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调侃军机大臣王杰的手柔软,王杰回怼一句,气得和珅差点吐血

和珅调侃军机大臣王杰的手柔软,王杰回怼一句,气得和珅差点吐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9 更新时间:2024/4/1 12:23:00

王杰是清代乾隆嘉庆两朝名臣,为官40余年,清正耿直,不畏强权,不趋炎附势,有清朝“陕西第一名臣”的美誉。

乾隆年间,王杰身居要职,多次正面与宠臣和珅对抗,是和珅一生中最忌惮、最厌恶的人。

王杰,字伟人,号惺国,是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以陕西解元(乡试第一)的身份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贡士,殿试时成绩位列第三。

乾隆皇帝看到王杰字迹工整,和之前的两江总督尹继善笔迹非常相似(王杰曾在尹继善处做过幕僚,为其写过奏章),同时考量陕西自清代从未出过状元,就把王杰选为状元,把第一的赵翼降为探花。

由此,王杰成为清代陕西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位状元。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七》记载:高宗熟视字体如素识,以昔为尹继善缮疏,曾邀宸赏,询知人品,即拔置第一。

事情传开后,山东士子认为朝廷考试不公平,有好事者写了一副上联揶揄王杰: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

王杰知道后,立即挥笔写出下联反击: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乾隆一朝,最受宠的大臣非和珅莫属。

和珅利用皇帝的宠爱,结党贪墨,打击异己,把持朝政,凡是敢与和珅作对的,都会遭到打击报复。

江西巡抚海成,进京述职,不把和珅放在眼里,当面讽刺和珅坐着炮竹升迁。

和珅大怒,后来利用文字狱“字贯案”报复,海成被革职,押送京城治罪。

乾隆的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的福康安,下朝后,遇到主动来示好的和珅,不仅鼻孔望天,还出言讽刺。

和珅怀恨在心,利用福康安部下用官船私运木材一事打击正在前线平叛的福康安,乾隆将福康安降职留用且罚掉10年俸禄。

福康安知悉事情原委后,对和珅又恨又怕,回到京城,和珅主动请他到和府赴宴,福康安虽然很不乐意,但不敢再得罪和珅,只好赔着笑脸去了。

由此,可以看出和珅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而王杰与和珅对抗多年,激烈程度远远超过海成的出言讽刺和福康安的不屑一顾,有些时候,两人为一些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退步,险些动手,至于当众讽刺和珅,更是家常便饭,屡见不鲜。

有一次,和珅得到一幅墨宝,拿到军机处值房向大家炫耀,几位军机大臣,不敢得罪和珅,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一时间谀词如潮,和珅满面红光,得意洋洋。

王杰在一旁冷眼观看,轻蔑地说道:“王某真是想不到,贪墨之风竟然到了这个地步。难怪白莲教起义好几年了,朝廷花了无数银子也没有平定。”

这几句话让众人十分尴尬,和珅更是对王杰恨之入骨,幸运的是,王杰同样深得乾隆信任,和珅想要打到他,十分困难。

史书上称:杰在枢廷十馀年,事有可否,未尝不委曲陈奏。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

有仇必报的和珅,一直找机会让王杰当众出丑。

一天早晨,百官在朝房等待乾隆皇帝早朝,天气寒冷,王杰冻得一直搓手取暖。

和珅看到后,认为让他出丑的机会来了,就走过去,握着王杰的手,不怀好意地说道:“王大人的手怎么摸着这么柔软啊?”言下之意,就是王杰的手像女人的或者像戏子的,和珅同党闻言,纷纷笑出声来。

王杰斜着眼看了一下和珅,义正言辞地说:“王某人的手虽好,只是不会向人要钱!”讽刺和珅贪墨受贿。

和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脸色铁青,不再说话。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七》记载:一日,和珅执其手戏曰:“何柔荑乃尔!”杰正色曰:“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珅赧然。

王杰的门生陈渼,精通医术,一次和珅生病了,派人请陈渼诊治,陈渼犹豫不决:去给和珅治病,将来会被人们当成其同党;不去的话又会遭到和珅报复。

左右为难之下,陈渼想到老师王杰,请他帮忙拿个主意。王杰一听此事,立即说道:“当然要去了,找个机会把他毒死,为天下除害。”

出身名门海宁陈氏的陈渼,自然不敢毒死和珅,又不敢违背老师的意愿,最后,只好称自己生病无法前往和府为由,推掉了和珅的邀请。

怀恨在心的和珅,将陈渼保举为大西北的巩昌府知府,让这位南方人到苦寒之地做官,饱受恶劣自然环境的摧残。

和珅为报复王杰,在乾隆面前进谗言,称王杰表面清廉,其实在家乡奢靡享受,建有什么“三王府”,“四王府”之类的豪宅。

乾隆信以为真,密令陕西巡抚调查此事,陕西巡抚不敢怠慢,亲自到王杰家乡查访,结果发现王杰老家的房子低矮破烂,根本不是豪宅,于是,询问乡民,三王府、四王府在哪?

