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还真的是知兵的人

赵括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还真的是知兵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37 更新时间:2024/1/25 11:21:26

[var1]

这一切都只因为一件事情——长平之战!秦军在秦昭王时期,加快了兼并六国的进程,先后发动垂沙、伊阙、华阳等战役,都取得了胜利。到阏与的时候,被赵括他爹赵奢狠揍了一回,秦军受挫,但是依然没有停下进攻六国的步伐。在范雎入秦之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攻魏,后攻韩。占领韩国的野王之后,就将上党与韩国彻底隔绝开,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就转而将上党献给了赵国。赵国一看有利可图,一面使廉颇抵御秦军,一面接受上党,这才开始了长平之战的序幕。

[var1]

在廉颇抵御秦军的时候,赵王换将,用上赵括。分析一下这个时候换将的背景,首先换将是大事,赵王就算再独断,也不可能不和大臣们商议,而商议的结果就是除了廉颇不同意外,其他人都还比较赞同换赵括,当时赵王还特地问过乐毅,此时乐毅已经回到了赵国,也比较了解赵国的将领,乐毅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所以在这个事情上说明赵括是知兵的,并非一般酒囊饭袋的武将。

其二,赵括是跟随赵奢打过仗的,也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赵奢一直不太愿意将赵括推到主将的位置,为何?因为赵奢其实很明白,自己儿子是有能力的,但是因为过早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所谓年少轻狂,过高的荣誉会让年轻人骄傲,与其这样不如慢慢打磨,琢出美玉。当然,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奢已经不在了,没有了赵奢的压制,赵括自然就出头了。

[var1]

其三,赵括并非没有能力,而且统帅能力也很强。长平之战双方兵力达到八十万,赵括被围后,赵军一直在突围,并没有显现出混乱的迹象。要知道,当时的赵军已经断粮四十余天,还能有条有序的突围,没有成为乱军,足以说明整个赵军上下对赵括的认同,对于赵括统帅能力的认同。

只是很可惜,赵括遇上的是白起,白起依托强大的秦国打败了赵括,最终笑到了最后,但是就赵括而言,并非“纸上谈兵”之人。

更多文章

  • 刘备去世时,魏国五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诸葛亮为何一点也不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诸葛亮刘备马超蜀枪,诸葛亮为什么跟着刘备

    [var1]而魏国的君主曹丕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因为刘备的儿子刘禅十分不堪重用,即使有诸葛亮在一旁辅佐,也成不了大事,因此曹丕便想乘此机会将蜀国吞并。[var1]但是蜀国的地理位置极佳,因此想要攻打蜀国起码要有二十万的人马,而曹丕的军队数量根本不够,正当他为此发愁时,司马懿便献计说可以召集五十万人

  • 信陵君魏无忌简介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信陵君简介,信陵君真实的下场,信陵君最终死因

    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把其弟魏无忌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因而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有一次,魏无忌与魏

  • 公孙衍与张仪是怎样互相争斗的?公孙衍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孙衍和张仪简介,公孙衍和张仪在当时的影响力,公孙衍和张仪是什么样的人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过魏,献计于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

  • 公孙鞅和公孙衍比较谁更厉害公孙鞅和管仲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孙鞅和公孙衍,公孙鞅人物简介,公孙鞅历史评价

    [var1]公孙鞅和公孙衍都曾经在魏国做过谋士,但是当时的魏王比较昏庸,公孙鞅觉得自己无法得到他的器重,于是便从魏国去往了秦国,不久之后便得到了秦王的重用,公孙鞅在国内展开了多方面的改革,制定了很多法规,他也因此成为在各国举世闻名的人,而秦国在他的影响之下也变得繁荣昌盛起来,一时间其他国家根本不能和

  • 看看中国第一位天使投资人吕不韦是如何投资“秦国复国”公司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不韦投资,秦国吕不韦个人简介,吕不韦的商业成就

    吕不韦出生在一位商人的家庭中,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就有了经商的意识,到了他成人的时候,父亲想把家族的企业交给他打理,没想到被吕不韦拒绝了。吕不韦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吕父说:“十倍。”吕不韦又问:“珠玉之赢几倍?”回答:“百倍。”再问:“立国之赢几倍?”答:“无数。”吕不韦说:“今力田疾作,

  • 古人有时有点愣:晏婴用“二桃杀三士”稳定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晏婴的二桃杀三士,齐国第一贤人晏婴,齐国晏婴因何而亡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战略性的权变看起来似乎奸诈,但其实能够成就功业;胸怀大智慧的人,表面给人的感觉似乎愚钝,其实内心明亮透彻;仁爱广博者好似空虚,其实内心真诚深厚;正直的畅谈像在攻击他人,其实他的情感最为忠诚……所以,观察一个人是否贤才的时候,要注意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也就是要观察这个人行事的

  •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他竟然也在,还是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的廉颇有多强,廉颇在战国时厉害吗,廉颇简介战国四大名将

    [var1]第一位: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大将,他的主要战绩就是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消灭了燕国和赵国,在秦国消灭楚国时占了绝大部分的兵力。王翦从年幼时候就喜爱阅读兵书,于是就在少年时期进入军营,王翦出生贫苦,但他可能是自幼学习兵书,他有沉稳的军事天赋,聪明能干,受到重用。[var1]第二位:廉颇

  • 楚怀王原来是这么好的君主!楚怀王雪中送炭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怀王为什么叫楚怀王,楚怀王的简介资料,楚怀王雪中送炭

    到底该如何评价楚怀王?笔者认为不能只简单地用一个“好”或“坏”字评价他。他应该是一位有血有肉比较丰满的历史人物,错事干过不少,正事也做过很多,从下面的这个小故事就可见一二。据说,有一年冬天,楚国都城附近下起了鹅毛大雪,楚国大地呈现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身在皇宫的楚怀王嫌冷,赶忙叫人在宫殿里点上炉火,炉

  • 苏秦和张仪的故事纵横家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仪和苏秦谁厉害,苏秦和张仪是什么人,张仪母亲开导张仪

    苏秦,字季子,洛阳东郊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一七至二七五年之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素有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得到燕昭王信任拜为上卿,为报燕王知遇之恩,就到齐国做官而

  • 聂政为何能和荆轲专诸等并称为“四大刺客”?聂政为什么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聂政荆轲图片,聂政和荆轲的故事,战国刺客聂政简介

    韩傀(?~公元前397年),字侠累,战国初期韩国贵族,韩景侯的弟弟,韩烈侯的叔父。韩哀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韩哀侯于公元前377~公元前371年在位,他在位的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了郑国,曾使韩国一度强盛。《史记》记载:“……文侯卒,子韩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