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换阵营,为什么隋唐秦琼被赞扬,三国吕布却要挨骂?

同样是换阵营,为什么隋唐秦琼被赞扬,三国吕布却要挨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3 更新时间:2024/3/3 1:26:30

吕布在三国时期多次改换门庭,被骂

“三姓家奴”,而秦琼也不遑多让,曾经

“六易其主”,却在演义中被誉为忠义无双。

同样是多次换老板,为何评价差距如此之大?本文简单说道说道,根本原因其实是吕布和秦琼在不断换主公的过程时,所采取的行为和性质截然不同。

先来说吕布,他早先是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而丁原对他非常好,史书上记载:

“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可以说丁原对吕布有提拔之恩,且当他是亲信。

董卓看中吕布后,就算吕布为高官厚禄要抛弃丁原,交代一声后离开就是,古人本就有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的道德观,可吕布却杀掉了丁原:

“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

这种为名利杀恩主的行为从古至今都让人不耻,而且,他后来又干了一次,董卓对他也很不错,给他封侯拜将:

“稍迁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

可吕布在王允的诱惑下,把董卓也给杀掉了,换来了

“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温侯,共秉朝政”的权柄和名位。

吕布通过杀掉两位恩主换来了三级跳,达到了人生巅峰,但连续两次为名利杀恩主,实实在在暴露出了吕布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的秉性。

所以,当吕布败给李傕郭汜后,再投奔袁术袁绍时,已经得不到信任,只有刘备心大,敢接纳他,结果吕布果然又起恶心,偷袭夺了刘备的徐州,诱因是和刘备交战的袁术承诺给他

“二十万斛大米”。

这样一个人,谁给点好处就背叛主公和朋友,骂他是

“三姓家奴”已经是很客气了,古人大概也想不出更恶劣的语句。因此,当刘备在曹操面前提醒吕布很危险时,曹操就能马上反应过来,这样的危险分子留在身边就是害己。

再来说秦琼,他一辈子改换门庭的次数也不少,从来护儿到张须陀,再到裴仁基、李密、王世充和唐朝,一生六次易主,不过,性质上和吕布就有很大的不同。

秦琼分别在来护儿和张须陀帐下为将时,只是隋朝军队之间的内部调动,而转到裴仁基帐下,是因为跟随张须陀围剿瓦岗寨兵败,连张须陀都战死了,他不愿意屈身事贼,只好就近投奔名义上好歹还是隋军的裴仁基。

结果,裴仁基后来主动投降了瓦岗寨,身为其部下的秦琼也只好跟着投降,实际上,和演义中描述的不同,秦琼是不愿意上瓦岗的,他是隋朝的正规军出身,典型的职业军人,天生就对瓦岗寨这样的起义军反感。

之后瓦岗寨又败给了王世充,秦琼成为战俘,不得已又投降了王世充,但秦琼本就对瓦岗寨无爱,当时跟着裴仁基上瓦岗也只不过是随波逐流,不可能为了瓦岗寨去献身,为保命投降王世充也很正常。

但王世充也不是秦琼想选择的主公,于是,带着程咬金等人在王世充和唐军交战时,于阵前投奔了唐朝,也因此,受到李渊的厚待,并将他划拨到李世民帐下为将。

从秦琼的经历可以看到,他虽然一生六易其主,但其中只有两次是主动选择的,第一次是裴仁基,张须陀败亡,秦琼以隋将身份投奔同为隋将的裴仁基,从道德上来看,很正确的选择。

第二次是选择唐朝,唐朝当时占据关中,隋唐时期,基本上占据关中就被视为正统,王世充又是个胡人,在秦琼的认知里面,关陇贵族认可的唐朝才是隋朝之后的正统,他本就是被俘无奈才跟着王世充混,重新选择一个他认可的正统王朝去投奔也没错。

所以,秦琼的

“六易其主”比起吕布的

“三姓家奴”,无论是从行为和性质,以及古人和现代人都认可的道德价值观上,都超出吕布太多,一个是白眼狼,一个是正常的职业规划,当然是秦琼的名声好,吕布受唾骂。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唐朝长安的国际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首都长安,唐代长安的国际地位,唐朝时期长安现状

    ——李白这是李白得闻友人晁卿衡回日本途中沉船,误传晁衡已溺死后,写下这首诗来悼念他。唐朝,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的黄金时代。在国际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好形象,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华人。长安,唐帝国的首都,人口超过100万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作为整个帝国经济、政治、文化

  • 古代的“天竺”有多贱?非要挑衅唐王朝,结果被打得灭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使者灭下天竺,天竺简介,历史上的天竺国

