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的职位有多玄幻?4个总裁、24个丞相堪称“古今大杂烩”

太平天国的职位有多玄幻?4个总裁、24个丞相堪称“古今大杂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4/1/22 18:02:22

中国历史上历朝几乎都有农民起义,农民作为底层的阶级,他们面临统治者的压迫,要承担繁重的劳役,因此这一阶级会企图通过起义来推翻统治者的统治。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大都可以用官逼民反这四个字来概括。目前有记载的第一次农民起义是爆发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因为秦二世的残暴,他们决定揭竿而起,建立了“张楚”政权。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熟悉的《水浒传》就是以宋朝一次农民起义为原型,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被迫落草的无奈,以及梁山好汉之间的忠义,将底层人民刻画得十分形象。

规模空前宏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政权的最终建立

清朝末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王朝统治日渐昏庸腐败,这时很多的起义活动开始爆发,其中一场农民起义震惊了朝野、震惊了中国、甚至是影响了世界,这场农民起义就是太平天国运动。阶级矛盾的激化,贪官污吏不断地压迫百姓,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困扰,广大劳动人民陷入了饥饿的困境。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者是洪秀全,他曾多次在广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均落第。于是开始和自己的表亲族弟在两广一代传教,成立了拜上帝教,渐渐地他们的信徒人数倍增。

1850年洪秀全带领教会的成员在广西桂平县编结成军队,正式开始和清政府之间的武装对抗。1851年3月,洪秀全在广西登基称太平王,之后又称为天王。太平天国为了赢得下层人民的支持,声称要实现农民的土地公有制,并且发表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政治纲领确实在当时代表了农民的想法,但是这些纲领也都只是纸上谈兵,最终根本无法实现。

1852年,太平军开始北上和清政府对抗,但是大都以失败告终。终于在1853年时连续攻下了武昌和今天的南京,这年的三月,洪秀全在黎民百姓的欢迎下进入了金陵城,并宣布定都金陵,与清政府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正式在南京建立。

太平天国职位设置无比玄幻,竟然还有四大总裁

1983年和1984年这两年是太平军的全盛时期,他们在与清政府的军队对抗中取得了很多的胜利,攻下了南京周围的一些城市。

全盛时期的太平军官员设置也是相当玄幻,相当繁琐的,天国总裁共四人,洪仁玕、蒙得恩、陈玉成、黄期陞。其中陈玉成被俘后,大骂胜保“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本总裁在天朝是开国元勋,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你一条性命。我怎配跪你?好不自重的物件!”。还设置有二十四个丞相,分着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每一官又分有正、又正、副、又副四个人,总计是二十四个人。

杨秀清被洪秀全称为“东王”,也称“九千岁”,杨秀清一开始只是普通的成员,但是1847年拜上帝教受到了广州当时地主的压迫,杨秀清站了出来稳定了人心,巩固了拜上帝教。也正是这次让他得到了洪秀全等人的信任,后来又在金田起义中成功,杨秀清的地位逐渐上升,洪秀全登基后,封杨秀清为“东王”。

西王萧朝贵大约在1846年加入的拜上帝教,他和杨秀清是好友,萧朝贵在前期也是大力发展教会成员,不断神化洪秀全的地位,和杨秀清一起安定了局势,洪秀全也将二人看作自己的左膀右臂。

南王冯云山和洪秀全从小是同学,一开始便跟随洪秀全一起成立了拜上帝教,冯云山甚至是因此抛弃了家庭,离开了家乡,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北王韦昌辉本来家境富裕,但是不满于清朝的统治,偶然间他遇到了冯云山,两个人相谈甚欢,于是韦昌辉便跟随他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韦昌辉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投入到了起义中,参与了各项军事和政治指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农民起义最终失败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都是农民,他们看到政权发展形势良好,很快太平军内部就有了争斗。四大天王中的杨秀清企图希望自己可以代替洪秀全成为太平天国的皇帝,于是有了篡权夺位之意,被洪秀全知道后诛杀了杨秀清及其家人。

之后内部的争斗并没有停止,也使得太平天国内部的高层之间互不信任,产生了嫌隙,最终导致三王被杀。这件事情称为“天京事变”,也可以看作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太平军的失败也成为了板上钉钉的结局。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战火重新对准了清政府,但是清政府此时开始联合洋人一同抵抗,企图尽快结束这场农民起义。太平军连连战败,不敌清政府和外国军队,很多的太平军将领被俘牺牲,之前攻下的城市也一个个地被占领。

1863年天京被清军围困,洪秀全在城中没有粮食最终病逝,他的儿子洪天福贵继位。但是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是弹尽粮绝,无还手之力,最终的结局必定是全军覆没,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在经历了14年的时间后被清政府消灭。

太平天国的失败其实是必然的,因为不论从时代、阶级局限性还是战略上都有很多的问题。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是农民,他们大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贫穷地位而反抗。

