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华大学拍下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未解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清华大学拍下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未解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62 更新时间:2024/1/2 16:20:43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很长,我们一直认为我国成型的国家历史是从家天下的夏朝开始。

不过,虽然夏朝属于史料都认为的存在,但是却一直没有出土文物来对证,而我们国家有记载的历史,一直到商代,都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佐证,唯有夏朝,所有的历史书里都有它,但是始终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年代。

我们有明确纪年的历史,是开始于公元前841年的西周时期,在这之前,年代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导致了在周朝之前的历史我们没有办法知道确切事件的年份。

商朝的存在也曾一直是被一些国外的专家所质疑的,直到19世纪末期的时候,也就是1899年,当时清朝的一位官员抓药的时候在一味骨头做的药材上发现了疑似文字的符号,也多亏了这位官员学问好,他高价将这些刻有符号的龟骨全部收了回来,后来经过学者们的研究,才发现这些符号可能是殷商时期的文字,从此商朝的历史就从所谓的只有传说变成了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历史。

而夏朝的存在跟甲骨文被发现之前的商朝一样,既神秘又经常遭受质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个世纪末期的时候,我们国家的一批专家学者开展了一项史学研究工程,集合了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的就是确定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具体年代。经过几年的研究,加上这期间多处重要的殷商时期遗址的发掘,专家们最终做出了《夏商周年表》,明确了夏商的开始和结束的年代,也明确了周朝开始的年代。

而至今为止,夏朝是否有文字,也是一个谜,因为从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已经知道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大量出土于殷商时代的废墟的,而从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大部分是对当朝也就是商朝时期的事件记录,基本上没有关于前一个朝代的事情。

但是商朝的文字里完全不提前朝,也是十分奇怪的,尤其是新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正义,总归要贬低一下前朝的。

比如清朝的史书就记载明王朝如何穷奢极欲,又比如武王伐纣之时也要打着着纣王无道的旗号,纣王这个名号也是周朝送给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的带有贬义的谥号,事实上这位名为帝辛的商王,并没有后世宣传的那样荒淫无道,相反还是一位比较有为的君主。

当时商王朝内部的确已经在分崩离析的边缘,但是这是王权与神权以及世家的权力斗争之下形成的局面,而帝辛即位后,为了增强王权,进行了一些打压祭司们神权的举措,也废除了一些残忍的奴隶殉葬制度,这也成了被人攻击的原因。武王伐纣时,历数纣王的罪状,其中就有一条郊社不修、宗庙不享,其实不是不享,只是不以人命享而已。

所以说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要保证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确性,没有只言片语去攻击一下前朝证明一下自己,这点也挺不寻常的。

后来的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的一个现象,或者说一个经常出现的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在这些出土的甲骨文中,很多次地出现了同一个词,这个词就是“西邑”。

说文解字中对邑字的解释是:国也。

那么就很明显,这个西邑,就是位于商帝国西边的一个国家,而根据后世文字学家的理解, 这个邑字代表的是比较小的帮国,那么这个国家会不会是商朝边上的一个小国,后来被商朝攻打之后归顺了商朝呢。

况且这个字也未必就是指代小国家,因为后世称商朝和周朝,都有带邑字的称呼,而且这些出土的带有西邑字样的甲骨文,基本上都是跟祭祀有关,如果是不起眼的边陲小国,灭了也就灭了,并不需要定期祭祀吧。这个谜团很快被解开了。

当时,学者们收获了一批战国竹简,这批竹简显然是不法份子通过盗墓所得,后来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偷渡出海,在海外的文物市场上流传出来,学者们通过各种方式让这批竹简回归了祖国。不过这批竹简并不是由清华大学出面在拍卖会上得来,因为研究机构是不能自己出面购买这些流失文物的,这样会助长这些文物贩子的气焰。所以,清华大学只能以校友捐赠的形式,拿到这批竹简。

也就是这批竹简中出记载的一些文字,让学者们很快地破译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关于西邑的记载之谜,也让一直神秘莫测的大夏朝,初露端倪。

这批竹简经过检测确定是出自于战国时期,并且记载了很多我们之前只知道名称但未见过内容的典籍。可谓十分珍贵。

然而最为珍贵的是,这批竹简里,发现了记载商朝宰相伊尹的生平的两篇文章的原文。

大家都知道伊尹是商汤时期的一位重臣,而成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王朝,那么这样两篇记载了大商开国之相的事迹的文章,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什么关系,跟大夏朝又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原来在这两篇文章中,赫然记载着一句话,说伊尹帮助汤打败了“西邑夏”。从后人称呼商朝为“大邑商”这样的用法来看,“西邑夏”,就是夏朝!

