要提问的人自己领悟,说的太透就是泄露天机。
因此袁天罡他们不能细说大唐的国运,只能用比喻等方式告诉李世民,能不能解开谜题就看他自己的悟性了。而且李世民毕竟是皇帝,如果知道自己猜错了难免会觉得丢了面子,万一被安个招摇撞骗的欺君之罪,最后只会丢了小命。
那么袁天罡的这句“猪上树时”指的是什么呢?我们结合大唐最后灭亡的经过可以得出,这里说的“猪”其实就是朱温这个人,而“猪上树”则是指朱温后面投降了唐朝大将杨复光,这里说的“树”就是“杨”树。
那么袁天罡之前所说的四句谶言又该怎么解读呢?随着大唐的灭亡,这四句话的谜底也浮出了水面。“荡荡中原,莫御八牛”说的是大唐最终敌不过“八牛”,合起来就是“朱”字;“泅水不涤,有血无头”,“泅“加“皿”就组成了一个“温”字。
大唐曾经风光无限,只不过这也无法保证后期的君主都有李世民那样的才能。唐朝后期帝王无能,先有宦官专权后又权臣执政,唐朝名存实亡。在天祐四年的时候,朱温诛杀了宦官,后来又逼唐哀帝李柷禅位于自己,改国号为“梁”,唐朝正式灭亡 。
由此可见,袁天罡推算的真的挺准确的,只不过是李世民想的过于简单。也可以说他从心里就认为自己治理的大唐江山能够国祚延绵,不会轻易被其他朝代取代,所以根本不愿意过多的思考这几句话中所蕴涵的谜题。
总结
朝代更迭是自然规律,非人为可以改变,李世民想要唐朝一直繁荣昌盛本身比较难,因为君主世袭制难以保证每个皇帝都优秀。当袁天罡推算出结论之后他也没有深究其中的含义,反而认定了自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也可以看出他对唐朝有美好的期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