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年,朝廷想要进行改革,以此来挽救颓败的政权,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压倒明朝最后的一根稻草。在当时,由于吏治也以腐败不堪,使得驿递制存在了很多的弊端,驿站的数量远超实际的供需,使得朝廷的支出进一步增加。
因此,朝廷方面为了精简驿站,派遣刘懋此事,撤掉了很多的驿站,并且减少了驿站的经费。可是,拨给驿站的银两遭到了层层剥削,使得在驿站工作的驿夫枵腹,很多的驿马也因此而倒毙。
随后,促使勉强依靠驿站维持生计的青壮年,不得不选择离开驿站,开始在别的地方谋求生计,其中有很多人在后来都加入了起义军。李自成本来也在驿站工作,由于朝廷精简驿站,所以他也失去了工作。
此后,李自成负债累累,而他的妻子韩金儿,这个时候又和村里的盖虎有奸情,李自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李自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这些糟糕的事情,因为有人命在身,所以他不得不从村子里逃走。
1629年,李自成带着自己的侄子,一同来到了甘肃的甘州,并且在那里投了军。李自成之所以投军,是因为在部队能混口饭吃,他也想好好的过日子,但是没想到后面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促使他加入了起义军。
李自成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再加上在驿站当过驿卒,所以也擅长骑马。李自成在军中由于胆识过人,并且有一定的武艺,所以参军没多久,他就得到了王国的赏识,将其升任为了军中的把总。
原本,李自成以为自己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但是后面却发生了拖欠军饷的事情,底下的士兵十分的不满。当时的参将王国,认为底下的人没有敢反抗自己的,因此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李自成受不了这口气,于是在拖欠军饷的这一年,将王国和当地的县令杀掉了,随后起义,并在后面加入了王左挂的起义军。
1630年,王左挂被明朝招降,李自成接着投奔了张存孟;1631年,张存孟的部队战败,随后也投降了明朝。1633年,李自成带着残余的部下,渡过黄河投奔了高迎祥,不久就遭到了明军的围困。1636年,清军第三次入塞,明朝不得不调遣兵力抗清,李自成得以率部成功突围。
突围的时候,高迎祥战死以后,李自成被大家推举为“闯王”。1640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设想,并且得到了广东民众的认可,民间有着这样的歌谣“迎闯王,不纳粮”,一时间很多的人纷纷加入李自成的队伍。
1642年,清军第五次入塞,明军开始节节败退,清军进入山东腹地,劫掠了三十余万人。次年,李自成自称“新顺王”,并且着手安置流民。据相关史料记载:“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
不久,李自成攻破了潼关,陕西全省都在他的控制之中。1644年,李自成开始在西安称帝,并立国号为“大顺”,同年攻入了明朝的都城,崇祯见大势已去,于是在景山自缢而亡。之后,李自成率军攻打吴山桂,吴山桂降了清军,迎清军入关,两军大败李自成的部队。
此后,李自成接连溃败,逃到了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时,被当地的民众杀害。李自成死后,他绝色的高皇后,也就是高桂英,她继续率部抵抗清军;被清军围困茅麓山,战败以后她烧掉住所,在大火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