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方以文字为文明标准之一,到底合不合理?甲骨文已给出答案

西方以文字为文明标准之一,到底合不合理?甲骨文已给出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70 更新时间:2024/1/25 1:13:25

20世纪上半叶,澳裔英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文明的十项标准,其中一项是“记录信息的系统(文字)”。

195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克拉克洪提出文明三大标准,即城市、文字、复杂礼仪建筑。

1977年,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的补记中,日本学者贝塚茂树把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作为文明的三个标准。

总之,关于文明起源的西方标准,无论哪个版本,其中一条都是要出土文字,背后的逻辑是“无文字、无文明”。于是,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等由于没有出土文字,一度不被认定为“文明遗址”,中华文明史也就只有短短的3300余年。

然而,相比西方村庄级别的文明遗址,良渚遗址无比庞大,展现出的是标标准准的区域性王国气象,二里头遗址就更为惊人了,后期完全展现出了气势恢宏的广域王朝气象,说这些遗址还未进入文明阶段,怎么看都不合理!

鉴于此,就不得不让人对西方的文明标准定义产生了怀疑,难道没有出土文字,就真的不能算是文明吗,西方以文字为文明的关键标准,到底合不合理?其实,商代甲骨文早已给出答案。

首先,消失的商代文书

甲骨文是祭祀卜辞,用于与鬼神沟通,不是给活人看得,至于给活人看得,其实是另外一套书写系统——竹简文书。

如今,虽然没有挖出商代竹简文书,但透过甲骨文的相关文字,却可以看到商代的确已有竹简文书,不信请看“聿”与“典”。

1,甲骨文中的聿字

甲骨文中的聿字(见下图),其实就是笔的本字,由一支竖着的笔与代表右手的“又”组成,即右手握笔的象形,表示正在书写文字。也就是说,毛笔并非蒙恬发明,商代已有毛笔,蒙恬最多只是改良了毛笔。

其实,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陶寺遗址里残破陶器上的两个红色文字,石峁遗址里的壁画,部分甲骨文的先绘后刻的迹象等等,都表明在距今4000年前时中国已有毛笔。

2,甲骨文中的典字

既然商人已经使用毛笔,那么他们在什么载体上写字呢?甲骨文中的典字揭示,商人是在竹简上写字。

甲骨文中的典字,由“册”与“双手”组成,即双手捧着书册,表示重要的书籍。其中,上部的册字,与战国竹简文书的造型一模一样,无疑说明了商代已有竹简文书。

也就是说,商代日常使用的是竹简文书,给鬼神用的是甲骨文,而由于文字载体的不同,导致商代竹简文书不见踪迹。

问题在于,考古没有发现商代竹简文书,那么能说商代只有甲骨文,而没有日常性的文书吗?显然不能,因为甲骨文的相关字形已经给出了答案。

其次,如果商代没有甲骨文

19世纪,甲骨文出土之前,西方学者并不认为商朝真实存在,而认为是传说中的王朝,中国王朝史是从周代才开始的。当然,殷墟甲骨文出土,证实了商代确实存在,还顺带证实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度,由此就击破了西方的质疑。

然而问题在于:商代竹简文书已经腐烂,如果没有发现甲骨文,或者商朝没有甲骨文,以及没有金文,那么还能证明商朝进入了文明阶段吗?

这个假设并非荒诞不经,因为甲骨文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场偶然。

另外,由于青铜铸造技术的缘故,商代金文初时只有寥寥数字,商末金文仍十分简略,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商亡时才有文章出现,但最长的只有40余字,周朝之后金文才大发光彩。

甲骨文是一种祭祀卜辞,根源在于商人重鬼神,于是在龟甲刻字,以此与鬼神沟通,而不是给活人看得。因此,如今我们能看到甲骨文,完全是因为商人过度迷信;如果商人不迷信的话,他们可能就不会在龟甲上刻字,由此或许就不会出现甲骨文。

