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才女曾昭燏:一生考古却跳古塔自杀,手里还攥着一封善良遗书

民国才女曾昭燏:一生考古却跳古塔自杀,手里还攥着一封善良遗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74 更新时间:2024/3/2 16:23:06

人的一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更可贵的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发挥自己作用的人,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到奉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位女主人公,她终身未嫁,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事业,活出了自己,这位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

被称赞为“才女”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提起曾昭燏这个名字似乎不是那么的熟悉,但要说起清朝重臣曾国藩那是人尽皆知,曾昭燏和曾国藩两人之间是有着什么关系呢?曾昭燏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曾昭燏的母亲有着很先进的思想,更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她的兄弟姐妹们更是各有千秋,术业有专攻,也

更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才促使她更加优秀。

曾昭燏,1909年出生于湖南省,家族是一个官宦世家,因此刚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也有着非常优越的家庭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书香门第的氛围。曾昭燏自小在私塾读书,也有着同别的小姑娘不同的气质,长大后进入南京中央大学进行学习外文系和国文系,几年后出国深造考古学,而后感于国难当头,放弃国外的事业回国效力。

提起才女,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民国才女林徽因,但要说才女曾昭燏那也是毋庸置疑的。曾昭燏不仅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着很高的造诣,在南京中央大学主修外文系和国文系对自己的文学素养也有着很大的提高。

曾昭燏不仅擅长诗词、书法,也在这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她在南京中央大学学习文学时,经常听其恩师胡小石先生的授课,更是善于请教,胡小石先生家里的藏书楼留着曾昭燏刻苦钻研的印迹,他也给了曾昭燏很多的发和建议。

文如其人,曾昭燏的诗词含义深邃,词藻华丽,例如,她的《点绛唇》中一句“小阁飞空,一池碧映垂杨路;绛云深处,听尽潇潇雨。”曾昭燏的散文更是贴近生活,仿佛一本记录生活点点滴滴的日记,她的书法有着别样的气息,字体秀整,雄浑却又秀气,就像她本人一样。

自古文人多清高,但是在曾昭燏的身上,从未有过如此的清高,她是一个质朴无华的才女,纵然有着优渥的家庭背景,她也不会恃宠而骄,相反的她更勤奋努力学习,她要选择自己的生活。像我们一样,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我们成年后的第一课。

一生献给事业

曾昭燏曾在长沙芳艺女校就读,她的堂姐曾宝荪在当时任这个女校的校长,曾宝荪一生未嫁只为女子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大概是受了堂姐的影响,曾昭燏亦是一生献给考古事业。

曾昭燏在英国和德国深造考古学,1939年3月至1940年9月发掘马龙遗址、佛顶甲乙二遗址,龙泉遗址等5处,获得大量文献资料,这是中国第一次运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进行的“锄头考古”,她所取得的成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当年国民政府将有价值的文物打包,提前运往了台湾,得知这一消息,曾昭燏既着急又愤懑,她立场坚定表示“运出文物,在途中或到台后,万一有何损失,则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她曾多次表明文物迁往台湾是不合适的,1949年写信并呼吁要求将已运走的文物运回大陆。

当时很多名流都已奔赴台湾,也曾有人劝说曾昭燏赴往台湾,她拒绝了。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南京博物馆担任副院长,一心一意守着这些文物,当有人问起她时,她笑着说自己是嫁给了博物院。如此坦然的心态,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呢?

曾昭燏认为婚姻是女子的坟墓,现代女性亦有这样的思想。有很大一部分女性并不想成为全职太太,而是想要有自己的事业,

即便是成家后,也要有自己的一项赚钱技能,

如果一味的靠男性赚钱,这样自己的另一半也会有很大的压力,渐渐地就会失去初心,拥有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失之坦然,得之安然的状态,才是每个人应该有的。

跳塔自杀留遗言

曾昭燏有着很不错的家庭背景,达官显贵书香门第,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曾昭燏家道中落,在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的双重打击下,曾昭燏患上了抑郁症。1964年的一天,司机来接曾昭燏出院,她说想要去看看灵谷寺,这一次的参观变成了她人生的终点。

曾昭燏下车后脱下大衣给司机,说想要单独一个人进去走走,司机略感情况不妙,但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曾昭燏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上灵谷塔,独自一人爬上顶层,毫不犹豫纵身一跃跳了下去,她就像是早已决定好的一样,看不出丝毫犹豫,像一朵瑰丽的彩云飘然而下,在这座塔上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终年55岁,未曾婚嫁,未曾有子女。

事后,人们在曾昭燏交给司机的大衣口袋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8个字让人悲痛,上面写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这就是曾昭燏,一位传奇女性,一位质朴无华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女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要将自己的最后一点作用发挥出来,也不能拖累无辜的司机。对于曾昭燏而言,离开这个世界并不是不得不走,而是她想要离开。

“高才短命人谁惜,白壁青绳事可嗟。”这是对曾昭燏短暂而又才华横溢的一生的描述。曾昭燏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考古学,奉献给了国家,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孟子所传达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范仲淹在岳阳楼所发出的感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为世人留下的千古佳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人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就像曾昭燏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擅长揣摩皇帝的和珅,会倒台被嘉庆帝抄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庆帝处死和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嘉庆帝怎么处置和珅的,和珅为什么不和嘉庆帝搞好关系

