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诈跑司马懿的空城计,空城计真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吗?

诈跑司马懿的空城计,空城计真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01 更新时间:2023/12/6 15:25:22

空城计,在大伙儿脑海中之中是较为刻骨铭心的吧。看了连续剧的群体应当对这一整片段危害较为刻骨铭心吧。诸葛的空城计变成了上千年至今的美谈,也变成了诸葛智慧型的代表。但是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除此之外,历史上面还有哪些事情是和三国演义当中是不相符合的?

赵云诸葛亮的空城计

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在最早的时候是赵云做出来的。公元217年刘备占据了汉中之地,引得了曹操鄂觊觎,随着发生了为期两年的汉中争夺战。在这场汉中争夺战当中,赵云就使用了空城计,赵云当时率领几十军众,出围前去迎接黄忠的粮草大军,不想刚出围,就遇上了曹操的大军。当时的赵云率领的几十军众不敌,在围内的张飞想着掩其营门来对抗曹操的大军。

但是赵云命其将营门打开,自己一人手握戟杆站在营门之外,曹操疑心很重,害怕营内有大军埋伏,就自行撤退了。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把这件事情放在了诸葛亮身上,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立体。但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也保留了赵子龙使用空营计的片段,只是没有进行大篇幅的渲染,将重头戏还是放在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上面。

电视剧中的空城计

在1994年出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里面,这个片段处理的很好。诸葛亮面对着司马懿的大军压境,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淡定自若,镜头中的诸葛亮是非常的忧愁,拿着扇子不断地扇,最后扇子掉在了琴面上,诸葛亮突然想出了空城计的计谋。等到司马懿的大军撤退之后,诸葛亮汗如雨下,趴在琴上面不能动了。这个画面是非常的真实,将诸葛亮这样的神一般的人物一下子拉到了人类的领域。这个就是延续了老派京剧的演绎方法,这个画面是下了大功夫的,将真实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还不损诸葛亮的聪明形象,整个片段的跌宕起伏更容易将读者的心情带入到画面之中。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宿敌关系

但是在正史当中,诸葛亮空城计是完全不存在的,抛开赵云这一边先不说,咱就看司马懿这个人物就可以了。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在第一次北伐当中出现的,但是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整个军事战斗当中完全没有司马懿的存在。三国演义当中的诸葛亮也是比较幸运的,幸运遇到了司马懿,要是遇到了曹魏大将许褚,今天的空城计一说也就不存在了。咱们再看三国演义当中对这个片段的描写是很有意义的,通过空城计这一件事情,就将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之间的宿敌关系描写了出来,罗贯中的这一改动使得整个人物形象刻画有了很大的推动力。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咱们继续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赤壁之战,当时的诸葛亮还不是很得意,刘备当时还是比较青睐法正,在法正去世之后,诸葛亮才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咱们这样看的话,赤壁之战完全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当中大放光彩,像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等事情都成为了诸葛亮的神来之笔。像草船借箭这件事情,我是很有疑问的,曹操当时看到有船出没,为什么不射火箭?后来又有人提出了疑问,三国时期整支箭的重量大约在五两左右,十万支箭就是五万斤,诸葛亮的二十条草船能拉得动吗?

在三国志当中记载的草船借箭,那是孙权做的事情,孙权当时使用的大楼船,派遣这些船前去窥探曹操行营的动向。这些大船被曹操发现了,开始射箭攻击,孙权没得办法了,将船只调转使得箭支射满了,然后回行营了。咱们看三国志的记载,了解草船借箭的真实情况,罗贯中将这个事情安插到诸葛亮身上也不为过,毕竟当时的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两人一起合作的才有的光辉战绩。

诸葛亮的巧借东风

三国演义当中最不靠谱的就是诸葛亮的借东风片段了,这完全和封神演义一个类型的题材了。在古代的时候,观天象这种情况完全是存在的,这个事情是不容置疑的,在孙子兵法当中,第十二篇就写到了观天象的事情。但是说到诸葛亮拿着七星宝剑,通过各种做法借来了东风,这也是很不靠谱的。在1985年的时候,《诸葛亮》电视剧当中,李法增扮演的诸葛亮,这部电视剧当中对借东风这个画面处理的很好。当时诸葛亮一边在借东风一边回想观察长江边上泥鳅的动作,通过观察动物的举动来判断风向的流动,先有了东风,再有了诸葛亮的巧借,这样的逻辑是非常成立的。但是在老版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画面,在逻辑上面完全是不成立的。

华容道,曹操命不该绝

咱们再看华容道的事情,当时关羽放了曹操之后,刘备就问诸葛亮为何这样安排,诸葛亮是这样回到的,夜观天象,曹操大限未尽,所以就将这个人情送给了关羽,用来弥补曾经关羽欠下的恩惠。这完全有点封建了,在各个方面都是讲不通的。在三国演义电视剧当中,给了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如果曹操死去,中原地区将会陷入空虚的态势,孙权一定会上前争夺领地,这样的态势将会对蜀汉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这样的说法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在三国志记载当中,是刘备亲自前去的华容道,完全没有关羽的出现,而且刘备还去晚了,曹操早就跑掉了,两人根本没有见面。

