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惠宗李秉常在为举措有哪些?如何评价?

西夏惠宗李秉常在为举措有哪些?如何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13 更新时间:2023/12/8 5:17:30

李秉常(1061——1086),毅宗李谅祚长子,母恭肃章宪皇后梁氏。毅宗病死后继位。1068——1086在位,共19年。年号分别为乾道(1068——1069)、天赐礼盛国庆(1070——1074)、大安(1075——1085)、天安礼定(1086)。以汉族梁氏为后。

李秉常继位时,年仅8岁,其母梁氏摄政,以弟梁乙埋为国相,将国政一并委以乙埋。乙埋在朝廷大肆排除异己,擢升家族子弟居于要职,形成梁氏专权局面。

母党梁氏的专权,与此前毅宗时期没藏氏的专权有所不同。梁氏是汉人,在西夏皇族中深孚众望。梁太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提出恢复蕃礼,以获得党项族地主贵族的拥护;另一方面对外用兵,欲假军事之名转移其与党项贵族间的矛盾。

1069年7月,梁氏以李秉常名义上表宋朝,请求恢复夏国之蕃礼。这种作法,立即招致宋王朝与西夏国内臣民的不满。梁氏不予理会,一意孤行,对内对外手段更加严酷。李元昊之弟嵬名浪遇精通兵法,熟知军事,谅祚时期曾任国相,为都统军,因对梁氏不满,被罢官流放。是年7月,梁氏因宋朝不肯归还绥州(今陕西绥德),且又断绝“岁赐”,遂发兵进攻秦州,杀死宋将范愿并士卒数千人。时值宋朝第六代皇帝神宗赵顼在位,这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因秦州之故,宋神宗下令禁止宋朝边民与夏民私市贸易,对西夏国进行封锁,引起党项人上下一片恐慌。为摆脱困境,梁氏复用兵于宋。年底,梁乙埋率领大军进攻驻绥德宋军,被宋军击退。1070年8月,梁氏又集中夏国全部兵力,分几路大军进攻宋环、庆等州,宋军败逃。西夏兵入宋境,大肆掳掠而去。

梁氏发动的一系列对宋战争,虽互有胜负;但由于连年的穷兵黩武,大大加深了西夏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1076年,秉常16岁,开始亲自执掌国政。他的亲政理所当然遇到母党梁氏集团极大阻力,因为母党梁氏集团已完全控制了朝廷。1080年1月,秉常在皇族支持下,下令取消蕃礼,恢复汉礼,但因遭到母党势力强烈反对而未能实行。

以李秉常为首的党项人要行汉礼,而以梁氏为首的汉人却要行蕃礼,统治集团内部双方都想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这实际上是激烈的权力斗争的反映。

1081年3月,夏将李清向李秉常建议,将黄河以南土地归还宋朝,与宋结好,可借以削弱梁氏的势力,秉常欣然接受。方拟施行之际,被梁氏得知,于是诱杀李清,又将秉常囚禁于离皇宫五里左右的兴州木寨。这次宫廷政变是西夏皇族与梁氏外戚集团争夺权力的结果。秉常的失位,引起一大批皇族及大多数汉族官员的不满。当时分领右厢兵马的仁多族便与梁氏后族矛盾十分尖锐。统军、附马禹藏花麻向宋朝熙州送达吁请讨伐梁氏、愿为内应的文书。宋神宗认准时机,调集大军,向西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6月,宋神宗以熙河经略使李宪、鄜延总管种谔、环庆经略使高遵裕、泾原副总管刘昌祚、签书经略使王中正,兵分五路,五十万大军围攻西夏。所到之处,夏兵纷纷弃城出逃。宋军连连得胜;夏兵一溃千里,未能组织起一次有效的反击。后梁太后采纳将领意见,坚壁清野,纵敌深入,调集精兵十余万于兴州、灵州一带重点布防,又遣轻骑袭击宋军馈运,断其粮道。宋军刘、高两路兵马重围灵州,凡18日不能克。梁氏令决七级渠水以淹宋军,宋兵溺冻而死者不计其数。宋各路大军皆以粮草断绝先后溃败,仅兵力损失即达40余万。1082年,西夏又于永乐一战大败宋军,杀死宋兵20余万。

