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能得天下,多亏有这三个人

朱元璋能得天下,多亏有这三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51 更新时间:2024/2/5 21:01:35

李善长

李善长 字百室,定远人。幼年时就好读书,有机智谋略,学习法家言论,谋划的事情多能成功。朱元璋攻滁阳时,李善长前去拜见,朱元璋对他很是礼遇,留他做书记官。经常和他讨论以天下大事,李善长说:秦朝大乱时,汉高祖刘邦起于平民,但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喜欢杀人,五年成就帝业。如今元朝纲纪紊乱,天下土崩瓦解,您占据濠州距沛县不远,感应到山川王气的影响,应当效法刘邦当年的作为,定能平定天下。太祖称善。从此让他参谋军机,掌管钱粮,对他非常信任。有将士来投奔者,李善长观其才德,建议让担任合适的职位。同僚间有起龃龉者,则帮着协调处理。郭子兴想招罗李善长辅佐自己,李善长恳谢而不往,太祖更加倚重他。善长处理事务,裁决如流,又善于辞令,太祖的诏书多是他起草的。朱元璋亲自率军征伐,李善长多半居守后方,他能让将吏帖服,居民安居乐业。转运调拨兵饷无亏乏。设立盐、茶法,制钱法,定鱼税,开铁冶,使国库更加富饶,而民不贫困。明初官制、律令多出自善长之手,并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及《大明集礼》诸书,制定天下刑狱,封诸王及功臣爵赏,事无巨细,都有他的筹划和参与。洪武三年,李善长被封为左丞相,魏国公,居百官之首。朱元璋常把他比作自己的萧何

刘基

刘基 字伯温,青田人。元朝至顺年间考中进士,博学通达,经史子集无书不读,尤其精于象纬之学。当时西蜀的赵天泽评论江左人才,首推刘基,把他比作诸葛孔明。朱元璋攻占金华,听闻刘基的名声,用重金聘请他,他没答应;总制孙炎再次致书邀请,他才同意出山。见到朱元璋以后,当面向他陈上时务十八条策略,太祖大喜,修建礼贤馆作为他的府邸,恩宠礼遇隆重。太祖请教他征伐之计,刘基说:张士诚投靠元廷,不足为虑;陈友谅劫持自己的主公胁迫下属,名号不正,而且他地据上游,时刻有亡我之心,应该先征讨他。陈氏若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太祖大悦。刚巧,陈友谅也准备东下,其势力强大,诸将或议降或议逃据钟山,刘基张目不语,太祖召他入内宅私下询问,刘基奋然说:“主降及奔逃者皆可以斩了。敌兵骄狂,待其深入,伏兵袭取之,必胜!”太祖用其计诱敌,果大破之。剿灭陈友谅之后,又取张士诚,北定中原,刘基多献计谋。朱元璋即帝位,初定税粮。依照宋朝的规制,又在每亩上增加半升,惟独青田县不加税,还说:“令刘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也。”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不合,太祖因一些事情要处罚李善长,刘基劝说道李善长是功勋旧臣,能调和诸将,太祖对他说:李善长数次欲害你,你为何还护着他,真应该让你来做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就如同更换梁柱,须得用大木,若换成小木头,房子就立即倒塌了。刘基计划筹谋,人神莫测,闲暇时讲述王道,太祖每次都会恭谨聆听,常称呼他为老先生,还说他是自己的张子房。

徐达

徐达 字天德,濠州人,世代务农。从小就有大志向,性情刚毅勇武。太祖朱元璋初时只是郭子兴手下一名小部将,徐达当时二十二岁,前去投奔,两人见面谈得很是投机,从此跟着太祖南征北战。徐达重义如山,深获称许。到后来朱元璋破陈友谅、张士诚及北伐中原,徐达均独当一面,战功卓著。一生平定两座都城,三座省会城池,郡县数百个,市井宴然,居民不惊。太祖即帝位,任命徐达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后,又命徐达兼太子太傅副将军。继续率军北伐,转战鲁、豫、冀、晋、陕、甘等地,大破元军,底定中原。并戍守北疆,曾率军远征塞北,与蒙古军战,阻其南侵。每年春季出征,冬季召回,如同驻守边疆的长城。明朝初期的名将,首推徐达与常遇春,两人均俱才勇,而徐达尤长于谋略;若收获勇士,必结以恩义,俾为己用;且治军极严,所过之处从不扰民,当年徐达击破张士诚的军队,将要人城时,严令将士说:“抢掠民财者死,毁坏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大军入城,百姓安居如故。徐达平日管理军务,言简虑精;令出不二,诸将严格遵从;他善安抚,与部下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恩效死,是故所向披靡。太祖与徐达私交甚厚,有布衣兄弟之称,太祖称赞他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明英宗与钱皇后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当真让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晚年变明君,聊聊明英宗皇后钱氏的痴情绝恋,女医明妃传钱皇后生子

    钱皇后是位识大体的贤内助,当初太皇太后选中她作为英宗皇后,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婚后,英宗皇帝要给钱皇后的娘家人加官进爵,本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钱皇后却坚持认为自己的娘家人无功不应该受禄。另外,钱皇后虽然自己无所出,但是他主动劝说英宗宠幸后宫嫔妃,为皇室开枝散叶。随后,几年间,后宫妃嫔为英宗生下

