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虽然很宠爱武惠妃和杨贵妃,可面对利益冲突时,他毫不手软

李隆基虽然很宠爱武惠妃和杨贵妃,可面对利益冲突时,他毫不手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74 更新时间:2024/1/17 19:33:24

在李隆基的诸多妃子中,武惠妃以及杨贵妃是后人最为熟知的,两人都是李隆基的心头肉,只是究竟谁更加受宠一些,一直以来存在不同答案,今天我就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顺便深入讲解一下真实的李隆基。

武惠妃对唐玄宗的重要性

武惠妃的出身十分特殊,她可是典型的武家人,是武则天的后人,在当时那种唐朝皇室闻武色变的历史背景下,武惠妃能够得以幸存,已经算是相当幸运了,然而命运对于武惠妃的眷顾,似乎远远不止于此,上天不仅给了她美丽的容颜,还给了她绝佳的运气。

经过神龙政变、唐隆政变等诸多政变,在铲除韦皇后、上官婉儿以及姑姑太平公主之后,李隆基终于顺利登基成为皇帝,年轻的李隆基,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可是在个人生活方面,则比较喜欢沉迷于酒色之中。

实际上早在李隆基没有登基之前,就已经对酒色比较中意了,比如当年他到民间视察,结果就遇到歌姬赵丽妃,李隆基对其可谓是一见钟情,专门在宫外租房子让赵丽妃居住,最终赵丽妃还给李隆基生下儿子李瑛

李隆基登基之后,由于王皇后不会生育,所以李隆基就立了赵丽妃生的儿子李瑛为太子。经历过诸多政变的李隆基,从心里对太子不信任,所以不管是谁当太子,李隆基都保持着内心的怀疑,从来不会相信任何一个太子。

本身王皇后就不会生育,赵丽妃等妃子已经年老色衰,所以李隆基开始物色新的宠妃人选,有一天在宫中他突然遇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当时就心痒痒,经过了解之后,得知此人正是自己小表妹武氏,李隆基来不及多想什么,很快就将其纳入后宫,从此以后两人如胶似漆。

王皇后看到李隆基和武惠妃过于恩爱,一时间开始担心自己的皇后位置,最终使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争宠,结果就被李隆基趁机废除,等到王皇后被废除之后,李隆基居然想要立武惠妃为皇后,这可把当朝大臣吓坏了,要知道李唐政权才刚刚从武则天手上抢回来不久,要是又弄一个武皇后出来,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李隆基还是有分寸的,既然大臣们都不支持自己立武惠妃为皇后,那么这件事情也就到此为止,自己意思到了就行,至于是否真的立皇后,实际上对于李隆基而言意义不大,他更多考虑的还是自己的皇权以及根本利益。

立皇后一事影响到了李隆基的皇权以及根本利益,他自然就会放弃此事,从这一个细节中,其实我们就能够清楚看出李隆基的真实为人了,不管他对妃子多么宠爱,只要涉及到政治利益,他都会瞬间翻脸,这就是真实的李隆基。

很多人说爱江山更爱美人,对于李隆基而言,是爱美人更爱江山,一旦美人影响到江山,李隆基必然会放弃美人选择江山,这就是武惠妃和杨贵妃的共同悲剧,相比之下,武惠妃还要糟糕一些,只是好在她没有背负唐朝衰亡的骂名,这一点还是比较幸运的。

从李隆基听从大臣建议放弃立武惠妃为皇后一事,我们就足以看清李隆基对妃子的态度了,可是武惠妃当时还没有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后来悲剧距离她越来越近。成为皇后是没有希望了,那么就让自己成为皇太后吧,武惠妃当时大概是这样想的。

立皇后一事失败之后,武惠妃伙同李林甫开始对太子李瑛进行迫害,他们打算拥立武惠妃的儿子李瑁为太子,在李林甫的帮助下,武惠妃顺利铲除了李瑛三兄弟,只差一步,就可以让李瑁成为太子了,可就在关键时刻,李隆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来武惠妃突然去世,史料记载她经常梦到李瑛三兄弟,因此成天魂不守舍,最终在担惊受怕中惨死。

这种说法是否真实我们先不说,单纯从武惠妃突然去世一事来看,我们就能够明白一点,那就是李隆基的政治利益不可侵犯,不管是太子还是妃子,一旦影响到李隆基的皇权,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

武惠妃去世之后,李隆基不仅没有立李瑁为太子,反而后期还因为失去宠妃实在孤独,居然将李瑁的老婆弄去陪伴自己,此人就是我们后人熟知的杨贵妃,至于说李隆基对其究竟有多宠爱,我们继续详细分析。

李隆基对杨贵妃多宠溺?

