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5 更新时间:2023/12/4 13:30:02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无数奇人异事,而在一场场颠覆战争中也曾创下过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说到中国历史中的经典战役,牧野之战则是不得不提到的。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也被大家看作是顺应天命的“仁义战胜残暴”。经历此战后商周鼎革正式完成,而作为战争中的最终胜者周武王姬发被人们推选为明君,而成为他手下败将的商纣王,则在后世多年仍被视为暴君的典型。

这只是我们所了解的部分历史,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牧野之战也并非商周产生的第1次冲突,后续根据出土的史书记载,早些年他们之间就已经产生了深厚的矛盾。

当时有一名叫做文丁的人是商纣王的祖父,而季力则是周武王的祖父,在文丁死后,纣王的父亲接替了皇位,在那时周人突然发起进攻,但当时他们却被商朝军队击溃,一直到了商纣王继位之后,双方才再次产生矛盾。

所以也通过这段简略的记载能够得出几项历史事实,商周两朝的恩怨,绝不只局限于周武王和商周武王这一代,他们至少已经纠缠了三代,所以也绝非仅仅是因为纣王残暴,周人忍无可忍才发起反抗那么简单。

除此外曾经的商朝也拥有超出对手极多的军事优势,所以面对周军的屡次来犯,他们才能一次次地将其击溃,还囚禁了周国军西伯侯。

后续西伯侯后被放回国后,一生都没有继续对商朝用兵,反而是拉拢各方诸侯,也为后续的九州之侯阁于州奠定了基础。

转眼来到周武王9年,经过深思熟虑后,周王决定再度带人动伐商计划,不过当那些联军远奔千里抵达津盟时,周武王却又开始心思一转决定半路撤军,而且还给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天命之由”。

那些盟军千里迢迢的赶过来支援时,周武王一句“天命未可知”就能打发得了吗?这显然不是他的真实理由,后来据出土的甲骨文卜辞显示,商纣王一辈子征战沙场,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反倒是周武王,除了那场最经典的牧野之战以外,没有见他有过其他的讨伐征战记录,所以和商纣王相比,姬发在作战经验方面就相差一大截。

至于当时联军赶过来帮忙却被周武王拒绝其实也是因为商朝那时仍然保留着对周人的绝对军事优势,所以周武王还是不敢冒这个险,轻举妄动。既然如此,为什么两年之后纣王还卷土重来,再次开始伐商了,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已经在这两年做好了充足准备吗?后续经考古证实,当年周武王伐商又取得胜利,其实是因为他使出了一些下三烂的手段。

收买内奸

在吕氏春秋中曾记载牧野之战开始之前,周武王曾与殷商臣子胶鬲密会,双方当时约定以甲子为期,再结合当时周军执意要冒雨前进,确实也在甲子日时抵达了朝野附近,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他们之间的确可能有这个约定。

而在后续史书中也曾记载过作战之前伤军临阵倒戈,这既体现出了商纣王暴虐不得人心,却也衬托了周武王出兵的正义性,可实际上这所谓的“倒戈”,并不是指商军中的所有人,他所说的仅是胶鬲的部下,其他商军仍然在敌军来犯时殊死抵抗。

偷袭

曾经陕西出土的青铜器利簋上还有一段铭文也能够证实周武王出兵不正义,当时铭文中写道“,吴征商为甲子朝,岁鼎克,闻夙又商”。在商周时期有一项传统是,诸侯开战之前,通常都会下战书,在书中会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地点。

不过当时千里迢迢而来的周军却选择在刚刚抵达牧野的黎明时刻就发起进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进入商朝几百里时都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的原因,因为那时候商纣王根本没有想到他会遭到偷袭。

至于史记中所说的商纣王是自焚死其实也存疑,干后续出土的另外一份史书残卷中却写到,纣王其实是在前线作战时被俘虏后又被斩首,他的头还曾被挂在白旗之上。结语

所以这样来看,虽然最终结果是周武王战胜了商纣王,但其实不管是过程还是初衷都没有他们曾经宣传的那样具有正义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商纣王的死就是绝对无辜的。

《新书·益壤》

更多文章

  • 夏朝真的存在吗?安徽出土两把铜钺,成破解商灭夏之谜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考古最有力的证据,夏代铜钺,安徽夏朝遗址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双尾猫字数:2230,阅读时间:约4分钟编者按:网络上关于夏朝的存在争议非常多,目前国际上也认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商朝。但商朝总不会凭空出现吧?本文就来说一下2018年到2020年的一次考古发现中,对于夏朝是否存在,与商灭夏研究新进展。▲传统观点认为夏朝的势力范围史书上说,商灭夏

