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学生子贡:不发一兵一卒使鲁国转危为安

孔子的学生子贡:不发一兵一卒使鲁国转危为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24 更新时间:2024/1/18 19:36:28

齐国的执政官田常,企图夺取国家权力,所害怕的是高、国、鲍、晕晏四大家族。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他打算兴兵讨伐鲁国(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齐强鲁弱,鲁国面临灭亡的危险。

孔子是鲁国人,得知齐国将要侵鲁的消息,他召集学生们说:“鲁国,坟墓所处,父母之国。今国家危险如此,各位为什么不出去想点办法?”话刚说完,学生中一个名叫子路的就挺身而出,孔子把他劝住了。子贡说他愿意出去走一趟,孔子同意了。

[var1]

劝齐止戈待吴

子贡先来到齐国。在会见田常时故意反话正说:“你讨伐鲁国的决策是错误的,鲁国是个很难对付的国家。他的城墙薄而且低矮,土地狭小而贫瘠,他的国君愚昧而不讲仁义,大臣伪善而无能,士兵们又都厌恶征战之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他打仗。你不如去打吴国。吴国的城墙高而且厚,土地广阔而又深邃,兵甲坚固,又都是没有用过的。重器精兵,都集中那里,又派有精明强干的大臣守卫,这个地方是很容易攻下来的。”田常听了很生气地说:“先生所说难攻的,正是人们认为容易的。先生所说容易的,则是人们认为难攻的。你这样教导我田常,是为什么呢?”子贡回答说:“我听说忧患在于内部者,攻强国。忧患来自外部者,攻弱国。现在使你担忧的是在齐国的内部。大臣们不听命于你,你要是消灭了鲁国,把齐国的疆域扩大了,取得了胜利的国君将更加骄傲,打败鲁国会使大臣妄自尊大,功劳将不会属于你。其结果是,上骄国君之心,下恣群臣之志。国君骄则放纵,臣子骄就相争。你与国君的关系就不如现在了,和大臣们也会发生冲突。这样,你在齐国的地位就危险了。所以,我认为你不如去讨伐吴国。吴国是强国。你打输了,不会丢脸。那时,上无强臣与你为敌,下无百姓对你指责,孤立国君,控制齐国的,就只能是你了。”子贡这一番话,说得田常改变了主意,他对子贡说:“你的见解有道理。但是,我业已把兵派往鲁国去了,现在无缘无故地转而把兵调去打吴国,大臣们会怀疑我的,这又该怎么办呢?”子贡说,“这好办,你先按兵不动。请允许我访问吴国,叫吴国救鲁国而发兵攻打齐国,让吴自己把兵送上门来,你就可以调兵迎战吴国了。”田常同意这么办,就让子贡南下去见吴王。

说吴救鲁伐齐

吴国与齐国都是当时的强国。子贡到了吴国,吴王夫差说:“我听说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以铢两之轻,就会失去平衡。今强大的齐国谋取弱小的鲁国,旨在与吴国争霸。我以为,大王你的地位危险了!现在,如果你救援鲁国,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威望。征服齐国,可以从那里获得很大的利益,还可以使强大的晋国也不得不听从你。你名义上是救鲁国,实际上是削弱齐国。这种名利双收的大好事,聪明的人是不会有所犹豫的。”吴王被子贡这一席话说动了心,他对子贡说:“你这个主意不错,但是,我曾经与越国(这时的越国只限于钱塘江流域一带地方)打过仗。越王现在栖身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苦身养士,打算报复吴国。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把军队派去远征齐国呢!你等我消灭了越国以后,再去打齐国吧。”子贡见吴王想伐齐当霸主,只是放心不下越国,就进一步鼓动说:“吴国不如齐国强大,如果你把齐国放在一边去打越国,则齐国早已把鲁国灭掉了。大王正准备打起扶助弱小国家的旗号,如果你讨伐小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这不是勇敢的举动。要是你让越国继续存在下去,正好向诸侯表示你的仁爱之心。为救鲁而伐齐,再给晋国施加影响,诸侯必然都拥戴吴国,你的霸业就可以成就了。大王所担心的是越国,我愿意去见见越王,叫越王派兵跟随你去打齐国,名义上是会同诸侯伐齐,实际上是把越国的兵力抽空,大王无后顾之忧,就可以放心地出兵攻打齐国了。”吴王夫差听了非常高兴,要子贡尽快前往越国。

