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原因并不复杂!

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原因并不复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3/12/12 17:05:54

在抵抗司马懿父子的战役中,毌丘俭、诸葛诞等人都抵抗到了最后,也即宁死不降。但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王凌,却在淮南一叛中不战而降,这是为什么呢?

具体来说,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作为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王凌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东汉末年,王凌举孝廉出身,曾担任县令、太守等官职。因为成绩出色,王凌获得了曹操的赏识,被提拔为司空(曹操)掾属。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王凌被册封为散骑常侍、兖州刺史。曹丕在位时,王凌参加洞口之战,跟从张辽击败吴将吕范,加号建武将军,封宜城亭侯。对此,蒋济这位曹魏大臣曾评价道:“王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

太和二年(228年),魏明帝曹叡在位时,王凌参与石亭之战,跟从曹休征伐东吴,力挽狂澜,历任扬豫二州刺史,治境有方。齐王曹芳继位,拜征东将军,联合孙礼击败东吴大都督全琮,进封南乡侯,授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正始九年(248年),代高柔为司空。嘉平元年(249年),代蒋济为太尉。

嘉平三年(251年),王凌不满太傅司马懿篡夺大权,所以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泄自尽,时年八十岁,夷灭三族。对此,在笔者看来,面对司马懿这位对手,王凌放弃抵抗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计划泄露,兵力悬殊

嘉平三年(251年)元月,吴国孙权怕自己去世后魏军长驱直入,封锁涂水。王凌终于等到机会,请朝廷下发统兵的“虎符”,以教训吴国为名,调动扬州大军发动兵变。司马懿因为已经得知王凌兵变的计划,所以不同意下发兵符。

王凌无奈,派心腹杨弘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相约共同举事。没想到杨弘和黄华联名上奏司马懿,告知王凌即将叛变。同年四月,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数万人马,从水路南下,突然率领大军到达百尺堰,直逼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

王凌发现情况不妙,拿不到虎符的话,本部兵马根本不能和司马懿大军抗衡,自己毫无胜算。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无法调动曹魏东线地区的兵马,这导致王凌手中的兵力远远比不上司马懿,再加上司马懿长期抵抗诸葛亮北伐,本人领兵作战的能力,也在王凌之上,这最终促使王凌没有负隅顽抗。

二、心存百姓,不愿抵抗

曹丕称帝后,王凌曾治理青州、豫州等地。在此期间,王凌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征召没有出名的俊才,并注重恢复当地的秩序,所以得到百姓的称赞。曹芳即位后,王凌作为征东将军,来到了扬州之地,秉承着之前的风格,王凌同样是心存百姓。

所以,在司马懿率领大军突然现身后,为避免寿春百姓遭受战火,王凌写信请罪,并派掾属王彧向司马懿交出官印和仪仗,自己则前往丘头,在司马懿大船前面缚投降。司马懿派人为王凌解缚,并交还王凌之前交出的官印、仪仗。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王凌继续抵抗下去,寿春的百姓和将士,无疑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这是王凌不想看到的结果。

三、轻信赦免,保全家族

最后,司马懿率军前往扬州的时候,下令赦免王凌之罪,然后写信晓谕王凌。对此,王凌认为自己已被赦免,于是乘小船前去拜见司马懿,却被司马懿派遣的部下阻拦在十余丈外。王凌向司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说:“君非折简之客啊!”王凌喊道:“太傅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即令军士押下王凌。

当初,高平陵之变爆发时,司马懿承诺放过曹爽,结果后者放弃抵抗,最终被夷灭三族。现在,王凌同样轻信了司马懿,认为自己主动投降,可以苟全性命。进一步来说,王凌也不全是为了自己,更多的还是希望保全自己所在的家族。作为王允的侄子,王凌自然是出自世家大族。

所以,得知被司马懿欺骗后,王凌果断选择自尽,期望司马懿可以对自己的家族手下留情。不过,手段狠辣的司马懿,显然不会手软,王凌和令狐愚均被诛杀三族。楚王曹彪也被迫自杀,其亲属都远放平原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前为啥杀了杨修,没有杀夺了曹家江山的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杀杨修放过司马懿,杨修不死司马懿敢反吗,大军师司马懿杨修

    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这是一个世家大族,出过很多高官显宦,比如有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在汉光武帝时任太尉,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我们看《三国演义》知道,袁术袁绍他们家在汉朝混的风生水起,有四世三公之说。弘农杨家这种高门大族也不遑多让,杨修他爹杨彪就曾经在汉献帝时出任过三公,当过司空,司徒,太尉。杨彪的媳妇也

