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另有起因?从权力分配看其发生的必然性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另有起因?从权力分配看其发生的必然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55 更新时间:2023/12/13 9:47:44

一、李世民真正的权力和实力

上图为李世民担任过的官职,李世民也有很多名誉性的官职,比如说禁中骑马,宫禁中除了皇帝外严禁其他人骑马,而李渊允许李世民在宫禁里骑马。

①:在图中的官职中,最有实权的当属天策府上将,因为这是李世民在洛阳建的府邸,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官员,曰为“许自置官属”,而李世民在天策府招募了一大批精英人才,文有杜如晦、房玄龄等,武有李靖尉迟敬德。这些人才和军队人马都忠于李世民一人,俨然像一个“小政府”。

李世民通过这个官职打造自己的行政和军事班子,这也为他后来建功立业、发动兵变成为皇帝奠定基础。

②:义宁元年(617年),李世民说服李渊发动“晋阳兵变”,后李世民被封为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之后李渊称帝,李世民就被封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

李世民通过这些官职控制了皇宫禁军和长安京城附近军队(保卫长安京畿)。

而反观太子李建成的实力,虽然他是太子,有东宫官员和东宫六卫率等支持,但这些人员和军队还要受到皇帝的限制(怕太子造反),而且李建成太子并不像李世民有很多实权职务,只担任虚职。这样太子在实力就相形见绌了。

二、李世民的权力来源

李渊也是唐朝开国皇帝,他也明白李世民势力壮大后势必会危及自己的皇位。

为什么李渊要给李世民这么多的官职和封号(秦王)?

①劳苦功高的李世民

李世民对唐朝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起初晋阳兵变时,由李世民带领起义,之后带领军队和隋军艰苦作战,并协助李渊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初,唐朝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仍有很多割据势力占据一方,严重损害了唐朝的利益。

从618年开始,李世民参加四次大型战役消灭割据势力。

先破薛举,铲除来自西方的威胁;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失地,消除来着北方的威胁;虎牢之战,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唐朝的实际控制领域大大扩展,李世民更是唐王朝统一的奠基人。可谓劳苦功高。

②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

众所周知,封建王朝关乎皇位稳定继承的重要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它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所以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就算李世民功劳再大,也没有当皇帝的希望。

但对于李渊来说,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都是他的儿子,李世民也从小聪慧,深得李渊的欢心,他跟随李渊征战多年,所以也会有父子之情,只不过后来为了权力两人形同陌路,已谈不上父子情深了。

但对于李渊来说,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更何况李世民建立了不世之功,但一切事务都要服从制度。

李渊通过给李世民这个儿子很大的封赏和以安抚李世民这个各方面都很优秀但被制度束缚的儿子,以安抚其心。

三、李渊的错误预判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能力也不容小觑,他在南征北战中都带着俩儿子以考验他们的能力。

皇太子李建成也非等闲之辈,他在早期反隋战争中,协助李渊招募精兵,他在河东地区秘密联系招募有才能的人,之后也得到了李渊的赞赏。他也治军有方,军队里制定军令规矩,以身作则和士兵同甘苦,只用了9天就平定了整个西河。

后来李渊觉得李建成可靠,就立他为皇太子,一般立完皇太子后,皇帝会有所行动来提防太子,而李渊想法是大力赏赐李世民,为李建成培养一个“对手”,李渊只是为了磨炼李建成的能力,谁成想,李世民集团后期实力日渐壮大,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李建成集团再想除掉李世民,已经到了非得打一次内战不可的地步。

四、结局的必然

李建成身在高位,以后必定是大唐君主,而在制度面前,李世民就是一名臣子,按正史来说,李建成集团和李世民集团明争暗斗,皇宫表面毫无波澜,暗地里则是波涛汹涌。

李建成当上皇帝后李世民地位难保,而李世民也被皇权所诱惑。

两大集团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李建成曾下毒谋害李世民,626年李建成出征回来打算刺杀李世民),不曾想,李世民买通东宫官员,得到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

结局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完胜而结束,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成为太上皇。

所以综上玄武门事变的发生既有李世民被迫无奈的反击也有为自己皇位考虑的成分,两个共同作战的亲兄弟,可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那有亲情可言?兄弟为了皇权自相残杀,反目成仇,其结局更是令人唏嘘感慨。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新唐书》、《剑桥中国隋唐史》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才华与美貌共存,史称“巾帼宰相”,李隆基为何执意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有哪些历史故事,上官婉儿对唐朝的贡献