《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史伯对郑桓公说:“幕能听协风(即搞清楚春天何时到来),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虞幕、大禹、周弃(周后稷)之所以称王,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唯独商契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大概是当时的巫师,以信鬼神的方式建立统治秩序。

如果商契与虞幕、大禹、周弃一样,也是以农业生产起家,那么商族可能就不再信鬼神,也就可能没有甲骨文。

以西方学者定义的文明标准来看,文字是不可或缺的证据,因此没有甲骨文与金文作为证明,即便挖出气象恢弘的殷墟古城、以及庞大的宫殿群等等,即便挖出了惶惶然的王朝气象的实物证据,也无法证实商代进入了文明阶段。

其实,即便出土了甲骨文,之前国内外不少学者还是认定中华文明史只有3300年,而不是从商朝建立开始算起的3600年,原因在于甲骨文似乎只记载了盘庚迁殷之后的事迹。当然,认为中华文明史只有3300年的,完全无视甲骨文已是成熟文字,无视这种成熟文字不可能是盘庚时才突然造出来的,只是僵化的套用了西方文明起源标准。

如果商代没有甲骨文、金文,而能证明商代文字的竹简文书也已腐朽,那么还怎么证明商代进入了文明阶段?以商都殷墟古城、精美的青铜器等来感性地看,商代肯定进入了文明时代;但以西方对文明的标准定义来看,商代还是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因此,西方以文字为文明起源的关键标准,到底合不合理,是非一目了然。

其实,上述假设或许也是夏朝或之前时代的写照。商契以巫师身份、鬼神信仰建立统治秩序,但大禹侧重于农业生产,夏朝或许由此没有在龟甲上刻字的习惯,且当时在青铜器上铭文的技术还不成熟、也没有相应的铭文习俗,而夏朝可能使用的是相对容易腐烂的竹简文书,因此如今找不到夏朝文字也并不让人惊讶。但以最可能是夏都的二里头遗址来看,没有发现文字的二里头政权,真的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吗?

可见,文字的确是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探讨一个文明的起源时,并不能简单地以有没有发现文字作为核心准则。如果以文字为核心标准,那么很多以竹木为文字唯一载体的上古文明,将永远无法提供文字证据。

最后,虽然最近数百年来,西方崛起领先全球其他民族、国家,但不代表他们的理论都是正确的,更不应该言必称古希腊、言必称西方。

更多文章

  • 为啥“姓张的”不出皇帝,却出了那么多的道士?原因跟姜子牙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姓张出过皇帝么,道士姓张的原因,姜子牙在道教有多厉害

    相信各位小伙伴都知道秦始皇当初一统天下的事情,从秦始皇把天下统一后一直到最后清朝灭亡的这个期间里,一共前前后后经历了80多个朝代,而这上过位的皇帝就有494位,这么多位皇帝当然也不是全部都出自一家,所以在位过的皇帝的姓氏也比较多,例如、赵、李等等,但是不知道小伙伴们注意过没有,这出过的如此多姓氏里,

  • 搜神故事:商汤为君念苍生,以身为祭求降雨,七年旱灾转眼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汤的故事,商汤最新消息今天,商汤皇帝顺序表

    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成功打败夏桀,取代夏朝,一统天下。在商朝成了天下诸侯的一把手之后,发生了一场持续七年的旱灾,洛水都因为缺乏降雨干涸断流了。商汤为此忧心如焚,最终决定牺牲自己,向上天求雨。商汤来到桑林,剪掉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摆到祭台上,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供品,开始向上天祈祷降雨。商汤的祈祷得到了上天的

  • 搜神故事:发生地面突然暴长或塌陷的异象,周朝人会认为这是战争的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周隐王当政的第二年四月,齐国有块土地突然隆起生长,隆起的地面长一丈,高一尺五寸。根据京房所著的《易妖》记载:“不同季节的土地暴长,对应着不同的征兆。如果土地暴长发生在春季和夏季,预示着将有好事发生,发生在秋季和冬季,则预示着将有祸患发生。”历阳郡一夜之间陷入地下,被水淹没,形成了今天的麻湖。这件事情