杨贵妃和武惠妃有着明显区别,武惠妃本人对权力充满兴趣,杨贵妃本人则对权力丝毫不感兴趣,可悲哀的是,杨贵妃的娘家人对权力格外感兴趣,比如她的哥哥杨国忠就是典型之一,所以最终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大概率上还是娘家人造成的。

李隆基经历了李瑛三兄弟的死亡事件后,心中对储位之争的想法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他依旧不信任太子,可是却不会轻易废除太子或者杀掉太子了,这是李亨得以在太子之位上如坐针毡度过数十年的本质原因。

要是李隆基还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赶尽杀绝,想必李亨早就一命呜呼了。可以说此时的李隆基,在立太子以及立皇后方面的思想,已经比之前成熟了,因此杨贵妃当时并没有被立为皇后,而是以贵妃的身份统领后宫。

以杨贵妃对权力的冷漠态度来看,李隆基估计会和杨贵妃一直在一起,估计也会一直宠爱杨贵妃,可是杨国忠等人实在不够老实,仗着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胡作非为,终于惹怒了李隆基。

李隆基先后多次将杨贵妃送回娘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和提醒一番杨家人适可而止,奈何杨国忠继续胡作非为,一直逼迫安禄山,最终引发安史之乱,也就是这件事情的发生,让当时的军人对杨国忠恨之入骨。

马嵬坡之上,六军不发,大家对杨国忠恨之入骨,纷纷提出要将其斩杀,李隆基眼看形势失去控制,就答应了大家的要求,在杀掉杨国忠之后,有人又提出赐死杨贵妃,李隆基虽然有些悲伤,可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李隆基还是毫不犹豫选择牺牲杨贵妃保全自己性命。

结语

李隆基对武惠妃和杨贵妃都十分宠爱,不过相比之下,很明显对杨贵妃的宠爱更甚一筹,因为杨贵妃本人对权力不感兴趣,李隆基刚好可以肆无忌惮与之相处,至于说武惠妃呢,本身她就对权力充满欲望,李隆基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防范。

但话又说回来,不管李隆基当时对武惠妃以及杨贵妃多么宠爱,一旦遇到利益冲突以及生死抉择的关键问题时,李隆基还是会毫不犹豫选择牺牲她们,毕竟对于李隆基而言,只要保住皇位,天下美女多的是!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的思想。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打了大胜仗,李渊却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状况,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在李世民辉煌的一生中,他为大唐创造了无数丰功伟绩,被后世的帝王们也奉为学习的典范。但是为了争夺皇位,他却发动了手足相残的“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是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也是后世对他的评价中为数不多的诟病之一。谁能想到埋下“玄武门之变”祸根的竟然只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大唐的奠基人虽然唐高祖李渊是

  • 唐太宗早年身体雄壮,为何只活了五十一岁,不得不提一个印度僧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晚年有多可怕,唐太宗晚年容貌,唐太宗生活现状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深得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偏爱,可以称得上隋朝世家公子的典型代表。只是,这样一位位极人臣的大丞相却犯了为天下人所谴责的罪,那就是谋朝篡位。不过,李渊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政治敏感度与武力,还是成为了唐朝开国创业的帝王,享年69岁。作为李渊的

  • 武则天的乾陵至今无人敢动,诡异事接连发生,国家禁止发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之墓乾陵,武则天的陵墓是乾陵吗,武则天死后为什么葬在乾陵

