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当了30年的皇帝?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当了30年的皇帝?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55 更新时间:2023/12/19 6:36:42

诸葛亮于234年10月8日病逝,而刘禅的在位时间为223年—263年,诸葛亮去世后,中兴大汉的事业便交到了诸葛亮和刘禅的肩上。刘禅通过他的手腕将蜀汉井井有条维持了30年,在他的治理之下,蜀地不仅没有发生什么叛乱,百姓还能安居乐业,这在当时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直到邓艾率军兵临城下后,刘禅才选择开门投降,也即蜀汉最终灭亡。对于刘禅可以在诸葛亮去世后依然坐稳江山近30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禅并不是昏庸无能的皇帝。换而言之,扶不起的阿斗,是一种丑化,和真实历史上的阿斗相去甚远。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他的品行。

刘禅本人其实是非常聪颖的,就连诸葛亮都夸奖过他有天资。刘备也赞誉过自己这个儿子有容人之量。他对待诸葛亮一直都非常敬重,对待其他朝臣也都仁慈,虽然很多人说其实他在位的时候,对于诸葛亮的建议,基本上刘禅都是言听计从,几乎没有更改过其意见。因为蜀汉的弱小,刘禅非常懂得要团结的道理。一直被诸葛亮压制,按照一般被重臣压制的皇帝来说,一旦自己掌权肯定是会清算的,但是你从他对待诸葛家人,重用诸葛瞻上就能看出,他并非刻薄寡恩,相反还是一个非常顾念旧情之人。

刘备爱民,刘禅在蜀国将破的时候之所以不拼死一搏而选择投降,是因为他也不想枉送将士官民的生命。他去到魏国之后,能够做到放下架子取得魏国高层的信任,最后得以善终,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反倒是那个东吴的孙皓,去到魏国之后不久就被弄死了,为什么,太倔了让魏国顾忌呗。

其次,关于他治国的能力。

他接手蜀汉的时候的,外部环境其实非常恶劣,魏吴都盯着这他这个幼主,伺机吞并,而内部,虽然有诸葛亮,但是和自己父亲那时候的局面相比,其实国中已经无多少人才可用。面对这样的乱局,你看他做什么荒唐事情了吗?并没有,相反他闭关休养、重视农耕、修复与吴国关系,任用蒋琬费祎姜维、诸葛瞻等贤臣良将,同时还特别重视团结内部,通过联姻的稳定内部政权。这些难道会是一个只知道玩乐之人所能做到的吗?所以我们之前一直认为的他昏聩,只靠诸葛亮帮这样的看法其实是有偏见的。

最后,再说有利的外部环境。在他治下,虽然国家不似从前那般强大,但是政权相对比较稳定,内部没有大的动荡和夺权的现象出现。当时因发生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和曹魏皇室争夺权力,从而使得魏国多年处于内乱之中。国内的事都没有解决,就更加不可能去对付蜀汉了,给了刘禅喘息安稳的时机。这也正是他能够长期在位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整整四十一年的时间,蜀汉虽然总是偏居一隅,却从没有过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无论是对蜀汉的管理上,还是对魏吴的外交上,刘禅即使没有大的功绩,但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平庸之人,虽然后期他重用黄皓等小人,可并没有如历史上那些宠信宦官的皇帝那般做出动摇国本的行为。蜀国灭亡是大势所致,并非他一个人的过错。

更多文章

  • 说一说法正与诸葛亮的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法正简介,法正跟诸葛亮谁官职高,诸葛亮和法正哪个厉害

    首先,法正与诸葛亮是有差距的,两人不在一个层面上。无论从名气还是后世的影响,法正都无法与诸葛亮相比,差距之大,不是一星半点儿。咱们先看看法正其人: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初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屡献奇策,深受刘备信任和

  • 神童献上10计,曹操仅用1计就成功破城,曹操为何还是没留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兵败后的锦囊妙计,曹操三十六计详解完整版,谁给曹操出的连环计

    导语:曹操在河北吞并袁绍的领土之后已经成为了天下最强的诸侯,等三军将士修整好后开始南征,此战目标就是荆州。当时的荆州牧是刘表,荆州被他治理得非常繁荣。但刘表的性格并不适合在乱世中生存,他得知曹操带着几十万大军南征荆州之后,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刘表的继承人刘琮在母亲的建议下向曹操投降,曹操兵不血刃拿下

