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作为女流之辈,文化程度很低,为何她却能掌控大清47年?

慈禧作为女流之辈,文化程度很低,为何她却能掌控大清47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57 更新时间:2024/3/8 21:25:33

在大清王朝史上,统治最长时间的帝王就是乾隆皇帝,乾隆在位60年,还做了太上皇三年,其次就是康熙了,虽然他在位61年,但在康熙6年才正儿八经的亲征,实际上就是55年的时间!排在第三位的是便是慈禧太后了。

慈禧不是皇帝,作为一介女流之辈,她统治大清王朝长达47年之久!1861年,仅有27岁的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的生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慈禧成为了大清王朝真正的统治者!

1908年,74岁的慈禧太后病逝!虽然慈禧太后的文化程度不高,只会写几个子,而且还常常是错字连篇!可是就是这样文化水平,她是怎样掌控大清王朝的呢?

第一点:咸丰皇帝的“支持”

其实,慈禧之所以能够垂帘听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得到了自己夫君咸丰皇帝的支持。在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取得了八里桥的胜利,咸丰的智慧慌忙带着妻儿离开了圆明园,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次年,咸丰帝去世,在死前他对自己的后事进行了一番安排,立皇子载淳为皇太子,并且还为其设立了8位辅政大臣!

也是因为担心辅政大臣的权力太过于大了,咸丰便将印章授予了皇后,那个时候的载淳年幼,便由他的生母慈禧掌管!另外,还有诏书的颁布:“凡应用朱笔者,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

随后,慈禧太后便利用咸丰生前的这道诏书,勾结恭亲王,发动了辛丑政变,开始了一生的垂帘听政!

第二点:局势的错综复杂

大清朝后期,其实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国内已经是民生凋零,不断的有各种的起义,而外部列强更是虎视眈眈!在这个时候,大清朝很需要一位稳定、有作为的帝王,就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清王朝却出现了继承人的危机!

清朝晚期的皇帝去世的时候年龄都不大,咸丰帝死的时候仅31岁,同治19岁,因为皇帝继承人的年纪都太小了,也就无形中给了慈禧太后机会,最初的垂帘听政,慈禧有11年的时候,在同治死后,慈禧拥立四岁的光绪登基,从此继续听政生涯!

第三点:政治手腕很高超

虽然慈禧太后没什么文化,可却十分聪明,在长时间的磨练之后,慈禧已经拥有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举个例子,在慈禧27岁的时候,便策划了一场宫变!1884年,更是将恭亲王和其党羽赶出了军机处!

不管是差点成为皇帝的恭亲王,还是皇帝的生父,都同样被慈禧太后玩弄于手掌之中!我们所熟知的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不过是慈禧的一枚棋子罢了!

在晚清后期,即便是同治和光绪,都不是慈禧的对手,因为慈禧关心的并不是大清朝,仅仅是她手中的权力,也注定了大清朝的亡国!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放弃了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面对这些属僚,曾国藩十分冷静地给众人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迹,放弃了在他手上创造曾氏王朝的机会。看这段历史,不禁要问,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帅如果顺应了“民意”,振臂一声高呼,就有机会黄袍加身,一步登天成为一帝。难道曾国藩真的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吗?其实,早在安庆战役

  • 庚子国变,慈禧为何调不动两广总督李鸿章?李鸿章:休想让我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有读者提了一个问题,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为何调不动李鸿章?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要了解此时李鸿章的身份,他早已不是1894年前的李鸿章了。1894年甲午战争大清惨败,李鸿章背锅,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遭撤职。李鸿章来到了人生最低谷,可他因此因祸得福,成功躲过了“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惊险时刻

  • 打仗虽是努尔哈赤强项,但敢以七大恨讨伐明朝,离不开这五大要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努尔哈赤攻打明朝,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明朝的原因,努尔哈赤是如何打败明朝的

    努尔哈赤并没有急于嚷嚷着报仇雪恨,而是以祖、父曾效力明廷为由与明朝边官谈判,谈判时努尔哈赤用尽浑身解数而据理力争,最后终于从李成梁那“捞”到好处,为自己人生挣得“第一桶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_图努尔哈赤成功要因之一:理智地头脑,自知之明的姿态,以

  • 慈禧有多贪权?费尽心机扳倒议政王奕䜣,统治清朝近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为什么能掌握清朝大权47年,清朝慈禧说话原声,清朝慈禧是怎么一步步掌权的

    咸丰驾崩后,贪权的慈禧和奕䜣本是站在一条线上的,他们联手共同对付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最终以慈禧等人完胜,从此慈禧便有了“垂帘听政”的权力,而奕䜣则成为议政王,掌握一切军政要务,权力达到顶峰。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慈禧和奕䜣都是渴望更高权力之人,因此也是勾心斗角,都想打击对方。奕䜣自从成为议

  • 被误解的吕字:甲骨文改写认知,史书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字甲骨文解释,吕字演变过程,吕字在古代怎么写

    所谓“心吕”,就是心与脊骨,“心吕之臣”意为“心腹重臣”。因此,西汉启蒙书籍《急就篇》中说“尻髋脊膂腰背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吕,脊骨也。象形。膂,篆文吕”。从古书中看,吕为脊骨已成定论,且“膂”(脊骨之意)是篆文“吕”。问题在于,“膂”与“旅”似乎关系更为紧密,在“旅”的基础上演化出“

  • 春秋和战国是如何划分的?三家分晋礼崩乐坏,周朝天子被债主堵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三家分晋,周朝和战国的历史过程,周朝战国历史简介

    01春秋和战国如何划分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共计294年。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共计254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限现在还没有统一,有三种说法,以上的说法为最主流的观点。第一、以公元前475年为战国开始,原因为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一篇《六国年表》

  • 大禹可以把位子交给儿子夏启:背后的潜规则,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禹夏启的后代,大禹儿子夏启简历,关于大禹夏启民间的故事简短

    (我在以前的文章写过关于禅让制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在尧舜禹时代的所谓禅让,肯定没有史书或者儒家记录中写的那么美好。因为从尧到启的时间太短,短到不足以改变一种制度。尧到舜再到禹期间经历了多少年,已经不可考,但这个时间绝不会太长。以那个时候的生存环境,人活到40岁就已经很难了。《史记》中记载舜在

  • 商汤灭夏后实行了哪些措施?如何统治部落?对民族发展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汤灭夏的真实历史,经典传奇商汤灭夏,商汤建立商朝后的发展

    迁都西亳之后,原来僻处东方的商部落进入了中原地区,直接继承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黄河流域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这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与汤所开创的事业是分不开的。其二,实行内外服制。据史书记载,在夏王朝统治时期有“诸侯万国”,这些部落在事实上都是“自然长成的结构”。夏王

  • 商朝灭夏的战争,“夏朝”真实纯在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朝灭夏朝全过程,商朝怎样灭掉夏朝的,商朝灭夏是哪一年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

  • 商朝是否客观存在?历史记载极少,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的历史哪里有记载,商朝以前的历史为什么没有记载,商朝史书记载

    商朝有什么历史?乱世出英雄,商部落的首领成汤不忍百姓颠沛流离,决心反桀,他待人仁厚,为民谋福祉,不仅部落的民众,连夏朝人都很爱戴他。夏桀昏庸但也不是傻子,成汤收买人心的小动作都快戳到他脸上了,于是桀下令把汤抓起来软禁了,商部落的右相伊尹设计把汤救了出来。鬼门关里走了一趟的汤这下谨慎了很多,表面向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