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为什么贪污只贪钱不贪地产呢 他当时的房产有多少

和珅为什么贪污只贪钱不贪地产呢 他当时的房产有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3/12/24 8:29:14

嘉庆元年,福康安在镇压苗民起义时死去。和珅调正黄旗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嘉庆二年,和珅管理刑部,去掉户部管理工作,不久以军需报销复管户部。十月,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去世,朝中只剩下刘墉和董诰两个人暗中反对和珅。

直到嘉靖四年乾隆病逝,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将其收押抄家,不久几个太监进到和珅家所在大狱,为和大人献上一条白绫。和珅明白,自己的人生将由这条白绫作为收场,于是,他取来纸笔留下“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的诗句,告别了人间五十年的繁华。

一个能如此坦然面对死亡,且留下这样富有禅意诗句的人,应该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浅薄之徒。乾隆目光敏锐,他也不会允许一个浅薄之徒身居高位。抛开影视作品的影响,通过史书来给和珅一个精准定位,他是:政治家、鉴赏家、学者。在乾隆晚年,和珅做出巨大贡献,在整顿财政、管理文化以及外交工作方面颇有建树。

因为,和珅很有语言天赋,所以,在处理外交工作时游刃有余,曾多次代表朝廷接见各国使臣。英国人马戛尔尼曾给予和珅高度评价:“和珅在双方进行会晤时既保持了他尊贵的身份,又表现出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外交问题的见解非常独到,是一个政治场上的老手。”仅凭外交上的才能,和珅已能在朝廷混得风生水起,然而,外交能力只是和珅政治能力的一部分。

和珅精于理财,他能够将国家沉积了几十年的坏账烂账全部理清。虽然,和珅从中抽取了不少好处,但是,这项能力足以使乾隆忽视他的小动作。这就是和珅与传统士大夫们的不同之处,在面对财政问题时,思想保守的大臣往往捉襟见肘,而和珅却能凭借财政上的超前意识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理财的观念趋向于不动产。人们有了钱,往往会选择购买地产,将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和珅是个例外,现金在他手中流动时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乾隆五十七年,乡绅许五德因占地问题与他人发生纠纷,委托和珅处理此案,并暗中允诺事成之后将送给和珅白银万两或土地六十顷。换做其他大臣,肯定会选择后者,然而,和珅却不假思索地表示:“不要土地,只要万两白银。”

和珅一生贪污无数,其中,仅有一小部分被他用做投资不动产,其余资金均被和珅投放到商业之中,和珅的商业投资覆盖了矿产、物流、医疗、金融等各种领域。根据嘉庆查抄和珅的结果来看,永庆当、恒兴当、庆余当这些当时的金融巨头全都在和珅名下。

那么,和珅在京城有多少房产呢?

仅有三十五处。按照和珅贪污的数目来看,这个结果令人匪夷所思。然而,和珅虽然没有多少房产,但他的房产全部位于中心地段,每年能收取租金一千二百两。由此可见,即便是投资房产,和珅也会选择其中收益最大的。

对于当时的富豪来说,矿业的风险巨大,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很少有人尝试投资矿业。而和珅却觉得,矿业是朝阳产业,所以,曾将大量现金投资到门头沟和香山的煤矿中。很多历史爱好者都认为,和珅的一切家当都是贪污所得,实际上并非如此。

贪污的赃款虽然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和珅投资赚取的利润也不容忽视。封建士大夫们往往羞于谈利,和珅则不同,他有着极强的契约精神,在利益面前哪怕是至亲好友也要算得明明白白,毫不马虎。

和珅的外祖父伍弥泰手头窘迫,曾向外孙借了两千两白银,和珅害怕老爷子赖账,便与外祖父商量用地产作为抵押。和珅借给亲舅舅明保一万五千两白银,在借钱之初拟定协议,按照每个月一分利借给舅舅,最终,和珅从这笔借贷中赚了六千两白银。

和珅对家人尚且如此,对下人更加仔细,贴身仆人傅明向他借款一千两,并答应和珅倘若到期不能如数奉还,那么,便从每个月的工资中扣。然而,傅明在借了这笔钱后一命呜呼,和珅并不感念仆人为和家操劳一生,立即让傅明的儿子替父亲偿还债务。

不过,和珅还是念及傅明家境贫寒,将利息降低了三厘。

担任乾隆的私人助理后,和珅的财政天赋得到了发挥,和珅处理的账务让乾隆眼前一亮。和珅上任前,内务府的流水总是入不敷出,和珅就任没过一年,便填补了之前的赤字,还出现许多盈余。