  • 李斯被腰斩时,朝中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能一统六国,靠的不全是自己的决策,而是在各个大臣的辅佐下完成的,而李斯就是秦始皇的重臣之一,作为秦始皇的宰相,李斯为秦始皇做了许多事,而李斯也正是策划秦始皇一统六国这件事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像这样一个有才略的臣子,李斯按理说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名垂青史,但是李斯的下场确实非常悲惨的,而李斯的结局离不

  • 刘关张压制了吕布,为什么没有出手击杀?刘备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关张有没有杀吕布,吕布打刘关张是真的吗,吕布与刘关张谁厉害

    其实吕布之所以没有被干掉,是因为刘备故意放走了他。当时十八路诸侯聚集在一起讨伐董卓,刘备虽然也参加了,但是他并不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因为当时他的身边儿只有关羽和张飞两名帮手,如果不是曹操,。刘备连参加讨伐大军的资格都没有。在汜水关前对阵华雄,关羽给各路诸侯漏了一手,虽然刘备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各路诸侯

  • 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只有三个大臣反对,结果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称帝一共几年,刘备哪一年在成都称帝,刘备成都

    但是这个时候,汉献帝已经将皇位让给了曹丕,也就是说大汉王朝从法理上来说已经不存在了。而站在蜀国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一向奉汉献帝为天子,将自己摆在一个汉臣的位置上,但这个时候汉朝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没有了名义上的天子。这个时候刘备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重新拥立一个汉室后裔为皇帝,这个当然是不

  • 刘备五虎将中实力最差的一位,连关羽都瞧不起他,其实只有一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的五虎上将谁最惨,刘备对五虎大将评价,刘备五虎将战力排名

    历史上的关羽在万军之中阵斩勇冠三军的颜良,并且袁绍诸将莫能当者。被曹魏称为万人敌,名将唯羽。被东吴称为熊虎之将。被陈寿称为国士之风,为世虎臣。水淹七军和刮骨疗毒是真实存在的,与张辽徐晃有交情是真的,曹操因为他威震华夏曾经想过迁都。从以上可以看出,关羽的实力绝对不是垫底的。张飞的实力如何,且看他在战场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唯独没杀此人,是因为他的功劳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杀的功臣有哪些,刘邦功臣排名顺序,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历史上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将两个著名的西汉开国功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让他们之间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萧何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在第一次见到刘邦的时候,就认定刘邦以后一定是一个不俗的人,于是他便放下了身段主动和刘邦交好,两人还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两人结识之后,萧何对刘邦可谓是礼遇有加。不仅如

  • 刘邦死后,留下一年轻男子,远胜汉初三杰,还戏弄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和吕后,刘邦评价汉初三杰,刘邦是怎样评价汉初三杰的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刘邦的这一段话点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韩信

  • 刘备有千古名马的卢,托孤给诸葛亮,为何让诸葛亮乘一辆破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托孤诸葛亮的一生,历史上刘备是怎么招揽到诸葛亮的,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

    有人说诸葛亮是文官,同一个时期的司马懿、法正、庞统都以马作为代步工具。在宋朝时期,中国人尚武,文官也是骑马佩剑,唐朝更不同说骑马更是官员的标配。也有人说诸葛亮身材矮小,或者患有病症,身体不好,不宜骑马,可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身材高大,而且身经百战,骑马对他来说肯定是常事,说诸葛亮身患各种等理由都有些

  • 刘备称帝前,为何要称汉献帝已死?看他怎么对待费诗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与汉献帝谁有实力,刘备和汉献帝差几辈,汉献帝听闻刘备称帝为什么大笑

    当时天下虽未统一,除了曹魏之外,孙权在江东对北方虎视眈眈,刘备虽然在樊城之战中失利却尚有出征的能力,但由于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再加上曹丕此前的布局,因此各种力量都在推动着曹丕采取行动,曹氏部属也希望从曹魏建国之中获取新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臣子开始劝曹丕称帝,而曹丕也在众人的建议下开始逼迫

  • 刘备死后蜀汉动荡,诸葛亮为何时隔两年才去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会北伐,三国志刘备诸葛亮

    三国时期,文臣武将英雄倍出,王连就是其中一位极有能力的文臣。王连出生于荆州南阳郡,其先是效力于刘璋,担任梓潼县县令。在刘备与刘璋因荆州而反目成仇后,刘备在一次进攻成都的路上经过梓潼县,令其打开城门投降,但王连一直不开城门,并且直到刘璋投降前都不曾背叛刘璋。刘备十分欣赏他的忠诚,在刘璋投降后,非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