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善长持有朱元璋免死铁卷,为何在77岁高龄被诛杀?

李善长持有朱元璋免死铁卷,为何在77岁高龄被诛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81 更新时间:2023/12/16 22:52:33

李善长,安徽凤阳定远人,读书不太多,颇有心计。1353年,朱元璋郭子兴手下任大将的时候,投奔于他,深得朱元璋器重。在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帮他整顿军纪、管理官员、保证后勤供应等方面立下不小功勋。

大明王朝建立后,李善长晋封韩国公、太师、中书左丞相等职。岁禄四千石,赐铁卷,免二死,子免一死,位极人臣,比当时战功赫赫的徐达都高一头。

骄横罢官

李善长外表看似宽厚,其实是个很刻薄的人,老乡观念很重。和他交情好的中书都事李彬犯法,刘基铁面无私要按律令办事,反倒被他告了黑状,刘基无奈只能辞官退居二线。朱元璋做皇帝,很大一部分仰仗了淮西力量。所以明朝初期,淮人地位都比较高。李善长骄横跋扈,凭借自己的小团体权势凌驾于百官之上。致使朱元璋对淮人集团和他越来越不满。

不得已,朱元璋多次暗示李善长:你还是告老还乡吧!当然碍于面子没说出来。李善长也不是傻子,也只好以病为由辞官。

胡惟庸案发

胡惟庸,安徽定远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一直没多大作为。后在李善长推荐下,官越做越大,最后担任左丞相,属百官之首。这人比较贪,结党营私,买官卖官,随意决定官员的生死,排除异己。听说徐达对他不满,就派人谋害,因人告发才没能得逞。

胡惟庸还勾结被朱元璋处理过的官员,让他们在外收集军马,让人在中书省阅读兵马书籍,以图谋反。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深感臣子的权力过大,严重危害自己的政权。后以“擅权枉法”之名杀了胡惟庸等其党数人,胡惟庸之后,中国再无宰相之职。

这时有人提出要将李善长一起治罪,朱元璋看在他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而没有理会。

非杀不可了

这时朱元璋年事已高,他要为他的接班人做打算了,太子太柔,必须为他铺平道路。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切入点,凡是不利于皇家统治的,该杀的杀、该罢官的罢官、该流放的流放。随着案件的深入,胡惟庸又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1385年,有人报告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父子两个参与谋反,朱元璋免了死刑,发配崇明岛。李善长不闻不问,朱元璋也没有怪罪他。

1390年,李善长77岁。情形到了这份上,不知收敛,继续扩大宅邸。后又反复求情,免除其亲信丁斌流放边关。朱元璋大怒,丁斌在严刑拷打下招出了李存义和胡惟庸勾结之事。后又将李存义父子押往京师审问,结果又牵连到了李善长。在种种“证据”之下,各御史参告之下。朱元璋以“知逆谋不发举,大逆不道”之罪,诛杀李善长及其妻弟侄70多口人。

李善长是冤案错不了,可就是被杀了,其中原因很多。李善长被誉为可以比肩萧何,可始终没有学到萧何的睿智,不夹着尾巴做人,落这个结果也是难免的!

更多文章

  • 抗倭名将中作战最猛、武力最高的人,不是戚继光也不是俞大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抗倭英雄,俞大猷和戚继光谁是抗倭第一将,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棍法

    刘显是江西南昌人,天生魁梧强壮,臂力奇大,少年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的饭量又大,所以整天挨饿,后来实在忍不了,准备在一个废旧祠堂上吊自杀,谁知一连死了几次都没死成,心想可能是神仙护佑,便收起了轻生的想法。听说蜀地年景好些,好过活,就偷偷跑到了四川,因为略通文章,所以在一间私塾里面做了老师,教童子稚儿

  • 李自成手下的一员大将,恶毒至极,他才是李自成皇权破灭的罪魁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的三种狠毒手段,李自成手下谁最厉害,李自成手下的三大名将

    的确,李自成这个人做事没有主见,眼光也非常短浅,耳朵也特别软,别人随便在他面前挑拨几句,他就真的会去执行。在那些做的众多荒唐事里面,有一件最让人觉得可恨。当时他已经打到了明朝都城,在这样的绝境之下,有的大臣就对他投诚。结果没想到,李自成竟然让人欺辱了这些大臣的妻女,甚至还将这些女子们剥光了衣服,拉着

  • 此人为保护朱元璋身中九箭,结果换来的是老朱恩将仇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打老朱,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历史上谁为朱元璋挡了九箭

