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晚年治国的一剂猛药:重创士族逼死陆逊,却为亡国埋下伏笔

孙权晚年治国的一剂猛药:重创士族逼死陆逊,却为亡国埋下伏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2/5 21:07:54

正因如此,孙权才能先后在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中胜出,并奠定了江东集团的地位。不久之后,孙权也建国称帝,史称吴大帝。但在此之后,孙权的表现却令人摇头。人过中年的孙权,不仅丧失了年轻之时的锐意进取之心,而且还出现了昏聩无能的征兆。在孙权晚年,他在治国方面上下了一味猛药,不仅逼死了陆逊,还重创了江东士族集团。但后果非常严重,因为药效太猛,孙权此举为江东灭亡带来了深重隐患。

打压士族——孙权挑起党争

孙权晚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闹得不可开交,不少人因此觉得,这是孙权晚年昏聩的一个具体表现。不过按照笔者观点,孙权对当时的东吴局势,还是有一定清晰认知的。其关键之处便在于——继承人太年幼了,而江东士族的影响力又太大。在此情形之下,孙权难免不会担心,在自己死后,江东士族还能初心不改的辅佐自己的继承人吗?这个答案,连孙权本人都不确定。

原本在此之前,孙权将自己的希望都放在了长子孙登身上。后者不仅少年聪慧,行事也非常果决、明智,颇有孙权早年的风范。可惜天公不作美,孙登过早夭折了。国本问题事关时局动荡,所以孙权只好暂立三子孙和为了太子。《三国志•孙和传》有记载,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很受孙权喜爱,再加上孙和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裴松之注引《吴书》便说提到:“(孙和)讲校经义,综察是非,及访谘朝臣,考绩行能,以知优劣,各有条贯。”不难发现,在孙权心里面,他对孙和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孙权还有试探的心思,于是他对鲁王孙霸有了过多恩宠。《三国志•孙霸传》记载:“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于权耳。”这边孙和当上太子,进了南宫;而鲁王孙霸便直接进了西宫。而且两人的待遇,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样一来,不仅孙霸自己会有野心,一些想着攀附权贵的世家子弟,也难免会有些异样的想法。

逼死陆逊——江东士族重创

鲁王孙霸还有一个同盟,是颇受孙权宠爱的长公主孙鲁班孙鲁班后嫁给东吴名将全综为妻,故而史称其为全公主。全公主和王夫人有仇,所以她顺带着便记恨上了太子孙和。据《资治通鉴》记载:“吴主欲立王夫人为后,公主阻之。恐太子立怨己,心不自安,数谮毁太子。”在此情形之下,南鲁党争也逐渐蔓延到了朝堂之上。

本来在一开始,不过是一些不求上进的世家子弟在一起结党营私。杨竺、全寄(全综之子)等人,是鲁王孙霸的忠实党羽,而陆雍(陆逊之侄)、张休(张昭之子)、顾谭(顾雍之孙)等人,是坚定的太子支持者。南鲁党争期间,东吴局势陷入一片混乱。甚至有不少朝廷重臣,都卷入到了其中。值得玩味的是,以陆逊为首的江东士族集团,是支持太子孙和的,而全综、步骘等皇亲国戚,则是孙权暗示之下,选择支持鲁王孙霸。

裴松之注引《吴录》记载:“全琮父子屡言芍陂之役为典军陈恂诈增张休、顾承之功,而休、承与恂通情,休坐系狱。”在孙权的有心偏袒之下,支持孙和一方的江东士族,遭到了严重打压。陆逊作为士族集团的领袖,也曾向孙权上书,希望他能维护太子的正统地位,可孙权不予理睬。在全公主和鲁王孙霸的构陷之下,太子孙和最终被废,而陆逊等人也受到株连。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

宗亲掌权——东吴乱象纷呈

早在孙策统治江东之时,他便花费很大功夫,将名望很大的张昭请出山。在后者的联系下,江东士族最终和孙氏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治理江东。事实上,在孙权在位前期,他的权柄的确受到了江东士族的一部分制约。更让孙权为之忌惮的,吴郡四大家族更是互相联姻,达成了利益共同体。经过多年的发展,顾、陆、虞、张四大家族在江东内部,早已是根深蒂固。而作为士族代表的陆逊,经过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后,更是在东吴享有崇高的声望。

所以为了打压士族,孙权只好下了这一剂猛药。从结果上来看,药效不错,江东士族也受到了重创。但可惜的是,药效太猛了。江东士族的失势,也让孙氏宗亲独占了朝堂。孙权死后,少帝孙亮继位,但此时的东吴朝堂,先后有诸葛恪孙峻孙綝、全公主等人乱政,为江东集团带来了长达十几年的动荡。在此期间,孙亮更是直接被残暴的孙綝给废掉,换成了看上去比较老实的孙休

吴景帝孙休继位后,还是颇有明君风范的。他先是采取雷霆手段,将乱政的宗亲给彻底除掉,随后又在东吴兴办教育。不过很可惜,孙休继位不久后,便暴毙身亡了。因为孙休的继承人年纪太小,而群臣为了防止再出现权臣干政的现象,遂命人将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拥戴成了新帝。

孙皓继位初期,表现是很不错的;但没过多久,他滥杀无辜、残暴不仁的本性便暴露了出来。正因如此,江东士族对孙氏失去了最后一点信任。讽刺的是,缺少了江东士族的支持,西晋仅仅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便轻易越过了长江天堑,来到了建业城下。三国时代最后的幸存者东吴,就此宣告灭亡。

