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熬死齐桓公,杀死宋襄公,力战晋文公,楚成王最终为何上吊自杀

熬死齐桓公,杀死宋襄公,力战晋文公,楚成王最终为何上吊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51 更新时间:2024/1/18 12:50:24

[var1]

楚成王剧照)

说起来,楚成王真是一位厉害的国君。

他继位后,对内施以仁政,对外与诸国建立友邦之国,并且对周天子颇为敬奉,每年都按时向其进贡。

本来进贡周天子,这是诸侯国分内的事情。不过此时王室衰微,一些发展中的诸侯国不仅不进贡,对周天子还颇不礼敬。因此楚成王的表现,让周天子非常满意,于是将祭祀用的肉赐给他,以示恩宠。还特意允许他“平定夷越各族动乱,以拱卫中国各国”的权利。

谁知楚成王这只是套路。自从得到周天子允诺后,他便以此为借口,四处攻伐,将一些小国尽收囊中。以至于几年不到,楚国的疆域便扩大了千里之多。

然而,楚成王并不觉得满足,野心勃勃的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取代齐桓公的霸主之位,成为新的霸主。

齐桓公当然不允许有人取代他的霸主之位。所以他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号令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组成讨伐同盟军,准备干翻楚国。

大兵压境,楚成王却毫无惧色。他一边做好应战准备,一边让使者给齐桓公带话,表示真要打起来,楚国有方城山做城墙,汉水做护城河,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就算人多也没有胜算。

齐桓公认为有理,于是和楚成王化干戈为玉帛,双方在鲁、宋、卫等国的诸侯面前,在召陵订立了盟约。

[var1]

(齐桓公剧照)

自此,楚成王不再和齐桓公正面冲突。但他依然南下东进,对于不向他敬献贡品的小国,一概予以灭亡。面对楚成王的攻伐,一向以老大哥自居的齐桓公,几乎没有援助过那些弱小的同盟国,因此楚国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一些经济薄弱的小国见齐桓公不为他们撑腰,为了不至于被咄咄逼人的楚成王灭国,大家畏惧之余,纷纷对楚成王称王纳贡,以求自保。

不久后,楚成王便决定攻打与中原各国接壤的徐国。

徐国既是齐国的同盟,对中原诸侯国来说,他又起着护卫的作用。万一徐国灭亡,楚成王的铁骑就会在中原诸国中肆意凌虐。所以,齐桓公不得不再次号召鲁、宋、卫等结为联军,出兵援助徐国。

没想到,这次楚成王没有派使者来讲和,反而运用巧妙的兵法,攻破联军阵营,灭亡了徐国。

此时的齐桓公,由于失去了管仲,又没有贤能的人来帮他治理国家,而他已年老昏聩,所以他根本就不能阻止楚成王雄霸诸侯国的脚步。

那些和齐桓公结盟的诸侯们,也看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以郑文公为首的国君纷纷朝拜楚成王。

楚成王对他们也颇为礼待,甚至还把珍惜的铜赐给了郑文公。尽管后来他有些后悔,不过他也没有要回来,只是对郑文公说,不能制造武器哦。

郑文公一心希望得到新大哥的信任,所以回去后,就把所赐的铜铸造了三口大钟。

[var1]

(郑文公剧照)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由于内乱,国力大衰。

宋襄公一向认为自己是诸侯中道义的榜样,这种时候总该轮到自己这个老资格来做霸主了吧,所以他决定召集诸侯们召开一次会盟,以确定自己的大哥身份。

谁知,楚成王被传召去后,当着众人的面,不仅羞辱了他一番,还把他囚禁在孟地,过了很久才放他回宋国。

楚成王还不解气,又率兵攻打宋国,结果在泓水一战中,宋襄公一心要树立德义大哥的形象,硬是等楚成王的队伍过河列队后,才向楚国发起进攻。结果宋襄公在这一战中被箭射伤,不久便因伤口感染去世。

接着就该是晋文公走上历史舞台了。

其实,早先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时,曾在楚国呆过一段时间。

楚成王见他气宇不凡,认定他将来必大有可为,所以对他礼遇有加,临走还送给他不少财物,并把他送到秦国都城。

现在重耳听说宋楚之战,于是驰援宋国,并很快地打败了楚军。

楚成王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认为晋国在重耳的治理下逐渐强大,是上天眷顾的诸侯国,因此他认为和晋国交手于己不利,所以撤军回了楚国。

后来,楚成王手下的大将一再请求攻打重耳,他见劝说无效,于是给那员大将配备了小量的兵马。结果真如他想,大败而归。

为了惩治攻打晋国的将领,楚成王下令诛杀了他,

[var1]

(重耳剧照)

事业发展的蓬勃日上,楚成王也到了立太子的时候。于是,他和群臣商议,想要立长子商臣为太子。

尽管有人提出楚成王还很年轻,以后嫡夫人还能生出嫡子来。但楚成王想到自己多年征战,谁知会不会死在途中,所以他不顾众人阻挠,还是将商臣立为了太子。

商臣成为太子不久后,王后果然生下了王子职。由于商臣为人凶狠残暴,楚成王便想废黜商臣的太子之位,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听闻后,便偷出号令军队的令牌,带领军队包围了楚成王的寝宫,并逼迫楚成王自尽。

楚成王不愿意坐以待毙,暗中派心腹向那些向他称臣的诸侯们求救。

为了能争取时间,他便向商臣提出想吃熊掌的愿望,希望能尽量拖延时间,以使那些诸侯国们能尽快赶来营救他。

但商臣不念父子之情,不仅拒绝了他的要求,还不断派人给他施压,要他迅速自尽。

在商臣的逼迫下,再加上各诸侯国迟迟未有援兵前来,势单力孤的楚成王无奈之下,只得上吊自尽了。

于是,商臣向各诸侯国发出讣告,声称楚成王病逝,而他则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国君之位。

