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没有暖气,皇宫里是如何取暖的?

古代没有暖气,皇宫里是如何取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3/12/26 22:10:58

冬季北京城里飘起雪花的时候,人们往往爱到故官中去游览,那“白雪镶红墙”的美景,每每令游人驻足惊叹,流连忘返。然而,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没有暖气、电热毯等取暖设施,生活在紫禁城中的皇帝后妃们,靠什么度过寒冬呢?

说到故宫的取暖设施,首先要提到故宫内宫墙的设计。故宫里的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一朝本身便有利于依靠太阳取暖。并且,故官内的建筑通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有单独的围墙。这道道高耸的围墙,除了能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外,还具有防火挡风等实用功效。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墙壁其实都是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就在宫殿外的廊檐下。到了寒冬腊月,有专人往炭口里添上木炭,点火燃烧,产生的热量就可顺着夹墙传导,温暖整个宫殿。并且,由于排烟道都设在室外,也有效地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现象。

除了外墙,故宫还用暖阁和火炕来取暖。火炕取暖的方式在我国北方地区产生很早,明清时期的故宫也沿袭了这种古老的办法。宫殿建筑都是悬空建造的,其底部依据火炕原理改造成地下火道;火炕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火道连通,司炉太监在此点燃火炭,火道便会产生热量,烘热地面,殿内温度随之徐升高。如今在坤宁宫的东暖阁中,我们还能看到这种取暖设施。坐在这样的暖阁里,自然会感到温暖如春了。

除了这些措施,宫殿里冬季还会陈设用来取暖的炭炉,称作熏笼。熏笼由炭盆和罩笼两部分组成,制作十分精美。除了大的熏笼,还有一种随手可以提动的小炭炉,有的放在脚下暖脚,称为脚炉;有的用来暖手,称为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考究,只有帝后和嫔妃们才能使用。

故宫的炭炉中烧的木炭都是最优质的“红罗炭”。这种优质木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无烟无味,不会污染室内的空气。由于宫中房屋数量多,人口也众多,在漫长的冬季里需要消耗的木炭数量相当可观。宫中太后、皇帝、皇后、妃嫔、皇子、皇孙等地位不同,长幼尊卑有别,供应木炭的份额也相应有所区别。有了暖墙、暖阁、熏笼等设计巧妙、功效强大的取暖设施,生活在故官中的皇室成员便不畏寒冬。因此,清别的皇帝季喜欢到各行宫避暑,冬季最爱待在温暖的紫禁城中了。

标签: 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玛丽·科尔文为什么会戴眼罩?她是怎么成为独眼龙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玛丽·科尔文,美国,历史解密

    玛丽·科尔文2001年4月16日在采访斯里兰卡内战时被手榴弹炸伤不幸失去左眼,她的独眼形象几乎成为新闻界一面招牌,传奇事迹还被搬上荧幕。195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长岛风景如画的牡蛎湾,她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那时我想的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

  • 吴越降宋被称为“纳土归宋”,为什么还在后世留下美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纳土归宋,宋朝,历史解密

    在北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时候,南方两浙地区的一个国家,毅然将自己治理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部献给了北宋王朝,史称“纳土归宋”。这个国家就是吴越国。吴越当时的疆域包括了浙江全省、上海以及江苏等地,国内经济发达,民生稳定。吴越国“纳土归宋”的善举,使得这里的人民免于了战火的屠戮,经济文化得到了保障,

  • 后梁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为何说三百年前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后梁,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后梁,一般是指朱温建立的五代后梁,可早在朱温之前三百年,就有过一个后梁了。公元502年,萧衍废掉南齐建立梁朝,统治江南半壁。萧衍活了86年,儿子却只有八个,老二萧综觉得自己不是萧衍的儿子,叛逃北魏了。老大萧统是萧衍38岁才生的,刚生不久就立为皇太子。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你读过《文选》

  • 吠舍和印度其他种姓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从事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吠舍,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按照《摩奴法典》的规定,印度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最高种姓婆罗门是祭司种姓,他们是梵天从口中生出来的,所以最高贵、最洁净,肩负着最崇高的职责——学习和传授婆罗门教经典;第二等的刹帝利是从梵天的双臂生出的,最有力量,所以掌握着军政大权,为武士种姓;第三等吠舍从梵天腿中生出来,最

  • 唐朝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允恭,唐朝,历史解密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

  •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横扫欧亚大陆 原因是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家应该不陌生,他在古代的时候非常的有影响力,他管理的蒙铁不但子亚洲范围内非常出名,就连在世界的范围中也是非常知名,但就是这样的一支王者之师,竟然有人不知道蒙古帝国的事迹,把他们给小看了,最终制造了一场大祸。成吉思汗为何横扫欧亚大陆?原因很简单只为追杀一个人。成吉思汗在统一的大业当中,做出了

  • 大顺政权为什么42天就灭亡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顺政权,明朝,历史解密

    1644是一个多事之秋,对中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时有岌岌可危的明朝,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还有北方的满族人。四个地区都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只要一方稍稍有动静,就会引发一场大风暴。李自成就是这么不安分,他在3月带兵进攻大明王朝,打破了这一暂时的平衡局面。他在进攻时一路向农民宣传,只要拥护

  • 大雷雨计划中苏联当时没有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联,德国,历史解密

    1941年3月,苏联最高统率部制定了“西线扩张战略计划”,斯大林5月批准该计划,决定“6月12日开始进攻”德国,由于准备不够,只得推迟;5月15日,通过了7月开始进攻的计划——红军主力在克拉科夫卡托维兹方向发动进攻,切断德国与巴尔干半岛的联系,之后扑向波罗的海沿岸,包围驻扎在波兰的德军。在主攻方向上

  • 石达开的出走,对太平天国而言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达开,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名将,也是当时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曾从天京出走,这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京事变”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样的原因在于,经过这场内讧之后,太平天国不可避免的由强盛走向了衰弱。以至于,后世在总结太平天国的兴

  •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罗庸,文学家,历史解密

    罗庸,蒙古族,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出生于北京,是清初扬州八大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先后入学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国学门、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4年毕业后,先后在教育部任职兼北大讲师,加入三时学会、参与创办华北大学、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