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城隍庙是何起源?为何遍及全国城市?

在古代城隍庙是何起源?为何遍及全国城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00 更新时间:2024/1/15 13:25:59

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信仰,今人如是,古人亦如是。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说起城隍庙,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城隍庙遍布我国各地,无论灯红酒绿的大都市还是古朴幽静的小城镇都能寻见它们的踪影。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城隍庙是一方兼容并包的祭祀圣地,其悉心供奉的城隍神更被誉为“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时至今日,国内一些城市十分注重城隍庙的修缮,将其作为旅游景点宣传开放,前来参观拜访的香客络绎不绝,使城隍庙逐渐成为地标性建筑一样的存在。城隍庙来头不小,虽然其名声在外,但许多人对它们的由来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城隍庙为何遍及全国城市?城隍爷究竟是何人?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城隍庙与城隍爷的身世之谜。

“城隍”一词曾在《周易》中出现过,书中谈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其中“城”有“城市的围墙”之意,而“隍”意为“城外没有水的壕沟”,二者组合起来便指“有围墙壕沟的城市”,通俗来讲,城隍起初指的就是古代常见的护城河。后来道教逐渐兴盛,人们开始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大力推崇祭祀城隍神。这一时期,土地、山神等地方神灵也备受推崇,成为人们重点祭祀的对象。与坐落在各地乡村的土地庙不同,城隍庙依附城市发展,古代凡是建有城池的地方,都孕育着颇具当地独特风格的城隍庙。

我们知道,由于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人类深知自己无力同强大的自然抗衡,这份对潜在危险的恐惧从未消散,一直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在弱小与恐慌的双重压力下,人们开始寻找内心的泄洪口。这时,“万物皆有灵”、“天人合一”等观念引导他们逐渐将希望寄托于神灵的庇佑,他们通过虔诚祭祀,渴望自身的念想能够被神灵所感知,于是这便催生了人类的原始信仰。神灵因信仰而存在,城隍神便在人们的推崇之中渐渐成为中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

古代各地存有众多关于城隍神的记载,最早还得追溯到周代的《礼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句中出现的 “大腊八”其实就是每到年末人们祭祀的八位神明,其中第七位神名为“水墉”,即沟渠神,也就是后来我们了解到的城隍神。在人们心目中,城隍神担任着冥界的地方官,其职权地位与阳界的市长相当,这便奠定了城隍庙与城市发展同进退的命运,同时也将城隍庙置入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迭中。

到宋代时,城隍神的群众接受度已变得很高。随着城隍信仰逐渐深入群众,各地信奉的城隍神也变得更具人性化色彩,加上多年来不断发展创新,城隍神逐渐与当地风土人情紧密结合起来,显得更接地气。同时,城隍神的来源更趋多样化,既有人民公认的英雄烈士,也有已故名臣,例如北京人民祭祀文天祥、西安和全国大部分城市祭祀纪信等等。

后来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反腐败,干脆下令大封城隍神,他认为倘若在各地赐封城隍神,人民一定会产生敬畏之心,一旦有了敬畏之心,他们也就不敢胡作非为了。于是他专门为城隍设立了与各地行政规划相对应的都、府、州、县体制,同时还为他们搭建庙宇、分封官爵,以及配备相应的衣冠旗号。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葬身于战场的的将士们封至各地做城隍老爷,意图让他们在冥界中统率同类,打理事务,造福人类。接到命令之后,全国各地的官员赶忙开始筹建崭新的庙宇,谁也没料到自己竟然会成为神灵的重点监督对象。据说城隍神共有好几个助手,他们各司其职,其中文判官手中掌握生死簿,负责调查人民生平素行善恶以及寿夭,武判官的职责是对已定罪的人执行刑罚,他手下还有四位将军,其中两名是我们人们俗称的黑白无常

从城隍信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得知,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也就是说,原本人们心目中的城隍神只不过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部分,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城隍神的形象中融入了人的品格色彩,人们希望那些伟大的英烈逝后能化身为地方神庇护后人。据历史专家认为,汉代的纪信是城隍从自然神转变成人神过程中的最早产物。长安作为城隍信仰的发源地,对城隍信仰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里还产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纪信。《长安县志·王曲城隍庙会》有着这么一个记载,相传在楚汉荥阳之战的时候,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想要救刘邦于水火之中,结果中途被项羽烧死。刘邦获得胜利后悲痛欲绝,遂将纪信封为十三省总城隍,并在长安给纪信建立了庙宇,规定每一年农历二月初八为他的祭祀日,后来被人们举办为庙会。