  • 山河月明:朱棣帮符离公主留在皇宫,徐妙云被未来夫婿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山河月明朱棣娶徐妙云第几集,山河月明朱棣找徐妙云哪一集退婚,山河月明朱棣与徐妙云视频

    朱棣跟着部队,而符离公主却格外注意他,要不是他进言求情,他说不定就身首异处,为此还为他被罚了40军棍。符离公主记得这份恩情便想要接近朱棣,直到被押回京城才知道这是四皇子朱棣,朱棣在自家的地盘也不必隐瞒身份,就按照规格安排身为质子符离公主的住处,符离公主刚到此处就想要联系姐姐秦王妃,可是他人生地不熟,

  • 明朝建都:朱元璋钟意开封却只能选南京,朱棣天子守国门定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真的很怕朱元璋吗,朱元璋和朱棣什么关系,朱棣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洪武元年五月他亲自去汴梁考察,明确表示: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他回到应天后正式宣布,应天称南京,开封称北京。在徐达等人攻占大都后,朱元璋又再次去开封,可见他对开封还是很重视的。但是开封最终却没能成为明代的首都,既未进行都城营建,也未建立行宫。原因是朱元璋经过两次实地考察后,看到那里“民生凋敝

  • 是民族英雄,还是“奴才当了主人”,我们该如何评价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简短评价朱元璋,别人对朱元璋的评价,朱元璋在正史中的评价

    一、朱元璋的英雄时代朱元璋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皇帝当中,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因为他是个真正的“穷人”,无权无势,他出过家,要过饭,哪怕是在进入军队中以后,也没有任何的人脉关系,像他这样的人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简直就是奇迹。不过朱元璋很有智慧,他虽然没有别的帝王起家所应该拥有的一些基础,但是他胸怀大志,而且

  • 明宣宗朱瞻基:缔造明朝最后一个盛世,却自废武功,埋下了明朝灭亡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有多厉害,明宣宗朱瞻基的画

    明朝永乐时期,战事频繁,攻打清迈王国,六次讨伐蒙古三大部,下西洋,三击交趾,老挝等,虽然有效的打击了敌对势力,维护了边疆安稳,但严重消耗了民力,百姓生活困苦,导致民变不断,永乐朝二十二时间里,爆发了十几次农民起义。朱棣曾在梦中见到明太祖,他将一个“圭”送给自己。圭属于是祭祀之器,并且象征权力。朱棣还

  • 岁至耄耋的赵构,缘何56岁就退位于人?过上25年太上皇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直到赵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按照常人的逻辑,皇帝往往在登基后,是掌控无上权力的,因此多数人都会十分珍惜自己的这种优势,很少看到有皇帝愿意退位让贤的。很可能在自己生命垂危之际,才会想到将皇位让给谁,赵构完全是其中的一个例外。或许很多人对他不够了解,但是提到岳飞相信很多人

  • 明宪宗宠爱大十几岁的万贵妃?昏庸无道无所事事,不过是自言自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宪宗万贵妃恩怨,明宪宗为什么要独宠万贵妃,明宪宗为何会敬畏万贵妃

    明朝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很多人眼里明朝后期的许多皇帝都很奇葩,基本上无所事事。其中引起最大争议的莫过于明宪宗朱见深,他本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宠爱大自己十几岁的宫女万氏。而万氏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毒妇。明宪宗很多人眼里就是个昏君,殊不知他在位期间成化犁庭,一度让女真亡国灭种。第一:万贞儿

  • 成吉思汗后裔多次击败巴布尔,并抢走了他的姐姐,十年后才被救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布尔本人,巴布尔和成吉思汗,巴布尔是帖木儿的后代吗

    昔班尼昔班尼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他的祖父曾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过一个游牧民族汗国,昔班尼的祖父去世后,他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后来在塔什干的领主马木赫汗的协助下回到了家乡,并且率领麾下的乌兹别克军入侵河中地区。当时河中的大部分领土仍然属于帖木儿后裔的统治,但是帖木儿帝国早已雄风不在,他的后裔们被

  • 明十六帝之朱高炽:以“仁”著称,为何让育有三子的郭贵妃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高炽张皇后为何没殉葬,朱高炽有多厉害,朱高炽监国二十年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公元1424年,一代雄主朱棣死于北征途中,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的长子朱高炽继位为帝,是为明仁宗。然而,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便与世长辞了,年仅四十八岁。虽然在位不足一年,但朱高炽的“仁宗”庙号却是实至名归。朱元璋曾对太子朱标说:“汝侄(朱高炽)天生仁孝纯良,善于守成治民,他日封

  • 抗倭名将戚继光,老年时财产被妻子卷走,买药钱都没有孤独病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倭英雄戚继光简历,抗倭名将戚继光档案,抗倭名将戚继光生平事迹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民族英雄戚继光这一生的大起大落。一、戚继光的生平战绩在明朝初期,倭寇便已经开始频繁扰乱明朝秩序,内忧外患已经成为明朝的一大难题。明朝时期的邻国日本物资极度缺乏,他们的货物大部分都是从中国进口。而当时的明朝刚打完仗,元气还没有恢复,所以给日本供应的货物也很匮乏。这时,急着要发横财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