    另一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我们暂且不提,就先说皇陵,对于尚且活着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宝库,大量宝藏深埋于地里,怎么会不惹人眼红?于是,诸多盗墓者纷纷开启了寻宝之路,盗皇陵成为首选。然而,历史上有一个陵墓,至今无人敢盗,那就是乾陵武则天墓,复杂的结构和诡异的天象,让众多盗墓者望而却步,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

  • 三千字看懂杨广后人结局?唐朝建立后,杨广还有后人存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皇帝杨广结局,杨广的后人,历史上杨广的真实名字

    当然,杨广的子孙死绝,这事还真不是后来的唐朝皇帝做的。相反,后来唐朝对于亡国的杨家宗室,还颇为善待。真正下黑手杀绝杨家的,其实是宇文化及。杨家的子孙后代,本来是很多的。因为杨家本来就是大族,早在隋朝开国之前,杨家就已经是枝繁叶茂,门丁兴旺。而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这其中杨广排老二。不过

  • 杨贵妃陵墓出土后,打开棺椁,千年来的“谣传”或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玄宗杨贵妃棺椁之谜,杨贵妃有墓么,杨贵妃墓葬在哪里

    就算是九五之尊,贵为万人之上的帝王,也沉迷在温柔乡中无法自拔。但是红颜有时是祸水,毁掉了江山社稷,和一个家族的千年基业。有人说,杨贵妃蛊惑了唐玄宗,葬送了整个唐朝。可是等她的陵墓出土后,打开棺椁一看,千年前的一个“传言”或被证实,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杨贵妃初入京城这件事,要从杨贵妃没入宫之前说起。杨

  • 成吉思汗:子孙后裔的能力,李世民、赵匡胤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吉思汗和赵匡胤谁更厉害,成吉思汗兄弟子孙一览表,赵匡胤和成吉思汗血缘关系

    儿子辈,以四个嫡子为例子,都是雄才大略,骁勇善战之人。长子术赤,指挥千军万马,在攻打金国、花剌子模、呼罗珊、波斯等地时所向披靡。1223年,术赤出兵增援哲别、速不台,在迦勒迦河畔全歼4万罗斯联军,建立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也是横扫金国、中亚,建立察合台汗国。第三次窝阔台,灭了盛极一时的金国,“满万不

  •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旷世情缘,李隆基和杨贵妃是怎么认识的,杨贵妃李隆基生平

    唐玄宗在几年前就见过杨玉环,那时她是盛装打扮的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唐玄宗到骊山泡温泉,偶然间看到刚刚出浴的杨玉环,他一瞬间就被吸引住了。此时的寿王妃与盛装打扮时,完全是两种风情。美人出浴,肤如凝脂,唐玄宗从此对杨玉环心心念念,不能自拨。如白居易《长恨歌》里记载的那般:春寒赐浴华清池,

  • 姬昌原本姓姬,为何二儿子叫姬发,大儿子却叫伯邑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看过《封神演义》小说的朋友,或者是度过相关历史的朋友。一定对姬昌这个人物不会太陌生,姬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可以说是周朝的奠基人了。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期的一代明君。中国古典文化的源泉《易经》便是周文王姬昌所著。连孔子都对姬昌推崇不已,姬昌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尊崇能人,礼

  • 战国时代诸侯国为何不愿改变旧制?西周制度,立国形式,既得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立国的三大制度,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周朝的关系,西周诸侯国的作用

    战国时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格局变化最快、时代发展最纷乱复杂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予人们的启示和研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且这个时代还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果没有这个历史时间段的发展中国古代历史的发现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一个时代格局变化的越快,有价值的历史现象就会越多,时代的发展就会越纷乱复杂,

  • 封神演义里,纣王作恶多端,为何却没有神仙去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封神中谁是纣王最怕的人,封神演义里的纣王变成什么样了,封神妲己和纣王吻戏

    在这之后,女娲回到行宫,看到纣王题诗,当时就十分恼怒,飞到朝歌城上空要一巴掌拍死纣王,但是当她伸出手之后,却看到冲天而起了两道红光,于是,女娲伸出的手不再拍下去,而是改为掐指一算。算过之后,女娲娘娘知道了,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她无法杀死纣王,于是,她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女娲宫,思索了一番,挥动招妖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