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末期思想家 “名辨之学”倡始人邓析生平介绍

春秋末期思想家 “名辨之学”倡始人邓析生平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27 更新时间:2024/1/23 4:19:07

[var1]

简介

邓析的法律思想主要有:①反对“刑书”,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主贵族,也反对以子产为代表的继承周礼的新贵族。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私自编了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成文法,把它写在竹简上,叫做“竹刑”。②私家传授法律。传说,他聚众讲学,招收门徒,传授法律知识与诉讼方法,还以类似讼师身份帮助民众打官司(被戏称为春秋末期的律师)。

生平

子产执政时曾任郑国大夫,是一位具有法家思想萌芽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荀子·非十二子》谈到: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反对将先王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反对礼治的思想家。

欲改旧制,私造“竹刑”。他比子产还要激进,对子产所推行的一些政策不满,曾经“数难子产之政”。甚至对于子产的铸刑书他也多有批评,于是自编了一套更能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的成文法,将其刻在竹简上,人称“竹刑”。晋人杜预说:邓析“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对于竹刑的具体内容,我们虽然不得而知,但从古人的评价即可看出,它是要改变郑国的旧制,既不效法先王,不肯定礼义,也不接受当时国君的命令,只能是体现新兴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东西。

传授法律知识,承揽诉讼。邓析还聚众讲学,向人们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并帮助别人诉讼。《吕氏春秋》说:邓析“与民之有讼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裤。民之献衣而学讼者不可胜数。”相当于收取律师诉讼费,大家发现干这项工作收益不错,于是又纷纷参加他的法律培训班。他擅长辩论,有人称他“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但广大民众对于他的成功却十分敬佩。

在诉讼的过程中,他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在他的倡导下,郑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郑国大乱,民口欢哗。”对当时的统治者造成严重威胁。继子产、子大叔而任郑国执政的姬驷歂对付不了这种局面,于是“杀邓析,而用其竹刑。”他们杀其人而用其法,可见其竹刑的合理性。

另外,晋国的赵盾、赵鞅、叔向、士会等,也具有法家思想的萌芽。赵鞅曾在晋国铸了铁鼎,即将赵盾所作的法典铸在铁鼎上。它与子产铸刑鼎、邓析作竹刑一样,都是法家先驱者制定法律和将法令条文公诸于世的一种重大举措,这是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奴隶制的礼治的否定。与此同时他们还提出过“治国制刑,不隐于亲”,“同罪异罚,非刑也”等主张法律平等、公正的执法原则。所有这些都成为后世法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var1]

两可说

邓析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两可说”。在正统观点看来,这是一种“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的诡辩论,简单地说,就是模棱两可、混淆是非的理论。《吕氏春秋·离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洧河发大水,郑国有一个富人被大水冲走淹死了。有人打捞起富人的尸体,富人的家人得知后,就去赎买尸体,但得到尸体的要价很高。于是,富人家属就来找邓析,请他出主意。邓析对富人家属说:“你安心回家去吧,那些人只能将尸体卖你的,别人是不会买的。”于是富人家属就不再去找得尸者买尸体了。得尸体的人着急了,也来请邓析出主意。邓析又对他们说:“你放心,富人家属除了向你买,再无别处可以买回尸体了。”从这个故事来看,邓析对买卖尸体双方所说的话,确实有一点诡辩的嫌疑,但是,邓析在这件事情中只是一个中立者,所以他没有义务和责任一定要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说话。而且,得尸者和赎尸者各有正当的理由,邓析也没有理由偏袒任何一方。因此,双方在向邓析咨询的时候,他就只能为对方出有利于其权益的主意。邓析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而且反映出他已经具有了相当完整的朴素辨证观念。

在邓析看来,辩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任意胡说,否则就会带来祸患,特别是辩论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所以“两可”虽然不失为一种辩说方法,但不可滥用。

[var1]

赎尸诡论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洧水发了大水,淹死了郑国富户家的一员。尸体被别人打捞起来,富户的家人要求赎回。然而捞到尸体的人要价太高,富户的家人不愿接受,他们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不用着急,除你之外,他还会卖给谁?”捞到尸体的人等得急了,也去找邓析要主意。邓析却回答:“不要着急,他不从你这里买,还能从谁那里买?”

邓析生在春秋末年,与老子孔子基本同时,是战国名家的鼻祖,著名的讼师,他的著作已经失传。

同一个事实,邓析却推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每一个听起来都合乎逻辑,但合在一起就荒谬了。邓析是不是希望他们相持一段时间后,双方都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平衡点?我们只能猜测。

后来,邓析被杀,就是因为子产认为他“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可见,邓析有意强调变化的重要性,这是反对当时奴隶主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不能够和之后惠施忽视静止的诡辩论混为一谈。

子产不胜其辩,故“执而戮之”,战国时已有此说。然而,据钱穆考证,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事在《左传》定公九年,而子产死了已有二十一年,此见《先秦诸子纪年·邓析考》。可见子产还是容忍了他的捣乱,如子产不毁乡校。

更多文章

  • 燕国著名军事家乐毅如何报强齐伐燕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乐毅伐齐消灭了齐国多少兵力,乐毅伐齐全集,乐毅伐齐算灭齐吗

