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忠奸与否不能看一个人的表面现象。曹操的做事风格和其性格有关。在曹操的价值观里,只有自己站在权力的高位,才能平息天下的纷争。而且,曹操的言行一致,从来不屑于用道德美名来粉饰自己的野心。相比之下,以仁德著称的刘备,则不是这样的人。在刘备的嘴里,一句“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这句话不知网罗了多少有志之士不明就里的跟随。
刘备的奸,绝非一般人能看得出的。
早年的刘备,流落民间,身上流着汉室皇族的血脉,却不动声色的在街头织席贩履,足见其心思颇深。正如当年的越王勾践,如果没有卧薪尝胆十年且不露志向的隐藏,吴王早就把他杀了,正是将心思深埋起来,才让勾践成为春秋霸主。刘备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刘备的起事口号喊的是“兴复汉室,不贪名利”。却时时刻刻都在强调自己汉室皇叔的身份,强调自己是汉室正统。明摆着说就是强调将来汉室复兴了,皇帝自然是他的。
而且,刘备的心机,更在于对待手下员工的态度上。当年三顾茅庐,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惜三次拜访,在草庐外苦等。要知道,在当时的认知中,主公前来拜访是知遇之恩,但来的多了,其中势必有不为人知的心思。果不其然,诸葛亮出山之后,蜀汉大小事务全由诸葛亮操持,打仗刘备更是紧着自己的兄弟上。自己在家里当吉祥物。
反观曹操,真正的做到了礼贤下士和维持自身君主高度的完美结合。为了挽留关羽,送美人宝马金钱,在得知了关羽绝不会留下之后,曹操干脆利落的放其走。这样豁达且大气的君主,自然有一派大气之相。而且,郭奉孝、荀令君去世之时,曹操皆没有痛哭。因为在他的认知里,眼泪是流给别人看的,只有真正为这些人实现理想,才是最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