    同样在历史上极为强盛的唐王朝,虽然如今流传着唐朝对外是如何的和善,是如何以德服人,是如何以德报怨等等,其实这些都不知道是谁胡诌出来的;唐王朝的一切,都是奠定在自己的强权之上,对于唐王朝而言,只要势力所及,就必须臣服,否则就等着被灭国;隋朝巅峰时期国土面积约467万平方公里,而唐朝巅峰时期的国土面积达

  • 隋朝9岁女孩墓碑上刻着“开棺即死”,石棺里藏了什么?是谁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隋朝9岁公主墓,隋朝墓葬石棺石椁,历史上谁的墓没被发现

    探索历史有很多的手段,但是相关专家们更喜欢去发掘历史遗留下来的足迹。比如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古墓的出土,这对历史研究是很重要的。曾经还有考古专家发现,隋朝九岁女孩的墓碑。墓碑上还刻着一个咒语,上面写着开棺即死。考古专家发掘古墓近年来我国的考古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我国

  • 唐宋名人-徐茂公,世人称“半仙”,李世民临终前却执意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徐茂公简介,李世民临死前为何杀死徐茂公,唐朝徐茂公哪年死的

    徐茂公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他是瓦岗寨的一员,而当李密向李渊投降之后,他就成了李世民的手下,在他的一生中一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对于李氏一族来说,他的功劳非常大,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在李世民快过世的时候,他却对徐茂公动了杀意!历史上大部分皇帝都诛杀功臣的罪行,比较典型的两位就是朱元璋和刘邦

  • 唐朝女子常用的发饰有哪些,很多都在影视中见过但不知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发饰样式图片,唐朝发饰经典,唐朝女性的发饰和衣服

    义髻唐朝繁盛时期盛装打扮的女性发式往往喜爱梳高髻,为了打造这种高耸的发髻,义髻这种古代人的“假发”承担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义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唐朝阿斯卡纳张雄墓出土了大量佩戴木漆制作的义髻,同是出土的还有纸糊的单刀翻髻,木头为底麻布为衬上覆丝线的螺髻。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很多女供养人梳的回

  • 古代一传奇陪嫁丫鬟,扶正后帮助夫君称帝,差点成翻版“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山东村妇效仿武则天称帝,古代宫女传奇故事,传奇故事武则天

    而小时候的她出生在一个书生的家庭,虽然并不是非常富裕的人士,但是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不过由于战争,所以后来不幸与家人走散,因而过了一段凄苦的日子,一直在各种地方找机会生存。后来,有一姓王的人家发现了她,看她模样周整便把她带回去当丫鬟。虽然只是丫鬟,但是生活却有很大的改善,也无需为自己担心太多。而进

  • 从一代帝王到没有自由权的太上皇,唐玄宗为何沦落至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评价唐玄宗,历史上的唐玄宗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唐玄宗的历史地位

    唐朝的盛世通过史书记载以及古墓的挖掘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街道灯火通明,各路商家游走在都城中卖货的场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国民开创的,在唐太宗的带领之下唐朝走向最繁华的时期,自唐太宗之后唐朝的经济逐渐不如以往,虽然武则天也对唐朝的经济做出卓越的贡献,但都无法回

  • 此人深得唐高宗信任,却又因谋反入狱,一句话让李显重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显和唐高宗是什么关系,李显子孙后代,狄仁杰李显

    狄仁杰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侦探之一,他一年审判两万多件案,竟没有一个人喊冤。他是唯一一个被唐高宗成为“真大丈夫”的文臣,却在武则天即位后因谋反入狱,他究竟是被人诬陷?还是为李唐王朝复仇?武则天本想让自己的子侄继承皇位,却因狄仁杰一句话,便把太子之位给了李显,狄仁杰究竟说了什么?狄仁杰不畏权贵,不徇私枉法

  • 土耳其人是突厥的后代,还是源自匈奴?现代基因检测给出了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土耳其和突厥的血统,土耳其有多少突厥后代,土耳其人是突厥族后裔吗

    每个国家、每个人种的诞生,都有着其不同的渊源,但细细探究下来都能发现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性。如今的土耳其人,曾经也是游牧民族,过着游牧生活,畜牧业发达。那么,他们和古代的游牧民族突厥、匈奴是否也有着细微的关系呢?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土耳其人认为自己是突厥的后代,而匈奴则是突厥的

  • 古代大一统隋朝,杨坚有如此高成就,和独孤皇后高尚品德分不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杨坚简介,隋朝皇帝对杨坚的评价,隋朝杨坚的最大功绩

    隋朝杨坚和独孤皇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3-602年),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小女儿,是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好读书,通达古今,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杨坚的宠爱,也是杨坚称帝的积极支持者。独孤皇后关于独孤皇后的历史故事很多,都是对她的品德高尚,做人谦卑做了很多描述,可见独孤皇后,不但是一位贵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