[var1]

教越韬晦惑吴

越王勾践听说子贡来访,亲身到城郊迎接,并到子贡下榻处探询道:“我们这个蛮夷之国,大夫何以屈驾辱临?”子贡开门见山地说:“我这次劝说吴王为救鲁国而讨伐齐国。要是你本来没有报复吴国的想法,而使吴国产生对你的疑虑,这是笨拙的;如果你确有报复吴国的意图,而使吴国知道了,这就太大意了;假使你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吴国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这是很危险的。这三点是你报复吴国最可忧虑的。”勾践听后向子贡叩头拜谢。5日后,越国的大夫种带着礼物叩见吴王,并转达越王的话说:“听说大王主持正义,除强助弱,将要讨伐强暴的齐国。我请求带领越国全部三千士卒,为大王打头阵。吴王听了这番话,非常满意,并征询子贡的意见:“越王打算亲自跟随我去打齐国,你看可以吗?”子贡当即表示:“不可以。出动人家全国的军队,又让他的国君跟着你,这是不义的。你可以接受他的礼物,同意他派兵参战,越王本人就不必来了。”吴王同意子贡的意见,并对越王的这番友好的举动表示感谢。于是,吴王发九郡之兵讨伐齐国。

使晋备战抗吴

子贡见吴王起兵攻打齐国,自己就去了晋国向晋国的国君说:“我听说谋划不预先商定好,不可以应付非常事变,打仗不事先了解对方,不可以战胜敌人。今吴国与齐国将要开战,如果吴国战而不胜?熏越国必然作乱。要是吴国打赢了,吴王必定将军队转向晋国。”晋国虽然是个大国,但国内大臣之间矛盾斗争激烈,不敢和吴国打仗。晋国国王听了子贡的这番话,十分恐慌,问子贡晋国应该怎么办?子贡建议说:“赶紧修理兵器,训练士卒,以待吴兵。”

[var1]

静观事变坐收渔利

子贡游说四周之后回到鲁国,静观事态的变化。果然,吴王与齐国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取得大破齐国军队的胜利,获齐国七将军之兵而不归,又将军队开赴晋国边境,与晋国军队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相遇。因为晋国早有准备,吴国军队吃了大败仗。越王勾践得到这个消息,立即派兵渡江袭击吴国。吴王赶紧撤兵回防,与越军战于五湖(泛指今太湖一带地方)。三战三败。越军攻入吴国的国都,杀死吴王夫差,消灭了吴国。3年后,越国成为地跨江滩、钱塘,称霸中原的霸主。

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更多文章

  • 春秋末期思想家 “名辨之学”倡始人邓析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思想家简介,春秋时期思想家的故事,春秋末期思想家有哪些

    [var1]简介邓析的法律思想主要有:①反对“刑书”,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主贵族,也反对以子产为代表的继承周礼的新贵族。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私自编了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成文法,把它写在竹简上,叫做“竹刑”。②私家传授法律。传说,他聚众讲学,招收门徒,传授法律知识与诉讼方法,还以类似

  • 燕国著名军事家乐毅如何报强齐伐燕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乐毅伐齐消灭了齐国多少兵力,乐毅伐齐全集,乐毅伐齐算灭齐吗

    公元前318年,燕国相邦子之发动内乱继承了燕王哙的王位,因为子之的执政燕国大乱,此时十分强大的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燕王哙因此被杀,所以后来登基为王的燕昭襄王对齐国恨之入骨,而且把杀父破国的血海深仇铭记于心。但是连番内外战乱,已经让原本不是强国的燕国更加的衰弱,于是燕昭襄王为了招揽天下名士,纡尊降贵礼贤

  • 三国时期魏国五子良将的后代都是谁?全部被封侯,一人战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魏国五子良将,诸葛亮封侯,魏国五子良将都有哪些