乾隆四十三年,和珅被提拔为崇文门税务监督,在和珅的努力下,崇文门的税务收入顿时成了全国三十几个税关的第一名。可以说,也正是因为和珅在这两次经济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色,才会深受乾隆的器重,逐渐将所有经济工作交给和珅处理。

标签: 和珅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的经筵,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经筵,明朝,历史解密

    经筵,指的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其实说白了,就是给皇帝上的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经筵”发展的过程来说,经筵制度可以说是在西汉就有那么点儿影子了,这个概念虽然很简单,但是与皇帝有关,就牵扯到了皇权,甚至还与朝廷的政治运作息息相关。那这小小的“经筵”,

  • 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豪杰起义军之一:绿林军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绿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绿林军(lù lín jūn),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豪杰起义军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新市(今京山县境内)绿林山一代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因其驻扎在绿林山,故称这支义军为"绿林军"。新莽地皇四年,绿林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史称更始政权。更始元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新朝灭亡

  • 如果关兴和张苞不早死,成就能超过他们的父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关兴,历史解密

    关兴和张苞分别是关羽和张飞的儿子,他们作为蜀汉的青年将领,是蜀汉将二代中杰出的代表,无论是从武艺和智谋上来说,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惜,关兴和张苞都去世的比较早,还没有达到人生的巅峰,便迅速陨落,留下遗憾,也让后人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试想,如果关兴和张苞不早死,能

  • 康小八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慈禧为何要凌迟处死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康小八,历史解密

    康小八原本不姓康,而是姓吴,清末出生在天津卫。因小时候患过秃疮,成了“绝顶聪明”的人物,整个天灵盖不但一根头发都没有,还添了许多的癞疮疤,人送外号“吴秃子”。吴家家境败落,子女众多,生活无以为继,只好把“吴秃子”送给了康家。因他在吴家排行老八,所以,过继到康家后,改名为“康小八”。(康小八剧照)康家

  • 赵匡胤执意要迁都,赵光义为什么要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即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最后一年,正月某日,宋太祖下诏,决定在当年四月去洛阳,祭拜自己的父亲赵弘殷。春四月,宋太祖率文武百官来到洛阳,参观了城中修葺一新的宫殿。宋太祖出生在洛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忽然觉得这里比都城开封老旧的宫殿好多了,于是向百官提出了迁都的想法。宋太祖的

  • 颜良文丑也是一代名将,为何会被关羽一招斩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袁绍,历史解密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河北四庭柱”打头的两个,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在当年汜水关下,华雄连续斩杀讨董联军的数员大将,让联军诸侯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袁绍就发出感叹,如果我手下的大将颜良文丑有一个在此,何惧华雄。可见在袁绍心目中两人的武艺分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就从这个时候起,关羽就与颜良

  • 北齐文宣帝高洋,暴虐堪比桀,纣的变态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北齐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是极其糟糕的。譬如它的开国皇帝,文宣帝高洋,就开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头。说是开国皇帝,其实也没多少含金量,高洋继承的,是东魏孝静帝的家业。说是继承,其实也是委婉说法,直白点讲,就是抢。这个心思,从他老爹高欢摄政时期,一直就有,后来到了高澄(高洋的哥哥)这代,就有点明抢的意

  • 天京被攻破之后为什么李世贤不迎护幼主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天国,清朝,历史解密

    1864年曾国荃率兵攻下天京城,李秀成只能带着洪天贵福逃出天京,怎奈只有一匹马,无奈之下的李秀成把马给了幼主,并对洪天贵福的去路做了安排,要求刘庆汉、吉庆元等300余人护卫幼主先走,自己带则和林绍章带着700多人断后。这300多人终究还是不负众望,离开天京后走了几天终于到达那个时候还算安稳的广德。狼

  • 明朝内阁和皇帝间的权力游戏,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以身殉国首先我们登场的主角是皇帝,明朝的皇帝每一个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什么玩蛐蛐的,做将军的,当木匠的,几十年不上朝的等等,他们对权力的欲望从未减弱,但是谁也没有劳模朱元璋这等精力,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怎么办呢?下面我们的擂台选手准备登场了!内阁走向政治舞台内阁诞生于明朝是宰相的衍生品,于明

  • 诈跑司马懿的空城计,空城计真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空城计,在大伙儿脑海中之中是较为刻骨铭心的吧。看了连续剧的群体应当对这一整片段危害较为刻骨铭心吧。诸葛的空城计变成了上千年至今的美谈,也变成了诸葛智慧型的代表。但是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除此之外,历史上面还有哪些事情是和三国演义当中是不相符合的?赵云和诸葛亮的空城计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在最早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