咱们今天一块看了一下华容道、草船借鉴、借东风、空城计四个事件,在电视剧、三国演义、正史三个方面浅浅的分析了一下这四件事情,也做出了对比。三国演义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咱们大家不能因为罗贯中在演义中虚构了一些事情,就忽略三国演义的作用。相反,我们要通过正史和三国演义两个方面下手,学习三国文化,了解里面的人物性格,从而获得对我们自己有益的一些哲理。保正史,别演义的做法玩法是没有必要的,一部是史书,一部是文学作品,两者是不可以进行价值上面的对比。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皇陵到底有什么秘密?竟让已开始挖掘的专家,差人赶忙封死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可在整个大清王朝之中,也并不只是这两位皇帝,有着卓著的功勋。除了他们以外,还有最初建立起大清王朝的皇太极,以及为清朝更加强大而付出自己宝贵生命的雍正。小编之所以会说,雍正是为大清王朝才去世的,就是因为在其父康熙继位的时候,虽然一直在为大清的江山努力着,但是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让很多弊端逐渐出现,甚至

  • 鲁隐公的“黑名单”是什么意思?里面为什么没有姬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鲁隐公,春秋,历史解密

    在鲁惠公执政期间鲁国与郑国打过一场战争,《左传》里说是“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这场战争鲁国的主要将领中有个鲁惠公的庶长子姬息,也就是后来的鲁隐公。这位公子姬息在狐壤之战中被郑国人俘虏,“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鲁公子姬息显然跟郑国这位不得志的尹氏很是

  • 汉朝时期的宫女为何要穿开裆裤呢 原因究竟不是为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宫女,历史解密

    汉朝的宫女为何要穿开裆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今的衣服多是简约的设计风格,不仅时尚,布料也非常的舒适,我们早已丢下了中国最传统的汉服文化,女性衣服的样式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进行着更替,但是大家肯定不知道的一件事情是,汉朝的女子普遍都是会穿开裆裤的

  • 秦二世而亡,汉朝为什么能国祚长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朝是继承秦朝的制度立国的。然而,秦朝只存二世,仅15年而亡。而同样实施秦制的汉朝,却能国祚长远。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呢?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我发现,汉朝虽然继承了秦朝的“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主要制度。但在具体的施政理念上,汉朝却与秦朝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 同样都是乾隆皇帝的女儿 为何两人的区别会如此之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令妃,历史解密

    清朝是个等级森严的朝代,什么身份享受什么待遇,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皇后所生的女儿,由于是嫡女,就被封为固伦公主。而嫔妃们所生的女儿,由于是庶出,则被封为和硕公主。可以,为什么同样是乾隆皇帝令妃所生二女,一个被封为固伦公主,一个被封为和硕公主呢?(令妃剧照)一、母以子贵。在乾隆41个嫔妃中,令妃是非常

  • 历史上的唐刀四制指的是什么?有何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刀四制,唐朝,历史解密

    关注过“唐刀”的朋友对“唐刀四制”一定都不陌生,这个记载来自于《唐六典》。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刀四制是指唐刀的四种形制,“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其中仪刀主要用于各种仪式,更像是装饰品;障刀因形制有争议,主要用于技击还是战场暂无法

  • 明朝王爷不许进入京城 为什么清朝时期的不许出京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清朝,历史解密

    清明两朝因为制度相似,所以常常被我们拿来做比较,但是这两个朝代对待王爷的方法,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明朝选择分封藩王,主要是从两点开始考虑的。一是要考虑到外面还有蒙古人盯着呢,要是让这些王爷们都在京城里可不行,封王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让他们可以防外敌入侵,让那些大将们去守在外面,好保证皇宫里面的人是安全的

  •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和彭德怀元帅有什么关系?她曾经表白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作家,历史解密

    彭德怀元帅是我国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不仅军事才能高超,而且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共产党员。他不仅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声望,甚至那些外国人都大力地赞扬他,比如说《续西行漫记》的作者海伦·福斯特曾这样写他,她说彭德怀身上有很多美德:诚实、严正、淳朴,他具备了领导者必须的品质..他有清教徒的气质。彭德

  • 温宜公主的生母 后宫甄嬛传人物曹琴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甄嬛传,曹琴默,历史解密

    曹琴默是在中国大陆古装电视连续剧《甄嬛传》中前期重要人物之一,由青年演员陈思斯扮演。为温宜公主的生母,属于华妃一党,颇有心机,曾为华妃出谋划策。后华妃失宠时将她的女儿温宜公主拿到自己身边来养,并用她作为争宠的筹码,甚至在她睡不着时给还是婴儿的温宜公主喝安眠药,使曹贵人有苦难言、心生叛意。她周旋于华妃

  • 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江希张,民国,历史解密

    江希张,字慕渠,清代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初二(公元1907年2月14日)生于山东济南原历城县的董家镇江家庄。江希张的父亲江钟秀,是一位私塾老师,母亲王崇孟上过私塾,后来曾就读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里,父母的丰富学问和对子女有意识的培养,使江希张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早早地走上成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