  • 甲骨文“王人民我”四字,揭开商朝统治真面目,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甲骨文演变,商朝的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吗,商朝甲骨文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其中不少文字就反映了商朝时代特征,比如“王、人、民、我”这四个字,就给出了颠覆性的解读,揭开了商朝统治民众手段的真面目,远非儒家所推崇的三代之治那么仁义道德、那么完美。所谓三代之治,代表着儒家学者眼里的美好统治制度的设想,他们认为夏商周三代制度完美,只要君圣臣贤,那么民

  • 一文了解“媵婚制”:西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盛行的一种婚姻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周到春秋的婚姻制度,媵婚制度的作用,西周时期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

    据文献记载,西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曾盛行一种特殊的婚姻制度,叫作“媵”(yìng)。《春秋》经文中曾多次提到“媵”,“春秋三传”对此均有解释——《左传》说:“卫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公羊传》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

  • 神话奇闻:纣王为什么敢亵渎女娲,纣王的前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纣王为什么敢亵渎女娲,纣王亵渎女娲,历史上真实的纣王

    纣王这个身份不过是我在人间的一个念头而已。既然大家已经发现了我的身份,那我就稍微透露一下,我和女娲之间复杂的关系。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天地,是我一板斧劈开的。我为什么要劈开这天地?因为我在找与我一同出生的女娲!我是一个男人,这点应该没有人会怀疑吧?要明白“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果我是天地间唯一的生物

  • 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其实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的姜子牙活了多久,姜子牙历史上为什么没有记载,姜子牙史料记载哪里人

    很多人知道姜子牙这个人物还是从《封神演义》中得知,神话小说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姜子牙也被赋予了神仙的本领和极其尊贵的地位,作为元始天尊的徒弟,他下山代替元始天尊封神,否则以他一个弱不禁风的老叟模样,谁会轻易信服于他呢?正因为有了强大的靠山,姜子牙在人间才有了将相之福。神话毕竟是神话,姜子牙可是历

  • 后羿射日并非神话,真相就是夏启九子被杀,夏朝失去了东方统治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后羿是一国之君后羿射日是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故事之中的他用自己的射箭本事拯救了当时的天下人,让万物得以生存下去,但其实真正的历史之中,后羿是一国之君,这个国家叫做有穷国,当时的君主继承还是按照氏族的关系进行的,所以夏朝的习惯一直使用到了这个东方国家,这个有穷国的历代国君是不同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

  • 妺喜:我爱桀;妲己:我跟纣王不熟;褒姒:幽王放的火,我没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纣王与妲己爱情,幽王和褒姒,纣王褒姒的故事

    提到妺喜很多人会说,妺喜是导致夏桀亡国的祸水,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在夏桀的早期统治期间,他很宠爱妺喜,甚至自从偶然发现妺喜居然喜欢听丝绸被撕扯的声音后,他就命人不断在妺喜耳边撕扯丝绸。然后,这项就成了妺喜导致亡国的一项罪证,说明她引导夏桀生活奢侈。那么请问诸位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某一个你喜欢的歌手,刚

  • “人皇”真的存在吗?在历史记载中,夏桀王和商纣王的力量都很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纣王是人皇还是人王,纣王是最后一位人皇吗,历史上纣王是人皇吗

    三界各有气运加持,理论上来说,三界彼此相互独立,实力也是相当,这点从巫妖大战就可以看得出来;但由于天界的新任天帝是昊天,所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族崛起得比较缓慢,直至轩辕黄帝一统人族并击败巫族后裔蚩尤后,才得到天道认可,而轩辕黄帝也就成了人族的首任人皇。人皇到底有什么能力,由于某些原因,所以并没有传

  • 纣王是真的因妲己才昏庸的吗?妲己一直为商朝的灭亡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小说中曾记载纣王做了两样十分残暴的事情。第一件事情便是二人出游见一对父子在冬天行走,老人双腿正常,而年轻的双腿发抖,妲己便让纣王猜,纣王猜不到。此时妲己便说这老人是老来得子,若父母在年轻时生子,那时他们身体强健,生下的孩子气脉充足,髓满其胫,即使到了暮年,耐寒傲冷。假如父老母衰时才得子,那他们的孩子

  • 误解二千年的武字:甲骨文揭开真面目,原来不是止戈为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字甲骨文图片,武字最早是怎么写的,甲骨文中的武字怎么写

    既然武字如此重要,那么就有必要追溯武字的本义。尤为重要的是,每一个汉字的初始字形,代表当时社会对其内涵的普遍认知,因此解读出武字的本义,也有助于了解古人对“武”的定义。甲骨文出土之后,武字真面目重现天日,人们发现古人对“武”存在重大误解,甲骨文中的“武”并非“止戈为武”,实际本意完全与之相反。“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