乡民指着王杰破房子说,这就是三王府啊。巡抚一脸懵逼,这破房子还不如我家里的狗窝,怎么能叫王府?乡民称,三王府是乡亲们按照王杰的姓和家中排行取的戏称。

巡抚恍然大悟,将实情上报。乾隆知道后,非常感慨,赐给王杰一些银两,修缮老家的房子。

嘉庆四年,乾隆去世,嘉庆皇帝迅速将和珅免职下狱,然后请王杰审理和珅一案。

王杰查明和珅种种罪状,判处其斩立决,但嘉庆皇帝没有批准,改为赐其自尽。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记载:上(嘉庆)犹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赐自尽。

嘉庆八年,王杰以年老体衰为由辞官回乡,嘉庆把乾隆皇帝御用的玉鸠杖赐给王杰,并亲自作了两首诗为其送行,其中一首曰: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

嘉庆十年,王杰病逝于北京,嘉庆皇帝赐金治丧,赠其太子太师,祀贤良祠,谥号“文端”。

更多文章

  • 鳌拜手握四十万大军,权倾朝野,几点原因让他至死都没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鳌拜真的有谋反之心吗,鳌拜究竟有没有篡位的想法呢,鳌拜的武力值如何

    日渐骄横的鳌拜,最终被少年康熙给扳倒,至此,满洲第一巴图鲁走下权力的巅峰,成为了狱中老朽,那么,鳌拜为什么手握40万大军,却不起兵造反,篡位自立呢?第一、鳌拜不是那种人你别看鳌拜平时咋咋呼呼,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但是鳌拜其实是一个思想比较保守的人,他之所以欺负康熙,是因为康熙年幼,却没有篡逆之心。这一

  • 清朝12任皇帝无一个昏君,强大王朝为何灭亡,金一南指出两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却是一个例外,在清朝的12任皇帝中,竟然没有出现一个昏君,细数清朝前期君主,从皇太极到嘉庆这六位皇帝中,虽算不上圣人,但也都是英明的君主。而且清朝在统治期间,弥补了前期王朝集中出现的外戚、宦官干政、皇位争夺引发国家动荡等问题。就皇帝这个职业来讲,清朝的皇帝都是敬业之辈,特别是

  • 清朝“慎刑司”是干什么的,为何让宫女太监心生恐惧,宁死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慎刑司是干嘛用的,历史上真实的慎刑司,清朝审讯犯人会实行宫刑吗

    为什么犯错的人一听说交由宗人府、慎刑司审理,就心生恐惧,感觉生存无望呢?要知道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先从清朝的司法制度开始说起。清朝健全的司法机构清朝的司法机构算是比较完整的,包括了中央的三法司、地方的省道府和州县四审的司法机关,以及会审制度,使清朝的司法制度更为完善。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

  • 李世民的妻子回娘家,舅舅悄悄算卦,卦象显示:此女以后必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占卜,李世民占卜视频全集,李世民一共几位皇后

    在李世民迎娶长孙氏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唐国公府的二公子,连世子都不是,更不要说与皇位有什么关系。可这时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却非常看好李世民,觉得他日后必定有一番作为,原来高士廉偷偷给外甥女算卦,这卦象说:“此女以后必为皇后”。于是高士廉开始倾全族之力支持李世民,并且在日后也为李世民夺取江山,立下汗马

  • 为什么李治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后谜团揭开:实在是不光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治为什么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李治有多少个皇后,李治何时病死何时下葬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期,女性地位低下,一生都要依附男子而活。非但如此,在必要的时候,出身高贵的女性甚至还会沦为政治的牺牲品,真是令人可悲!而唐朝最受宠的新城公主也没能逃过这种命运。在新城公主短暂的一生中曾有过三次婚姻,每段婚姻都是被安排的,最后也落得个红颜薄命的下场,年仅三十岁就离开了人世。而唐高宗李

  • 玄武门之变,虽是李渊制衡之策的失败,但退位却是政治智慧的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了吗,李渊谈玄武门之变

    李渊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远见也是无比伦比的,他能举起“忠于隋朝”的所谓义旗获得大义,并在八个月内取得半壁江山,这并非一个普通人能取得的成绩,李世民也不行!为了实现统一中原的目标,他可以摈弃被许多人都视为比生命还宝贵的尊严,“北视突厥而称臣,东尊李密为盟主”,无形中化解了当世最为强大的两股敌对势力,从而使

  • 老照片:1925年的辽宁各地景观,李世民、乾隆和溥仪曾来泡温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最好的清朝老照片,清朝胜景老照片,沈阳清朝太宗昭陵老照片

    辽宁古称“奉天省”,历史悠久。1929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名。辖内文物古迹景观众多,辽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工业行业最全的省份之一。图为1925年的奉天驿(沈阳站)旧影。沈阳站是东北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现存最悠久的老火车站,最初叫作奉天驿。1910年10月1日奉

  • 李世民对亲人无比狠辣,为啥被视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极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到底是不是明君,李世民为什么成为千古明君,明君李世民简介

    皇帝虽然自称上天的儿子,但也都是肉体凡胎。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犯错的时候,就一定会有做的不周到的时候。但作为帝王的他们无论做出如何的判断选择,都必然是经过了周密的考虑。也许最终结果并不如人意,但是非对错也只有后人敢于评说。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极具争议的皇帝,对他的评价后人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论。有人认为他对

  • 隋恭帝杨侑:李渊拥立的隋朝皇帝,将皇位禅让给唐朝,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杨侑简介,李渊拥护杨侑为帝,隋朝小皇帝杨侑退位后怎么样

    义宁元年(617年),隋将李渊攻破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可过了不到一年,杨侑就于义宁二年(618年)被迫禅让,成为唐朝的酅(xi)国公。然而又过了不到一年,杨侑就于武德二年(619年)突然身亡。那杨侑为何未能挽救隋朝,又是如何死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高贵大业元年(605年),杨侑出生于大

  • 妻子被魔王睡,自己被儿子杀,这个节度使有点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节度使的权力有哪些,宣武节度使,唐朝十大节度使

    李继徽很小就被李茂贞养为儿子,也是李茂贞众多养子中较早出任藩镇节度使的,可见年纪和资历。乾宁三年(896年),他就在秦州天雄军留后任上被任为节度使。次年(897年),他奉命援助被西川节度使王建攻打的盟友东川节度使顾彦晖,但被王建养子戎州刺史王宗谨所败。同年,因李茂贞请求,他被任为静难节度使。宦官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