城隍庙与城隍神由来已久,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渴望,更是农业文明时代渺小人类的缩影。

标签: 城隍庙周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开国元勋,晚年却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善长,明朝,历史解密

    狡兔死走狗烹,估计是古代官场中的至理名言,毕竟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所以很多人对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就选择了离去,像汉朝的张良,在辅助刘邦登基做皇帝之后,飘然离去,得以保全自己。然而就算是有些人,选择了退隐,也没有逃过被清算诛杀的下场。而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明初的工程李善长,大家一起来讨论下,他为

  • 揭秘:诟病司马家的晋朝评价不如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有个段子说英雄辈出的三国最大的悲剧是什么?不是浪花淘尽英雄,不是成败转眼成空,而是被司马家摘了桃子。 司马氏从高平陵政变发家的时候就吃相难看,后来的废曹芳、杀曹髦哪一桩不恶心?所以“圣朝以孝治天下”,还不是因为忠这个字提不出口。这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就是当时很多人以门户自保,完全不计国家利益。 而且曹魏

  • 古代王朝都是皇帝说了算 皇帝为什么废除不了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皇帝和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权力大得很,为什么没权限决定废除太子呢?一方面,废除太子需要按照祖制。以刘邦为例,历史上刘邦对刘盈不满,想要废除刘盈。但是册立刘盈是按照“嫡长子制”来的。如果刘邦在没有任何突发情况下废除刘盈,就代表以后皇室不再使用“嫡长子制”

  • 古人为什么管老虎叫“大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为什么管老虎叫“大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水浒传里,武松景阳冈打虎时,把老虎不叫做是虎,而是将老虎称作“大虫”,很多人以为将虎称作大虫的习惯是为了避讳,而避讳的对象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祖宗李虎。事实上,古人将老虎称作大虫,并不是为了所谓的避讳,只是习惯问题,因为最早将老虎称作大虫的

  • 庆元党禁的经过如何?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朱熹,历史解密

    庆元党禁,也称伪学逆党之禁,指中国宋代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公元1196 年(庆元二年)二月,刘德秀要求将道学正式定为“伪学”。这年科举开考,试卷只要稍涉义理就造黜落,连《论语》《孟子》都成了不能引用的禁书。太皇太后吴氏耳闻外朝的折腾,大不以为然。宁宗便下了一道“纠偏建正”的诏书:

  • 孙权18岁第一次出征,战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18岁第一次出征,战绩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的孙权时,曹操远远地看见孙权亲率的舟船军队,严明整齐,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这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言传承了千年有余,孙权能得到曹操如此高的

  • 早年贤惠的吕雉,为什么后来变的如此残忍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吕后她是一个特别残忍专横的皇后,诛杀了韩信,还把刘邦最宠爱的妃子夫人给残忍杀害,差点把刘家江山给占为己有,其实她这么蛇蝎心肠有一部分原因在刘邦身上。吕后家境富裕,尤其裴县定居后,从县长到有钱人家,都会跟她里有来往。吕雉不到二十岁,在外表上很优秀,否则县长和周边家庭的有钱人就不会多次来提亲。然而吕

  • 雍正亲自赐封的怡亲王怎么后来被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亲自赐封的怡亲王怎么后来被废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一共出现过十二位铁帽子王,康熙帝十三子和硕怡亲王胤祥是第九个被封为铁帽子王的人。胤祥之所以可以封铁帽子王,除了他跟雍正帝关系十分亲密之后,更为重要是的,胤祥还是雍正帝的盟友和好帮手。因为章佳氏死得比较早,所以胤祥就被交给雍正帝

  • 她在文坛声名鹊起文采飞扬,却终身不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碧城,民国,历史解密

    1923年,大上海的某条路上,一辆疾驰的轿车为了紧急避让左前方突然出现的黄包车,猛的往右打方向盘,结果撞倒了一个行人,并从其身上辗过,司机连忙下车察看、呼救,可惜伤势太重,被撞男子最终死掉。后经法庭审判,该司机负全部责任,赔偿15000元,好在没有牢狱之灾。这个司机,和如今很多让人敬畏的司机一样,是

  • 南宋对金朝的北伐,为什么最终都无疾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历史解密

    南宋是个命运多舛的王朝,在其152年的国祚中,战火一直没有停歇,金朝一直对南宋进行各种各样的威胁以及欺压,南宋也频频对金朝展开攻势。但是南宋对金朝的北伐却付诸东流,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南宋方面来看的话,“靖康耻”始终都是摆在南宋面前,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