    公元前318年,燕国相邦子之发动内乱继承了燕王哙的王位,因为子之的执政燕国大乱,此时十分强大的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燕王哙因此被杀,所以后来登基为王的燕昭襄王对齐国恨之入骨,而且把杀父破国的血海深仇铭记于心。但是连番内外战乱,已经让原本不是强国的燕国更加的衰弱,于是燕昭襄王为了招揽天下名士,纡尊降贵礼贤

  • 三国时期魏国五子良将的后代都是谁?全部被封侯,一人战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魏国五子良将,诸葛亮封侯,魏国五子良将都有哪些

    [var1]演义中的魏国五子良将历史上魏国的五子良将为张辽、徐晃、张郃、乐进、于禁。在《三国演义》中,魏国五子良将里的张辽、徐晃、张郃都非常厉害,乐进、于禁有点次。关羽曾经对张飞这样评价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张辽曾经独战东吴猛将太史慈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张辽的武艺之强。张辽不但武艺出众,而且

  • 三国时期吴国排名前六的名将,你猜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吴国名将介绍,三国吴国后期名将大全,三国吴国名将武力排名

    [var1]周瑜作为吴国第一任大都督,他的地位自然无人可比。周瑜是和诸葛亮齐名的谋才,他在吴国享有很高的威望,属于吴国元老级人物。这样一个名将,长期叱咤风云于东吴政坛,他曾经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几十万大军,威震于江南。此人智略兼备,是孙权得以倚仗的名将。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最终却英年早逝。如果

  • 如果刘备不安排关羽守荆州,那么蜀汉能否打败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让关羽守荆州,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关羽与魏国有关系吗

    [var1]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以后,又听从了诸葛亮先取西川的决定,这也正合刘备的心意。因为在他看来,仅仅依靠荆州同曹操和孙权周旋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其他地区谋求发展。于是他选择了和军师庞统,大将黄忠,魏延等人讨伐西川。但这之后,随着庞统在落凤坡下战死,刘备不得不需要诸葛亮和他在一起谋划事务,那么荆

  • 商鞅对秦国有大功,秦惠文王却一上位就把他杀了,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鞅对秦国的贡献,秦国收复失地后多久商鞅死了,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

    [var1]然而,我们都知道,商鞅只在秦孝公时期得到了重用,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一上位就把商鞅逼反,将其给诛杀了。作为秦国大功臣的商鞅,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秦惠文王又为何急着杀商鞅呢?其实,这都是秦惠文王的政治需求。由于商鞅的改革,秦国上下的官吏和贵族都对其有着十足的恨意,其中很多人都十分的痛恨商

  • 战国第一奸臣郭开,他到底害死了多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开害死的名将,赵国的郭开是奸臣吗,战国第一名郭开的视频

    廉颇是当时赵国的一员大将,曾和蔺相如一道为捍卫赵国的尊严和利益立下了汗马功劳,给后人留下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但赵孝成王过世后一代名将廉颇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先是被剥夺了兵权,接着被迫逃亡到魏国,最后流落到楚国渡过了他凄凉的晚年。是谁让一代名将落魄潦倒?主谋就是郭开。郭开是一个擅长吹牛拍马的小人,嫉

  • 三国时期魏国称霸,如果东吴蜀汉联合抗魏,究竟会鹿死谁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时代魏国和蜀汉哪个强,假如蜀汉灭了魏国能打得过吴国吗,魏国与蜀汉

    [var1]假设蜀汉与东吴归并成一个国,我们先将他称之为东汉,东汉会和魏国形成对视。南边四州是益州、扬州、交州、荆州。北边九州是凉州、司隶州、豫州、徐州、兖州、并州、幽州、青州、冀州。南北战略的中间首要在三个位置,东部的合肥淮南, 中部的襄阳荆州,西部的汉中关中。[var1]南边的东汉实力当然还是弱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斩3大重臣?回头再看,原来他真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杀三个重臣,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坚守多少年,诸葛亮死后为刘禅做了什么

    刘禅在公元223年即位,那个时候他才17岁,大赦天下,致力于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国力有所恢复。而且在《三国志》中对刘禅有这样一句记述叫:政有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军政大权都由他的相父诸葛亮决定,自己做好皇帝就行,管一管祭祀的事宜。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昏庸的,因为昏庸的皇帝一定爱大权独揽,不可能放心

  • 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瑜赤壁大战黄盖,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是真的吗,周瑜是如何打赢赤壁之战的

    此时,长江上,两只大军相向而行了,一路是沿江而下自西向东的曹操军团,一路是逆流而上自东向西的孙刘军团,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正史对于这场战役仅仅是寥寥数语,大意就是农历十月,双方在赤壁发生激战,孙刘兵团烧了曹操的战船,大败曹操,曹军当中还发生了很严重的传染病,死伤大半,撤退了。至于三国演义里说的草船借箭

  • 刘备用人失误:没用两员大将,一个可抗衡吕布,一个能胜过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与吕布,刘备最厉害的三大猛将,刘备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张飞在坂坡时嚷嚷着要一枪扎死赵云,古城前,又跟关羽动过手。不过,张飞最经典的大战,却是跟马超的那一战。而马超又不亚于吕布之勇。但刘备用人出现2个失误:在自己的阵营中没用两员大将两员大将,一是马超!另一个则毫无疑问是赵云。先说马超,他之所以不被刘备重用,是因马超失去了西凉骑兵和左膀右臂。对于马超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