    从奴到妃的蜕变上官婉儿的运气其实不咋好,因为她的祖上都是高官,她的爷爷更是当朝宰相上官仪,有如此硬核背景的上官婉儿,本来应该一出生就是一身的富贵,千金小姐才是她的人生起点,然而,命运不给力,她爷爷上官仪为唐高宗李治拟了一份诏书,结果这一次的上官仪运气没那么好,他为此得罪了武则天,曾经积累的家世,也一

  • 王勃:赢在起跑线,却因斗鸡作赋和私杀官奴输了前程,后溺水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勃个人简介,王勃的斗鸡赋,王勃的故事大全

    白话意思是:雄伟的长安,雄踞三秦之地,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五津。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都不觉遥远,就算远在天涯也犹如近在比邻。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也不用儿女情长,泪湿衣巾。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朝诗人王勃所作。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更是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

  • 历史上的今天:武则天摄政,新中国第一部法规诞生,海南建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海南没建省之前叫什么,88年海南建省照片,海南撤市建省是哪一年

    武则天摄政如果挑选出一项职业,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退休要求,那一定是皇帝。东汉的殇帝,刚生下来一百多天,还在襁褓之中只会啼哭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这个婴儿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武则天66岁的时候才登基称帝,也算比较高龄的了。而武则天在登基之前,其实已经有过摄政的经历,这一切取决于唐高宗李治。

  • 诗歌为何会在唐朝盛行?主要缔造者竟然是李世民,和他的一项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诗歌的四个时期,唐朝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唐朝诗歌的美

    对于诗歌最早便是来源于四书五经中的《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它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到后来每个王朝也都出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七步诗》等等,然而距离唐朝千百年前的诗歌都没有被打上时代的标签,唯独到了

  • 她是埃及武则天,是最有权力的女法老,她的神庙暗藏一个千年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埃及最著名的女法老,武则天陵墓存千年谜团,埃及法老的神庙

    很多人说她是埃及的武则天,是最有权力的女法老,她的真实面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而在女法老自己眼中,她只是一个倾尽全力维护了埃及繁荣的法老之女,一个终生守护爱情的普通女子,一个也要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弱小生灵。和谐优雅的建筑纵观古埃及墓葬发展史,法老在为自己修建陵墓的同时,也建造葬祭庙,二者相辅相承。

  • 试图重振朝纲的唐昭宗,为何没能挽救唐王朝,反而加速了其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恐怕没有比皇帝更难的职业了,尤其是对于亡国之君来讲,当皇帝更是一个难事。因为当一个王朝将要到了国祚的终点时,整体上所呈现的往往是积重难返的景象,历史上唐昭宗在位的时期便是如此。不同于很多亡国之君,各类史料还是给予了唐昭宗,以十分中肯的评价。当然这中间,更多的是“哀其不幸”因为,对于一位君主来讲

  • 权力大师唐玄宗:为平衡权力,处决太子;为维护尊严,吓死武惠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惠妃个人简历,武惠妃小名,唐玄宗对武惠妃的评价

    武惠妃是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侄孙女。年幼时因为父亲去世,被送入宫中抚养。等李隆基即位时武惠妃已经长大成为长身玉立的大姑娘。她也继承了武则天的基因,不仅貌美如花,而且工于心计。对于迎合帝王之事,她从小在武则天身边长大,对此心领神会。因此,当李隆基见到她时,逐渐便被她吸引了。开元时虽然被称为盛世

  • 李治为何突然对徐娘半老的武顺产生兴趣?竟是武则天给自己挖的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毫无疑问,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向往的一个朝代,它的强大,它的富庶无不吸引着后世人的目光,想必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社会,才会出现中国唯一一个被承认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说起来,最开始作为唐太宗李 世 民才人的武则天不显山不露水,甚至在跟了李 世 民的十几年间里,连个一男半女都没生下

  • 原创破解五代十国王朝更替的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07年,朱温逼迫昭唐宣帝退位,建立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勖攻克汴梁,后梁灭亡,于魏州称帝,建立后唐;公元936年,后晋皇帝石敬瑭攻陷洛阳,后唐灭亡;公元947年,契丹军攻陷汴州,灭亡后晋;公元948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于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公元951年,后汉邺城留守、枢密使郭威进军开封,

  • 李世民真的打败所有对手了吗,还有一个边陲小势力,只能放任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有哪些势力,对李世民的真实评价,李世民怎么崛起的

    李君羡,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隋朝的昏庸和无能,所以在对北方异族的反抗中缺少主动和自尊。常常也是任由北方异族的自由凌辱,而对于臣子和百姓的安危很少顾及,而且因为家里身处边境,各种贪污税收更是层层剥削,最底层的李君羡家里则是贫困至极。因此,当革命和造反开始了之后,年轻的他便早早的投军起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