说起来,楚成王的国君之位,也是用强盗行径所得的。

本来,楚国的国君之位应该是他的哥哥楚堵敖继承,但楚堵敖继位后却不务正业,于是楚成王便弑兄夺位。

所以在他继位后,为了巩固国君之位,他不仅与各诸侯国建立友邦之国,还为了得到周天子对他的承认和支持,不惜向周天子称臣纳贡。

虽然楚成王在位时,楚国的国土面积大大增加,国家也人才济济,经济蒸蒸日上。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最后他不仅被儿子篡位夺了国君之位,而且也和他的兄长楚堵敖一样,落得个被杀的悲惨下场。

纵观楚成王的一生,这真是应了一句: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参考史料:《史记》《左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表面上实力看起来其弱无比的韩国是怎样成为战国七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国为何是战国7雄,战国七雄当中韩国的实力,战国七雄韩国历史

    [var1]其实很简单,三家分晋,韩国分得了不错的家底,其阴阳铁山是让各国都献血的战略资本,强大的军工业更是雄踞天下,苏秦曾说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出于韩,韩国的硬弩射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0米,面对任何的步兵方阵,骑兵冲击,这样的远程性杀伤武器谁不打哆嗦?奈何这点看家北岭后来却被人家秦国学了句,并且做

  • 拿破仑和孔子,与两个小孩的两个小故事,让你看出不一样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拿破仑小时候励志故事,孔子的十大故事,孔子的故事100篇全集小视频

    [var1]先来看看拿破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有一次,拿破仑打猎途中,路过一条小河,看到河中有个落水的孩子;一边高喊救命,一边在水里拼命挣扎。拿破仑不但没有跳下河去救孩子,反而端起猎枪,厉声对着孩子喊:你要是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个小孩见求救不成,反而增添了危险,只好更加拼命的划水,最后

  • 孔子堪称至圣先师,他有四句为人处世的话非常经典,你都会背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的经典语录和故事,孔子最出名的十句格言,孔子最经典的8句话

    孔子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他游历列国,诲人不倦,从他开始讲学之风日盛,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孔子的儒家学说褒贬如何,但是鼓励人人向学问进的精神,才缔造出中华文明历朝历代的盛世辉煌,孔老夫子功不可没!孔子学究天人,流传着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其中有四句话饱含义理,堪称经典,分享给大家:

  • 《大秦赋》大结局:吕不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最终喝下鸩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堪称一流,他不仅是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的全,算得广,他能将一个被废弃的皇子嬴异人,一路培养到成为了秦王。[var1]所做的这一切虽然有目的,但是吕不韦在成为丞相的那一刻,他就开始真正的心系天下,吕不韦心中的小家也成为了大家。嬴异人去世之后,吕不韦成为大王

  • 《大秦赋》大结局:吕不韦喝下鸩酒自尽,证明对大秦别无二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毫无疑问,曾任大秦相邦的吕不韦成为了各国的香饽饽,毕竟吕不韦对大秦了如指掌,有了吕不韦的帮助,攻打秦国可以说是如虎添翼。[var1]而吕不韦来到了自己的封地洛阳,他打算独善其身安享晚年,可是六国诸侯的邀请成为了吕不韦的催命符,因为秦王嬴政一直在监视吕不韦的一举一动。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吕不韦虽然

  • 芈月身上的矛盾感,让秦王爱不释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王对芈月动心,芈月与秦王的关系,芈月和秦王是如何结缘的

    不由得想起甄嬛在宴会上作惊鸿一舞,皇帝喜出望外地说:嬛嬛,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是的,甄嬛总是能给皇帝带来惊喜,她好像一个宝藏,永远有取之不尽的宝物,你没法看穿她,也没法定义她。[var1]而《芈月传》里的大女主芈月,也与甄嬛如出一辙。芈月阴差阳错成了皇帝的女人,受尽宠爱,在秦宫可谓是独一份。

  • 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周牧野之战,牧野古战场遗址,牧野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吗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无数奇人异事,而在一场场颠覆战争中也曾创下过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说到中国历史中的经典战役,牧野之战则是不得不提到的。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也被大家看作是顺应天命的“仁义战胜残暴”。经历此战后商周鼎

  • 夏朝真的存在吗?安徽出土两把铜钺,成破解商灭夏之谜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考古最有力的证据,夏代铜钺,安徽夏朝遗址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双尾猫字数:2230,阅读时间:约4分钟编者按:网络上关于夏朝的存在争议非常多,目前国际上也认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商朝。但商朝总不会凭空出现吧?本文就来说一下2018年到2020年的一次考古发现中,对于夏朝是否存在,与商灭夏研究新进展。▲传统观点认为夏朝的势力范围史书上说,商灭夏

  • 甲骨文“王人民我”四字,揭开商朝统治真面目,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甲骨文演变,商朝的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吗,商朝甲骨文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其中不少文字就反映了商朝时代特征,比如“王、人、民、我”这四个字,就给出了颠覆性的解读,揭开了商朝统治民众手段的真面目,远非儒家所推崇的三代之治那么仁义道德、那么完美。所谓三代之治,代表着儒家学者眼里的美好统治制度的设想,他们认为夏商周三代制度完美,只要君圣臣贤,那么民

  • 一文了解“媵婚制”:西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盛行的一种婚姻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周到春秋的婚姻制度,媵婚制度的作用,西周时期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

    据文献记载,西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曾盛行一种特殊的婚姻制度,叫作“媵”(yìng)。《春秋》经文中曾多次提到“媵”,“春秋三传”对此均有解释——《左传》说:“卫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公羊传》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