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秦始皇的年龄越来越大,这位自称始皇帝的伟大君王,竟然开始痴心于求仙问药,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能长生不老、永享富贵。
但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事情,就是无论帝王将相都有死的那一天。秦始皇驾崩前的同年发生3 件怪事,千年来无人能解,难道真是天意?
第一、荧惑守心
《汉书·天文志》曾记载:“始皇之时……荧惑守心及天市芒角,色赤如鸡血。始皇即死,适庶相杀,二世继位,残骨肉,戮将相,因以张楚并兴,兵祸起矣。”
这句话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出现过“荧惑守心”天象,这也预示了始皇之死以及秦朝灭亡。
所谓“荧惑”指的是火星,在当时预示着战争和灾难。“荧惑守心”中的“心”则是指代心宿,“守”是指停留在心宿的附近。
按照当时星象家的说法,一旦出现这种天象就意味着国中必有大丧,说白了就是帝王会有性命之忧。
《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守心”,可见秦始皇去世前一年,确实曾出现过“荧惑守心”天象。
按照“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说法,一旦出现这种不祥的预兆,那么就会对国家统治者造成严重威胁。
其实,秦始皇知道这种现象之后,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所以这句话将秦始皇的死因,归结于他对于“荧惑守心”的忽视。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秦始皇驾崩之后秦二世胡亥登基,最后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荧惑守心”现象在古代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次,《史记·宋微子世家》曾记载:“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用科学去解释“荧惑守心”现象,一般每三十年就会发生一次,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发生过一次三星一线现象。其实, “荧惑守心”和秦始皇驾崩只是一种巧合而已,或为后人杜撰。
第二、陨石坠落
陨石又被人们称为“陨星”,指的是从宇宙空间坠落到地球上的天然固体碎块,当然,除了地球之外陨石还会坠落在其他星球上。陨石的成分比较复杂,但主要成分为石质、铁质或石铁等混合物质。
2000年曾爆发过一次十分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现代人都知道陨石只是一种天体运动现象而已,但在科学尚未普及、思想极为愚昧的时代,陨石坠落是一种不祥的征兆。
古典星象师们将陨石称为“晦星”或扫把星,只要有陨石降落就会有大人物去世。尤其是在古代帝王的思想中,陨石降落还象征着国家灭亡,就算君王不死国家不亡,那么也会出现一场大灾难。
在秦始皇驾崩的前一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一颗陨石坠落于秦国东郡,并且这颗陨石上面还刻有 “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意思是秦始皇一死秦朝就会四分五裂,这种恶毒的诅咒让始皇帝非常震怒。
据说始皇帝派人将陨石烧毁,并且以陨石坠落地点为中心,将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全部斩首,以泄心中的愤恨。
当然,后来证实这基本上是子虚乌有的事。但陨石坠落确实具有强烈的暗示,当一切归结为天意之时,陨石坠落也就和始皇帝去世有了某种联系。
第三、沉璧事件
“沉璧”即将美玉沉入水中,秦始皇二十八年巡游渡江之时,曾为了祭祀水神往河中沉璧。但是在秦始皇三十六年,这块壁玉竟然重现回到了秦始皇手中。
据说当年一位走夜路的使者,从东经过华阴时被一个陌生人叫住,并且希望他将手中的壁玉交给浩池君。
并且还对那位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听闻觉得莫名其妙,但抬头想要问这个神秘人时,他却消失在了茫茫的夜幕中了。不明所以的使者将玉璧带回咸阳,并且向秦始皇汇报了此事。
秦始皇第一反应认为,“祖龙”指的就是自己,并说:“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所以他可能认为拿着玉璧的那个人,应该是曾经祭祀的河神。很显然这种玄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作为正史来看。
结 语
秦始皇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灭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但是却成为了六国遗民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去诅咒他,希望秦始皇和秦朝能够早日灭亡。巧合的是这三件事情发生之后的第2年秦始皇驾崩,并且秦朝仅存在了几十年后便灭亡了。