  • 秦始皇死的那年,连续发生三件怪事,其中两件事有点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临终三大怪事,秦始皇死亡前三件怪事,秦始皇临终前的3件怪事

    秦始皇死的那年,也就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36年)的一年之内,连续发生三件怪事。据《史记》记载,首先是当年出现“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古人把“火星”称作“荧惑”,“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的“天蝎座”,而荧惑守心的出现则被称为大凶之兆,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的情况就是皇帝驾崩。同年有一块陨石在东郡地区(

  • 明明是三国并立,相对于曹魏、蜀汉,为何没人尊东吴为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魏蜀汉东吴,曹魏和蜀汉东吴的差距,为何曹魏蜀汉与东吴能够三足鼎立

    上图_ 三国地图曹魏:以谶纬为核心构建“三代禅让”的天命说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传统政治中,“天命”是一个政权最为重要的立国之本。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以董仲舒“天人感应”理念为基础所建立的天命说,成为历代政权所最为重视的正统渊源,正所谓“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而

  • 捋一捋诸葛亮的兄弟子侄们:诸葛瑾、诸葛诞、诸葛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和诸葛恪谁聪明,诸葛亮与诸葛瑾是亲兄弟吗,诸葛瑾和诸葛恪什么关系

    父亲诸葛圭早逝,其兄诸葛亮与诸葛均及两名姊姊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长。诸葛玄曾受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后来被朱皓取代。兴平二年(195年)诸葛玄便带着孔明及其姊弟去荆州投靠了在襄阳的刘表。后来诸葛玄死在了荆州刘表处。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便带其弟诸葛均躬耕陇亩,后来刘备来到荆州投靠刘表,才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 徐福、杨贵妃、刘邦后人,他们的后裔在日本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福的后裔是谁,中国徐福后人现状,刘邦的后裔分布在哪里

    徐福是亦真亦幻的人物。你说是假的吧,但徐福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尤其是在起始汉代的谱录著作中,如《南洲·徐谱》《徐懋功家谱》都有提及徐福,而且《史记》《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都提到了徐福以及他东渡的故事。你说是真的吧,很多人将徐福东渡日本当作传说来看待。在传说里,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领500童男童

  • 荆轲刺秦王失败了,为什么还能名列古代“四大刺客”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为何刺秦王,刺客荆轲,荆轲刺秦王历史事件评价

    其中有四位比较出名,后人常把他们称为“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排名不分先后)。而在这四人当中,虽然荆轲刺秦王失败了,却常常位列古代“四大刺客”首位(特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们),这究竟是为什么?[var1]荆轲,战国时期魏国人,也称“庆卿、庆柯”等,是春秋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荆轲这

  • 管仲当年创立的行业,最初是国营单位,现在是见不得光的特殊行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管仲经典名言100句,管仲纪录片,管仲的经济政策

    [var1]管仲作为历史名相的身份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但是管仲还有一个身份基本上是不为人所知的,这个身份跟他创立的一个行业有关,管仲在辅佐齐桓公富国强兵的同时还做过一件事,那就是创立妓院,《东周策》记载说:齐桓公宫中女市七,女闾七百。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关于开设妓院的文字记载,管仲也就因此成了青楼妓院

  • 秦国崛起的基础: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刺激秦人血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耕战,秦国商鞅变法的核心,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吗

    商鞅变法奠定了后来秦朝统一华夏的基础,以斩首记功也导致了战争的残酷性。在春秋时期和战国前期,军队大多实行“世卿世禄”的官制,军官的儿子继承军官的位置,下层士兵永远是士兵。战国时期军事力量最强的魏国,士兵斩杀一个敌人得到的只是八两铜,改变不了自己的地位,这样当兵者打仗就没有积极性。到了战国后期,秦国采

  • 战国时期的著名说客:苏秦家族皆为游说好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原因,历史上苏秦的游说六国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苏秦个人资料

    “左支右绌”这个成语今天的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字面意思是应付了左面,右面又觉得不够,形容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窘况,尤其用于财力不足或理亏而穷于掩盖的场合。那么,到底什么是“支”,什么是“绌”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左支右绌”最早写作“支左屈右”,语出《战国策·西周策》“苏厉谓周君”一节。战国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