西夏在灵州、永乐两次战役中虽获大胜,但亦元气大伤;因战争而导致财用困乏、物价暴涨,大大加深了国内对梁氏专权的不满。梁太后只好于1083年让秉常复位以缓和国内矛盾。但尽管如此,国政仍然掌握在梁太后与梁乙埋手中。梁太后一方面遣使入宋表请称臣纳贡;另一方面又以索要夏国旧有疆土为由,继续对宋边地进行攻掠。

1085年2月,梁乙埋死,其子梁乞逋自立为国相。8个月后,梁太后死,梁乞逋继续掌权,而与皇族的矛盾依然如故。

李秉常,一代皇帝,终其一生,庸庸禄禄,没有建树。1086年7月抑郁而死,终年26岁,葬于献陵(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谥曰康靖皇帝,庙号惠宗。

李秉常死后,其子李乾顺继位,是为崇宗。

标签: 李秉常西夏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御厨:张东官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东官,清朝,历史解密

    张东官,原是苏州织造普福家里的一名厨役,尤擅织造官府菜。清朝康熙、乾隆二帝酷爱游江南,苏州是他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每每皇帝出游,各地官府都会派出精英厨师为皇帝献艺,张东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乾隆的法眼。乾隆皇帝在30年南巡时品尝了他做的菜后,赞不绝口,回京时,也把他带回了北京,成为御厨,安排他在

  • 儒佛道为什么都会尊崇关羽?关羽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崇拜的人非关羽莫属,关羽崇拜在三国时代就开始了。仅其葬礼举世无匹。当年关羽死后,三国同尊: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之礼安葬于当阳;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成都关羽墓。因此民间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中国有三大宗教

  • 刘友与吕雉之间有什么恩怨?为什么刘友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友,西汉,历史解密

    刘友,汉高祖刘邦第六子,在汉高祖十一年受封淮阳王,汉惠帝元年改封为赵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友身为刘邦之子,被封为淮阳王,后汉惠帝刘盈登基为帝,吕后掌权临朝听政,当时的赵王是刘如意,吕后因为刘如意之母戚夫人和刘如意曾经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吕后掌权后,就对戚夫人进行了

  • 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虞仲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虞仲,周朝,历史解密

    虞仲有二,史简有载:其一为周太王的次子、吴太伯之弟,名仲雍,是商末所建吴国的第二任君主。其二为仲雍的曾孙,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排行第二,封在虞国,故称虞仲。《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

  • 为什么吴三桂称帝反清却没有得到汉人的支持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自古少年出英雄,今天我们的主人公也是一名少将。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将领,因其才能出众被皇帝重用。明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崇祯皇帝自杀身亡,当时吴三桂已经册封为“平西伯”了,当时正赶回京城,到了山海关,就已经收到明朝已经灭亡的消息,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吴三桂一直在找帮手,他要寻找一棵大树帮助自己

  • 蔡国始封君:蔡叔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蔡叔度,春秋,历史解密

    蔡叔,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 ,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周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被流放,最终死在流放之地。蔡叔度死后,其子姬胡亦受封于蔡,史称蔡仲。蔡叔

  • 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为什么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为什么都失败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三国的刘备是一位明君,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特别是三顾茅庐把旷世奇才诸葛亮请下山更是传为佳话。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决定出山时,诸葛亮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分析天下大势。这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三

  • 天雄军的将军卢象升,为何会被同僚陷害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出现了一直非常精锐的军队,多次阻挡清军步伐,但是却鲜有人知,这支军队就是天雄军。天雄军是明朝末年最精锐的军队之一,由当时的时任右参政兼副使的卢象升组建,然后卢象升却因同僚的算计最后悲死沙场,这到底是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卢象升,字建斗,生于万历二十八年,是常州府

  • 纳兰容若: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结局注定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纳兰容若,清朝,历史解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容若多希望自己与她也只是初见。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身边的红人,是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容若生来注定富贵,生来注定就有着官爵,可是有谁曾问过,他究竟想要什么?是那些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吗,是那一等侍卫的荣耀吗?纳兰容若剧照容若一生才气,他想要的不多,什么功

  • 如果张辽去蜀汉,能进五虎上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张辽去蜀汉,能进五虎上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中最受大众喜爱的人是刘备,虽然是刘氏皇族旁系的人,好歹也是皇族中人,可以说他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具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就连卧龙凤雏也在他手底下做事,更是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对他忠心不二。关羽一生中最好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