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瓷,主要是庞大的官僚群体使用,型制要求相对较低,多限于花鸟虫鱼神话等“礼制”之外的题材,有时皇家会作为“趣味”把玩器采购,但多为官员、富商使用。这一类瓷器,一般由内务府采办,在景德镇设有专门的督陶官,长年烧造。贯耳瓶是古代工匠烧制的瓷瓶之一。流行于中国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
藏品持有人:黑龙江省伊春市赵先生
藏品交易地点: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
藏品交易价格:288万人民币
此官窑贯耳瓶高15.3cm,口径5.5cm,底径5.7cm。直口微撇,圆唇,束颈,圆腹,颈部饰弦纹五周,颈部两肩配以贯耳。通体施灰青釉,釉面如半透明的青玉,质感细腻光滑,釉质肥厚光润。釉面上饰以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纹片。其瓶式端庄敦实,开片自然,于穆穆之中透出高贵雄浑之气,历数百年而精光未泯,为官窑之精粹。此件贯耳瓶器身分量极轻,符合官窑薄胎厚釉典型特征,而釉色开片亦达到官窑器的极致,工艺更是官窑典型特征。虽然经过岁月的磨砺,但其釉面依然保持强烈的玉质感。底部落有款识“官”字。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其实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历代由朝造专设的瓷窑均称“官窑”,所产瓷器称为“官窑瓷”。“官窑瓷”则又分为两大类,狭义的指朝廷垄断,专窑专烧的,广义的则是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即民窑也可烧造,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也称官窑瓷。
官窑的分类严格地来讲狭义的“官窑瓷”又分为两种:
1、御窑瓷2、官窑瓷,由于两种瓷器均由“官家”督造和采办,所以对民间而言,统称为官窑瓷。但就管理而言,则有非常大的区别。
此器通身开片,静穆、优美;口耳相接的曲线增加了口部力度,与扁圆形腹部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均衡,给人以稳重之感。由于整器大面积素朴无饰,单纯明朗,造型简洁雅致,干净利落,显现了此贯耳瓶的装饰处理与釉瓷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国古代青瓷的典范,为官窑稀世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据史料记载,这样一件宋代官窑的完美瓷器在古代也是价值非凡。近年来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的需求,专业人士估价该藏器价格应在一千万美元左右。目前中国古文物在国际市场上的迅速飚升,在这种文化市场驱动下,这件南宋郊坛下官窑孤品的升值空间,更是无法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