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本来只是个落魄贵族,没有什么资本,后来投靠项羽,但是在刘邦那里,韩信并未得到重用,万不得以投奔了刘邦,刘邦对他是绝对信任,任为大将军,授予兵权,地位都高于那些随刘邦起事的铁哥们,正如韩信自己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
刘邦对韩信可以说有知遇之恩,你韩信再是贵族又怎么样?还不是早已落寞。到了后期连饭都吃不起了,哥哥嫂子将他赶出家门,只能依靠洗衣婆婆的饭菜勉强度日。这些韩信都没有忘,甚至,他都能忍受一个屠夫的胯下之辱。为的就是后来的一掘而起。
韩信不是一个凡人,他自从跟了刘邦以后。带兵以来几乎没有战败的记录。他俨然成了一个兵神,但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韩信这时候应该听封听赏,加官进爵,但是这个时候剧情一反转,韩信却死了,被刘邦的老婆吕雉用计所杀,当然,刘邦是主谋,他逃脱不了干系。那我们来分析一下韩信为什么必须死。
韩信最大的失误在于杀了钟离眜。
韩信要杀钟离眜的时候,钟离眜说了一句话:“汉之所以不击取楚者,以眜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倒不是钟离眜有多大本事,会对韩信有多大帮助,所以不能杀,而是韩信杀了自己的心腹,释放出了一个非常坏的信号,那就是让大家觉得刘邦才是老大。
韩信的话可以不听,刘邦的话不能不听,直接导致没人敢为韩信尽忠。韩信被刘邦在楚国附近的陈地设计逮捕时,楚国不但无动于衷,甚至没有一个人为韩信坚守封地,等待韩信归来。这与商汤被夏桀囚禁,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越王勾践被吴王囚禁的情况完全相反。这才是韩信灭亡的根本原因。
韩信比刘邦年轻,刘邦熬不过他。
韩信被杀,那年他35岁,35岁正是当打之年。而刘邦已经是一个61岁的已近暮年的老人。如果韩信没病没灾的,刘邦肯定熬不过他。韩信虽然是兵神,但是他的智商似乎不是很高。几次透露出要谋反的架势。
因为他觉得自己功高盖主,老刘家的江山有他韩信的一半,是韩信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既然你刘邦坐稳江山,我心里肯定不痛快。我个人认为韩信谋反不谋反这个不能确定,但是他却像刘邦传递一个信号,他不满足他要谋反他要起义,这刘邦哪受得了啊?于是韩信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
冰雪聪明的吕雉看出来老公的意思,他就想了个办法,将刘邦支了出去。自己就放出风去说要宴请大臣。于是乎,韩信风尘仆仆的从外地赶来。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迎接他的不是接风宴而是断头台。韩信一进门就被几个提前埋伏好的宫女杀死了。
总结:韩信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死的一群妇人之手,韩信之死成就了一个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别看它是8个字,其实它是一个成语。因为当初,韩信跟着刘邦是老乡萧何介绍的,韩信之死也是萧何出谋划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