    和珅第二,和珅贪污腐败金额太过巨大。没有皇帝保护的和珅,拥有如此庞大的财产,如小儿持金过闹市,必然会被觊觎。第三,在乾隆后期到嘉庆登基时,清朝的国势属于衰落的趋势,国库库银不足。新上任的嘉庆帝迫切需要大量金钱来稳定政局和巩固权势。拥有如此庞大财产的和珅,自然是出头鸟。乾隆第四,和珅与未继位时的嘉庆帝

  • 征集数十万大军,耗费近亿两白银,乾隆为何发动的大小金川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打大小金川,乾隆几年收复大小金川,乾隆与大小金川的战争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号称有“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他的十全武功之二——大、小金川战役,到底是怎样的两场战役?为什么乾隆会动用数十万大军、耗时数年之久呢?清朝时期,位于四川西部的藏族组成了18土司。如同历朝历代一样,清朝入关占领天下之后,这18土司也顺理成章的归顺了清王朝。当然,与设立郡县的内地

  • 和珅救灾时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却对他称赞不已,后来还被世人肯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是怎样救灾的,皇帝为什么用和珅救灾,和珅救灾干了一件丧尽天良的事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乾隆年间,在一个地方出现了这样一幕:成群的灾民在排队等着吃赈灾粮,到了锅前,有的人却摇摇头走开了。你看到这样的景象可能会以为是锅里没粮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有的灾民吃完粥之后,碗里竟然剩下了一层沙子。而放这些沙子进去的人,正是当朝大

  • 雅克萨之战后,康熙有实力继续进攻,灭亡沙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雅克萨之战是民族英雄吗,雅克萨之战康熙说的话,雅克萨之战康熙为何亲征

    雅克萨之战,是发生在清康熙年间,即公元17世纪后期的一场清朝与沙俄之间的战争。对于沙俄而言,雅克萨之战不过是一场并不起眼的战争,它发生在距沙俄首都莫斯科万里之遥的黑龙江流域,沙俄参加的人数不过几百人,而且并非正规军。雅克萨之战仅仅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武装移民战斗,对于沙俄而言,这就相当于一场荒僻边境的村

  • 乾隆皇帝时,大清朝为何是超级大国,你看乾隆帝都做了多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野史一分钟读懂乾隆,乾隆皇帝一生详细讲解,乾隆皇帝最真实的样子

    如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都不如乾隆皇帝时期的清朝在世界上的地位,清朝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而在这其中乾隆皇帝也的确是功不可没。那么乾隆时期的清朝为什么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呢?当时的清朝又具体强大在哪些地方呢?乾隆皇帝又作出了哪些贡献呢?01实行仁政却不软弱的皇帝大多数人对于清朝前期的误

  • 皇太极死后,八旗的势力分成了几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极死后八旗的势力,皇太极死时八旗旗主,皇太极死的时候八旗谁控制

    皇太极然而,不知是死亡太过突然还是生前有什么打算,皇太极在继位的十几年间,从未明确确立过继承人。因此,随着皇太极的暴毙,八旗集团内部开始变得波云诡谲。围绕皇位,各方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那么,皇太极死后八旗集团的势力分成了哪些部分?皇太极时期,清朝最为核心的力量就是女真人为主的八旗集团,自然,八旗的

  • 清朝灭亡后,满清八旗子弟的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满清八旗制度,清朝末期八旗子弟生活,清朝的八旗子弟生活在哪儿

    八旗当武昌起义爆发,最终推翻了没落的清政府后,满清八旗也彻底失去了赖以获得特权的后盾。八旗子弟们也没有他们的“铁杆庄稼”。没有了政治特权,也失去了经济依仗,这些满清八旗子弟们最终靠什么生存,生活的又怎样呢?八旗子弟大家总是视满清八旗为一个整体,事实上,满清八旗的两极分化丝毫不弱于汉人,甚至犹有过之。

  • 清军入关是以寡敌众吗?为何清朝占领天下如此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入关地图,清朝入关是哪一年,清朝哪一年入关的

    光看人数,似乎关内的各方势力,实力十分强大。无论是南明还是张献忠、李自成,乃至于其他关内的军阀和土匪流寇,军队的数量都数十万计,尤其是南明和李自成,更号称百万大军。满清八旗但是,这所谓的百万大军,水分极多,战斗力更是只能堪比乌合之众。例如,曾昙花一现般建立政权大顺的“闯王”李自成,虽然号称百万大军,

  • 传说慈禧太后出身山西长治,慈禧到底是不是汉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太后的出身,真实的慈禧太后简历,历史上的慈禧太后真实原型

    慈禧太后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就是:慈禧本是山西省长治县西坡村一个农民的女儿,名叫王小谦,由于家庭贫困,四岁时被卖给上秦村一个宋姓的家庭,改名为宋龄娥,然而宋龄娥依然没能有一个稳定的家庭生活,12岁时再次被卖给了潞安府知府惠征,成为府上的丫鬟,并再次改名字为玉兰。山西省长治县西坡村然而主角终究是主角

  • 清末中法战争,面对镇南关大捷,李鸿章为何却选择乘胜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镇南关之战,广西镇南关大捷,李鸿章战争纪实

    李鸿章面对胜利,以李鸿章为首的清政府却主张乘胜求和,导致法国彻底占领了越南,并将广西等西南地区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无数人痛惜“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面对少有的对列强战争的胜利,为什么李鸿章却会主张乘胜求和,而并未扩大战果呢?镇南关大捷第一,李鸿章认为中法武器装备差距太大。曾国、藩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