尤其是在定都天京之后,权力的膨胀和对金钱权力的渴望,让他们内部产生了争斗,最终导致内部四分五裂,领导核心都已经内乱崩溃,还如何可以团结起来攻打强有力的外敌。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切实地革命纲领,没有准确地方向定位,只是知道推翻清政府,将他们的局限性完全地暴露出来了。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所以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历史功绩和失败教训,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历史功绩,不能否认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因为它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的成功送去了经验,正是一次次顽强的、不屈服的反抗斗争,粉碎了侵略者的侵略企图,拯救了近代的中国。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为什么最终会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褚英之死,努尔哈赤为什么杀长子褚英,褚英墓

    褚英剧照褚英生于明万历8年,是努尔哈赤21岁时生下的儿子,他也是努尔哈赤第一个儿子,同时还是努尔哈赤的嫡子。因此,尚未起兵的努尔哈赤对他的这个儿子十分的钟爱。不过很快,在褚英四岁之时,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就正式起兵,开始了他征战一生的生涯。正是在刀光剑影的战争之中,褚英逐步长大,也逐渐成为建州女真的一

  • 清朝一将领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带兵的将领们,都在战争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至今仍被翻译为多国语言,供世人研究学习。清朝太平天国时期,就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位将领带兵巡逻时,见城墙下的青草颜色异常,就下令手下官兵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这位将领就是太平天国的李秀成,惨叫声

  • 重庆修路挖出一清朝“碗墓“,获2000多个青花瓷碗,专家却闷闷不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重庆古墓青花瓷,重庆哪里发现青花瓷古墓,重庆挖出清代的古墓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杜牧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管是古物还是文献都是数不胜数的,也给悠久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繁星点点。尽管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依旧佩服古时候人们的智慧。形形色色的劳动工具为我们当今生产工具的改革做下了铺垫和基础;学习诗歌和文章是我们在提高文化素养时不可或缺的;各种建

  • 为什么矛盾重重的英法日俄美等列强,会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法侵华战争时间表,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目的,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起始标志

    八国联军侵华的八国联合军声势浩荡,迅速攻陷首都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亡西安。八国联军处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从紫禁城、颐和园、各衙门王府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曾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1年9月7日

  • 民国四大军校之一的东北讲武堂,都有哪些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四大军校名单,民国最牛军校在哪里,民国顶级军校有哪些

    东北讲武堂民国短短的38年间,军校、讲武堂和各种军事培训班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和各方势力。而在这些军事院校中,以四大军校最为著名,它们分别为: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云南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这四大军校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民国四大军校之一,位于东三省的东北讲武堂,是中国最早筹建的现代化军校之一。

  • 清朝时八旗有除了满洲八旗,还有汉军旗,汉军旗是个什么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八旗汉军真实地位,汉军八旗的地位有多高,汉军八旗分别指的是哪

    八旗除了将蒙古人编入八旗,设立八旗蒙古外,东北地区处于女真人统治范围内的汉人,也逐渐被编入了八旗。天聪五年,皇太极先编了一个汉军旗,到崇德七年,皇太极完成了汉军八旗的编制。正式形成了以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三部分组成的八旗制度。八旗很多人对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有错误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蒙古八旗”

  • 清朝是如何征服蒙古的?为何能把蒙古牢牢掌控在手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怎么治理蒙古的,清朝对蒙古的政策最成功,清朝蒙古军队图片

    事实上,从清朝的前身后金开始,清朝始终就没有停止与蒙古的战争。清朝与蒙古诸部的战争,从努尔哈赤崛起之时一直到乾隆年间彻底覆灭准噶尔汗国,足足历经了上百年的时间。清朝巅峰疆域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之后,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就成为东北地区最具实力的政权。同时,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及

  • 乾隆禅位后,带新帝祭拜九岁孩童,作为皇帝,嘉庆为何行跪拜大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禅位嘉庆真实原因,乾隆为什么给嘉庆禅位,乾隆禅位后的嘉庆登基

    据《清史稿》记载,在乾隆正式立颙琰为太子后不久,就带着颙琰一起到了天津朱华山,祭拜一名九岁便夭折了的孩子。更奇怪的是,乾隆要求颙琰对这名孩子行君臣跪拜之礼。要知道颙琰不久后便会成为皇帝,这个孩子到底是谁?能让未来的皇帝行如此大的礼呢?这个早殇、却接受皇帝弟弟大礼跪拜的孩子,便是乾隆的第二子,富察皇后

  • 乾隆对小舅子傅恒颇为喜爱,7年时间官居一品,他拼的不只是家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与傅恒,乾隆和傅恒的故事,历史上傅恒和乾隆关系好吗

    王安石说:"材之用,国之栋梁也。无论是战火纷飞、马革裹尸的年代,还是路不拾遗、海不扬波的太平盛世,都离不开人才。如果一个人才可以被统治者所重用、得以尽展其才,这无疑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着难以预估的好处。2018年,火爆全网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富察·傅恒一角受到大众的喜爱。戏剧源于生活,历史上也确有

  • 清朝灭亡后,欠列强的大量赔款是如何处置,还需要继续赔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对外赔款一览表,清朝灭亡后如何赔款,清朝时期欠列强赔款怎么办

    部分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廷和平退位,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虽然孙中山曾经提出了取消“满清时代辱国之措施”,但是为了争取列强的支持,再加上自身实力不足,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后来的国民政府依然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而赔款也继续支付。总统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政府代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