从此,夏朝,不再是一个只出现在史书中的朝代,当然,因为现在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都是盘庚迁都之后发现的,年代上远远晚于商朝建立,当时的夏朝使用的是否也是甲骨文,或者是什么别的文字,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专家学者的研究。

更为有趣的一点是,从这些甲骨文和竹简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夏王朝既然在商朝西方,并且还是一个强大到足以让商向其俯首称臣岁虽朝贡的王朝,那体量应该也是不小的,这仿佛也印证了另外一个比较民科的史学传说,“夏埃及一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尧的甲骨文怎么写,尧甲骨文演变,尧和禹是甲骨文吗

    中国古人造字很有规律,有“禾”部的文字都与“谷物”有关,有“氵”部的都与水有关,有“宀”部的都与房屋有关,有“贝”部都与财宝有关等等,即便不认识某些文字,但只要见到相关部首,也能猜出大概意思。但含有“尧”部的文字,大抵有浇、挠、饶、绕、烧、晓、侥、跷、铙、蛲、硗、荛、桡、娆、哓、骁、峣、翘等等,它们

  • 中华5000年,夏朝之前的1000年,中国人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从夏朝开始的历史,中华5000年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中国从夏朝开始的社会变化

    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之前给大家聊过一期中华上下5000年的问题,聊得比较糙,这期,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中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考古和分子人类学成果了,对于中国史前文化的重新定义,已经迫在眉睫。问题在于:落实到教科书上的东西,是非常严谨的,容不得半点纰漏和猜

  • 殷墟出土15万片甲骨文,揭开了很多解不开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什么,殷墟甲骨文图片大全,殷墟甲骨与中国早期的文字

    此后甲骨文的出土波折不断,到了1908年殷墟遗址第一次在学术界被发现,再到1928年在傅斯年主导开始了正式的挖掘,殷墟考古的挖掘,确立了殷商时代的社会作为可信历史的科学地位揭开了很多谜团,但在挖掘中却也制造了很多解不开的谜团,因为在殷墟的挖掘中遗址内发现了黑人和白人的头骨。“殷墟”甲骨文问世殷墟原来

  • 商纣王刚登基,请叔叔一起吃饭,叔叔看他的筷子,感叹:商朝要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纣王人物关系图,商纣王是什么时候登基的,商纣王有兄弟姐妹吗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几千年来不断有人争论。然而在历史上比妲己更出名的是商纣王,都说红颜祸水,却不知昏君误国,商周六百年的基业全部毁在了商纣王手里。其实在商纣王刚登基,他的叔叔萁子就预言商朝将要亡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双筷子”引发亡国言论商纣王史书记载“子姓,名受”别名帝辛,他的生母是正宫王后

  • 夏朝的存在令人质疑,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调查后,真相浮出水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夏朝存在,夏朝存在的真实情况,夏朝存在的可信度

    西方早就对中国号称“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说法看不惯了,在此之前,他们所认为的中国历史的起源只能是春秋时代。为了反驳西方学者,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不得不进行相关的考古工作来证明中国实际存在的历史,一度将中国的历史证明到商朝。但当他们想要证明夏朝时,却因为缺少实际文物证据而被迫停止,而怀疑派学者也就在此时产生

  • 找不到史家捏造重大事件的实例,就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朝的十大秘密,夏朝存在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夏朝的真实现状

    事实上,夏朝的存在并没有充分的考古证据,按照西方学者的话来讲,没有经过考古论证的时代,不应该被承认,为了否认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西方学者也是煞费苦心。有史书记载的历史并非是真实的历史,没有史书记载,也并非代表它不存在。司马迁著作史记时已经到了汉武帝时期,此时,距离汉朝立国都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沙丘之变

  • 她是皇太极最不喜欢的女人,最后连扶两帝,成为最大的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与玉儿第一次见面,清皇太极简介,皇太极最喜欢的皇后

    而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她是太后,但是却从不受皇宠,儿子也对她表示不满,更是死了三十七年后才被人记起来,安葬了她。这个女人就是非常有名的孝庄太后,也就是布木布泰,看过电视剧独步天下的人对此女肯定十分熟悉,没错她的丈夫就是开创清朝的皇太极。独步天下中,皇太极对这个女人似乎不冷不热,确实,因为她嫁给皇太极本

  • 13岁嫁给乾隆,一生无宠,活了92岁,最后却成后宫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17岁嫁给乾隆八年不得宠,乾隆一生的感情历程,乾隆的婚姻现状

    在乾隆的后宫里,有这样的一个女人,13岁就嫁给了乾隆,她身为妃子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过丝毫的宠爱,但是她却是乾隆身边活得最久的女人,92岁,在当时那就是个奇迹。再接下来又为这个一直厚爱他的皇帝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叫做嘉庆帝,魏璎珞也成功的成为了在后宫中屈指可数的大人物。最可惜的是令妃在他还很年轻

  • 懿传大结局:乾隆朝史上的最大疑案,如懿究竟为何断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懿断发前后完整视频,历史上的如懿断发之谜,如懿断发的过程

    如懿传这部电视,因为要去还原某些历史事件,所以有些地方的情节很牵强,例如皇帝是为了还如懿自由,才把如她的棺材塞进纯惠皇贵妃棺材里。例如皇帝恨极了令贵妃,还是封了她为皇贵妃,还封了她儿子做下一任皇帝。是令妃想当皇贵妃,乾隆太后同意晋升,皇后不同意,一旦晋升,就会给皇后的压力。电视剧中给出的解释是,乾隆

  • 原创原创恭亲王奕䜣才智过人,为何咸丰帝托孤时,没有任命他为顾命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咸丰皇帝与恭亲王,咸丰和恭亲王的结局,咸丰皇帝为什么会见恭亲王

    咸丰继位后,遵照道光帝遗旨,封奕訢为恭亲王。但奕訢对咸丰继位,不是那么服气。咸丰三年十一月,奕訢受任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咸丰也经常召见奕訢议事。但奕訢为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久而久之,兄弟之间逐渐猜疑不和,此后,终于为静皇贵太妃受封皇太后一事暴露无遗。静皇贵太妃,即恭亲王奕訢之生母静贵妃,姓博尔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