  • 以行政区域而论周朝从未统一,秦朝的统一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与秦朝的政治制度,周朝和秦朝都是在山西,周朝和秦朝谁的版图大

    为什么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后,周王国会持续分裂这么长时间?在回答之前,这一问题的反面其实更加有意义: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周覆灭前,周王室就已经一统天下了吗?《史记·楚世家》曾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楚国国君熊渠看出时局混乱,趁机四处扩张:向西攻打庸国(今湖北竹山西南),

  • 从杀牛卖肉的穷老头到百家宗师,兵家鼻祖,姜子牙怎样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老梁完整版姜子牙,姜子牙大招变方向教学

    写完了麒麟阁中的十一位名臣,见证了汉宣中兴的过往。笔者再次感谢读者大大的热忱奉陪,也感谢小编们的鼎力支持。笔者不揣简陋,将继续以拙笔铺陈往事,绍介雄杰,让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更好地走近我们。如果能达成此愿,实在是幸何如哉!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和小编们能继续给予关爱与支持。今天,笔者将开写《武庙元哲》专辑。

  • 古代有2人娶九尾狐为妻:一位是暴君纣王,另一位却成了大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哪些人物与九尾狐有关,正史中记载九尾狐,古代九尾狐妲己和纣王

    九尾狐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形象中,有时候是正义的,有时候则是邪恶的,有的人称九尾狐,这种动物曾经是在上古的时候一种神兽的代表出生,是非常高贵典雅的,有的人则是传闻,九尾狐只会在人间造孽,属于蛊惑人心的一种妖媚动物。在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些历史的记载中,曾经有两个人类取了九尾狐这种动物,他们最终获得的结果也是

  •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到底存在过吗?不接受反驳的史诗级解读(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口气看懂夏朝,老梁讲夏朝完整版,夏朝美女真实照片

    言毕,读者朋友说他曾专门研究过夏朝历史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并且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文史君有幸拜读。他对夏朝文化研究之深,令人敬佩。今天,借文史君之手将其发布出来,以供大家赏阅。还有黄河水的泛滥。黄河带来松软土地,造成耕地越来越多,但是,随着时间长了,湖面越来越小,蓄洪和调节能力下降,很多泥沙的黄河水泛

  • 周朝不称帝而选择称王,其实是因为周人不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朝称王时间表,周朝君王为何不称帝,周朝可以称帝国吗

    商人将自己的君主称为帝,而不是像夏王朝一样称为后,这是和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关。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后,集王权、神权于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灭夏之时,按《尚书》的说法,是打着天命大旗的。天命为什么在商汤一边,解释起来有些费力。因而自商汤起,经不懈努力,终将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

  • 罗马的扩张为奴隶制发展提供土壤,最终罗马也被奴隶制反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罗马奴隶制什么时候废除,罗马奴隶制的三个时期,罗马奴隶制来源有哪些

    这里再延伸一下,了解奴隶制是怎么在罗马兴起、造成了什么危害,并与同时期的中国略加对比,这样的话也许能够对这段历史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罗马不是一开始就有奴隶制的。最早的罗马,原本只是意大利半岛的一个城市,建立于周平王十八年(前753年)。其后的上百年间,罗马人都在为反抗伊特鲁里亚人而艰苦奋战。而当时的

  • 周文王周武王的墓葬,以及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周文王和武王的陵墓在哪里,周文王墓葬视频完整版,历史上周武王的墓

    而周武王大家就更加的熟悉了,在封神系列神话中,杨戬哪吒等众神,就是辅佐的他。因此,对于周文王和周武王这两位却去世后的所葬之处,许多人都非常的好奇,都想一睹这两位雄才伟略的历史人物,他们去世后究竟在墓葬中随葬着什么样的宝物? 据传闻,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墓葬,相毗邻的坐落。在这两位王的陵园之上,草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