参考书籍:《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孙权平定江夏,为何用了五年时间?有一个人的作用不可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几年的努力,境内的贼寇被悉数剿灭,整个江东的局势也趋于稳定。在剿贼的整个过程中,孙权的军队得到扩充和战争的磨练,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最为关键的是:在此期间甘宁的归顺,对于孙权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促进了再伐黄祖的进程。其实在孙权集中精力处理境内事物的时候,黄祖也没闲着。据《三国志•周瑜传》中

  • 孙坚战死襄阳,孙策承父业平定江东,这个期间孙权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孙策孙坚谁出生最早,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孙坚孙策和孙权是什么关系

    在现实的史料当中,孙权确实是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继承了父兄的遗志,成了东吴之主。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演义还是史料都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其中的差别在于,孙权幼年的经历,史料和演义及电视剧中的描述却大相径庭。在《三国志•吴主传》中,开篇对孙权的记载,就用了这样一句话:“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

  • 蜀汉灭亡时场面有多惨烈?皇帝受辱太子被杀,两大盖世名将被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蜀汉灭亡真实过程,蜀汉灭亡后的悲惨现状

    蜀汉后主刘禅晚年宠信宦官黄皓、奸相陈祗,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导致国事日非、民怨四起。在这种情况下,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结果当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于剑阁,劳而无功并准备撤军之际,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一举袭占军事重镇江油。消息

  • 蜀汉有五位尚书仆射,一位来自四川绵阳,一位来自河南南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蜀汉十大历史人物,蜀汉政权的尚书,三国时期尚书仆射是什么官

    在三国之中,曹魏与蜀汉都设有尚书仆射一职。曹魏集团一般常设两位,分左、右仆射,蜀汉集团常设一人。据不完全统计,蜀汉集团中曾有五人担任过尚书仆射一职。其中,二人是功臣之后,一人是汉末时期的四川籍名士,一人是汉末河南籍名士,还有一人履历不明。由于史料中对这六人的任职时间及工作期间的主要事迹未做详细记载,

  • 湖北省籍三国四大名将:孝感市枝江市各一人,襄阳市二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湖北名将全部名单,湖北宜昌有哪些三国名将,湖北省十大名将排名

    孝感市籍的三国名将名叫黄祖,是汉末荆州割据诸侯刘表的心腹爱将。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只身来到荆州担任刺史。在以蒯越、蔡瑁为首的荆州豪族的支持下,迅速取得了荆州的控制权。积极支持刘表稳定荆州的黄祖家族也得到了刘表的高度器重,不久后被任命为江夏郡太守。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在袁术的怂

  • 汉末最神奇的预言家:算出东汉灭亡时间,却被刘备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时期预言家,东汉灭亡的征兆,导致东汉灭亡的事件

    此人名叫张裕,字南和,是蜀郡人。张裕早年间为刘焉、刘璋效力,被任命为从事。刘备占领益州后,加封张裕为益州后部司马。当时,益州还有一位著名的图谶“专家”,此人名叫周群,深得刘备新任,不过张裕的能力远在周群之上。当时,刘备准备派遣军队北上,攻打汉中地区。刘备先向周群询问,周群回答道:“当得其地,不得其民

  • 赤壁之战后,孙权夺取荆州南郡,他为何将其借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赤壁之战后刘备怎么占据荆州,赤壁之战后刘备如何占领荆南四郡,孙权南郡

    一、借南郡之前的荆州地区的形势东汉时期,荆州共有七个郡,分别是南阳、南郡、江夏、桂阳、武陵、零陵、长沙。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战败,但依然占有南阳郡以及南郡北部的襄阳地区;孙权则占领了江夏郡以及南郡大部分地区;刘备则向南发展,攻取了荆州南部的桂阳、武陵、零陵、长沙四郡。所以,此时的荆州实际上被孙权、刘

  • 湖南省籍曹魏五大名臣:长沙市三人,永州市二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桓阶。桓阶,字伯绪,今湖南省长沙市人。桓阶早年在郡里任职,孙坚任太守时将其举荐出仕,被东汉朝廷任命为尚书郎,后因父亲病逝回家守孝。孙坚在荆州战死后,桓阶为了报答当年的举荐之恩,只身面见刘表,请求要回孙坚的尸身为其送丧。刘表感念桓阶的仗义之举,同意了桓阶的请求,让他带着孙坚的尸体与灵柩平安离开

  • 蜀汉的四征将军,任职将领共有十位,其中一人投降了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蜀汉,四征将军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刘备秉承汉制,依旧坚持四征将军为杂号将军。不过从担任过此职的名将来看,四征将军相当于是蜀汉的人才预备营,有不少将领,后来都成了蜀汉的中流砥柱。另外,蜀汉也没有征东将军,或许是因为蜀汉的唯一一次东征,还是刘备亲征伐吴,根本不需要征东将军这一职位。1、征南将军

  • 湖北宜城市籍蜀汉五大名臣:两位浴血疆场,一位被诸葛亮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襄阳三国名将排名,湖北宜城五大名臣,山西三国十大名将

    第一位:马良。马良,字季常,蜀汉集团早期名臣。马良兄弟五人,都以才华卓著声名远播,被乡民称为“马氏五常”,而马良又是众兄弟当中最有特点的一个,其眉宇之中长有白毛,有“白眉最良”之称。刘表控制荆州期间,马良一家与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关系密切,诸葛亮年长几岁,马良尊其为兄。刘备占领荆州后,礼聘马良出仕,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