    [var1]演义中的魏国五子良将历史上魏国的五子良将为张辽、徐晃、张郃、乐进、于禁。在《三国演义》中,魏国五子良将里的张辽、徐晃、张郃都非常厉害,乐进、于禁有点次。关羽曾经对张飞这样评价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张辽曾经独战东吴猛将太史慈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张辽的武艺之强。张辽不但武艺出众,而且

  • 三国时期吴国排名前六的名将,你猜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吴国名将介绍,三国吴国后期名将大全,三国吴国名将武力排名

    [var1]周瑜作为吴国第一任大都督,他的地位自然无人可比。周瑜是和诸葛亮齐名的谋才,他在吴国享有很高的威望,属于吴国元老级人物。这样一个名将,长期叱咤风云于东吴政坛,他曾经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几十万大军,威震于江南。此人智略兼备,是孙权得以倚仗的名将。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最终却英年早逝。如果

  • 如果刘备不安排关羽守荆州,那么蜀汉能否打败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让关羽守荆州,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关羽与魏国有关系吗

    [var1]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以后,又听从了诸葛亮先取西川的决定,这也正合刘备的心意。因为在他看来,仅仅依靠荆州同曹操和孙权周旋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其他地区谋求发展。于是他选择了和军师庞统,大将黄忠,魏延等人讨伐西川。但这之后,随着庞统在落凤坡下战死,刘备不得不需要诸葛亮和他在一起谋划事务,那么荆

  • 商鞅对秦国有大功,秦惠文王却一上位就把他杀了,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鞅对秦国的贡献,秦国收复失地后多久商鞅死了,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

    [var1]然而,我们都知道,商鞅只在秦孝公时期得到了重用,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一上位就把商鞅逼反,将其给诛杀了。作为秦国大功臣的商鞅,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秦惠文王又为何急着杀商鞅呢?其实,这都是秦惠文王的政治需求。由于商鞅的改革,秦国上下的官吏和贵族都对其有着十足的恨意,其中很多人都十分的痛恨商

  • 战国第一奸臣郭开,他到底害死了多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开害死的名将,赵国的郭开是奸臣吗,战国第一名郭开的视频

    廉颇是当时赵国的一员大将,曾和蔺相如一道为捍卫赵国的尊严和利益立下了汗马功劳,给后人留下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但赵孝成王过世后一代名将廉颇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先是被剥夺了兵权,接着被迫逃亡到魏国,最后流落到楚国渡过了他凄凉的晚年。是谁让一代名将落魄潦倒?主谋就是郭开。郭开是一个擅长吹牛拍马的小人,嫉

  • 三国时期魏国称霸,如果东吴蜀汉联合抗魏,究竟会鹿死谁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时代魏国和蜀汉哪个强,假如蜀汉灭了魏国能打得过吴国吗,魏国与蜀汉

    [var1]假设蜀汉与东吴归并成一个国,我们先将他称之为东汉,东汉会和魏国形成对视。南边四州是益州、扬州、交州、荆州。北边九州是凉州、司隶州、豫州、徐州、兖州、并州、幽州、青州、冀州。南北战略的中间首要在三个位置,东部的合肥淮南, 中部的襄阳荆州,西部的汉中关中。[var1]南边的东汉实力当然还是弱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斩3大重臣?回头再看,原来他真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杀三个重臣,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坚守多少年,诸葛亮死后为刘禅做了什么

    刘禅在公元223年即位,那个时候他才17岁,大赦天下,致力于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国力有所恢复。而且在《三国志》中对刘禅有这样一句记述叫:政有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军政大权都由他的相父诸葛亮决定,自己做好皇帝就行,管一管祭祀的事宜。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昏庸的,因为昏庸的皇帝一定爱大权独揽,不可能放心

  • 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瑜赤壁大战黄盖,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是真的吗,周瑜是如何打赢赤壁之战的

    此时,长江上,两只大军相向而行了,一路是沿江而下自西向东的曹操军团,一路是逆流而上自东向西的孙刘军团,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正史对于这场战役仅仅是寥寥数语,大意就是农历十月,双方在赤壁发生激战,孙刘兵团烧了曹操的战船,大败曹操,曹军当中还发生了很严重的传染病,死伤大半,撤退了。至于三国演义里说的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