    明太祖朱元璋有个老乡兼表哥叫陈德,民间传说,朱元璋很小的时候,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朱元璋为了尽孝心,就领着一个小伙伴,趁着凌晨天黑的时候,去一户地主家里偷了一只鸡。天马上要亮了,朱元璋默默祈祷:天再晚一点亮吧!还要去偷柴禾呢!果然天遂人愿,两人偷回柴禾,天才蒙蒙亮。这个和朱元璋一起偷鸡的小伙伴,

  • 忽必烈后代到中原后,为何都很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忽必烈后代特征,忽必烈为什么没统一中原,忽必烈的后代现今怎样

    细细研究我们便会发现,许多最终强盛崛起的少数民族都是学习了汉人的一些优秀文化,积极推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历程。少数民族在入侵中原之时往往凭借着强大战斗力极强的骑兵获胜,并且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往往在掌权以后都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面积。说起少数民族做建立的王朝,我们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蒙古帝国,毕竟蒙古帝国是十

  • 李世民能把父亲赶下位,为何朱棣却无法反叛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敢反李渊朱棣不敢反朱元璋,李世民跟朱棣的关系,李世民能赶下朱棣吗

    我国封建王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一向是立嫡以长不以贤,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优秀的次子或者庶子就会想要争夺那个位置。比如我们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如此,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当初他也确实是弑兄夺位。李世民当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出掉了他的最大的竞争对手,他的兄长李建成和他的四

  • 假如当年宋江不接受朝廷招安,梁山好汉的结局又会变得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江如果不招安能成大事吗,假如宋江坚持不招安梁山好汉结局,宋江吴用谈招安

    只要是喜欢这些英雄人物的人,都不是很喜欢他,因为如果不是他,梁山的好汉也不会落到最后那样的下场,大家也许不会死。所以大家都在想,如果宋江当年没有选择招安,那么结局会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梁山好汉的实力和宋朝政府的实力相比较,看一下结果,是不是真的可能会把宋朝军队打败,得到一个更好的结局。首

  • 金国灭了辽国,为何放任西辽不管,难道不怕西辽报仇雪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国和西辽现状,西辽为何不打金国,西辽帝国打得过金国吗

    (耶律大石剧照)那么,金国难道不害怕西辽的反扑吗?他们为什么对西辽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呢?说到这里,我们先从结果来看。当西辽崛起,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之后,他们是否与咱们预料的一样,对金国进行反攻呢?事实上,他们还真的反攻金国了。1134年3月,耶律大石派出萧斡里刺担任兵马都元帅,率领七万骑兵,浩浩荡荡,东

  • 苏州城外单挑,宋江为何不派鲁智深?鲁智深武功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鲁智深与宋江,鲁智深与宋江私下关系,鲁智深与宋江谁地位高

    花和尚鲁智深宋江不派鲁智深的原因是鲁智深是步兵头领:宋江对阵方貌,武松和鲁智深当时都在场,如何派将,这由宋江说了算。对方出战的是马军,宋江自然不能派武松,因为武松是步下将,派武松出去,无论输赢都会影响宋江军的形象。可是鲁智深马上可以作战,为什么不派鲁智深呢?这和宋江的命令有关。方貌提出要单挑,宋江派

  • 宋江的心腹将领,他中过武举,武艺平平未曾立功,但排名不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江五大心腹人物形象,宋江真正的心腹是哪几位,宋江心腹武将有多厉害

    水泊梁山上,武艺高强者甚多,但中过武举的,仅有两人。一位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在殿帅府担任制使的青面兽杨志。而另一位,则是武艺平平,名号却很响亮的百胜将韩滔。杨志出身弓刀石马步箭,长拳短打样样精通,而且他出身将门,自然熟读兵书。杨志当时杨志自幼流落关西,年轻时高中武举,没有被送往边疆,

  • 明朝最强老宫女,皇后打她被废,几年后翻身当上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皇后打老宫女,明朝历史上唯一的宫女,明朝最强皇后是谁

    吴氏家境好,她的舅舅也曾经救了皇帝的命,所以吴家不仅出身名门正派,对于朝廷也是十分忠心,可谓是跟红苗正,吴氏自身长得也十分的娇俏。而又过了小半年,吴氏十六岁的时候便已经成为了一国之母,在婚礼上,所有的人都在祝福这一对年纪轻轻便统领整个国家的眷侣。但是只有一个人不高兴,那就是朱见深。朱见深不高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